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產業鏈、國內零部件核心廠商匯總

2020-12-19 騰訊網

特斯拉供應鏈陣容十分豪華,共涉及十大部分,包括:動力總成系統、電驅系統、充電、底盤、車身、其他構件、中控系統、內飾和外飾等。

涉及直接、間接供應商130多家,而中國企業佔據半壁江山。

下面且聽我細細道來:

1、動力總成系統:

分為鋰電池組、熱管理和直流/直流換流器三個部分。涉及直接、間接供貨商、三十餘家。

在鋰電池組中,分為鋰電池組電池、電池管理系統(BMS)、電池熱管理和所有其他電池組組件四個部分。

2、中控系統

對於中控系統,主要分為中控屏、儀表、自動駕駛系統、空調系統等部分,設計直接、間接供貨商三十餘家。

3、電驅系統

對於電驅系統,主要分為電機以及電動機驅動模塊兩部分,涉及直接、間接供貨商十餘家。

4、其它零部件

對於充電系統,主要分為超級充電樁、線纜、充電槍部分,涉及直接、間接供貨商十餘家。

對於底盤與車身系統,主要分為懸掛、制動、車身摸具、車身結構等部分,涉及直接、間接供貨商十餘家。

5、內飾及其他

對於內飾及其它構件,涉及直接、間接供貨商十餘家。

特斯拉國產化供應鏈企業目錄:

目前進入特斯拉國產化供應鏈的中國企業包括:華域汽車(供應座椅、 保險槓、電池盒等)拓普集團(供應內飾件、底盤、副車架等)寧波華翔(供應內外裝飾)三花智控(供應熱管理組件)旭升股份(供應鋁合金高壓鑄造件)均勝電子(供應BMS 系統、內外飾系統)福耀玻璃(供應部分汽車玻璃)黛美股份(供應遮陽板)宏發股份(供應繼電器)

同時,特斯拉國產化加速推進也將推動相關的電子產業鏈迎來利好。

目前國內電子公司在中控系統、 電池管理系統、自動駕駛系統、鋰電池組和充電組件等產業鏈環節均已覆蓋特斯拉新能源車的供應鏈。未來特斯拉汽車銷量的增長,有望顯著帶動產業鏈公司的相關電子產品銷售的增長,並帶動產業鏈公司的業績增長。

特斯拉銷量對國內產業鏈企業的影響:

以下篩選了幾家公司作為案例

拓普集團:

從事汽車 NVH 領域橡膠減震產品和隔音產品;國內汽車 NVH 龍頭,為特斯拉 Model 3 提供輕量化鋁合金底盤結構件.公司自 2016 年起成為特斯拉供應商,國產化階段底盤、內飾、輕量化等多項產 品參與競標,我們預計單車價值量有望由 500-800 元提升至 5,000 元左右,將大幅受益於特斯拉國產化。

安潔科技:

子公司新星控股為特斯拉 Powerwall 儲能系統和 Model 3/X/S 車型等產品提供膠類材料、金屬零部件,實現對 Model S、X 批 量交貨;特斯拉成為蘋果之後公司重要業績增長客戶。

寧德時代:

公司全球動力電池規模第一,主打方形電池,且軟包電池 技術成熟,產品兼顧安全性、 續航裡程、循環壽命等特點,綜合性 能優勢明顯。同時,寧德時代憑藉對供應商極強的掌控能力,成本較海外同行低 15%左右。能量密度方面,目前電池成組後能量密度約 160-180wh/kg,後續CTP技術逐步推廣能量密度可提升 10-15%。公司擬與美國特斯拉及中國特斯拉籤訂採購協議,計劃20年7月1日開始供貨, 協議期 2 年。

