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它便是「觀音坐蓮」,常生於山坡林下,根莖60元一斤,遇見帶走。
前兩個禮拜,也就是在勞動節期間的一天,筆者感覺嘴巴酸酸的,於是就想到了山裡面的楊梅,而我又是一個行動派,既然想吃了,那就要去山裡面探查看看,楊梅是否有成熟了。可惜去的時間太早了點,山裡的楊梅還綠得很,可嘴巴實在難受到不行,就摘了一粒吃起來,可是才吃了一點點,就食不下咽了,因為沒有熟的楊梅吃起來的時候,那味道是酸中帶著澀,這讓嘴巴本就不舒服的我,更是有點雪上加霜的感覺。
最後筆者無精打採地回家,可這樣大好的時間被白白浪費掉,又是不甘心,也許就是在這種不甘心的心態使然下,筆者就順著小路亂逛,走了一段時間,看見一片山坡的林下長著一種植物,而且還開著鮮豔的花朵。
漂亮的東西誰總是很容易吸引人,包括筆者也不例外,本來是想採摘一朵來玩或是帶回家做插花的,可辨認了一番後,發現其花朵像極了,觀音菩薩修行時候盤坐的座椅,為此,筆者趕忙打電話回去問家裡的老人,才知道它便是「觀音坐蓮」。
在得知此名稱的時候,筆者還問家裡的老人,為什麼要如此稱呼?老人們的說辭和筆者的相差無幾,也都是因為花朵的外貌而得名。
可筆者按照這個名稱去翻查它的資料時 ,找到的卻是另外一種植物,經過了幾番波折後,才知道它的真實名稱叫「莪朮」,對於它,大家應該會陌生,只是在叫法上不同而已。
01植物知識
莪朮是姜科、薑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是直立生長的,大家從圖片上就可以一目了然。它雖然是姜科植物,但它的葉子和植株,都和我們所熟悉的生薑長得不一樣,因為它的個頭最高的時候能長到1米,葉子又比較大片,大到比我們成年人的手掌還寬,而生薑的植株再怎麼有人工施肥護理,都不可能長得超過50釐米高,葉子則長得細小,它的寬度還沒五六歲幼兒的手指寬。
從上面的這些外觀來看,雖然都是同屬植物,但長相卻相差太多,好在它們還有共同點,那就是地下塊莖,而且也是被直接利用的部分。
02地理分布
那這樣的植物能在什麼地方找到呢?
我們在福建,江西,廣東,廣西,雲南四川等省都能找到它,而且從這些省份中可以看出,莪朮比較喜歡生長在,溫暖的氣候裡。但也不能排除它就不能生長在北方的氣溫下,只是在特殊的時間裡需要特殊護理罷了,所以,現在北方也已經有人栽培種植了。
在南方,野生的莪朮都是生長在,排水性良好的沙土上,因為它的葉片比較薄,很怕太陽直線照射,所以一般情況下,它都是生長在有樹蔭庇護的林下。除此之外,當你看到長相高大的莪朮時,你還能判斷出此地的土壤相當肥沃,因為莪朮是一種喜歡肥的植物。
03價值參考
莪朮是一種會發出,如樟腦氣味的植物,只是味道要清香好聞得多,畢竟它是有生命力的,而樟腦呢卻屬於加工物 ,沒有生命體系,再怎麼模仿,都會棋差一招。
莪朮就是因為會發出這樣的氣味,很多蚊蟲都對它避之不及,因此,它還是一種天然的防蚊蟲綠色植物。近年來已經有很多人喜歡在自家的房子角落裡,擺上一兩盆莪朮呢!
隨著莪朮的名氣攀升,種植它的人們都狠狠地賺了一把。除此之外,莪朮的根莖部分才是財富的來源點,因為其根莖可以如生薑一樣直接種植,繁衍生息,被保存的時間也久外,它主要是一味珍貴的中藥材,雖然單一的取不到想要的效果,但在很多藥用中缺了它,效果就大打折扣,因此根莖60元一斤。
這個價值還是低的了,因為它是種植出來的,如果是野生的,在價值上可能要翻一番不止。
04結束語
在農村裡有很多看似野草類的植物,其實價值都挺高的,只是大部分的野草都不被人們所認識,因此看見的時候直接把它給忽視掉還算是好現象了,有的是直接將其破壞掉,這樣的情況筆者是經常都有看見,為此多科普一些農村的植物知識,還是相當有必要的。
對於莪朮這植物,你們看完這篇文章後,了解了它的知識,若是遇見還不帶走,那就是損失。
關於莪朮的知識,筆者就先講訴到這裡了,如果你家有種植的話,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心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