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百度、華為盤踞的智能家居作業系統,誰拿下傳統家電企業了?

2020-12-15 騰訊網

文/郭鍇

來源/智能相對論(aixdlun)

福特曾說,如果你問消費者他們想要什麼,得到的答案只會是一匹更快的馬。汽車大王福特給消費者了汽車,手機教父賈伯斯拿出了劃時代的iPhone,他們產品格言則都是:消費者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除非我們拿到他們面前。

而目前智能家居領域的困局是,好像消費者和廠商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智能家居概念已經存在二十年了,卻從未有過真正劃時代的變革。

在智能家居市場上,B端和C端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單品智能無法進行有效的互聯,組建智能網。

許多智能設備操作上極其繁瑣複雜,亦或是缺乏人文關懷,智能家居的描繪,更多的停留在了PPT上,實際體驗難以盡如人意,消費者往往是嘗鮮便放棄了。行業的蛋糕難以做大,又加劇了競爭。以智能音箱為例,價格已經下探到百元以內,很多企業都是貼錢在做,整個行業陷入性價比戰爭的泥潭。

智能家居行業迫切需要一個突破口。

行業都把這個突破口押注在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將整個行業蛋糕做大的智能家居作業系統上。

智能家居作業系統由智能家居平臺發展而來,是未來智能家居硬體連結的軟體基礎。它提供兩個方面的支持:一是提供互聯埠的接入和相關協議的制定,製造商的智能硬體通過埠接入整個系統,由系統提供控制和基礎協調功能。另一方面,則是打造成熟的開放者平臺,吸引開發者入駐,由開發者為硬體的使用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三派勢力一場戲,你未唱罷我登臺。

目前在智能家居作業系統上發力的一共有三個玩家,以海爾為代表的傳統家電企業、以百度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和以華為為代表的手機企業。

海爾把自家智能家居操作平臺稱為U-home。U即Ubiquitous,「無處不在」之意。U-home著重與場景掛鈎的智慧生活方式與理念,可以根據回家、離家、影音和就寢等不同場景提供適當的自動化方案。

以主人回家的場景為例:用指紋解鎖家門,此時燈光開啟,背景音樂響起,窗簾緩緩打開,熱水器自動工作提供熱水,不用任何操作,一切都恰到好處。

在設計理念上,海爾走的是實用主義的道路,其主要訴求也是為了適應市場,讓自家的硬體更具競爭力。U-home系統在日常使用上並無大的問題,但是缺乏深度學習等智能化技術的支撐的情況下,普通家電進行簡單的智能化升級和聯動,究竟撐不撐得起智慧生活,恐怕還要打上一個問號。

同時,海爾也提供全屋智能的解決方案,用戶可以根據不同戶型配置和需求,在安防、智控和影音等方面選擇合適的全屋智能方案。這些設備在出廠時搭載自家的U-home操作平臺。但U-home平臺提供的解決方案中,使用的都是自家硬體,並未提供第三方硬體系統的接入口,基本上是自家產品的閉環,缺乏作為統一智能家居作業系統的開放性。

百度則秉持一貫的網際網路思維,一方面以明星產品小度音箱等簡單的人機互動硬體為入口,串聯和控制智能家居設備。另一方面則打造了百度DuerOS,主要為智能家電的底層軟體和雲端使用提供技術支持,包括人工智慧和自然語言的識別與處理技術。

百度在人工智慧領域耕耘頗久,DuerOS擁有海量數據基礎,通過自然語言完成對硬體的操作與對話交流,為用戶提供完整的服務鏈條。此外,百度DuerOS也是一款開放式的作業系統,提供第三方智能家居設備的接入方案。DuerOS合作的範圍很廣泛,既有TCL、海爾、海信等傳統家電企業,也有英偉達、喜馬拉雅FM等技術和內容服務商,在智能家居生態方面的布局比較完善。

但是,「智能相對論」看到,百度在智能硬體方面只提供了小度音箱和智慧屏等入口設備,並未打造自身的產品鏈。這樣的優勢在於:百度只是服務提供商,投資壓力較小;同時,輕資產重技術理念,也更容易降低其他企業在接入平臺方面的戒心。但另一方面,缺乏自身硬體的支撐也可能是一個隱患。

