高考,是目前最公平的選拔考試之一,不僅可以改變考生人生軌跡,還可以改變家庭命運。
曾經福建省文科狀元黃亦陳,畢業於晉江養正中學,在高考放榜後第一時間內,北大招辦老師火速找到她伸出橄欖枝,黃奕陳本人首選考慮的就是上北大,這樣一拍即合下就圓了她的北大夢。這還不是重點,令多少寒門學子羨慕不已的是,她還先後獲得了所在村和學校及當地商會多方的高金額獎勵,前前後後總計起來有超過100萬的獎金。一時間黃奕陳成為了談論的焦點,有人認為她實在是太幸福了,高考後成為了百萬富翁。
同樣的高考全省文科第一名,今年的江蘇省高考生白湘菱可沒有如此幸運,她不但沒有獲得狀元稱號,清華北大復旦等名校不錄取也罷,就連國內一般重點高校都不沒有伸出橄欖枝的意向。
她的情況一經網絡擴散,網友們不淡定了,隔空喊話清華、北大:能不能破格錄取!只可惜高校有自己的招生規定,清華北大均表示規則優先,在江蘇省那樣的高考制度下,選修的兩門功課必須均達到A等級及以上的成績,而白湘菱的歷史考試成績只有B+。省文科第一名竟然進不了清華北大,無論怎麼說都是令人遺憾的。就連坐落在江蘇的南京大學,也是白湘菱心儀的大學之一,也表示規則優先愛莫能助。
時至幾日前,江蘇省已經結束了本科志願填報工作,令網友擔心不已中的白湘菱到底填報了哪幾所高校呢?據她母親介紹,經過再三深思熟慮,最後申請了香港大學,意向專業是金融類。
曾經的香港大學,自香港回歸後對內地高考生吸引非常大,不少高考佼佼者甚至高考狀元,他們放棄清華北大的機會,毅然選擇了港大。只是近年來,對港大的迷戀與追求狂熱度漸漸下降了不少。像白湘菱高考分這麼高選擇港大的人數估計少之又少了。若不是清華、北大等高校重視招生規定,她應該不至於選擇去香港讀大學。
據梁宏達老師分析過,內地高考生到香港讀大學會存在很大挑戰和不適應。最起碼在語言方面,交流溝通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因為香港以粵語、英語為主,這些對廣東省高考生來說沒什麼,但對很少接觸粵語的考生就不好下結論了。
白湘菱為什麼不選擇像國內第二梯度名校,像武漢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高校呢?網友們猜測白湘菱儘管曾經表態「有遺憾但還好」,雖然言語上表現得很豁達,但內心還是非常渴望有一所與全省考分第一名的身份相匹配的大學破格伸出橄欖枝「不苟一格降人才」。事實上,清華、北大、南大為了堅持自己的規定,已經對她關上了大門。
為了找一所能夠與這三所大學勢均力敵的大學,香港大學當然也就成為了首選。雖然有網友非常理解並支持她的選擇,但也有一些網友表示她有賭氣的成分,不受國內名校待見,乾脆去很有包容度的香港。
但是,港大在內地招生條件與國內其它一流名校有所不同。其在內地採取獨立招生模式,主要考慮三大因素,它們分別為:1.申請人的高考成績和英語成績(就白湘菱的高考成績,完全符合);2.申請人在面試中的綜合表現(前提是要獲得面試資格,並且面試整個過程都是用英文交流);3.申請人的綜合素質。
看來白湘菱要拿到港大錄取通知書需要經過繁瑣程序,最終能否順利拿到,能否如願以償讀中意的專業,仍然是個未知數。全省文科考分第一的考生,走出了高考狀元迥然不同的升學路,就是因為選測科目得了一個B+。這是高校招生規定不合理,還是高考選拔更注重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升學、高考只是一生中某一段旅途,以後的人生還很漫長,以後的道路充滿坎坷,但願好事多磨,說不定是人生一大筆財富。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