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善心!誤會你了!那位暴雨中送傘的環衛工

2020-12-19 瀟湘晨報

事情已經過去了幾天了,但成都市民趙女士仍然為自己當初的行為感到自責和愧疚。

7月23日,突發暴雨,趙女士被大雨「攔截」在地鐵口,一名環衛工人冒雨跑來,熱情地將手中的雨傘和雨衣塞給大家,但卻遭到大家的「拒收」,「說起來真的慚愧,我當時以為他是趁暴雨來賣雨傘的。」

「你們都不要嗦?拿去啊這麼大雨。」這名環衛工很著急,把兩件雨衣塞給了附近的人,把傘塞給了趙女士,然後衝進雨裡,匆匆坐上他的環衛車走了……

幾天來,趙女士一直為這名環衛工的善良而感動,也為自己當時的行為而愧疚,她希望找到這名環衛工,讓這份被誤解的愛心,重新得到理解。

被誤解的善心

一度以為他是賣雨衣雨傘的,也沒回應老人的話

7月23日,成都一位網友發出微博,為自己的「揣測」向一位環衛工道歉。

趙女士發出的微博

紅星新聞記者聯繫到這位網友趙女士,她回憶了當天的情況。

「一大早出地鐵突然下起了暴雨,很多人都沒有帶傘停在了地鐵口,她也只能給同事打電話來接,剛掛完電話沒多久,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個皮膚黝黑、瘦瘦矮矮的老人,大概五十多歲的樣子,只見他手裡拿著一把雨傘,還有兩件沒有拆封的雨衣。「

「拿去拿去,給你們雨衣,還有傘,這個雨這麼大。」老人突然的開口,周圍的人都退了幾步,沒有要接住的意思,趙女士也一度以為是賣雨衣雨傘的,也沒有回應老人的話。

「大概持續了兩分鐘,他一直伸手一直給,但是沒有一個人要,後面他可能急著走,就是突然說這麼大雨你們都不要嗎,他就隨便塞給了旁邊兩個人,傘就直接拿給了我,他說『趕緊拿著』,然後就直接轉身走了。」

趙女士說,當老人轉身那一刻,她才反應過來,原來他是擔心大家淋雨,把這些東西分給大家,但是沒有一個人理解到他。

反應過來的趙女士想用手機拍下這位老人,但對方很快開著環衛車走了,最終,她只拍到車輛背影。

老唐的渣滓車

這個上班路上的小插曲,一直讓趙女士沒能放下,隨後她在微博發文,並希望找到這位環衛工,還上這把傘向他道謝,「走的一刻心裡很難受了,我發微博也是想要緩解當時對他的誤解,他那麼善良的人,我卻以另外一種眼光去看待他,而且手裡拿著傘特別想跟他說一句感謝的話,但是已經找不到人了,如果能再見到一定會說謝謝,也希望能夠幫助他。」

7月25日一大早,記者跟隨趙女士再次來到錦江賓館地鐵站,試圖找到當時送傘的環衛工人……

「我說我不要錢,雨下得太大了,我這邊有傘」

在老唐送過傘的人裡,很多人接受了他的好意,會說謝謝,少有拒絕的

7月25日,趙女士在朋友的陪同下,再次來到錦江賓館地鐵站c2口,按著以往差不多的時間希望能再見到那位老人。

但負責c2口區域清潔的是環衛工許阿姨,她表示自己當天沒有送過傘,由於沒有老人照片,許阿姨也不知道趙女士要找的人是誰。

正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許阿姨看了一眼趙女士拍的車輛背景圖,直呼:「這不是我們做清潔開的車,這好像是渣滓車!我們這一塊都是老唐負責,應該是他,老唐平時為人溫和,工作也認真,但是不曉得他送傘。」

在許阿姨的幫助下,趙女士輾轉打聽老唐的聯繫方式,附近環衛工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並未存有電話,尋找無果後,最終趙女士因有事不得不先行離開。

許阿姨告訴紅星新聞記者,老唐每天要收幾趟垃圾,中午也會來,一般十一點多,而今天,直到12點半他才出現在路口。

老唐

「送傘?我是送過,沒得事,拿去用就是了。」老唐回憶,之前也有在這個地鐵口送過傘,前兩天也送過,大概記得是個女子,「當時我有兩把傘兩件雨衣,遞給他們都沒人要,我說我不要錢,雨下得太大了,我這邊有傘,但是沒人要,後來我就直接把傘和雨衣遞給他們就走了。」

趙女士不是第一個收到傘的,也不是最後一個,而在老唐送過傘的人裡,很多人接受了他的好意,會說謝謝,少有拒絕的,但趙女士是第一個來還傘的,接過趙女士留下的傘,老唐一直念叨,「沒事沒事,小事情……」