相關焦點

  • 全網最全特斯拉產業鏈,國內零部件核心廠商名單
    4,其它零部件 對於充電系統,主要分為超級充電樁、線纜、充電槍部分,涉及直接 同時,特斯拉國產化加速推進也將推動相關的電子產業鏈迎來利好。
  • 特斯拉降價背後:產業鏈經歷「甜蜜的煩惱」
    華東地區某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從業人士告訴記者,「特斯拉的策略就是通過降價不斷試探市場的底線,最終會碾壓得國內的很多二線汽車廠商喘不過氣來,然後讓一線汽車廠商過得很不舒服。」獨立汽車分析師張翔也對特斯拉繼續降價的觀點表示認可:「汽車這個行業規模效益特別明顯,一般來說只要規模上來,成本降幅就會很大。從目前Model Y的銷售火爆程度來看,後續上量之後大概率還將有進一步降價的空間。」
  • 特斯拉靈魂降價、產業鏈再迎巨變 供應商:「我們被鞭笞著降成本」
    華東地區某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從業人士告訴記者,「特斯拉的策略就是通過降價不斷試探市場的底線,最終會碾壓到國內的很多二線的汽車廠商喘不過氣來,然後讓一線汽車廠商過得很不舒服。」獨立汽車分析師張翔也對特斯拉繼續降價的觀點表示認可:「汽車這個行業規模效益特別明顯,一般來說只要規模上來,成本降幅就會很大。從目前Model Y的銷售火爆程度來看,後續上量之後大概率還有將進一步降價的空間。」
  • 特斯拉靈魂降價 產業鏈再迎巨變!這個領域或成黃金賽道
    華東地區某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從業人士告訴記者,「特斯拉的策略就是通過降價不斷試探市場的底線,最終會碾壓到國內的很多二線的汽車廠商喘不過氣來,然後讓一線汽車廠商過得很不舒服。」  獨立汽車分析師張翔也對特斯拉繼續降價的觀點表示認可:「汽車這個行業規模效益特別明顯,一般來說只要規模上來,成本降幅就會很大。從目前Model Y的銷售火爆程度來看,後續上量之後大概率還有將進一步降價的空間。」
  •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深度報告:解析非電池零部件最強阿爾法
    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分Tier 1(一級供應商)和Tier 2(二級供應商),Tier 1企業掌握核心技術與集成化系統研發能力,與整車廠商就零部件產品的技術、質量、價格等直接談判並配套供應,國際Tier 1熱管理供應商主要有電裝、法雷奧、馬勒、翰昂、大陸、博世、諾馬、偉巴斯特等。國內熱管理企業作為Tier 2為Tier 1企業供應零部件或子系統,間接配套整車廠商,供應鏈地位較低。
  • 特斯拉推出了全新的電池4680,未來有望給國內產業鏈廠商帶來質變
    據媒體引述外媒消息稱,松下正在開發基於特斯拉新電池格式的新電池,以推進與特斯拉10年的合作關係。特斯拉的新電池組是一個稱為4680較大的圓柱形電池,與以前發布的電池相比,能量密度和輸出功率得到了顯著改善,這項技術將使特斯拉的電池製造成本降低一半,並且它可以存儲更多能量,更易於製造等優勢。
  • 國內IGBT產業鏈主要廠商
    國內IGBT技術進展 近幾年國內IGBT技術發展也比較快,國外廠商壟斷狀況逐漸被打破,已取得一定的突破。 深圳比亞迪微電子有限公司、國家電網與上海先進半導體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戰略產業聯盟,將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IGBT核心關鍵技術和半導體晶片製造技術進行「強強聯合」,共同打造IGBT國產化產業鏈。2015年8月,上海先進半導體正式進入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用IGBT的供應鏈。
  • ...持有的電控產投16.67%股權④特斯拉:預計年底實現80%的零部件...
    下半年或大面積出現量價齊跌得益於終端品牌對手機影像功能差異化創新的追求,近年來我們看到智慧型手機攝像頭的數量一直延續著持續增加的趨勢,同時,也帶動相關零部件需求出現成倍增長,2019年在普遍處於供過於求的產業鏈中甚至頻頻出現價格上漲的情形,其中,CIS晶片、光學鏡頭、VCM馬達的價格漲幅尤為明顯。
  • 誰是蘋果(AAPL.US)、特斯拉(TSLA.US)、華為三大產業鏈中的「寵兒」?
    (1)蘋果產業鏈中,iPhone攝像頭成本的上升最為明顯,尤其是在最新款iPhone 11 Max Pro中一躍超過屏幕/觸控,成為手機物料中最貴的部分。(2)華為產業鏈中,去美化之下,國產元器件廠商逐漸向高價值的元器件發力。(3)特斯拉產業鏈中,寧德時代、華域汽車、拓普集團、均勝電子、凌雲股份、璞泰來等單車價值量均超過2000元。
  • 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包括_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 國產率 - CSDN
