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視覺:科技戰「疫」智勝一籌

2020-12-24 新浪科技

來源:人民網

2月22日,江蘇恬然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工人在對生產出來的防護用品面料進行標號。

洪 星攝(人民視覺)

2月20日,在重慶市北碚區一家機器人製造企業,一名員工在測試工業機器人。

秦廷富攝(新華社發)

2月6日,湖北省武漢市第九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人員從無人車上取下快件。

張武軍攝(人民視覺)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為湖北的疫情防控提供物資保障,也成為戰勝疫情的重要條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中,科技創新在滿足戰「疫」前線所需物資數目、保障物資運輸安全以及把關醫療物資品質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在抗疫前線,基於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物資供應和調配網絡正在形成,智能配送機器人、物流智能倉等新技術,不僅提升了物資運輸的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物流配送中可能存在的病毒感染。

在抗疫後方,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自動化設備也正在成為醫療物資製造的堅強後盾。口罩全自動化生產線的推進、智慧工廠等新技術的運用,正在助力加速供應急需的醫療設備和防護物資。人工智慧鑑別、AI打假等創新方式的運用,更為戰「疫」物資品質上了一道可靠的保險。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全民戰「疫」中,沒有旁觀者,從「陌生」走到「共生」的「科技鐵軍」,舉科技之力,與病魔較量,與逆行的英雄一起,為我們築起了堅固的堡壘。

自動化生產顯身手

在機器的超高速運轉中,口罩原材料在自動化生產線上依次魚貫而進,經過「封閉製造、一體成形」,機器終埠罩以讓人目不暇接的速度「飛」出,很快裝滿一大袋。

這是廣州市番禺區興世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的製造場景。眼前這臺高速運轉中的機器,就是剛投入使用的全自動化超高速口罩生產線。四層布料在生產線上「一體成形」,從封閉製造到成品段,一個個口罩滑落到包裝袋中。據了解,這條全自動化超高速口罩生產線一分鐘最多能產出1000片口罩,24小時運轉的機器日產能最高達到144餘萬片。

疫情防控期間,口罩的需求量直線上升,一度導致口罩供應緊張等問題的出現。為了幫助地方緩解口罩供應難題,興世機械製造有限公司這家原本以生產嬰兒紙尿褲為主業的企業,投入千萬元改造設備,成功研發了一條全自動化超高速口罩生產線。在企業復工以後的第七天,這條口罩生產線就投入使用。根據初步預計,該企業到2月底前可以再改造2條全自動化超高速口罩生產線。

實際上,面對疫情,中國許多省市都發出了口罩生產的動員指令。在政府的號召下,很多企業加入到口罩生產自動化的隊伍當中,其中包括中石化、比亞迪電子事業群、富士康、上汽通用五菱、上海電氣、廣汽集團等企業。他們或為口罩自動化設備商提供核心零部件,或藉助自身的供應鏈和生產優勢直接導入口罩生產線,或為提升生產效率進一步打造自動化生產線……在生產自動化的帶動下,口罩的產量正在穩步增加。

不僅是口罩,醫用護目鏡等防護用具的生產也在新技術的幫助下提高了生產速度。

2月7日,湖南雲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首批FDM-1型醫用護目鏡,通過長沙市市場監管局備案準入。這是一批運用3D列印技術研發製造的產品,僅用一周就實現從零研製到定型生產。2月10日,第一批500套產品馳援抗疫一線。

「3D列印具有快速應急生產的優勢,在疫情防控等特殊時期,可實現無人化製造,還能共享數據模型,實現網絡協同生產。」 雲箭集團增材製造事業部總經理楊凱介紹,公司50餘臺3D列印設備正24小時不間斷工作,日產護目鏡超過300個,若協同調動3000臺網絡列印資源,日產能破萬個。

面對復工人數不足、產能壓縮等多重壓力,先行建設了自動化生產線、無人倉庫的智慧工廠擁有著快速適應變化的競爭力,最大限度地保證了靈活、高效的生產,從而不受疫情帶來的問題的限制。

在大部分企業反覆斟酌復工日的同時,寶鋼股份上海寶山基地在春節假期以來,沒停過一天工:數萬平方米廠區裡,為數不多的工人戴著口罩堅守一線。為他們帶來保障的,除了口罩和各種防疫措施,還有遍布各道工序的機器人和自動化智能裝備。

2020年1月,寶鋼寶山基地工廠首次入選了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燈塔工廠」名單。近期,新上榜的「燈塔工廠」展現出獨特優勢:覆蓋全廠的智能製造,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更在特殊時期,實現了疫情防控和穩產高產的有效平衡。

