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有「龍城寶地」之譽,古稱晉陽或者并州,簡稱並。拿它和任何一座古都相比,太原在歷史上都毫不遜色,所謂「天王三京,北都其一」。太原已有2500多年歷史,這裡自然山水與歷史文物薈萃,是中國古代北方重要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自古以來一直是燕京和西安之間的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
1、山西拉麵
山西拉麵,又叫甩面、扯麵、抻面,是西北城鄉獨具地方風味的麵食名吃。
2、過油肉
油肉是山西最著名的傳統特色菜餚,現在更是平遙的著名小吃,歷經代代廚師精心烹製相傳至今。
3、太原老豆腐
老豆腐也叫豆腐腦,正宗做法是用糖餳起色,加火燒開後,加入溼粉芡,放入泡好的油粉絲,加豆腐腦適量,蔥鹽椒調味。其色澤金紅透亮,質微稠,舀入碗中再加入海米、海帶絲、金針、韭菜丁、胡椒粉,淋點芝麻香油,濃香無比。
4、雞蛋醪糟
趙匡胤棄文習武,東渡黃河來到絳州,無錢無糧飢餓難耐。店家看他氣宇不凡,做醪糟給他。趙匡胤不知何物,店家說:「糟湯而已」。後來趙匡胤做了皇上,思念「糟湯」,請店家赴京再制,並說「糟湯酸甜爽口,酒香沁脾,以後就改叫醪糟吧。」金口玉言,醪糟之名遂傳,沿襲至今。
5、豌豆糕
豌豆糕是太原特色小吃,屬甜食,宜在夏季食用。
6、邢黃牛腐乾
其特點是在製作過程中選料嚴格,配料考究,製作精細,產品的色、香、昧、形均優於其他生產字號。
7、太原頭腦
頭腦之名為頭腦,實則既無頭又無腦,而是用肥羊肉、黃花、煨面、藕根、長山藥、良姜、酒糟、黃酒八樣原料配製而成的一種食物,故而又名八珍湯。
8、山西一根面
「一根面」也叫「長壽麵」、「長久面」,是山西著名的麵食,是山西人過生日必定要吃的。其特色在於「一碗只有一根面,一鍋也是一根面。一根面要多長有多長」麵條順溜滑爽、柔韌彈牙、越嚼越有嚼頭!
9、龍鬚拉麵
龍鬚拉麵的源頭是始於唐朝的小拉麵。《新唐書·王皇后傳》記有「陛下獨不念阿忠脫紫半臂易鬥面,為生日湯餅耶」。
10、刀撥面
用兩頭帶把的刀撥面,面用冷水和制,麵條三稜形,吃著筋軟可口,不易粘連,淺入葷素撓頭或炒著吃均可。
11、百花稍梅
好的稍梅皮薄如紙,圓如盤,邊花多,挑成的稍梅餡大、香醇、利口,放在籠裡,猶如朵朵雪梅。
12、剔尖
這種麵食操作別致,筋軟爽口,易於消化,配上大炒肉、炸醬、葷素打滷,別具一格。
13、山西小窩頭
李光庭著《鄉言解頤》卷五,載劉寬夫《日下七事詩》,末章中說及「愛窩窩」,小注云「窩窩以糯米粉為之,狀如元宵粉荔,中有糖餡,蒸熟外摻薄粉,上作一凹,故名窩窩。田間所食則用雜糧面為之,大或至斤許,其下一窩如舊而覆之。茶館所制甚小,曰愛窩窩,相傳明宮中有嗜之者,因名御愛窩窩,今但曰愛而已」。
14、六味齋醬肉
在清乾隆年間即為貢品,慈禧太后為經常吃到醬肘子,特賜給送醬肘人一塊進宮腰牌,拿著這個「特別通行證」可以直入深宮無須稟報。
15、剪刀面
太原公子李世民讀書練武、聚才謀義,武士彠慕名拜訪,時值晌午,李世民私留書房用餐。正在裁衣的長孫氏來不及備飯,急和麵團用剪刀細細剪下,煮後呈食。武士彠嘆曰:紛亂當世,公子大略;面如天下,亦當速剪。後來李世民父子起兵大唐故地晉陽,以「剪面」之勢攻取長安,統一了山河。
16、糖醋鯉魚
糖醋鯉魚為山西的傳統菜餚,是用正宗山西老陳醋、黃河天橋鯉魚,烹製出的美味佳餚。
17、太原郭杜林月餅
餅面多呈棕紅色,形如滿月,外形美觀,甜美酥鬆,油而不膩,散發鮮花、果料香氣。
18、老陳醋
老陳醋色澤為紅棕色,味道以「綿、酸、甜、香」為主,為我國四大名醋之首。
19、清徐葡萄
清徐葡萄已有一千餘年的栽培歷史,這裡生產的葡萄品質優良、味美香甜、色澤鮮豔、含糖量高。
20、孟封餅
孟封餅是清徐縣孟封村獨特的傳統名食,以香、酥、軟、甜、涼的特點久負盛名。
21、徐溝罐渣
罐渣至今己有數百年歷史。最初,有人無意中將吃蕎麵糊糊剩下的「渣渣」盛在陶飯罐中蒸烤,熟後用醋蒜調味食之,另有一番風味,便命名為罐渣。
22、陽曲大紅
沒有寫到的美食,請大家寫在留言區,以便大家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