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裡亞納海溝是地球目前已知最深的海溝,海溝深度達到了11034米,如果將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放入其中,那麼珠穆朗瑪峰的峰頂都無法露出水面。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馬裡亞納海溝都是人類的禁區,直到最近幾百年來,人類的科學技術才能夠支持人類探索這裡的世界。
海底11000米有多恐怖?
很多人會有深海恐懼症,因為深海確實非常恐怖。我們知道,在陸地表面有大氣壓的存在,海底也有壓強,而深海11000米處的壓強非常強,足以把人類壓扁。
水的壓強公式是P=pgh,其中P是壓強,p是液體密度,g為重力加速度,h為高度。根據計算可以知道,馬裡亞納海溝的壓強大約是標準大氣壓的1067倍,相當於把1.7萬噸重的重物放在人體身上,其中一個手指頭承受的壓強約為1.1噸重。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任何保護下潛到馬裡亞納海溝深處,那麼強大的壓強將會將整個人壓碎,任何人都無法在這裡生存。
除了壓強之外,馬裡亞納海溝底部無法接收到光照。根據目前我們的分析,陽光能夠直射到海洋200米處左右,所以我們將海深為200米的地方稱之為淺海;超過200米海深的地方稱之為深海。馬裡亞納海溝的深度已經屬於超深海,這裡終年沒有陽光,浮遊生物也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只能依靠海洋上方的營養沉降,而營養在沉降的過程中又會被其他生物所吞噬,所以能夠降落到馬裡亞納海溝處的營養物質非常少,也正因為如此,幾乎沒有海洋生物能夠在這裡生存,所以馬裡亞納海溝底部非常荒涼,將它們稱之為「海洋沙漠」也不為過。
馬裡亞納海溝的溫度也非常低,常年保持在2-4℃,在一些有熱泉的地方,這裡的溫度又非常高,達到了300-400℃,並且伴隨著強酸強鹼。
正是因為海底11000米處的環境異常惡劣,因此有人將這裡稱之為「第四極」,其他三極分別是:北極、南極、珠穆朗瑪峰。
馬裡亞納海溝有生物生存嗎?
馬裡亞納海溝可謂是地球最為惡劣的環境之一,然而有一種生物,卻能夠適應這裡惡劣的環境,這種魚渾身白色,眼睛小,沒有魚鱗。據研究的科學家傑米生博士表示,這種魚不像我們之前看到過的東西,也不像目前我們已知的生物,很可能是一個新品種。
它們能夠在這裡生存,和它們的生理機能有關,它們的骨骼變得非常薄,而且容易彎曲。並且魚皮也變成了非常薄的一層膜,肌肉和纖維也變得非常柔韌和細密,使得它們能夠在海底生活時,也不至於被海水壓扁。
在冰冷的海底,馬裡亞納海溝中很少有生物生存,但在海底熱泉口附近,這裡卻生活著非常多的生物。
海底熱泉口
海底熱泉是指海底噴發的噴泉,和火山噴泉類似。由於這裡的溫度達到了300-400攝氏度,使得水能夠以超臨界態的形式存在,從遠處看過去,噴出來的熱水就像是煙囪一樣,因此也有人將它們稱之為「白煙囪」或者「黑煙囪」。
海底熱泉口的環境也非常惡劣,不僅溫度非常高,而且伴隨著強酸強鹼。原本科學家以為這裡是荒涼之地,但仔細觀察發現這裡居然生活著非常多的生物。
根據研究發現,生物之所以能夠在這裡生存,是因為熱泉口持續不斷向外噴發的過程中,會使得這裡的氫離子發生定向移動,氫離子的定向移動能夠使一些單細胞生物獲得能量,由此構建出一條生態鏈。
也就是說,這裡的生態鏈並不是依靠太陽能而建立的,而是海底熱泉口。科學家根據這一發現,也提出了「生命起源於海底熱泉口」的假說,認為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最早都生活在這裡。
總結
對於地球生物而言,生命的活動離不開能量。而馬裡亞納海溝深處沒有光照,上層的營養沉降物也不多,導致海底營養貧瘠。再加上這裡溫度較低,壓強較大,使得生物難以在這裡生存。儘管如此, 仍有一些頑強的生命能夠在這裡生存。
在馬裡亞納海溝的熱泉口附近,科學家們又發現了生命綠洲,這裡的生命能夠利用熱泉口的能量,實現生命活動,正因為如此,科學家們提出了「海底熱泉口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