智慧物流聚心力

2月6日,武漢市青山區吉林街上,京東物流自主研發的智能配送機器人從京東物流仁和站出發,沿著街道前行,成功地躲避開沿途的車輛和行人,行進了600餘米後,順利將「腹中」的醫療物資送到了武漢第九醫院。「太好了!智能配送機器人既能送來緊缺的物資,又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接觸感染,真是幫了大忙!」武漢第九醫院醫護人員表示。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的發展,物流行業又一次成為了公眾關注的熱點。每天要穿梭於大街小巷,面對大量人群的配送員們,如何才能保證不被感染,在不成為「移動傳染源」的同時,將裝載著防疫物資的快遞包裹及時無誤地完成分揀並交到急需的收件人手中,成為各物流企業當前需要解決的一大問題。

京東物流集團自主研發的技術提供了達到上述目標的一種解決方案。連日來,在京東物流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70多座不同層級的智能倉中,機器人「大軍」正開足馬力,24小時不間斷地將抗疫物資分揀出庫。馬路上,一個個配送機器人也整裝待發。疫情發生後,京東物流從各地抽調了自主研發的配送機器人馳援武漢,目前,京東物流已完成武漢的配送地圖採集和機器人測試工作,一群特殊的配送「人」正式投入防疫一線。

智慧物流不僅解決了運輸過程和貨品存儲的問題,還在物資集納和調配上進一步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網絡,從而帶動更多的力量和物資參與到疫情防控中來。

阿里巴巴旗下菜鳥網絡依託阿里巴巴商業生態,已經形成了全球化的智慧物流系統,此次在做好阿里巴巴疫情防控物流保障工作的同時,通過其開放的平臺,讓更多的物流企業參與到疫情防控物流保障工作中。

1月26日下午2點,菜鳥武漢倉接到阿里巴巴集團通知,在武漢建立醫療物資專用倉,用來快速處理全球範圍採購的急需物資。僅用6個小時,一個6000平方米的專用倉庫開設完成,技術系統和人員就位。1月28日下午4時許,一批一次性醫用手套經由圓通速遞從常州抵達專用倉。1月29日晚上8點,一批醫用口罩也緊接著抵達武漢專用倉。之後,阿里巴巴從全球各地採購的救援物資陸續運抵國內,並快速送往武漢。1月30日,阿里巴巴從印尼採購的一批N95口罩飛抵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同日採購自韓國的醫療物資也從首爾飛來上海。在韓國、俄羅斯、以色列、日本和德國等國家,各類貨源已完成驗資、採購等程序,整裝待發。

在智慧物流的幫助下,武漢的物資供應缺口正在迅速補上。2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湖北武漢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湖北省和武漢市的醫用物資供應已從嚴重不足變為總體得到保障。

AI打假降風險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口罩等防護物資需求激增,制假售假、哄抬物價等違法犯罪行為也相繼出現。為了保證前線物資供應安全,AI(人工智慧)打假技術在疫情防控中初顯身手。

近日,公安部發布緊急通知,要求全國各級公安機關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充分發揮公安機關的職能作用,嚴厲打擊製售假冒偽劣防護物資等違法犯罪活動。要採取公開舉報電話等方式,發動人民群眾和相關企業積極舉報,上溯源頭,下查動向,開展全鏈條打擊。要注重發現跨區域的案件線索,迅速開展核查,及時立案打處。

2月6日,江蘇省鎮江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在丁卯潘宗工業園某汽車用品倉庫成功搗毀一個製售假冒偽劣防疫防護用品的倉儲窩點,抓獲兩名犯罪嫌疑人。當場繳獲假冒偽劣口罩及原材料16萬件,價值數十萬元。

為警方提供技術協助的阿里打假特戰隊負責人表示,為讓公共服務、執法監管等力量少跑腿,減少線下排查被感染的風險,阿里已迅速升級知產保護科技大腦技術,提升AI打假能力,輸出疫情防控的相關算法模型,並用技術協助執法機關圍剿源頭。截至2月3日,阿里安全已協助全國14個省份30個地市公安機關,偵辦製售假冒偽劣口罩等違法案件12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5名。

自1月下旬起,阿里已對口罩等類目商品加強資質審查,利用算法技術和長期積累的知產保護經驗,對不實宣傳、濫發商品、疑似假冒偽劣等行為均從重從嚴從快處理,從限流、屏蔽、下架相關商品,到直接永久關閉問題店鋪。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動作在持續進行,那就是隨時將平臺技術識別出的、消費者舉報的相關線索主動推送給執法機關,並聯合各方圍剿線下的假貨生產和流通源頭。」阿里打假特戰隊對本報記者說。

2月4日,阿里巴巴集團平臺治理部公布了疫情期間嚴控商品質量及違規商家的治理情況:截至目前,已永久清退15家涉嫌銷售問題口罩的店鋪,其中5家被移送執法機關。阿里宣布永久清退這15家違規口罩類店鋪。

