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智慧城市數字孿生技術提供商光輝城市攜手重慶大學未來城市與智慧建造實驗室聯合打造的超大規模數字城市——「數字孿生·重慶」正式發布,標誌著光輝城市在數字孿生領域嶄露頭角,戰略布局初現。
從2013年公司創立,到從建築設計領域入局VR領域,再到如今跨入數字孿生領域,光輝城市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遭遇過哪些問題?又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對於這些問題,環球網科技記者從光輝城市創始人兼CEO宋曉宇處得到了答案。
據了解,光輝城市成立之初所推出的產品是一款名為Smart+的設計平臺,主要面向建築設計師用戶提供能夠從3D模型生成效果圖和效果視頻的簡單易用的工具。而VR技術極富沉浸感的特性對於建築設計師來說正是最適合完整呈現設計方案最終效果的工具,於是,在VR技術興起之時,光輝城市眼光獨到地看到了這一技術的價值,在旗下Smart+設計平臺上迅速引入了對於VR技術的支持。通過不斷地技術迭代與升級,光輝城市在建築行業的影響力也不斷擴大。截止2020年11月,光輝城市的業務已經覆蓋了全國1000多家知名設計院和200所建築景觀高校,服務的建築設計師用戶近10萬人。
關於數字孿生,宋曉宇表示「光輝城市很久之前就已經在關注了」,只是此前時機還不成熟,所以光輝城市最初選擇了大家認可、願意買單的成熟服務——建築設計SaaS服務作為公司的營收業務支撐公司運轉。而之所以選擇此時從SaaS服務轉向數字孿生領域,宋曉宇認為是「經歷了幾年的積累」,加上「來自於市場上的強烈需求」所推動。
「從今年夏天以來,我們接到越來越多數字孿生方面的諮詢。無論是國家還是重慶的地方政策也都開始倡導智慧城市的建設。所以在收集信息整理並進行研討後,我們準備了大概一個月的時間,就迅速啟動了數字孿生方面的業務。」宋曉宇打趣地說,「其實屬於早產,按道理說應該在孕育一段時間才合適。不過也好,現在至少算是踩在了窗口期。」
談及光輝城市入局數字孿生領域的優勢時,宋曉宇坦言,最大的優勢除了技術積累之外,就是公司從創始至今積累的客戶——全國幾千家地方設計院。「沒有哪個科技公司,包括騰訊、阿里在內,都不具備生產全國數字孿生模型的能力,都得去找到外部的團隊去協作。而我們的協作夥伴就是正在服務的這幾千家設計院,這些設計院都在使用我們的軟體,在創造價值。他們跟我們一起攜手做就快了。」
正是數據模型與技術的積累以及設計院的支持,讓光輝城市有了跨入數字孿生領域的底氣。宋曉宇著重向記者介紹了此次新發布的數字孿生大數據平臺。據悉,該平臺融合視覺真實、地理信息、物理模擬及自由交互等要素,目前已完成數字孿生創作套件、數字孿生大數據平臺、數據可視化分析系統、智能仿真決策系統、智能物聯網控制系統的構建。
記者現場體驗到了光輝城市與重慶大學未來城市與智慧建造實驗室聯合打造的超大規模數字城市——「數字孿生·重慶」,其覆蓋了重慶近5000平方公裡的超大範圍,能夠精確還原重慶的建築、道路、景觀等多種元素以及它們之間的複雜關係,賦予整個城市狀態感知、實時分析、自主決策、精準執行的能力,令人印象深刻。
面對記者提出的「打造數字孿生·重慶這個過程當中遇到過哪些困難」的問題,宋曉宇認為,數據隱私及安全是這一領域發展面臨的首要問題。對於一座城市來說,並不是所有的數據都適合開放給第三方進行使用,其中相當一部分涉及國家或者企業機密,哪些數據能夠公開,哪些是保密的,對於企業尤其是政府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對此,光輝城市提出了數據分層的解決方案。為了便於記者理解,宋曉宇將數據分層形象的比喻為「雞尾酒」,吸管插到哪一層才能夠喝到哪一層的酒,上一層以及下一層都是碰觸不到的,從而保證了相關數據的安全性。數據採集的信息依舊存在業主方,而光輝城市做的只是提供相應的接口,並不經手數據,或者直接提供本地服務而無需上傳中心平臺,這也讓數據的安全性有了多一重保障。
此外,宋曉宇透露,數字孿生業務落地的過程中還面臨著數據採集能力不足的問題。例如智慧城市需要結合攝像頭以及眾多其他傳感器才能落地一套數字孿生解決方案,這對於老城區可能意味著巨大的改造成本,而對於新城區來說,前期投入到底有多少能夠發揮作用受制於現有技術的成熟程度也依然沒有定論,加上一些區域採集的數據本身就存在諸多問題,也限制著行業的發展。
儘管如此,宋曉宇依然看好數字孿生的前景與未來。「儘管在業務推進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一些難題,但並不影響數字孿生平臺建設的推進,需求是實實在在的,社會是不斷向前發展的,大勢不可逆。」宋曉宇對拿下更大的市場信心滿滿。在他看來,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能夠倒逼企業去不停地提升自身技術實力。而隨著國家政策的傾斜,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入局數字孿生這一領域。面對競爭,光輝城市抱持著開放的心態,希望能夠在良性的競爭過程當中互相學習,從而一起教育市場,將市場做大,共同為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推進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