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讓初心薪火相傳,把使命永擔在肩」,用三座紀念館的史料精華,再現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披荊斬棘、篳路藍縷的奮鬥歷程。12月9日,由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的「初心之地 紅色之城——上海·黨的誕生地」巡展(南京站)開幕式在南京市雨花臺烈士陵園舉行。
此次巡展是由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南京市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共同主辦,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聯合承辦。交匯點記者在現場看到,展覽精選圖片300餘張,分為「偉大開端」「嶄新局面」「力量之源」三個部分,首次集聚了中共一大、二大會址紀念館與中共四大紀念館的館藏精華。展覽旨在迎接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之際,進一步宣傳中國共產黨「從石庫門走向天安門」的光榮歷史、奮鬥歷程,更好地傳承信仰之光、理想之火。據了解,本次展覽在南京巡展,是繼上海、廣州、井岡山成功舉辦後的第四站,展覽將持續至明年。
「把南京市雨花臺烈士陵園作為巡展的舉辦地,從歷史和現實交融的視角來看,對應了建黨和大革命時期雨花英烈作出的重要貢獻。」南京市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局長趙永豔在開幕式上表示,在建黨100周年即將到來之際,南京市雨花臺烈士陵園管理局將以此為紐帶,與中共一大、二大紀念館與中共四大紀念館共同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傳統,在宣傳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道路上繼續攜手譜寫南京與上海的 「雙城記」。
上海和南京都是在黨史上有著重要地位的紅色城市,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是黨的初心確立之地,而南京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歷史文化名城,許多共產黨人在上海,也在南京留下了光輝的革命足跡。「1927年至1949年的22年間,成千上萬的革命志士犧牲在南京雨花臺,其中包括早期奮戰在上海的惲代英、鄧中夏等人。本次巡展是滬寧兩地深入開展紅色文化交流的一次重要契機,為黨員幹部提供了一份來自共產黨人精神家園的生動教材。」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嚴愛雲在致辭中表示。
把紅色資源利用好、紅色基因傳承好、紅色傳統發揚好,開幕式後的座談會上,南京市雨花臺烈士紀念館與中共一大、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籤署共建合作協議,將在理論研討、宣傳教育、展覽陳列、隊伍培養等方面建立長效合作機制,整合紅色文化資源,擴大「四史」主題教育,共同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貢獻力量。
交匯點記者 黃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