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亞之所以會風靡國內,除了炫酷的作釣方式以外,與其玩法的多樣性以及擬餌自由操控的樂趣也有著很大的關係。目前市場在售的擬餌可謂品類繁多,很多新手釣友不能正確區分它們之間的用途亂買一氣,甚至會認為昂貴的擬餌就是好,其實不然,個人認為使用擬餌應根據作釣水層去選擇目標魚。那麼筆者結合實際作釣經驗從以下三個部分來進行論述,具體如下:
1、硬餌類擬餌,適合作釣水域的中上層
2、金屬類擬餌,適合作釣水域的中下層
3、軟蟲類擬餌,適合作釣水域的底層魚
理論上,路亞的擬餌幾乎適用於所有的掠食性魚類,以上的區分只是為了有更好的針對性,這是路亞愛好者的共識。
硬餌類擬餌,適合作釣水域的中上層
硬餌類可以說是路亞作釣中使用最多的擬餌,包括水面系的波趴、鉛筆,舌板類的米諾、胖子等,適合作釣中上層水域,具體分析。
一、水面系擬餌的優劣分析以及目標魚
顧名思義水面系是一種在水面上操控的擬餌,以波趴為例,這種擬餌通常是大嘴的造型且浮於水面,在操控時依靠撞擊水面產生的水花、聲響吸引魚類的攻擊。
浮水鉛筆通常為細長型頭部較小沒有舌板,不同與波趴的是,鉛筆在操控時是之子路線的運動,模仿的是在水面逃竄的小魚。以上兩種水面系反應餌在淡水路亞中適合作釣釣翹嘴、鱤魚、鱸魚。
水面系屬於目視操作,其優勢在於沒有掛底的風險可遠投,中魚時的炸水格外刺激,但缺點也比較明顯,在風浪的天氣下收效甚微同時在水面餌魚較多的情況下亦是如此,適合在魚類活性較低或無風無浪的靜水區使用,操控手法多為壓低竿尖有節奏的抽抽停。
除此之外,雷蛙作為特殊的存在也屬於水面系擬餌,由於鉤尖朝上在荷塘、浮萍塘等重障礙區針對黑魚有著較好的表現,操作手法上可上揚竿尖搭配慢搖輪或抖動模仿活體青蛙的運動。
二、舌板類擬餌的優劣分析以及目標魚
米諾、胖子的共同點擬餌前端有大小不同的壓水板,即所謂的舌板。舌板尺寸的大小控制潛水的深度且舌板越長作釣的水位越深,適合作釣水域的中上層。
米諾在操控時可通過下壓竿尖輕抽的方式在水下模仿餌魚的逃竄,常規情況下輕抽後的懸停上浮會是最佳中魚時機。胖子雖然也可以輕抽,但多數情況下慢速搖輪產生的劇烈擺動才是其最佳作釣手段,配合體內響珠對翹嘴、鱸魚具有很好的誘惑效果。
舌板類擬餌適應的水情魚情比較廣泛,除了障礙區以外很少會有掛底的現象,唯一的缺點是河岸結構為緩坡狀態時或者近岸處有障礙時,要緩慢的收餌,加速收餌只會使舌板類擬餌下潛更快更深,近岸處很容易掛底。
我的作釣經驗:舌板類硬餌是我新手時期購買最多的擬餌,在購買米諾時可以根據標註區水深選擇,而且舌板類在夜釣時也能發揮較好的作用。水面系有著比較好的操作感,可以清晰地觀察運動軌跡,我多會在早晨或傍晚使用。
金屬類擬餌,適合作釣水域的中下層
金屬類擬餌包括亮片、鐵板或金屬VIP,其中亮片由於價格便宜並根據克重可微物可遠投,所以是釣魚人的最愛。
之所以稱之為亮片,除了金屬固有的顏色外,在水下操控亮片時光照能夠被亮片反射,形如逃竄的餌魚,類似我們在手竿作釣時看到的白條在水中竄遊露出的白肚皮,由於翹嘴主要靠目視攻擊,所以亮片主要針對的目標魚是翹嘴,而微物使用的亮片則多針對馬口、翹嘴、青稍、白條等。
在操作亮片、鐵板、VIB類金屬餌時,可通過上揚竿尖來輕抽或跳底亦可以均速的收餌,需要注意的是,金屬餌在沉底時應輕揚竿尖使其離底再進行操作,否則會有掛底的風險。
我的作釣經驗:亮片是我最常用的擬餌丟失的也很多,主要原因是想儘量的貼底來釣中下層,根據我自己的使用經驗,金屬餌由於體積小密度高,遠投性比較好,適合遠距離作釣,但夜釣以及陰天的效果一般,如果想在以上環境下使用,旋轉亮片是不錯的選擇。
軟蟲類擬餌,適合作釣水域的底層魚
軟蟲類擬餌主要針對的是底層目標魚也能夠兼顧水層,比如常見的卷尾蛆、T尾魚、麵條蟲、自進蝦等,搭配鉛頭鉤、曲柄鉤去使用,對鱸魚、鱖魚、鯰魚等都有不錯的作釣效果。
軟蟲在作釣時主要是依靠跳底的形式出現,操作時需要上揚竿尖,結合搖輪與手腕的上挑形成底部軟餌的跳動,鱸魚、鱖魚除了覓食之外亦有護窩的習性,遇到異動時會發動攻擊將其趨離,軟蟲類擬餌正是充分利用了這些特性。
以上目標魚喜歡在岸邊、水草、橋墩等障礙區逗留,這一方面軟蟲類擬餌的防掛底能力較為突出,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水底的結構較為複雜,所以在使用軟蟲類擬餌時最好使用切水快、耐磨性高的碳氟線。
我的作釣經驗:軟蟲我用的不多,主要是我們地處蘇北地區,鱸、鱖魚稀少,使用它僅僅是為了釣生活在中下層水域的鯰魚。但說實話軟蟲經濟實惠操作簡單,這也是我又買了支蟲竿的原因。
寫到最後
以上內容基本涵蓋了路亞擬餌的使用以及主要作釣的水層與目標魚,除以上列舉的魚類之外,狗魚、虹鱒包括海水的海鰱、海鱸、石斑等多數魚類都可以使用路亞作釣,區別只是釣友所處地區的路亞資源問題。本文涉及的內容僅為個人作釣的經驗總結釣友們可自行參考,文章如有偏頗之處,還請釣友給予指正。
本文原創:樂園之失,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