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妖小紅娘》這部動畫是什麼時候開始火起來的,你還知道嗎?大叔其實也不太記得具體是什麼時候,只知道這部動畫從2015年開播,之後到了2017年在東京首都電視臺首播,這算是一個國產動畫走出國門的很好例子吧。
目前《狐妖小紅娘》更新了114集,還未完結,不管最近的動畫劇情和製作怎樣被吐槽也好,曾經它可是被譽為「國漫之光」的一部動畫,而如今這個IP即將迎來它的另一個衍生,那就是被影視化。
就在6月19日,騰訊動漫官方微博發出一條關於「國漫女頻第一IP」《狐妖小紅娘》正式啟動製作真人劇的消息,而電視劇的名稱改為《塗山小紅娘》,前期和動畫一樣,都是最先開始製作「月紅篇」和「王權篇」。而網友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其實大多數都是一邊倒的:不會吧不會吧!不會真的以為我們想看真人版吧?
其實大叔也很不情願看到這種熱門的IP被改編製作成電視劇,因為大量的案例告訴我們,不管是小說、漫畫和動畫IP,只要是被製作成真人版電視劇都基本上不會有太好的結果。
要不是劇情改編過多,就是演員演不出動畫中人物角色的效果而被吐槽,特別是像「狐妖」這樣類型的IP,基本上都是做一個,沒一個。
不過我們抱怨這些其實並沒有什麼用,我們這些粉絲的意見其實也只是一個「參考」,這還是說好聽一點,說難聽一點就是他們根本不會考慮到我們說的這些問題。
01
大叔曾經在自己的文章中說過,在中國,不管是製作動畫也好,還是電視劇、電影也好,原創都是比較難的,再加上近十年來網絡小說的市場得到快速的發展,有太多太多好的作品受讀者們喜歡。
所以很多製作公司就利用了這一點,就直接拿小說IP來進行改編製作一部動畫或者影視劇的劇本,這是一個取巧的方式,同時也是讓一部作品成功率提高的一種方式,所以才會成為這個市場的趨勢。
大叔並不反對這樣的作品,這是市場的發展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過程,很多人都明白做原創動畫,在前期的投入是非常大的,可能我們外行人都無法想像,更別說出來就一定會是好作品、優秀作品,還需要去接受觀眾的評價和時間的考驗打磨,本身這件事情很大概率上就是「費力不討好」,那麼當然就沒什麼人願意去做了。
資本家更是如此,他們投資一部作品是看中了這部作品、這個IP能給他帶來更多的利益,因此他們就會想方設法、盡最大的可能去壓榨這個IP的所有價值,因此不管是改編漫畫、動畫也好,還是影視化也好,這都是這個IP要經歷的一個過程,不是我們觀眾想要讓它這麼做,而是投資人認為我們想要讓它這麼做。
02
漫畫、動畫影視化成為了趨勢,那麼就有它們影視化的理由,不然近幾年也不會瘋狂湧現那麼多關於這方面的影視劇作品。不管原著粉絲有怎樣的想法,對於整個行業來說,這樣的做法還是給行業帶來不少切身的利益的。
首先第一點就是,本身娛樂行業很重視流量,在這樣的趨勢和邏輯背景下,無論是由本身具備很多粉絲的動漫、小說改編成為影視劇也好,還是把火熱的影視劇作品改編成為漫畫、動畫也好,都是比從零開始創作一個新的IP所要承擔的風險要小很多,這也是為什麼大叔所,在中國做原創動畫很難的原因所在。
其次就是內容產品本身就是要用來盈利的,那麼它們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盈利模式,就是在媒體轉化的時候獲得授權價值和新的市場增長點。其實不只是動畫或者影視作品。
從IP源頭,也就是網絡小說開始再到之後的遊戲,中國早已經走上了這麼一條內容產品的發展道路,已經有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產業鏈。
雖然不能說這就是非常成熟的,因為我們也能看到很多失敗,但是至少目前來說整個行業市場都是按照這個邏輯來發展的,因為這樣能讓一個IP在不同形式的內容媒介之間轉化是能有效且放大其營收規模。
最後一點就是改編能有助於這個IP或者品牌吸引新的觀眾群體,就像《鬥羅大陸》小說改編動畫以及影視劇一樣,很多人喜歡看小說,但是不一定喜歡看動畫或者影視劇,相反,也有人不喜歡看動畫或者小說,就喜歡看電視劇,這樣改編之後,就能增加這個IP的觀眾群體,有了這些才能夠為接下來的變現提供可能。
結語
《狐妖小紅娘》這次改編影視劇其實也很會選擇,選了「月紅篇」以及「王權篇」,對於動畫黨來說,這兩個篇章的動畫可說是是目前整部動畫裡表現得最好的兩個部分。
但是還是那句話,按照現在真人劇的製作水平來說,要想滿足動畫黨是可能性很低,看到這麼多人唱衰就知道了,但是就像上文大叔所說的,這就是一個趨勢。
在「狐妖」影視化這件事情上,作為普通的觀眾,我們並沒有什麼話語權,我們的意見也只是用來「參考」而已,或許也只是被看一下,一個「哦」字就過了,該怎麼改人家說了算。
非常感謝各位小夥伴看我嘮叨這麼多。如果說有哪裡說得不對,歡迎大家來評論區留言指正。
我是國漫一大叔,歡迎訂閱我的頻道,我們下篇文章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