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兒童節臨近,玩具市場的銷量也節節攀升,各種兒童玩具琳琅滿目,令人眼花繚亂。記者探訪島城兒童玩具市場發現,三無玩具充斥中低端玩具市場。近日,省質監局曝光8批次不合格玩具和童車,其中青島兩批次毛絨玩具上黑榜。
青島兩批次玩具上黑榜
近日,省質監局組織對兒童玩具、童車、嬰幼兒服裝等7類兒童用品開展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檢查,8批次不合格玩具和童車被曝光。記者了解到,根據《兒童玩具召回管理規定》,相關企業已向省質監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召回工作正在進行中。在「玩具、童車不合格產品及實施召回企業」名單中,記者看到不合格的玩具和童車的問題集中在:存在危險夾縫、拉力測試後產生小零件、無警示內容或警示內容字號不符。其中一批次玩具還被檢出有毒物質超標,標稱為伽百利的毛絨玩具被檢測出 「帶英文字母的米色絲帶的可溶性鉛、鉻含量超出最大限量」。
兩批次青島本土玩具也登上黑榜。其中生產日期為2014年2月25日的澳捷爾牌「"狗"毛絨玩具5#」被檢測出「拉力測試後有小零件產生」。生產日期為2014年2月28日的「"百變菲兒"毛絨玩具」被檢測出包裝、警示內容字號、拉力測試三項不合格內容。
帶發音裝置存安全隱患
「拉力測試不合格所產生的小零件和體積偏小的玩具配件,有可能被兒童吞食而產生窒息。玩具和童車存在危險夾縫能夠對兒童造成擠壓傷害。」省消協張有文告訴記者,個別兒童玩具中檢測出重金屬鉛和鉻。孩子經常抱著玩具睡覺、親吻玩具,以及玩過玩具後不洗手就拿東西吃,都容易造成鉛、鉻中毒。而這些有害物質一旦進入兒童體內,會慢慢地在體內積累,造成慢性中毒。
「一些家長喜歡給孩子購買帶發音裝置的嬰幼兒玩具,這類玩具一般都使用電池作為能源,一部分玩具還可以伴隨音樂來做一些動作。有的音樂玩具,聲音分貝過大,玩具用電池固定不牢固,存在安全隱患。」張有文告訴記者,過大的音樂會損害孩子的聽力,音樂嘈雜則會影響孩子的情緒,電池很容易被孩子摳掉,特別是一些紐扣電池,有被孩子吞食的危險。
有色彩劣質玩具危害大
「有些色彩鮮豔的玩具在製作過程中被噴塗上各種油漆和塗料,符合安全標準和環保標準的油漆是不會有害的,但帶有極重色彩的劣質玩具其油彩中含有一些有毒化工原料和鉻、鉛、汞等重金屬,玩具的線路板中也存在部分重金屬。」青島大學化工學院馬兆利教授說,玩具中的重金屬能夠對兒童的健康構成嚴重、持續的副作用。其中兒童對鉛的吸收率大於成人,而自身排鉛的能力遠不如成人。鉛超標或者鉛中毒會引起兒童的神經系統、血液系統以及消化系統的一系列異常表現,尤其容易導致兒童衝動、多動、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等。而長期接觸一定劑量的鉻會損害皮膚,導致皮炎、咽炎等,嚴重的話會引發肺炎、氣管炎、胃炎、胃潰瘍和腸道潰瘍。
【探訪】現狀 1 包裝簡陋無身份
記者了解到,按照國家規定,童車類、電玩具、塑膠玩具、金屬玩具、彈射玩具、娃娃玩具六類玩具均列入3C認證範圍,消費者在給孩子購買玩具時要注意看「CCC」標誌。沒有3C標誌屬不合格產品,不能銷售。記者探訪島城兒童玩具市場發現,大型商場和超市內銷售的兒童玩具都具有3C認證,但街頭市場的兒童玩具質量情況堪憂。
在長春路一家中小型超市內記者看到,店內的望遠鏡、玩具鏟車、塑料警車、變形金剛等兒童玩具均未標明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及「CCC」標誌,有的兒童玩具包裝上全部是外文。有的玩具包裝十分簡陋,只有一個透明塑膠袋,標著幾句英文,或者是一個透明塑料套和一塊硬紙板即組成包裝盒,包裝上只有顏色鮮豔的漫畫吸引兒童,至於相關標識卻無從尋找。而有的玩具上的「CCC」標誌是用一個橢圓形粘貼紙粘貼,上面並無相關編號。
現狀 2 味道刺鼻無標識
