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主義與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2021-01-15 小何考教師編

構建主義的學習理論

知識觀:強調知識的動態性。是一種假設推翻另一種假設,沒有絕對的真理。

學習觀:學習的情境性教學生知識結合具體情境社會互動性 每個人經驗、基礎不一樣,對知識的理解不一樣 可以相互交流主動建構性 不能進行填鴨式教學,讓學生在原有基礎生長經驗如《雪地裡的小畫家》中教師的做法沒有讓學生主動建構,要正確引導讓學生產生正確的認識

學生觀:強調學生經驗世界的豐富性和差異性。要考慮到學生不是空著腦袋走進教室

教學觀:強調情景式教學(學習的情境性)、合作學習(社會互動性)

人本主義的學習理論包括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說和羅傑斯的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以人為本,強調人的發展潛能代表人物:馬斯洛、羅傑斯羅傑斯的人本學習理論(非指導性學習模式)(多選):有意義的自由學習觀:

分類:無意義學習和有意義學習。

區別(判斷):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強調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羅傑斯的有意義學習強調對自己有用學生中心的

教學觀:完全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的作用是 「助產士」與「催化劑」。

知情統一的教學目標觀:強調情感和認知共同發展

相關焦點

  •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在教師招聘考試中考的頻率較高,主要以客觀題形式備考,考察單選題、多選題和判斷題,首先會考察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其次會考察人本主義理論的一些特點以及涉及的人物觀點;再次考察難度再高一些,會出一些例子讓你去判斷,分辨出是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觀點,還是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觀點。
  • 人本主義心理學學習理論
    人本主義心理學屬於心理學界的「第三勢力」,主張從人的直接經驗和內部感受來了解人的心理,強調人的本性、尊嚴、理想和興趣,認為人的自我實現和為了實現目標而進行的創造才是人的行為的決定因素。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目標是要對作為一個活生生的完整的人進行描述。人本主義的代表人物有馬斯洛和羅傑斯。
  • 簡述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內容
    文·艾特27 簡述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主要內容。 人本主義的學習理論以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本理論概況為基礎,以羅傑斯與馬斯洛為主要代表其主要內容包括: (1)有意義的自由學習觀
  • 人本主義課程理論
    「課程理論」這部分的知識點,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比較晦澀,不好理解。今天,我們就對人本主義課程論的知識點進行一下梳理。首先人本主義課程論是奠基於馬斯洛、羅傑斯等人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價值之上的,除此之外,人本主義的代表人物還有喬丹、西蒙等人。
  • 小學教資考試知識點: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在教師資格考試中,人本主義學習理論這部分內容一直作為考試的重點,尤其是人本主義這部分內容。一般考試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單選題,主要考察對於人本主義的理解,往往以識記類題目出現;二是簡答題,考試經常會以人本主義核心觀點提問。考生在學習這部分知識時不僅要明確知識的含義,同時也要了解題中答題要點。
  • 提出「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心理學中關於「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主要代表人物有馬斯洛、康布斯、羅傑斯 ,那他們有對於「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的具體闡述是怎樣的呢?他們對「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有哪些獨到的見解呢,下面我們來具體看看吧!馬斯洛的學習理論馬斯洛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創始人,被譽為「人本心理學之父」。他認為,學生本身生而就有內發的成長潛力。教師的任務不是教學生學知識,而是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自由選擇,並給學生提供輔導。教師輔導得當,學生會因學習而成長,輔導不當,學生反倒因輔導兒萎縮。
  • 2019下半年甘肅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在教師資格考試中,人本主義學習理論這部分內容一直作為考試的重點,尤其是人本主義這部分內容。一般考試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單選題,主要考察對於人本主義的理解,往往以識記類題目出現;二是簡答題,考試經常會以人本主義核心觀點提問。考生在學習這部分知識時不僅要明確知識的含義,同時也要了解題中答題要點。人本主義心理學興起於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
  • 2020年甘肅省社會工作師考試:人本主義和存在主義理論