而以技術見長的華為打造的HiLink,則是目前各家平臺中最接近作業系統級別的。HiLink提供了完善的接入方式和解決方案,同時也提供了成熟的開發工具和開發協議規範。根據華為官方的數據,截至今年9月10日,HiLink已經激活了約5000萬生態用戶,其智慧生活app的裝機量累計達4億,全場景設備交互請求日均10億次。

而在華為的基本盤,通信技術方面,HiLink提供智能家電家居設備的晶片、端側協議規範以及雲服務等一體化解決方案。華依託海思在晶片方面的實力,提供WiFi、藍牙、zigbee等多種晶片模組解決方案,同時結合華為JS API降低開發難度。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在目前的市場上,有很大一部分的中小企業因為技術問題無法入局。華為提供的晶片和雲服務等一體化方案,降低了門檻,為他們提供了入場的契機。

但華為也並非高枕無憂。在搭建HiLink平臺的同時,華為也經營著自己的智能家電品牌,比如智慧屏等智能家電設備。

對其他企業來講,如果接入HiLink,就免不了要與華為對應產品的競爭,而在對方平臺上進行競爭,自己恐怕會於劣勢。雖然華為宣稱HiLink是開放公平的平臺,但是上車容易下車難,生死之戰不得不謹慎為上。

總體看來,三家平臺的搭建還處於各自為戰的狀態,傳統家電廠商手握著硬體的主導權,可以進行作業系統的預裝,其訴求無非是是更好的賣出自家產品;網際網路則以技術見長,有著極其優秀的系統搭建能力和基因,但也苦於沒有硬體支撐而鞭長莫及;而手機企業既是運動員,又想做裁判員,不得不令其他家提防。目前屬於三個勢力相互不服,勢力內部也是誰也不服誰的狀態。

傳統家電企業成為突破口,誰將在智能系統爭奪戰中一錘定音?

脆弱的平衡在激烈鬥爭下也出現了裂痕,這個苗頭首先出現在傳統家電企業方面。

目前傳統家電市場的競爭早已白熱化。「智能相對論」以空調為例,在2020年上半年,美的和格力等空調廠商,進行了頻繁的線上和線下的價格大戰。格力電器在線上渠道的降價力度非常之大,均價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141元。

劣勢企業為了尋找突破口,優勢企業為了繼續保持優勢,都在動作頻頻。

第一種是為了彌補在雲服務,聯通協議等方面技術儲備不足的合作。比如,美的與阿里合作,發布了搭載「智能OS」智能冰箱,海爾也與阿里合作推出了「海爾五代」智能電視,在市場上也取得了不錯的反響。

另一方面則是家電聯通普適性方面改造,比如美的智能家電,已接入天貓精靈、小度音箱、小京魚、小美音箱、OPPO智能家居App等,可以通過交互進行簡單的控制。

但這兩者都屬於單個設備的淺層次合作,對智能家居系統的構建來說都是隔靴搔癢,解渴而不救命。

而另一種,則是很能夠顯示未來行業趨勢的合作:接入軟硬實力強勁,且與自身不存在大的行業競爭的平臺,在平臺成長起來前入局,佔領賽道。

平臺搭建者自然是順水推舟,不遺餘力的推動著與傳統家電企業的合作。以華為HiLink為例,在技術領域的深耕使得華為可以在雲服務、端側協議規範、邊緣計算等方面,能夠提供具體且有效的解決方案,成為目前接近作業系統級的平臺。而各大企業也早已聞風而至,海爾,海信,志高、創維、長虹、老闆、蘇泊爾等傳統家電的重磅玩家紛紛入駐。

華為HiLink合作企業

但並不是所有玩家都押寶在華為身上,許多企業在接入HiLink的同時,也在不斷完善著自己的平臺,或者是和阿里巴巴的Alink等有著廣泛的合作。而佔據目前智能家電設備市場份額第一的小米,生態鏈逐漸的成熟,在智能家居方面也有著很大的野心,並不會輕易退讓。

借用著名分析師亞當·賴特的一句話,數據集的廣度、深度、獨特性和質量將越來越多地決定消費物聯網供應商的價值潛力,隨著設備利潤率的下降,設備的作用將在很大程度上降級成為提供服務的媒介。

