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一半|牛奶盒只能歸為垃圾嗎?

2020-12-16 澎湃新聞

隨著垃圾分類在上海、北京等地逐步推進,「這是什麼垃圾」成了每日的靈魂拷問。但對於一些常見的物品,比如牛奶盒到底是哪一類垃圾,還是有很多人分不清楚。

牛奶盒,也稱「紙基複合包裝」,是在紙的基材上,通過複合塑料膜、鋁箔等其他材料而做成的包裝。這種複合出來的包裝材料能很好地隔絕水、空氣和光線,延長牛奶、飲料等產品的保質期,但也存在著明顯的環保缺陷。儘管大多人對喝牛奶很熟悉,但對牛奶盒的回收處理所知甚少。這背後不僅折射出企業社會責任的缺失,消費者回收意識的匱乏,也反映出長期以來我們在牛奶盒回收管理上的問題。

中國是牛奶生產、消費大國,2019年全國牛奶產量為

3201.24 萬噸

。巨大的需求帶動了紙基複合包裝的銷量增長,據估計,中國每年紙基複合包裝的總銷售量高達

600億

個。然而,快速增長的消費需求與「慘澹」的回收形成了鮮明對比。中國紙基複合包裝回收率不足

20%

,全國僅有幾家專門回收紙基複合包裝的企業,每家企業年回收處理能力一般在兩、三萬噸,卻仍因為回收不暢面臨來料不足的窘境。不能回收的包裝不僅帶來了巨大的資源浪費,直接丟棄會成為自然環境中難以降解的汙染源,通過焚燒或填埋等方式處理也會帶來環境和健康影響。

牛奶盒為什麼回收難?我們要從包裝設計、行業社會責任缺失說起。

不像普通紙盒,紙基複合包裝的設計和工藝非常複雜。一個包裝中,大約有75%是紙漿,20%是塑料薄膜,5%是鋁箔。如果要進行回收利用,必須通過專門的技術設備將紙漿、塑料薄膜和鋁箔進行分離。雖然每一種材料都有較高的回收價值,但這種多種材料複合設計並不利於回收再利用。

由於材料工藝的複雜性、專利等壁壘,紙基複合包裝行業準入門檻很高,長期被利樂等國際公司壟斷。2019年,

利樂

在全球銷售產品超過 1900億個,實現銷售收入115億歐元。在中國市場,利樂也是一家獨大,雖然在反壟斷的壓力和國內外競爭對手的競爭下,利樂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已經從 2003 年前後的95%左右,回落至

60%

上下,但仍然是隱藏在牛奶、飲料行業背後的巨人。除了利樂,康美包裝、紛美包裝、新巨豐等等瓜分了中國剩餘的市場份額。而這些賺得盆滿缽滿的包裝巨頭卻沒有承擔起相應的回收處理責任。2019年利樂在全球也僅有

26%

的包裝被回收。

除了設計和行業問題,回收難也與長期以來未被調動起來的公眾回收熱情和相關管理制度的缺失有關。中國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以來,紙基複合包裝的回收問題未受到廣泛關注,普通消費者也未形成回收意識。由於回收產業尚未形成規模,回收鏈條並不完善,很多地方甚至根本找不到妥善的回收渠道。

一邊是100%可被回收再利用的材料,一邊是慘澹的回收現實。面對窘境,2016年,中國出臺了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以下簡稱 EPR),紙基複合包裝成為四種推進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的產品品類之一。EPR 制度在上世紀80年代的瑞典提出,後來被廣泛應用到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是目前國際公認的廢棄物管理有效政策之一。

2020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針對

《飲料紙基複合包裝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實施辦法(試行)》

(以下簡稱《辦法》)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繼續推進EPR在中國的實施。《辦法》提出飲料紙基複合包裝生產(進口)企業要承擔廢棄包裝回收利用、信息公開、生態設計等生產者延伸主體責任。到2025年,資源化利用率應達到40%,綜合回收率達到60%。同時要求各城市政府要支持飲料紙基複合包裝的分類投放或集中分選,破除分類投放設施進社區、進車站、進公共場所等的障礙等。