    2020年甘肅省社會工作師考試:人本主義和存在主義理論 2020年社會工作師考試備考正在進行中,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備考,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社會工作師相關備考資料,供各位考生參考查看學習。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人本主義課程理論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備戰甘肅中小學教師招聘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廣大考生準備了教師招聘教育學公共基礎知識:人本主義課程理論,望各位考生及時查看。「課程理論」這部分的知識點,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比較晦澀,不好理解。今天,我們就對人本主義課程論的知識點進行一下梳理。
  • ...之 C3 羅洛·梅的人格理論 & C4 對人本主義理論的總體評價
    B5 人本主義學派C3 羅洛·梅的人格理論一、 理論觀點(一)人性觀羅洛·梅認為文化是由人創造的,所以,文化中的善與惡都是人類本性的真實反映。他認為人是具有一定結構的潛能束,有善、惡兩種潛能,這種潛能既可以是建設性的,也可以是破壞性的。
  • 《黑鏡》滑鐵盧:從後人類想像回歸自由人本主義
    這個帶有幾分科幻意味、哲學意味的問題,正是凱薩琳·海勒在其後人類主義專著《我們何以成為後人類》的討論重心。這本書以機器人專家漢斯·莫拉維克的夢作為起點:在著作《心智兒童:機器人與人類智能的未來》中,他認為人格本質上是一種信息形式,因此計算機可以替代肉身成為人的載體,供意識上傳與下載。
  • 人本主義心理學|DAY1:回歸初心,做真實的自己,我收穫了愛情
    恰巧在朋友圈看到了「7天提升自信訓練營」的海報,二話不說,自然是報名參加了,以人本主義心理學為基礎的訓練營(後面會詳細說說人本主義心理學),「人本」二字吸引我了。自此一發不可收拾,深深被人本主義心理學和船長梁曉玲(可以百度搜索)的魅力給吸引了,從7天自信營結營後報了7天家長營,再到21天行動力,接著是幼兒版家長營,個人成長建構師,最後到獵鷹號,一路跟著船長航線和平臺學了一年多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內心的焦慮是沒了,但是又多了一層顧慮,又多了一層煩惱,那就是續航數據。
  • 淺析豆瓣9.3《放牛班的春天》中蘊含的人本主義思想
    思考良久,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馬修老師那顆熱忱的心中所懷有的人本主義思想。關於人本主義思想,官方給出了這樣的界定:人本主義重視人的價值和人格發展,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惡是環境影響下的派生現象,因而人是可以通過教育提高的。
  •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教導父母:我們應該培養什麼樣的孩子?
    其中收穫最大的是人本主義中關於「發揮功能的人」發揮功能的人發揮功能的人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給出的定義。在人本主義學看來,讓所有的當前需要都得到滿足並不是生活的全部,這樣的幸福快樂並不會持久。人本主義相信,我們始終在朝著某種令人滿足的個人狀態前進。噹噹前的需要被滿足後,我們就不再感到滿意,就會尋求更高的目標,這也就會促使人們努力向上,積極發展。
  • 江西教師招聘考試真題再現之學習理論
    A.建構主義B.認知主義C.人本主義D.行為主義4.【2018 江西真題】桑代克的學習理論被稱為( )。,這是( )學習理論的觀點。A.行為主義B.認識主義C.建構主義D.人本主義12.【2014 江西真題】加涅的智慧技能層次由低到高分為 5 個亞類( )。
  • 教育心理學知識點:羅傑斯的學習理論
    羅傑斯,美國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從事心理諮詢和治療的實踐與研究,首創非指導性治療。除了在心理諮詢方面做出極大貢獻,他還推動了教育理論的發展。在教師招聘筆試中,羅傑斯的觀點也是重要的備考知識點,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梳理一下與羅傑斯的相關學習理論,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哪吒·之魔童降世》:人本主義VS行為主義,兩種教育理念的交鋒
    很多人被電影中的李靖夫婦對哪吒的愛所感動,也有不少人對龍王的教育方式提出了質疑,表面上是愛孩子方式的不同,實質上卻代表著「人本主義」「行為主義」兩種教育理念的激烈交鋒。人本主義教育強調「以人為本」,尊重人的本性,尊重學習者的個性,尊重學習者的個人需要。人本主義教育注重人的「自我完善」,通過「自我完善」完成引導人積極成長的教育目的。1、無條件的積極關注。
  • 教育學三大理論!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二、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1、代表人物:馬斯洛、羅傑斯 2、觀點 一方面,反對行為主義把人看做動物或機器;另一方面,批判認知心理學雖然重視人類的認知結構,但忽視人類情感、態度、價值等對學習的影響。
  • 行為主義—華生
    教師招聘考試中,行為主義的創始人—華生,一直是一個常考考點,今天我們著重了解他。華生是怎樣形成他的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呢?首先,他是要取消一切具有主觀性的心理學術語,而用客觀的行為來替代。他把刺激(S)和反應(R)的聯結作為行為的基本單位,一切複雜的行為都是些基本單位聯結成的。
  • 典型的課程理論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觀點
    1.學科中心主義課程論對學科中心課程的確立做出重要貢獻的人之一是德國的赫爾巴特。該理論強調強調知識傳授;以知識的學科邏輯體系來組織編排教材;以學科教學為核心;以掌握學科的基本知識、基本規律和基本技能為目標。學科中心主義課程論流派主要有以下幾種:(1)結構主義課程理論:布魯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