7月26日,得知送傘的環衛工人被找到了,趙女士發了一條微博:感謝@成都商報 找到了這位善良的環衛工人唐洪成並把傘還給了他。原來他經常這樣幫助別人。工作中工作外都在美化溫暖著這座城市。我會一直記得這樸實真誠的笑容。感恩。」

趙女士事後發微博感謝

收集雨傘送給需要的人

碰到下雨,就送給需要的人,一年下來能送出去十幾把雨傘

老唐名叫唐洪成,今年62歲,四川資陽人,十多年前就在成都做環衛工的工作,老伴做街道清潔,他則專做垃圾收理,平時主要負責人民南路、濱江東西路、春熙路、紅星路等地方的垃圾收理。

每天早上五點半開工,工作到九點多,又從中午十一點到午後一點,下午三四點到八點多,每天老唐要開著自己的渣滓車「巡邏」好幾遍,沿著街道一路檢查垃圾桶,再把每個垃圾桶裡的垃圾騰到渣滓車,拾到瓶子類可以回收的物件就撿起來裝好。

在別人眼裡,收垃圾是比較髒、累的活,但在老唐的手裡,收垃圾多了一個趣處——他時常能在路上拾到別人落下的東西,有時候是重要的證件,輾轉能找到失主,有時候是雨傘,他只能先收著,雨傘有的很新,有的有些小破損,收拾收拾還能用。

這些被收集起來的雨傘,都被老唐「備著」:最近的天氣不定,說下就下的雨,就讓老唐送出去好多把傘,「送了好多次了,前幾天,也是突然下雨,有兩個小夥子頂著包走路,我就趕緊上去送了他們傘,他們高興極了。」

老唐送出去了不少傘

老唐笑呵呵地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傘雖然是撿的但是不髒,雨衣都是別的公司搬家不要的,是嶄新的,他給收了起來,每到下雨碰到需要的人就能送出去,一年下來能送出去十幾把雨傘。