《辦法》落地的最大挑戰之一來自於回收成本的壓力。EPR制度下,需要企業承擔相應的回收責任並負擔回收成本。然而,這筆環保帳完全算在包裝生產企業頭上,企業也會感到吃力,甚至可能會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在推動包裝回收利用的道路上,有一些國外的做法和經驗值得我們借鑑。

即使在消費者回收意識很高的國家,還需要通過立法來保障這些包裝進入回收渠道而非焚燒或填埋。歐盟在包裝廢棄物的管理上走在世界前列,1994年推出的

包裝和包裝廢棄物指令

(94/62/EC)明確要求各國將包裝的回收率在立法執行後五年內提高到至少50%,對包裝廢棄物管理提出了越來越嚴格的要求。此外,包括歐盟、加拿大、美國在內的很多國家或地區已經推行了包裝押金制立法,可以有效激勵消費者參與包裝廢棄物的回收。企業能做的也很多。在美國,提高回收率的第一步是在包裝上明確印刷「可回收」字樣,幫助困惑的消費者破除「不可回收」迷思。此外,回收企業還可以參與到回收設施的建設中,擴大消費者可獲得的回收渠道。

利樂日本

網站為消費者提供了詳盡的回收點目錄,如果在居住地附近沒有回收點,消費者可以預約回收商的上門服務。對於消費者來說,不僅要積極配合做好回收工作,也要改變對再生材料的認識,接納並使用符合標準的再生材料商品。

地球的資源總是有限,只有政府、企業、消費者合作推動生產消費模式從線性經濟轉向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之路才能真正實現。

