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獸」們的假期怎麼過,讓不少家長傷透腦筋。除了補課、玩手機、看電視,怎樣才能讓孩子過一個快樂而又收穫滿滿的暑假?本期,記者帶著大家去感受孩子們巧手下的快樂暑假。
手工坊內,孩子們的成品很精緻
從偷玩手機到主動做手工日前,記者走進福州朱紫坊的一家手工坊,看到操作區內有四五個正在認真做手工的小朋友。
「爸爸媽媽都要上班,我一個人在家很無聊,一直看電視眼睛疼。」來自中山小學的溫同學告訴記者,他最後選擇來手工坊進行一番奇思妙想的創作。「你看,這是我用紙盒和麻繩做的房子屋頂。」溫同學說做手工是他最大的樂趣,因為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出一個手工作品,他會有滿滿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來自井大小學的鄭同學告訴記者,「我們3個人一起來的,有的時候還能約到七八個都喜歡手工的小夥伴,之前我們還一起在這裡過生日呢!」鄭同學說,正是通過一起做手工,她們幾個小朋友形成了一個「手工圈」,「原來我總想著怎麼偷玩手機,現在發現做手工是最有趣的。」
感覺自己就像個小魯班隨後,記者來到了西湖附近一家類似的手工坊,還沒進門,就聽到了裡面傳出的歡聲笑語。
一個小男生一會用鋸子鋸木頭,一會又用錘子在拼接好的木塊上敲敲打打。「我感覺自己就像個小魯班。」來自錢塘小學的賀同學說,自己在手工坊裡不僅學會了用膠槍、錘子、鋸子這些工具,還知道了什麼是射程、衝擊力這些知識。「看,這是我做的遊戲機,手柄還能動呢。」他興奮地向記者演示剛完成的木工作品。
許女士不僅常帶孩子來手工坊,自己有空也會跟著一起做,「我希望孩子在假期裡不是和沒完沒了的動畫片和手機遊戲在一起,而是能多動動手、動動腦。」許女士告訴記者,以前放假,她和孩子爸爸一人拿著一部手機玩,現在他們在家也和孩子一起做手工,再也不用上演電視、手機「貓抓老鼠家庭劇場」了。
家長可多和孩子 開展親子活動福建省教學專家、福建省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王先達副教授說,暑假其實是讓孩子提升綜合素養的黃金階段,多參與手工製作,不僅可以提高動手能力,還可以豐富他們的生活。「做手工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因為創作過程中,孩子其實是會遇到很多問題,如果能堅持做完,是一種有毅力的表現,而且,手工製作還能培養孩子的觀察力。」王先達鼓勵家長們可以利用假期,在家中和孩子通過做手工進行親子互動。同時,他還希望家長能在這個過程中給予孩子更多的表揚和肯定。
這個夏天海都推出「嗨過暑假」欄目,如果您知道有哪些快樂有趣的暑假生活,歡迎撥打海都熱線聯繫我們。
編輯:郭晨
【來源:海峽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