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喻戶曉的成語「舉案齊眉」,最早說的是哪對夫妻?

2020-12-19 方圓文史

說起「成語」,想必大家對它都不陌生了,基本上每個人都能輕輕鬆鬆說出幾十個,如果經常看書的人,甚至可以說出上百個,甚至是更多。

成語,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具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說法,一般由四字組成,當然了,也有三個字的、五個字的,甚至是七個字的都有。

而在每一個成語後面都有一個很有趣的典故,比如那個家喻戶曉的成語——「舉案齊眉」。

說到這個成語,你肯定是不陌生了,知道它是形容夫妻之間的互敬互愛。不過它最早說的是哪對夫妻呢?你可能想不到

答案便是漢朝時期的「梁鴻」與「孟光」。

梁鴻早年間家境貧寒,青年時期便隻身來到洛陽求學,但家中並無多餘的錢來資助他求學,因此他只能靠牧豬補助生活費。有一次,他在樹林中放豬,由於天氣比較冷,於是梁鴻便生了火。但臨走的時候沒有將火撲滅,於是便燒到了別人家的房屋。梁鴻心生愧疚,於是便主動去尋找被燒房屋的主人,把豬給人家當作賠償,並且還主動給那家人當奴僕,以補償其損失。

等到梁鴻從洛陽回到家鄉後,人們都敬佩他的人品和學問,甚至還有很多人想將自家的女兒許配給他,但梁鴻都給拒絕了。

當時同鄉有位姓孟的姑娘,長得又黑又胖有醜,但是卻生得一副好力氣,能幹重活、累活。但因為相貌醜陋,三十歲了都還沒有嫁出去。她的父母問她將來想嫁個什麼樣的男子,她說道:「想嫁梁鴻那樣德才兼備的人!」

在旁人看來,這無異於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但誰知道,此事傳到梁鴻耳朵裡之後,梁鴻便託人前去孟家說媒,希望能娶孟家姑娘。

孟家姑娘的要求並不高,她只要一套粗布衣裳、一雙麻鞋和紡織用具作為聘禮就可以了,至於什麼三金、彩禮就一律放棄了。等到出嫁那天,她也穿上了綢緞衣服,畫上了美美的妝。

但婚後,梁鴻卻一連七天都沒有搭理她,便詢問其原因,梁鴻說道:「我要的是能夠吃苦,並且可以到深山去隱居的人」。孟家姑娘說道:「我是觀察你的志向。我早已經準備好了隱居山野的服裝。」

說罷,孟家姑娘便穿上粗布衣裳,幹起活來。梁鴻非常高興,說道:「這才是梁鴻真正的妻子,能跟我一起生活」。隨後,梁鴻便給她取名為「光」,字德曜。

不久之後,梁鴻和孟光便來到了霸陵山中,過上了隱士般的生活。

有一次,他們經過都城洛陽,看到高大的宮殿,梁鴻心生感慨,隨即便寫下了著名的《五噫歌》:

「陟彼北芒兮,噫!顧覽帝京兮,噫!宮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勞兮,噫!遼遼未央兮,噫!」

此歌一出,隨即不久便成了當時的熱門,大街小巷的人都在傳唱。但是當漢章帝聽到之後,卻很不高興,於是便派人尋找梁鴻。但此時的梁鴻和妻子孟光早已經改名換姓逃到了齊魯之地,不久又南下前往吳地,給皋伯通家做工。

而每次做完工回家之後,妻子都會把飯菜放在案盤中,舉得跟眉毛一樣齊,恭敬地獻給丈夫。這便是成語「舉案齊眉」的典故了!

好書推薦

最近有很多讀者在後臺私信我,要我推薦一套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歷史書籍,除了能幫助孩子拓寬眼見外,最重要的是還能學以致用。

今天,筆者就給各位讀者推薦一套書——《一口氣讀懂中國史》;這本書吸引筆者的,主要是它裡面豐富有趣的內容,用比較官方一點的話來說就是:

「本套書風格新穎,內容豐富有趣,兼具《史記》和《資治通鑑》之美,既有斷代史之人物生動、故事飽滿,又有通史之脈絡清晰高屋建瓴。」

這樣的描述確實太過官方了,在我看來,這套書主要就是生動有趣,對於相對死板的歷史事件來說,這套書的受眾面更廣一些。簡言之就是任何人都能讀得懂,理解成本很低。特別是對於我們的青少年來說,這套書是學習中國歷史的入門書籍。

這套書一共有十冊,分別記錄了從春秋到清末,三千年的歷史大事、名人風採、典故制度等。其分別為:春秋故事、戰國故事、西漢故事、東漢故事、魏晉南北朝故事、唐朝故事、北宋故事、南宋故事、明朝故事和清朝故事。

在我看來,所謂讀書,首先來說就是要讀得懂,讀得進去;其次就是要讀完了要記得住;最後便是讀完了要有所收穫,幫助自己提升眼界和閱歷,從而樹立正確的觀念。而這套書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三大訴求。

這套書一共六本,原價268元,現在僅售128元(還可領券),相當於一本書不到二十塊錢,還是很划算的。

喜歡的讀者可以點擊下面連結進行購買!