銷售三無玩具的現象在夜市上更為普遍。記者在膠州路、臺東、小村莊的夜市中均發現了三無玩具的蹤跡。在臺東夜市一攤位上,銷售的玩具價格從一元到上百元不等。幾名兒童正在攤位前挑選一種動物形狀的彈力玩具。記者湊近一聞,一股刺鼻的味道非常難聞。記者詢問該玩具的材質,攤主表示不知道。對於刺鼻的氣味,攤主解釋說玩幾天就沒味了。記者發現,這種彈力玩具沒包裝也沒有任何標識。
在另一處攤位上,一款手搖風扇賣得也很火。這種玩具的扇葉是硬塑料材質,轉動把手時,扇葉快速旋轉,而扇葉外的保護框空隙很大,大人的指頭都可以輕鬆伸進去。這個玩具也不出意外地沒有任何標識和廠商信息。
記者發現,市場上銷售的三無玩具,沒有生產標準,做工粗糙、質量隱患突出。「地攤玩具進價便宜的只要幾角錢,貴的也不過30元至40元,但利潤卻有五六成。往往孩子們喜歡什麼,流行什麼就跟風進些什麼。」一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這些玩具產品質量沒有什麼保障,多半都是小作坊製造,一些塑料產品使用的都是再生塑料。
現狀 3 挑選玩具不細心
自2006年3月1日起,兒童玩具產品開始實施3C認證。標準實施以來,家長對3C認證的認識依然比較模糊。
在臺東一家玩具店內,市民隋女士正陪著女兒挑選玩具,而隋女士只站在旁邊看著女兒挑選,並沒有幫女兒把關。最後隋女士的女兒挑選了一隻喜羊羊毛絨玩具。記者發現,該玩具吊牌上沒有「CCC」標誌,產品信息也標註不全。對此,隋女士表示,從來沒注意過玩具上的標識。「這些玩具回去都要洗洗的,洗了就不會有什麼大危害吧。」隋女士說,她還經常網購玩具,有時買來的玩具連說明書都沒有,只要孩子願意玩,她也不太在意這些細節。
持隋女士這樣觀點的家長不在少數。採訪時,許多家長為孩子挑選玩具時往往停留在聞氣味、摸摸有沒有尖兒的簡單方法。但是對於玩具或童車上是否存在容易被誤吞的小零件,有沒有容易擠手的危險縫隙,以及兒童車的制動裝置、摺疊或鎖定機構是否有效,車架部件是否牢固,行駛是否穩定等安全項目卻疏於檢查。據了解,我國已經在兒童玩具領域建立了缺陷產品召回制度。然而,記者調查發現近八成的家長不知道 《兒童玩具召回管理規定》。
【提醒】認準「3C」要定期保養
「買玩具一定要認準3C標誌。」省消協張有文提醒消費者,不要購買三無產品。同時要注意,買玩具要根據孩子的年齡,謹慎挑選適合兒童年齡範圍、安全係數較高的玩具,以防止玩具對孩子們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家長應當查看警示標註是否齊全規範,認真閱讀玩具上的所有警示(警告)、使用說明及標識,認真履行監護人的責任,最大限度地避免危險發生。
「玩具要定期保養,否則一樣會給孩子帶來危害。」張有文提醒消費者,要時常檢查寶寶的玩具有沒有破損或部件脫落,以確定是否安全可靠。玩具要定期消毒,消毒液處理過後,一定要用清水將消毒液徹底除去。對於電動玩具,應先卸下電池,擦拭時要格外注意,儘量不要把電池盒弄溼,以免發生短路。此外,玩具要經常在日光下暴曬,因為日光中的紫外線也有很好的消毒作用。
【連結】玩具新國標後年起實施
記者從省消協獲悉,近日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批准發布了GB6675-2014《玩具安全》內容,涉及基本規範、機械與物理性能、易燃性能、特定元素的遷移4項強制性國家標準。該系列標準由2003年版的《國家玩具安全技術規範》修訂而來,計劃於2016年1月1日起實施。「新標準對兒童的保護更為全面嚴格。」省消協張有文告訴記者,新版《玩具安全》系列國家標準以安全為核心目標,擴大了標準適用範圍,標準既適用於設計或預定供14歲以下兒童玩耍時使用的玩具及材料,也適用於不是專門設計供玩耍、但具有玩耍功能的供14歲以下兒童使用的產品。新標準同時更加嚴格了對聲響、機械部件、燃燒性能等安全指標的要求。對於公眾關注的增塑劑,新標準也將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等6種增塑劑列為限用物質,限量要求跟歐盟相同。
本版撰稿攝影 記者 於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