大家都不希望自己的僅僅只是服務媒介的供應商,在未來智能家居這場盛宴中掉隊,畢竟命運握在別人裡的滋味不太好受。

智能家居作業系統搭建將是賽道上的各個玩家,在技術實力、資金實力、市場訴求等方面的長期角逐與協調的過程。值得期待的是,隨著5g、WiFi6等萬物互聯技術的普及,已及深度學習的迅猛發展,這場好戲恐怕會很快上演。

上遊產業傳來捷報,智能家居平臺有望在五年內孵化成型

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來自於Wi-Fi 6技術。2019年9月16日,Wi-Fi6聯盟宣布啟動Wi-Fi 6認證計劃,2020年將成為Wi-Fi6發展的元年。而根據中國聯通預計,到2025年Wi-Fi 6產品的滲透率將達到90%以上。

對智能家居行業來講,Wi-Fi 6為路由器帶來了OFDMA、MU-MIMO等技術,該技術允許路由器同時與多個設備通信,而不是依次進行通信。

▲傳統MIMO與MU-MIMO在數據處理方面的對比示意圖(圖源銳捷網絡)

這將解決智能家居目前的兩個痛點:一是其強大的實時處理能力,為越來越多智能家居設備的實時互聯,提供了高效的解決方案。而其採用安全性更高的WPA3協議,也將在智能時代更好的保護家庭安全和個人隱私。

另一方面,高速低時延的Wi-Fi 6技術可以和雲端深度學習能力相結合。深度學習目前發展迅猛,通過AI智能的深度學習,針對每個家庭甚至是個人的個性化特點,提供不同的自動化的方式,為智能家居作業系統注入靈魂。這項技術與低時延高容量的Wi-Fi 6相結合,將極大的降低智能家居設備自身晶片的算力要求。屆時,高智能的家居價格將會平民化,釋放一大波需求。