「我們在此呼籲所有電商平臺,攜手將問題商家拉入『黑名單』,斷絕他們在其他平臺繼續作惡的機會,一定要讓違規者付出最沉重的代價。」阿里平臺治理部相關負責人說。

(責編:楊光宇、曹昆)

相關焦點

  • 大國重器服務人民 中國北鬥全面戰「疫」
    截至2月10日,我國重點戰「疫」區域內集結了10公斤至1.5噸載重無人機上百架,它們根據需求快速精準投送應急物資。2月12日上午,首架基於北鬥高精度的「疫情區應急作業」無人機降落武漢金銀潭醫院,將急需的醫療和防疫物資精準送到一線醫護人員手中。當日,北鬥無人機共運輸緊急醫療物資近20架次。
  • 求是網評論員:有這樣英雄的人民,戰「疫」必勝!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積極履職盡責,廣大醫務人員衝鋒在前、無私奉獻,全國各族人民眾志成城、團結奮戰,正在進行一場同新冠疫魔生死較量的人民戰爭,展現了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
  • 《同心戰「疫」》第六集「人民至上」完整版來了
    驅走了疫魔之後的寧靜,讓人心緒萬千。春暖花開,山河安瀾。抗疫,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從磨難中奮起,中國,勇毅向前,從不停歇。人民至上,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用行動書寫的堅定回答。在抗疫鬥爭中,哪裡的人民群眾遇到疫魔侵襲、遇到生活困難,哪裡就是舉國力量的匯聚地、盡銳出戰的決勝地和公共政策的落腳地。戰「疫」之初,武漢告急。習近平總書記發出號令,「儘快充實醫療救治隊伍力量」,「堅決把救治資源和防護資源集中到抗擊疫情第一線」。
  • 一周熱訊|騰訊音樂上線《龍珠》等主題曲,「人民視覺網」正式上線
    《動物森友會》遊戲爆火  * 天貓精靈合作多家音樂公司  * 脫貧攻堅電視劇將優先排播  * 「人民視覺網」正式上線微信聯合Facebook、Microsoft、Twitter、Pinterest、Slack等科技網際網路平臺共同發起一項科技公益倡議,通過「全球開發者『馬拉松』比賽」,邀請全球各地開發者用代碼戰「疫」。
  • 戰「疫」鬥爭的福建實踐:全力以赴 守護人民健康
    「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擺在第一位」「盡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最大限度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抗擊疫情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全程全面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統籌全局、沉著應對,領導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團結奮戰,採取了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引領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 醫護人員收到肖像雕塑,戰「疫」文化作品走進濱州市人民醫院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徐大偉 記者 郗運紅6月11日,戰「疫」文化作品走進濱州市人民醫院,濱州市人民醫院援助湖北醫護人員代表收到了濱州學院、濱州市社區教育指導服務中心贈送的軟陶塑像。儀式上,濱州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學勇,濱州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院長時寶國向戰「疫」英雄代表頒發肖像雕塑。同時,他們還帶來了雕塑、書法、剪紙、畫作等文化作品,還為醫護人員帶來現場才藝展示。「非常感謝濱州學院的老師為我們創作的作品,我非常喜歡,今日收到的這份禮物非常的珍貴!」
  • 科技戰「疫」,閔行「智慧財產權公益服務聯盟」在行動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狙擊戰打響以來,相關研發創新工作就是在與疫情賽跑,唯有科技戰「疫」不斷取得進展,才能增強抗擊疫情的能力和底氣。在科技戰「疫」的戰場上,眾多科研機構和企業夜以繼日衝在科研一線,他們的研發創新成果更亟需智慧財產權專業人士的保駕護航。  鑑於越來越多的科研機構和企業參與到科技戰「疫」的行列中並且需要相關的支持和幫助。
  • 六集大型紀錄片《同心戰「疫」》開播,全景展現中國人民抗擊疫情...
    由中宣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製作的6集大型紀錄片《同心戰「疫」》,9月2日起在總臺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同心戰「疫」》通過大量珍貴影像,真實、全面地記錄了中國人民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風雨同舟、和衷共濟、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抗疫歷程,充分體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追求。全片共分六集,分別為《令出如山》《生死阻擊》《堅強防線》《眾志成城》《命運與共》《人民至上》。