(作者劉華系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綠色和平:牛奶盒是什麼垃圾
    隨著垃圾分類在上海、北京等地陸續推進,「這是什麼垃圾」成了每日的靈魂拷問。對於牛奶盒這類生活中常見的垃圾,還是有很多人分不清楚。沒有被妥善回收的牛奶盒成為海灘垃圾 Herka Yanis Pangaribowo / Greenpeace牛奶盒,也稱「紙基複合包裝」,是在紙的基材上,通過複合塑料膜、鋁箔等其他材料而做成的包裝。
  • 為了守護地球:牛奶盒回收項目走進華北油田採一小學
    綠會志願者當起了老師華北油田採一小學的孩子們聚精會神志願者團隊從今年9月份就開始了牛奶盒回收項目的準備工作,11月份第一次嘗試走進任丘市石門橋鎮張村小學,這次團隊以「我們集「盒」,愛護地球」為主題走進採一小學五年級一班。
  • 紙尿褲牛奶盒是啥垃圾?鄭州垃圾分類宣傳進社區
    我市實行的垃圾「四分類法」分哪四類?紅黃藍綠4種顏色的垃圾桶分別盛放哪一類垃圾?牛奶盒屬於哪一類?寶寶用的紙尿褲、平時常用的溼紙巾是什麼垃圾?……12月1日起,《鄭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將正式施行。
  • 牛奶盒是否需要洗乾淨才能扔 垃圾分類有哪些
    紙牛奶瓶是什麼垃圾分類牛奶盒屬於可回收物。熱點問答牛奶盒是否需要洗乾淨才能扔?牛奶盒是可回收物,牛奶等純流質的食物垃圾應直接倒進下水口。可回收物是指適宜回收利用和資源化利用的廢棄物,如玻、金、塑料、紙、衣。
  • 牛奶盒魔法變身 長沙小學生爭當環保低碳小達人
    當廢舊牛奶盒遇上小學生,會擦出怎樣的火花?6月29日,晟通集團與新世博學校通過一場特別的環保主題活動為大家揭曉了答案。環保志願者和孩子們以廢舊牛奶盒為原材料,在彩筆、剪刀、膠水、竹籤、鐵絲等的幫助下,變出了小城堡、小汽車、儲物箱、裝飾品、玩具等各種物品…… 「我是一隻牛奶盒,我最終將回到可回收垃圾箱去啦!」,五年級學生龍淵浩,是個不折不扣的環保小小志願者。他身穿自己親手製作而成的「牛奶衣服」,告訴大家空的牛奶盒是一種可回收垃圾。
  • 科普從娃娃抓起:牛奶盒回收科普項目走進小學|綠會綠少基地
    許多所謂「垃圾」,其實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這支志願者團隊從今年9月份就開始了牛奶盒回收項目的準備工作,11月份第一次嘗試走進任丘市石門橋鎮張村小學,這次團隊以「我們集「盒」,愛護地球」為主題走進採一小學五年級一班。早在一周前,同學們就在科技劉老師的布置下開始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牛奶盒,各式各樣的牛奶盒擺滿了課桌,可謂琳琅滿目。「難道這小小的牛奶盒還有它的大用途嗎?」
  • 上海垃圾分類查詢平臺上誰「最火」?牛奶盒居首,塑膠袋其次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一周年。在這一年裡,你是否曾因為搞不清手裡的垃圾是哪一類,而請教過「生活垃圾怎麼分」這個官方垃圾分類查詢平臺?哪種垃圾是大家查詢次數最多的?6月30日,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發布了《「生活垃圾怎麼分」查詢平臺數據報告》。
  • 生活垃圾怎麼分?查詢量排名前三甲:牛奶盒、塑膠袋、雞蛋殼
    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旻矣)《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一年,上海垃圾分類查詢平臺的詞條數目也日漸壯大,質量不斷提升。記者今天從市綠容局獲悉,平臺現可供查詢的詞條數量已突破10萬大關,累計吸引2623萬餘次的點擊瀏覽,提供2946萬餘次的查詢服務。
  • 踐行垃圾分類,從一個「空奶盒」開始 月亮灣幼兒園白馬湖分園開展...
    少砍伐12棵樹;  減少二氧化碳排量3噸;  節省1.8噸鋁土礦;  節省垃圾填埋場地30平方米  ……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張可寧 通訊員 俞丹)親愛的大朋友小朋友們,當你喝完一盒牛奶時
  • 牛奶盒變廢為寶,還能給孩子一個驚喜!
    空牛奶盒,是家庭每日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廢品,在你把它丟進垃圾筒之前,是否會轉念想想,它還有什麼可以再利用的價值?這個漂亮的郵筒,會收到期待中的信嗎?趁這個機會可以鼓勵孩子認真寫字,又可以培養他們環保意識。