在上遊產業發展的督促和消費者對智能家居生活強烈需求的倒逼下,各方混戰的智能家居作業系統,恐怕會很快迎來一場激戰,新舊玩家同臺競技,智能家居作業系統這塊大蛋糕,究竟花落誰家呢?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此內容為【智能相對論】原創,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華為HiLink、海爾智家、蘇寧小Biu,誰能成為智能家居OS?
    投稿來源:靠譜的阿星前幾年還有人在爭論「智慧家居」的入口究竟是什麼?有的人說是手機、有的說是智能音箱、有的說是智能電視、智能鎖等,好處在於手機廠商、家電廠商以及各個產業鏈都有面向家庭物聯網的準備以及成為多終端作業系統的雄心。
  • 智能家居競品分析報告:米家 VS 華為智能家居 VS 海爾智家
    消費者在線下購入此類家電時,可以同華為智能家居聯動。通過華為的平臺可以控制多品牌的智能家電。3)海爾智家海爾作為傳統企業擁有紮實的產品生產線,其可為消費者提供整套的家電服務。並且海爾已經有不錯的前裝市場,與多方房地產和裝修公司有合作。也針對後裝提供給消費者設計整套智能家電的服務。4.1.2.2 用戶畫像
  • 中國智能家居出貨量超2億臺,海爾智家、百度、小米走在前列
    整體而言,智能家居市場形成傳統廠商、網際網路廠商、手機廠商三大陣營。而海爾智家、小米和百度則是各陣營的代表性廠家。在群雄逐鹿的市場競爭格局下,他們率先收割智能家居紅利。海爾智家以成套化智慧家庭落地千萬家庭,覆蓋客廳、廚房、臥室、浴室、陽臺等五大生活空間。小米憑藉龐大生態鏈,打造出最具規模的AIoT智能生活平臺。百度則依託智能音箱和智能語音助手躋身智能家居第一陣營。
  • 競逐智能家居賽道 海爾靠什麼贏?
    「國潮」優勢一:家電優勢能夠迅速轉化成智慧家庭的優勢對於科技巨頭來說,智能家居布局早已是一個「必選項」。從BAT到華為、小米,業務出發點各異,但都選擇了智能家居作為戰略新落點。不可否認的是,一切智能家居服務和體驗都立足於硬體基礎之上,尤其是電視機、冰箱、空調、洗衣機、熱水器、煙機燃氣灶等大家電,一定是家庭用戶使用頻率最高的產品,是智能家居的構成核心。
  • 智慧型手機以外,小米收穫智能家居紅利?
    並指出,因小米布局較早,以智慧型手機、智能音箱、智能電視等智能硬體作為中樞,結合語音+AIoT平臺,依託於所培育的龐大生態鏈企業,使得躋身國內智能家居第一陣營。並結合小米報表來看,來自AIoT方向的營收規模日益擴大,顯然是國內手機廠商當中,率先收購智能家居紅利的廠商。只是,智能家居競爭日益激烈。
  • 面臨「反對沉沒成本」效應,家電廠商的智能音箱還有必要做嗎?
    家電巨頭默默耕耘智能音箱以美的、海爾為代表家電頭部廠商,前面頂著百度、阿里和小米等眾多智能音箱頭部玩家的光芒,卻沒有放棄智能音箱。2018年AWE展會上美的發布了智能AI音響「小美」,配套的是美的官方APP「美居」,音箱上喜馬拉雅標誌特別顯眼,而且產品支持管理美的全系列的智能家電產品。
  • 「數碼吐槽大會」手機業務受阻,智能家居能成為華為新的增長點嗎?
    圖源:微博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今年12月1日開放智聯聯盟(OLA聯盟)成立,聯盟有阿里、百度、京東、小米、海爾、華為、中國電信、信通院、中國移動9家理事長單位,美的、格力、中國聯通、豪恩、中海地產、歐普照明等18家理事單位,38家普通成員單位,共65家成員單位組成。
  • 海爾、德施曼等4家房企最愛合作的智能家居企業,在採購峰會分享了...
    、杭州鴻雁電器有限公司、德施曼機電(中國)有限公司等四家開發商最愛合作的智能家居企業進行了1對1專訪,深入挖掘了智能家居標杆企業在房企合作中的實踐經驗。目前,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已經與全國百強地產中的86家企業有項目合作,與近60家企業有戰略合作。2018年以來,上海大寧金茂府、成都國金中心、北京首開華潤城、武漢保利大都會、太原華潤凱旋門等知名社區都採用了海爾家電,地產行業智慧轉型提速前進。
  • 日韓傳統家電企業變賣資產,國內家電行業如何過冬
    國產家電企業不斷擠壓日韓家電企業,搶佔他們的市場份額,但全球家電市場下滑是不爭的事實。國產家電行業也不好過。中國家電巨頭海爾咋2020年出現業績下滑情況。據海爾電器發布2020年中期業績顯示,現營收350.75億元,同比減少5.1%;毛利為68.66億元,同比減少9.9%。
  • 家電原材料集體暴漲,空調業突圍彩電業惡戰智能家居抱團!
    2020年走到最後一個月,按照慣例,家電廠商也將啟動對今年的總結復盤和明年的開戰略部署。家電協會空調專委會工作會議召開,聚焦能效升級和安全使用年限;格力、奧克斯、志高、美博等啟動新一輪漲價;海爾智家水聯網戰略正式啟動,預示其接下來一年持續的場景落地,這也是海爾智家繼食聯網、衣聯網,以及空氣網後又一個落地的場景。
