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30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袋早秈米
11月28日、29日,廬江縣「第十四屆優質早秈米進萬家活動」展銷會在合肥杏花公園舉行,吸引了合肥市民前來參觀選購,2天的現場銷量達到30多噸。
雖然這兩天氣溫驟降,卻擋不住合肥市民的買米熱情。他們一大早就來了展銷會,仔細選購自己喜歡的早秈產品。老客戶就直接奔向自己熟悉的廠家展位前認購。
「每年只要一展銷,我們都來買,肯定比超市便宜一點,質量好一點,米新鮮一點。」合肥市民張大媽高興地說。
「這個米質量挺好的,我每年都來買,口感好,炒蛋炒飯尤其香。」合肥市民王光英說,「這次多買一些放著,慢慢吃。」
為了滿足合肥市民的需求,我縣參展15家糧油加工企業和食品企業都拿出了最好的產品。
「今天我們準備了一噸的蝦田米,我們這個蝦田米是從來不打農藥、不打化肥的蝦田米,今年我的綠標也下來了,綠色食品,是香軟米,也是屬於中高端一點,原本是想帶過來給合肥市民嘗一嘗,沒想到供不應求,只好再增供貨量。」廬江縣放馬灘龍蝦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吳晶晶喜滋滋地說。
香飄省城
我縣是產糧大縣,早秈米在合肥市區產量是第一,今年全縣早稻種植面積53萬畝,總產量20萬多噸。為了進一步提升早秈米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我縣從2006年起,就開展了優質早秈米進萬家展銷活動,擦了許多金字招牌,推動了早秈米產業的不斷發展。
縣發改委副主任周美海介紹:「通過這麼年的展銷,取得收益還是蠻豐厚的。第一,我們糧食品質逐步得到合肥市民的認可。第二,我們的糧食從生產到銷售省去了儲存環節,企業和農戶收益都得到提升。第三個方面,我們優質糧的生產的比重逐年都在提高。」
十四年
近年來,我縣大力實施現代農業「510」產業提升工程和「中國好糧油」行動,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推進綠色優質糧食產業體系建設;積極引進和發展高附加值優質稻米,有力地促進了水稻產業的升級換代,水稻產業提升「步步高」,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雙提升」。日前我縣已建成30多個以專用品牌糧食生產為主的水稻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範片,15個以稻田生態綜合種養為主的「水稻+」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範片,通過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保障稻穀綠色安全、優質營養。
廬江持續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擦亮生態大縣這個「金字招牌」,進一步提升廬江糧油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廬江大米」品牌建設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廬江稻米正由「養在深閨人不識」,從幕後到走向臺前,成為遠近聞名的「香餑餑」。
▼
往期精彩回顧
▼
記者/錢良好 唐海生(通訊員)
原標題:《一袋早秈米,香飄省城14年》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