送傘、送雨衣、撿到重要的證件馬上聯繫失主……面對鏡頭有些不好意思的老唐說:「想著就是做好事一樣,確實雨大,他們沒法走。」

對於當天地鐵站人們的誤解,老唐沒往心裡去,他連連擺手:「沒事沒事,小事情,能用上就好……」他有更多的事情要忙:收完這個站點的垃圾後,又開著車趕去了下個地方。

【來源:成都全搜索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環衛工雨中送傘遭誤會,真相讓人感動,環衛工:沒事!能用上就好
    近日,在四川成都下著雨的街頭,一名環衛工在街頭送雨傘的做法卻被人誤會,但是這名環衛工並沒有在意這些誤解,只是笑笑稱:沒事!能用上就好。具體什麼情況呢?讓我們來看下。誤解的好意據現場的一位趙女士稱:我以為他在賣雨衣和雨傘的!
  • 微評|送雨傘被誤會 別把好心當成驢肝肺
    在外面走著走著,冷不丁的有人往你手裡遞東西、遞物品,這個情況相信不少人都遇到過,當時的你會要嗎、會接嗎。這不,前幾天成都商報報導了一環衛工冒雨送傘被拒的事,援引文章稱,7月23日四川成都突降暴雨,許多沒帶傘的乘客被困地鐵口。
  • 關愛環衛工人,新洲「城市美容師」帶上愛心傘帽
    楚天都市報8月31日訊(記者周治濤 通訊員蘇娟 王東升 李偉明)炎炎夏日,對於在馬路上工作的環衛工來說無疑是一種煎熬,但他們不畏酷暑,堅持走在暴曬的馬路上,堅定著自己的本職工作,奮戰在江城保潔工作的第一線。
  • 撐起環衛工人頭頂的一把愛心傘
    愛心接力,把愛心傘送給「城市美容師」,眼下雖已進入九月,可戶外的天氣仍然晴空萬裡,太陽把地面烤得滾燙滾燙的,那些街頭巷尾為了這個城市環境,服務的「城市美容師」,他們兢兢業業,日復一日的堅守成了大家的心頭牽掛。
  • 寶雞主播小姐姐網上傳播正能量,元旦攜粉絲為環衛工送上禮物
    這個口罩很大,可以護住耳朵,冬季大家在外面工作一定要注意保暖……」1月1日是新年第一天,早上8點不到,幾個寶雞90後就早早來到市區火炬路、公園路,為這一片區的90多名環衛工人送上一份新年禮物。據介紹,這次暖心活動由寶雞90後網絡主播「暴雨」發起,她告訴記者,自己做網絡主播一年來,得到了很多網友的支持。大家在一起做有意義的事情,分享正能量話題。
  • 小夥暴雨中撐著20斤大傘來回跑數十趟 他是誰?
    有個別老師撐著小傘一個個送學生出校門,但由於沒有雨具的人太多,教學樓裡馬上排起了長隊。郎佳彬突然想到自己辦公室還有一把運動會用的大花傘,可以好多人一起撐著走。於是他立馬停下手中的工作,一路小跑拿起傘,就往教學樓跑。從教學樓到校門口,短短30米的路,平時走走不需要一分鐘,雨天帶著學生們卻要花上兩倍的時間。
  • 第二批142個環衛工子女「新年微心願」出爐
    昨天,記者從市市容環衛指導中心獲悉,第二批142個環衛工子女「新年微心願」出爐,這份溫暖等你來延續。1月4日,2021年寧波首批環衛工子女「新年微心願」公布不到24小時,就被市第一醫院的「白衣天使」全部認領。
  • 情系環衛工,金冬送溫暖 淄博市體育局為環衛工人開展慰問演出
    中國體育彩票「情系環衛工 金冬送溫暖」淄博市全民健身優秀成果展隆重上演,在2021年即將到來之際,淄博市體育社會組織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環衛工人們奉獻了一場精彩演出。12月19日,在「情系環衛工 金冬送溫暖」淄博市全民健身優秀成果展上,與會嘉賓為環衛工人送上愛心物資。
  • 月薪兩千元的環衛工每天省一元錢助人
    原標題:月薪兩千元的環衛工每天省一元錢助人   9月17日,長沙天心區黑石鋪街道,環衛工唐志強展示自己存錢用的竹筒。圖/記者謝長貴   本報長沙訊 穿著橙黃色工作服,黝黑的皮膚和憨厚的笑容,很難想像,每月工資2000元的長沙環衛工唐志強,曾多次參與各種公益活動,還會每天省下一元錢去幫助別人。近日,唐志強將積攢的十幾條新毛巾捐給了附近的敬老院。他說,自己是窮苦出身,看見需要幫助的,就想資助點。   唐志強住在天心區黑石鋪街道一平房內,是家裡唯一的勞力。
  • 女兒手繪3D康乃馨送環衛工媽媽 母親「要把它裱在牆上天天看」
    5月10日母親節,武漢開發區環衛工劉先梅一大早就收到了同為環衛工的女兒黃瑩親手畫的畫,高興得合不攏嘴。「畫得像真花,也不擔心會凋謝,我打算把它裱起來,掛在牆上天天都能看!」劉先梅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劉先梅同是環衛工的丈夫黃洪衛,用手機拍下了這溫馨的一幕。疫情發生以來,這個環衛家3名環衛工,都在戰疫一線,他們相互守望,圓滿完成任務,最終迎來了團聚。
  • 溫馨巴士洗衣房開張納客,環衛工衣服免費洗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波 通訊員 徐英 為了給環衛工冬季送溫暖,日前,城運控股交運溫馨巴士高新區分公司洗衣房開張納客,免費清洗環衛工工服,當天送當天洗當天即可取回十分方便。12月6日,青島城運控股交運溫馨巴士工作人員將環衛工的工裝洗淨、甩幹、熨燙平整後遞給環衛工劉女士。接過乾淨整潔工裝的劉女士滿意地連連道謝。據悉,環衛工每天掃馬路、清潔垃圾桶,一天下來工裝很快就會弄髒。進入寒冬後,涼水洗衣十分冰手。
