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經濟條件不好,中國人連基本的溫飽都滿足不了,營養不良所以身高普遍偏低。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人整體的身高水平也有了提升。
由於健康和飲食質量指標的差異,不同地區之間的兒童和青少年的平均身高和體重有很大的差異。其中,學齡前兒童和青少年飲食不良,是拉大身高和體重差距的主要原因。
研究人員發現,大部分國家的營養政策普遍傾向於5歲以下的兒童,卻忽視了年齡較大的兒童和青少年的營養需求,因此他們呼籲,應該給年齡較大的兒童的生長模式給予更多關注。
一、孩子的身高由什麼決定?
小時候為了長身體,不少人都被家長追著吃雞蛋、喝牛奶。然而,有的人奇蹟般長高了,有的人卻沒有一點動靜。還有一種很常見的現象,父母個子都挺高,生出來的孩子卻不高。或者父母個子都不高,孩子卻很高。
事實上,孩子的身高受各種因素的影響。
一:遺傳因素,即遺傳,通常父母身高較高,孩子的身高也相對高一些
二:環境因素,父母親是否在最佳生育年齡生育、母親懷孕時營養是否充足、母親懷孕期間是否有抽菸喝酒等不良習慣等,也影響了孩子的身高。
三:營養因素,孩子出生之後,蛋白質、鈣、維生素D、維生素A、鋅、鐵等促進人體生長發育的物質是否充足
四:運動因素,適度運動可以加快全身血液循環、加快肌肉和骨骼系統營養供應,促進骨骼生長。
五:睡眠因素,充足的睡眠有利於生長激素分泌,促進營養物質吸收
六:心理因素,緊張、焦慮、抑鬱等情緒會使孩子長期受到心理創傷,導致生長發育遲緩,比同齡人個子矮
七:疾病因素,如果患有長期慢性疾病,也會阻礙正常的身體發育。
二、黃金生長周期
人的生長有規律可循,「黃金長高時間」有三個時期,每個時期的生長速度都不一樣。
嬰幼兒時期(3歲以下)是生長快速期,出生後第1年可生長25cm,第2年可生長10cm。兒童期至青春期(3-13歲)是生長速度減緩期,每年可生長5-7cm。青春期(10-18歲)是生長加速期,其中男孩可以生長25-28cm,女孩可以生長25cm左右。青春期過後,男孩15歲,女孩13歲,發育成熟,骨骼完全鈣化,身高也基本不會再有變化了。因此,很多人以為,18歲以後就不會再長高了。不過,醫生表示,身高停止增長的年齡不是18歲,大部分人在18歲之後身高還會繼續增長,只是變化不大。在保持良好生活習慣的前提下,停止長高的年齡甚至可以達到25歲。
要確定一個人是否還有長高的機會,可以進行膝關節X線的檢查,如果骨骺已經閉合,形成了骺線,說明不會再長高了。
自古以來,個子高都被認為是「加分項」,因此有的人很在意別人的目光,想方設法增高,甚至不惜手術。事實上,科學的增高方法應該是合理飲食、適度運動,尤其是在生長發育期,要營養均衡、睡眠充足、堅持運動、心情愉悅等,創造良好輕鬆的生活環境,才有利於生長。遺傳或許對身高很重要,但後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也不可缺少。看完這篇文章,你知道怎麼幫助自己的孩子「長身體」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