  • 牛奶盒 淨菜盒 裝豆腐塑料盒 都不是廚房垃圾
    3月25日以來,杭州垃圾分類運行近一百天了,居民對垃圾分類熟悉到什麼程度?  昨天一早,垃圾分類處置工作推進領導小組的驗收員,來到綠園、清水公寓、北國之春等5個小區,驗收垃圾分類、投放是否正確。  一隻只垃圾袋被提起來放回去,黑色膠皮手套上沾了不少汙水。汙水多是好是壞?
  • 【實用】喝完的牛奶盒千萬別扔,以前扔掉的後悔死了!
    1、代替砧板你知道嗎展開後的牛奶盒可做簡易砧板哦由於盒子厚度很好即使碰到菜刀也不會被劃破還有防水功效哦處理魚或肉時用牛奶盒當砧板用完就丟,再也不怕魚腥跟血水啦既省時又衛生還不滿意嗎第3種風格來襲 多收集幾個盒子把頂部剪掉按一排為一個單位粘合在一起
  • 喝完的牛奶盒也是寶,拿5個改成購物袋,即便用壞了,我也不心疼
    最簡單的利用,就是這:一側剪開,「側躺」在陽臺的桌面上,再用沙土積肥填充,在每個季節種上不同的蔬菜,給家裡提供食用,自給自足,再也不用羨慕李子柒的生活了~把牛奶盒斜切一半,背靠背粘在一起,家裡零零碎碎的雜物比較多,可以不用為此再買收納盒了,然後選張好看的貼紙裹上,立馬成為一個顏值和實用性雙雙在線的收納好物,可以放筆、可以放垃圾袋
  • 這些小學生讓廢舊牛奶盒來了個魔法大變身!
    6月29日晟通集團與新世博學校通過一場特別的環保主題活動為大家揭曉了答案環保志願者和孩子們以廢舊牛奶盒為原材料,DIY成各種有趣好玩、別具特色的生活物品,打造了最in的環保低碳生活方式。「我是一隻牛奶盒,我最終將回到可回收垃圾箱去啦!」,來自新世博學校的五年級學生龍淵浩,是個不折不扣的環保小小志願者。他身穿自己親手製作而成的「牛奶衣服」,化身成憨態可掬的牛奶盒,從外觀、構成、用途等方面,告訴大家空的牛奶盒是一種可回收垃圾,如果大家都能成為環保的倡導者,將牛奶盒有效地回收利用起來,就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綠色、環保。
  • 你看不上眼的牛奶盒,看了這篇,再也捨不得扔掉牛奶盒!
    在孩子的世界裡,它可以是一所小房子,也可以是一艘小船,說不定還能變成一隻小動物……看似平凡無奇的牛奶盒裡裝著孩子們滿滿的想像力,你還願意只是把它留在垃圾桶嗎?  變廢為寶的各種牛奶盒創意小製作,既讓孩子明白減少對廢棄牛奶紙盒造成的環境破壞和解壓能力,又能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
  • 《給垃圾分類 為地球減負》主題班會
    垃圾分類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為地球減負是我們每個人的心願。垃圾分類已成為一種新時尚,下面請欣賞關於垃圾分類的情景劇《垃圾桶的自述》。甲同學:下樓買東西,順便扔個垃圾呀,怎麼一下子多了這麼多垃圾桶,這些垃圾應該扔到哪個桶裡呢?隨便扔吧!乙同學:同學,你這麼做很不應該!甲同學:為什麼呢?不都是扔垃圾嗎?有什麼不一樣嗎?
  • 牛奶盒喝完就扔?小心丟了無價之寶!不說了,我要去撿回牛奶盒!
    那喝完的牛奶盒該怎麼處理呢?扔掉可就太可惜啦!不如試試這樣做~準備材料:牛奶盒、顏料、剪刀、刷子種上喜歡的植物,這麼亮眼的小花盆,為這個冬天帶來一絲溫暖吧~裝上竹籤或吸管,放在牛奶盒下面牛奶盒還能做出什麼創意手工呢?快開動你們的小腦袋瓜,告訴媽隊吧!
  • 上海一款「神器」被用過2000多萬次,用戶問最多的竟然是牛奶盒
    2018年9月起,上海市綠化市容部門上線了名為「生活垃圾怎麼分」的微信工具,使用者只需在查詢框內輸入物品名稱,就能立刻知道這種物品應該扔到什麼垃圾桶裡。今天,「生活垃圾怎麼分」的2019年度報告正式出爐,上海市民查詢分類次數最多的三種垃圾「浮出水面」。
  • 金雞講堂2020年第九期:廢棄牛奶盒變身工藝品
    柯文灃 老師主辦方邀請了第十屆全國五好文明家庭標兵戶、福建省「學雷鋒標兵」稱號、福建省最美家庭等榮譽的柯文灃老師,在老師的指導下,市民還動手用廢棄牛奶盒製作飛機等工藝品。金雞講堂課堂現場「家庭廢棄物是放錯位置的資源」柯文灃老師曾是一家外企的高管,半輩子都在和出口歐洲的環保設備打交道,他堅信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就對工作和生活中的垃圾進行了分類。
  • 日本的垃圾分類教育,從幼兒園開始
    生活垃圾 包括廚餘、玻璃碎燈泡、玩具舊牙刷等。 資源垃圾 1、飲料瓶、罐頭瓶和玻璃瓶類歸一袋;其它塑料包裝、洗髮水瓶之類的另放一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