    站在機器人產業鏈中遊的本體製造商角度,我們嘗試從上、下遊兩個角度分析發那科與庫卡盈利能力差距較大的原因。從上遊的核心零部件自給程度看,在機器人成本構成中,減速器、伺服電機與控制器佔到總成本約70%-80%,其中減速器約佔30%-40%,對於上遊零部件的掌控程度影響產品的盈利水平。
  • 蘋果要幹件大事,嚇得特斯拉股價暴跌!A股汽車零部件股名單出爐
    報導稱,蘋果比照iPhone備料由零部件開始催貨的慣例,近期向部分零部件廠商提出備貨要求,並將相關廠商加入首批供應商名單。由於備貨需求強勁,部分廠商已全面爆單,正加緊擴產。蘋果造車的消息傳出後,有網友認為對特斯拉勢必造成一定的衝擊,科技巨頭入局新能源汽車或對行業格局造成重大影響。當地時間21日美股開盤後,特斯拉股價低開低走,大跌6.49%,市值蒸發了42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02億元)。而蘋果收漲1.24%,盤後也在不斷攀升。
  • 汽車與零部件行業:產業價值鏈重構 盈利與估值將共振
    在乘用車保有量持續提升的情況下,消費者換購和增購需求不斷增加,國內乘用車市場換購和增購比重穩步提升。2011年至2019年之間,乘用車換購比例從18.5%增加至33.8%,預計2021年,換購和增購比例合計將首次超過50%,市場銷量的主體需求將逐漸由換購和增購佔據。汽車保有量較高的地區為發達城市以及人口較多的城市,三-五線城市汽車保有量相對較低,未來將成為主要汽車需求市場。
  • 工業機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佔總成本70%
    工業機器人最核心的三個零部件分別是伺服電機、減速機、控制器(包括運動控制),是工業機器人核心技術壁壘所在。 核心零部件之減速器:全球超過85%的市場份額被日本廠商佔據全球工業機器人減速器的市場高度集中,其中日本納博特斯克在RV減速器領域處壟斷地位,日本哈默納科則在諧波減速器領域處壟斷地位
  • 特斯拉國產化來勢洶洶 蔚來、小鵬奮起直追 新能源產業鏈...
    在特斯拉的推動下,國內蔚來、小鵬以及上汽、長安等車企都將加大產品革新力度,產業鏈仍然將處於景氣周期,各方利好加持之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個股能否保持強勢值得期待。二是國產版車型將推進本土化產業鏈全覆蓋,具較大降本空間。該研報指出,Model 3和Model Y存在70%零部件共享,Model Y相比Model 3空間變大、配置升級,存在新增成本。Model Y定位消費者更青睞的SUV車型,潛在市場大於Model 3。
  • 機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分析
    機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分析 史晨星 發表於 2020-12-12 10:08:54 技術 1.
  • 上海沿浦:國內知名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擁有了包括東風李爾系、泰極愛思系、李爾系、元通系、延鋒系、麥格納系等等國內外知名汽車零部件廠商客戶。隨著本次公司登陸資本市場,將進一步拓寬市場知名度,有效地提升公司總體競爭力,為公司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 瘋狂建廠,「瓜分」臨港:特斯拉中國「朋友」的自我修養
    特斯拉概念股在A股市場跟隨特斯拉股價數度漲停,不少公司都想和特斯拉「沾親帶故」。如同蘋果引爆了手機產業鏈,特斯拉也給新能源汽車行業帶來無限的想像空間。無論車企還是供應商,幾乎所有人都想搭上這趟順風車,對成功的渴望充斥著產業鏈的每個角落,但現實永遠比理想骨感。
  • 鋁鑄件龍頭旭升股份:始於特斯拉,不止於特斯拉
    1.3 業務布局:深耕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主航道,打造多元化產品矩陣公司核心業務為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業務,另外還包括部分工業品以及傳統汽車零部件。所以對於相關零部件廠商而言,新能源汽車的崛起,是對其競爭格局的重新定義。
  • 大摩華鑫基金:逆全球化趨勢下的電子產業鏈外遷
    具體細分看,以智慧型手機為例,歐美主攻核心半導體器件,日韓主攻存儲、CMOS、MLCC等核心零部件,中國則聚焦零部件模組和整機組裝,東南亞地區的印度、越南以承接消費電子零部件和整機為主。從主要產業公司的布局看,部分消費電子龍頭已經形成東南亞製造+歐美亞研發/銷售的全球化布局。
  • 特斯拉降價空間解析: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這也是為什麼傳統汽車品牌降價不會直接去降低MSRP廠商指導價,而是在MSRP的基礎上推出多少個點的優惠折扣,因為每個廠商的指導價都是根據其它對標產品的廠商指導價價格體系制定的。從特斯拉官方進入中國的那一天開始(2014年1月),特斯拉就給出了一個Model S在中國市場定價的邏輯構成:美國工廠BOM成本+毛利+流通成本+稅=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