  • 南京醫護人員武漢戰「疫」:轉換新戰場、堅守老戰場 他們在「疫...
    龍虎網訊 (記者 張玲 朱安龍)隨著前線戰「疫」形勢持續向好,昨天(3月17日),江蘇援湖北武漢醫療隊首批撤離隊員回家!不過,仍有很多江蘇醫療隊隊員或轉換「新戰場」,或堅守「老戰場」,打響這場戰「疫」最後的「殲滅戰」。
  • 【人民評「疫」】共同戰「疫」彰顯中國「大國風範」
    「疫情防控與應急管理:人民的答卷」主題徵文隨著全球疫情形勢的發展,很多曾經給中國捐助過的國家在醫療物資、診療經驗等方面向中國提出了援助請求,「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提供必要的援助」,「投桃報李」、共同戰「
  • 習近平戰「疫」兵法——上下同欲者勝
    從「遭遇戰」到「阻擊戰」,從「重中之重」到「人民戰爭」,從「頭等大事」到「全面勝利」……觀勢、謀局、落子,總書記在親自指揮這場人民戰爭的過程中,很多對策、措施與中國古代兵家思想高度契合。央視網《人民領袖》欄目推出系列特稿《習近平戰「疫」兵法》,與您一同領悟其中精髓。
  • 華潤雙鶴全力戰「疫」保藥品供應 守護人民生命健康
    原標題:華潤雙鶴全力戰「疫」保藥品供應 守護人民生命健康   2020年的春節戰「疫」打響以來,在中央的統一部署下,各行各業緊急行動、支援武漢,逆流而上。
  • Workshop|線上論劍機器人戰「疫」 奧比中光3D視覺技術賦能行業爆發
    他介紹說,視覺傳感器及算法的發展率先促進機器人智能進化。目前,機器人行業已經形成了健全的產業鏈,在系統集成的細分領域逐漸形成自主品牌。畢亞雷表示:「疫情爆發後,協會及會員企業積極應對,不少企業快速將自身最新技術成果應用到抗『疫』第一線,並主動捐款捐物,承擔起了科技企業的社會責任」。
  • 綠灣科技:「智子」戰「疫」
    疫情爆發以來,全國上下積極投入抗「疫」、戰「疫」中來,儘管疫情初期整體情況比較混亂,但這其中也有部分地方政府利用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第一時間做出響應,綠灣科技就在此次疫情中積極配合山東、南京、北京、天津等各地有關部門,在疫情爆發初期就及時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來,為地方政府及時了解疫情風險指數、掌握確診病例親密接觸人員動向等提供立體的大數據分析服務。
  • 戰「疫」中,習近平強調這樣的中國精神-廣西新聞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現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中國展現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讚譽。戰「疫」以來,習近平赴京鄂浙陝考察調研。每次考察中,他都會強調極其重要的精神力量。
  • 「戰「疫」說理」在戰「疫」中磨礪出彩青春
    他們義無反顧、拼盡全力,彰顯了熱血青春的蓬勃力量,展現了不畏艱險、勇於擔當、探索創新的優良品格,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進取精神和實際行動詮釋了對祖國對人民的摯愛,以衝鋒在前、捨我其誰、共克時艱的精神力量奏響了一曲曲樂於奉獻、不怕犧牲的青春壯麗之歌。他們大力弘揚五四精神,開拓創新、奮發有為,在戰「疫」中錘鍊信仰、膽略和意志,在戰「疫」中歷練、蛻變和成長。
  • 戰「疫」的力量
    武漢,28日晚,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醫療隊隊長張柳告訴隊員們要進駐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隔離病房時,大家踴躍報名。簡短討論後,他們決定以「黨員帶頭、新老搭配、專業互補」為原則,遴選出第一批12名進駐的醫護人員。  他們,是6000多名支援武漢醫護人員的一個縮影。
  • 戰「疫」 中小學生徵文:《英雄》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同舟共濟 全民戰「疫」 山東省中小學徵文大賽小學組徵稿展示:作品:《英雄》2020年,疫情爆發,有這麼一些人奔赴抗疫前線,治病救人,鍾南山院士以八十高齡親赴武漢疫區指導防疫。山東醫療隊也奔赴武漢黃岡進行醫療援助,其他省市的醫療隊也接踵而至,展開了一場全國動員的防疫阻擊戰。疫情來勢洶洶,但病毒卻因為他們而再難逞兇。他們是怎樣一群人啊,他們是不畏死亡威脅,面對洶洶疫情的逆行者。他們讓我重新想起這個詞——英雄,對,就是英雄!
  • 戰「疫」一線 黨旗飄揚 ——戰「疫」先鋒榜之「幫復『疫』勇軍」
    戰「疫」一線 黨旗飄揚 ——戰「疫」先鋒榜之「幫復『疫』勇軍」 2020-02-24 14: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求是網系列評論來啦!
    疫情面前,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中國人民彼此牽掛,心心相連。這是一次歷史性的戰「疫」,是考驗全黨和人民的一次艱難戰「疫」。疾風知勁草,苦難鑄輝煌。 【詳細】  ★ 英雄的中國人民一定行  人民是創造歷史的英雄,人民擁有無窮無盡的磅礴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