  • 下雨天沒帶傘?寧波鄞州166座環衛公廁可免費借傘
    出門忘記帶傘怎麼辦?今天(9月15日),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了解到,如果你是在寧波市鄞州區,可以走進附近的環衛公廁,掃一掃二維碼,就能免費借一把雨傘,該區的166座環衛公廁已實現通借通還。 上午,在寧波博物館環衛公廁,來自鄞州區環衛指導中心的工作人員演示了借傘的步驟,用手機掃公廁牆上的「二維碼」,即可進入鄞州區智慧公廁評價管理系統平臺,進入平臺的借傘界面後,留下姓名和手機號碼,通過審核即可實現借傘,整個過程不超過
  • 當好鐵人後代 建好鐵人城市 | 67條手工圍脖溫暖我市環衛工~
    看到有環衛工忙著清掃積雪,孩子們快步上前,爭著跟環衛工打招呼,還有人拿著掃帚幫忙掃雪。記者看到,孩子們拎著兩個袋子,一個袋子裡裝著很多條圍脖,另一個裝有小米粥、豆漿、包子。只要看到環衛工,孩子們就會跑過去,雙手送上熱粥和包子,幫環衛工戴圍脖。
  • 白色轎車違章停車,被環衛工當垃圾箱洩憤,這個群體戾氣有多重?
    其實違規停車的事件,在生活中並不少見,不過很多人都把它當成一件小事處理,很少會像事件中的這群環衛工一樣,對這種違規非常敏感。歸根到底,還是因為環衛工平時得不到社會認可和重視、生活壓力大,才讓他們不能忍受這些「平常小事」。之前曾有一位北京的環衛工任大姐在媒體上控訴,她負責打掃一家菜市場的時候,為了方便,挪動了攤販擺在道路上的蔬菜,就被對方打倒在地。
  • 天冷情暖 鄭州公交車長為環衛工贈送愛心棉手套
    「謝謝你,對我們這麼貼心。」1月7日凌晨5點,鄭州公交三公司S178路車長常運好和線路的幾名同事早早地來到了黃崗寺橋下的調度室,為附近辛勤工作的環衛工人送上了棉手套和耳暖,在極寒天氣裡為大家送去了一份公交人的愛心和關懷。線路車長和附近的環衛工是老熟人了,平時車長們為環衛工師傅接熱水、煮餃子,大家已經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 他們向一線的環衛工和交警送愛心冬衣和藥茶?鄭州這的「愛心驛站...
    12月15日上午,在第32個世界強化免疫日來臨之際,鄭州公交徐亞平志願服務隊攜手河南的志願者們,在航海路中州大道168路公交場站的環衛工人「愛心驛站」開展「送冬衣贈藥茶」暖心志願服務活動。  現場,志願者們把一件件冬衣掛在架子上,又把一鍋冒著熱氣的藥飲端出調度室,放在志願服務臺上,分裝在一次性塑料碗中。這時,忙碌了一早上的環衛工人們陸續來到「愛心驛站」取暖休息。
  • 愛心餃子宴 情暖冬至節——索克物業開展「關愛環衛工 冬至送溫暖...
    12月21日,索克物業聯合鄭州二七區馬寨鎮政府、「河南餃子哥」共同開展的「關愛環衛工冬至送溫暖」活動在信陽農家院溫情上演。鄭州市二七區馬寨鎮政府綜合執法辦主任劉楠、索克黨委書記、公建事業部總經理郭芳,河南餃子哥王孝力,以及愛心志願者們,共同為馬寨鎮200餘名環衛工人舉辦愛心餃子宴,為他們送上節日的溫暖祝福。
  • 一起請環衛工「吃桌」過小年
    您的名義捐10元 請環衛工在晉江「吃桌」過小年!寒風中,過往行人都包裹得嚴嚴實實。晉江市區青陽陽光社區江聲路上,今年65歲環衛工人李英全「全副武裝」,她左手拿撮箕,右手拿掃帚,埋頭清掃路面的垃圾。 「這個路段夜市很繁華,人流量大,垃圾也多。所以我每天多在凌晨3點半出來,提前半個小時來清理路面垃圾。」昨日凌晨5時許,記者見到李英全時,他已經基本完成了責任區域的清掃工作。
  • 懷孕8個月的孕婦,挺著大肚子執意要給環衛工送錦旗,這是為何?
    楚天都市報9月15日訊(記者盧成漢 通訊員孫爽)9月14日中午,在媽媽的陪伴下,身懷八個月的孕婦挺著大肚子,特意帶著一面錦旗來到東西湖區徑河街城管所,要當面給一位環衛工人表示謝意。當晚6時30分許,一個陌生電話,聯繫邵琴丈夫:「我媽媽是徑河街的環衛工,下午在徑河路和遠洋世界附近保潔時,撿到了一部手機,看手機上有很多這個電話,我想手機可能是你們的?」對於失而復得的手機,邵琴十分激動,雙方約定好見面地點後,邵琴和丈夫急衝衝地驅車前往永豐苑三期小區,當晚7時許,環衛工史金秀母子將撿到的手機,歸還給邵女士。
  • 鄭州六旬環衛工「仙風道骨」 文能狂草填詞武能打拳舞劍
    老王拿著掃帚「練武」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寧田甜 文圖  鄭州市中原區環衛工王富建,是萬千環衛工中的一員。兒女爭氣,家裡條件很好,為啥他卻和老伴雙雙在鄭州做環衛工?  老人說,社會現在對環衛工很尊重,他覺得,一穿上環衛工衣服,「很驕傲」。做環衛工,一方面能鍛鍊身體,一方面還能發揮餘熱,為鄭州這個城市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