  • 從這些巨頭看智能家居趨勢,海爾成套化智慧家庭引領全球
    文|楊劍勇導語:智能家居作為消費物聯網風口,未來具有萬億市場規模,發展空間巨大,消費類電子和各種家電在智能化大背景下,升級為智能設備,包括電視、空調、冰箱以及燈泡、門鎖等傳統產品,如今構建智能家庭不再是難事,只要你願意,完全可以DIY某個場景下的智能生活,而美國智能家居普及程度高達58%,平均每個家庭擁有3.4個智能設備,這一數據來自ReportLinker
  • 傳統家電秒變智能,海爾紅外音箱智家App首發被搶空
    傳統家電秒變智能,海爾紅外音箱智家App首發被搶空 2020年05月19日 13:41作者:廠商動態編輯:吳文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 前瞻智能家居產業全球周報第76期:海爾智家擬私有化海爾電器...
    雙方將合作建立線下觸點門店,從陽臺智能家電到陽臺定製全套配齊,避免出現如陽臺櫃尺寸與購買電器不匹配等問題;線上渠道方面,箭牌衛浴即將入駐海爾智家APP,讓用戶能夠享受到海爾智家APP的一系列服務。 國內自主研發智能AI語音模組方案正式量產 搭載于格力空調新品 近日,我國首個基於全國產技術平臺、面向家電應用的高性能AI一體化解決方案——榮邦智能AI語音模組方案正式量產。榮邦智能AI語音模組方案基於海思Wi-Fi SOC研發的控制器模組,是首個基於國產自主物聯網作業系統,面向智能家居領域。
  • 海爾家電2017成果發布 以全球化實力樹智慧家庭第一品牌
    光明網訊 25日,海爾家電2017年轉型成果在京發布。會上集中展示了以智慧家庭、全球化品牌、智能製造等領域的差異化優勢。憑藉中國家電全球化第一品牌的實力與布局,海爾搬掉了智能家居行業難互通、不主動、未成套的「三座大山」,為創全球智慧家庭第一品牌奠定了基礎。
  • 智能家居發展看中國 -2019十大智能家居品牌排行榜
    智能家居作為一種新型的高科技家居行業來說,與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僅具有傳統的居住功能,兼備建築、網絡通信、信息家電、設備自動化,集系統、結構、服務、管理為一體的高效、舒適、安全、便利、環保的居住環境,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幫助家庭與外部保持信息交流暢通,優化人們的生活方式,幫助人們有效安排時間,增強家居生活的安全性,甚至為各種能源費用節約資金。
  • 智能家居戰火再起!阿里百億加碼劍指小米,能追趕嗎?
    至此,生態體系搭建是各玩家爭奪焦點,諸如手機廠商華為和小米、傳統家電廠商海爾智家,還有網際網路百度與阿里等廠商。巨頭們憑藉龐大品牌、技術、資金等優勢構建智能家居生態,促使人們實現智慧的家庭生活。華為憑藉HiLink生態為消費者打造全場景智慧化體驗。
  • 為了它,海爾把公司名字都改了,「智慧家居」到底是個啥?
    近年來很多企業都開始往智能家居上投錢,最早的是小米,旗下產品從電磁爐到智能門鎖再到洗衣機等一應俱全;華為發布了智能app,將自家智能家居套裝很好連接;做傳統家電的美的也開始不斷向智家試水……那麼智能家居到底是什麼東西?和傳統零售的家電有啥不一樣?海爾主打的「智家」又有多少真材實料呢?
  • 生活被「笨家電」拖了後腿?現在,海爾用12項智能認證解決了
    來源:時刻頭條在生活中,用戶常常因為家居用品不智能而苦惱:空調總是找不到遙控器,冰箱裡食材不留意就過期了,到臥室才想起來客廳忘關燈……想要一種更智能的生活方式,卻不知道從何下手?12月12日,在中國智能家居國際高峰論壇上,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公布了2020年智能家電高端認證名單,來指導用戶甄別出真正的智能網器,共有海爾智家、美的、格力等42家品牌上榜。其中,海爾智家包括冰箱、洗衣機、空調、多聯機中央空調、熱水器、廚電等網器共通過12項智能認證,也是行業唯一一家全品類上榜品牌。
  • 智能家居我們到底應該選哪家?小米?百度?華為?還是阿里巴巴?
    2019年,是智能家居大爆發的一年,全年全球的智能家居設備出貨量超過8億,且會保持至少4年的高速的複合增長,這說明傳統的家居產品已經無法滿足用戶需求,智能家居的消費升級越來越受親賴。而隨著智能家居概念的深入以及參與者的豐富,廠商之間的競爭將逐漸從單一產品擴展到生態。
  • 超越美的、海爾,小米又一王牌誕生,拿下中國銷量冠軍
    如今,智能家居已成為很多家庭的選擇,而國內的智能家居市場也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討論。根據IDC最新發布的智能家居市場季度跟蹤報告,今年第三季度,國內智能家居市場出貨量達到5122萬臺,同比下降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