相關焦點

  • 河北從未改名的城市,沿用3000年至今,卻因一個成語家喻戶曉
    因為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有學過一個叫做「邯鄲學步」的成語,因這個成語邯鄲也是變得家喻戶曉。由此,邯鄲還是我國的成語典故之鄉。 這裡交通十分便捷,可以說是華北地區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很多鐵路、高速以及公路都從邯鄲境內穿過。不過,目前邯鄲的發展較慢,還僅是我國的一個三線城市。
  • 她回答12字,誕生一個罵人的成語
    說到成語,相信每個人都能隨口說出一兩個,並且很廣泛地應用在我們平時的溝通交流中。據悉成語最早的時候被稱作「成言」,出現在東漢時期,經學家鄭玄在《全後漢文》中記載的:「成言曰王后。」這裡的「成言」是「舊有之言」的意思。
  • 古代一才子拒絕多人,娶了30歲醜女為妻,誕生一成語家喻戶曉
    舉案齊眉,是用來形容夫妻相互敬愛的成語。它的誕生,跟「古代四大醜女」之一的孟光有關。孟光,扶風縣平陵人,父母是經商的,孟家是當地有名的富人之家。眼看她已經30歲了還沒嫁人,孟父孟母很著急。孟父孟母也很滿意這門親事,然而孟光卻不拒絕了,說:「你們這些讀書人得意時不是看不上商人家的女兒嗎?現在落魄了,無法生存下去了,卻想著娶媳婦。我可不想被人說是趁人之危,你還是不要這樣做吧!」書生見孟光不同意,感謝孟家後便離開了。周圍的人聽說了她的義舉後,有不少人來孟家提親,包括縣令的小舅子。奈何孟光想嫁給一位賢士,所以拒絕了他們。漸漸的,沒有人來提親了。
  • 齊眉舉案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成語知識
    齊眉舉案,同「舉案齊眉」。出自:元·於伯淵《點絳唇》套曲:「言行功容,四德三從,孟光合配梁鴻。怎教他齊眉舉案勞尊重,俏書生別有家風。」近義詞有:舉案齊眉,反義詞有:琴瑟不調,齊眉舉案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齊眉舉案的詳細解釋: 成語名稱:齊眉舉案(qí méi jǔ àn) 成語釋義:同「舉案齊眉」。
  • 甘貧守志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四折:「奉聖人的命,因為你梁鴻甘貧守志,孟光舉案齊眉,著小官親齎此封丹詔,與他加官賜賞。」近義詞有:甘貧守節,甘貧守志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賓語;用於處世。甘貧守志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甘貧守志(gān pín shǒu zhì)成語釋義:甘:情願,樂意。甘受貧困,守住志節成語出處: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四折:「奉聖人的命,因為你梁鴻甘貧守志,孟光舉案齊眉,著小官親齎此封丹詔,與他加官賜賞。」
  • 舉案齊眉:醜女孟光與才子梁鴻的感人愛情
    「舉案齊眉」,表示尊敬,一般用來形容夫妻互敬互愛。出自《後漢書·梁鴻傳》:「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關於」舉案齊眉「的故事,還得從才子梁鴻和他的夫人孟光說起。才子梁鴻梁鴻,字伯鸞。
  • 「舉案齊眉」,一個忽悠了我們上千年的故事,女主角背後的心酸
    其中就有這麼一個故事,叫"舉案齊眉",這個故事就記載於《後漢書·梁鴻傳》中,今天的很多人都認為這是道盡世間婚姻美好的象徵,意思是夫妻互敬互愛,歷代無數文人也為之歌頌、追捧。在上千年的封建禮教傳統下,在舊時文人眼裡,最理想的夫妻關係就是"相敬如賓",具體的表現就是這個所謂的"舉案齊眉"。我們來看看這個舉動和來分析下這個動作。舉案齊眉源至《後漢書·梁鴻傳》,其中關於這段的記載是:"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 這些成語如果用錯了,就會鬧出大笑話了
    C.他們夫妻二人自結婚以來,一直相濡以沫,舉案齊眉,夫唱婦隨。D.這對新人生活美滿,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十分恩愛。③舉案齊眉:形容夫妻互敬互愛。不能用於非夫妻之間。④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間非常親暱。不能用於其他。
  • 2000多年前不知名高手寫了首肉麻情詩,誕生個家喻戶曉的成語
    其實並不是,像很多作者名字不可考的詩文,它們本身的水平造詣並不低,有些詩句傳到現在甚至成了家喻戶曉的名句。就像《越人歌》,其中那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現在依舊被戀愛中的男女作為表白的經典詩句;還有《迢迢牽牛星》,其中的「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也是被人們所推崇。所以很多詩文的作者雖然未能名傳後世,但並不代表他們的作品不行。
  • 中國古代三大奸臣,每人留下一個成語,如今更是家喻戶曉
    例如宋代的秦檜,清代的和珅,由於這些奸臣無惡不作、專門欺壓百姓,民間老百姓還專門給某些奸臣,創造了符合他們惡行的成語,藉此諷刺這些奸臣。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聊一聊有關於奸臣的成語,中國古代有三大奸臣,每人都留下一個成語,甚至有些成語還被記錄在教科書上,使得這些成語更是「家喻戶曉」。
  • 民間俗語:「無仇不成父子,無怨不成夫妻」,究竟啥意思?
    除了一些家喻戶曉的著作,婦孺皆知的千古名言和詩詞,老祖宗總結的民間俗語,也有值得借鑑的地方。顧名思義,所謂俗語是普通百姓根據生活經驗、常識創造的,形式相對簡單形象,而且比較口語化,通俗易懂方便流傳開來。比如常說的「吃著碗裡的,望著鍋裡的」,即使沒讀過書的人,也能明白此話比喻太貪心,辦事不夠踏實,不值得給人信任感。
  • 盤點:20個最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中考高考必須掌握!
    盤點之前,首先我們簡單的說一說什麼叫「望文生義」。其實這是我們在語文考試中最常考的一種錯誤類型。不僅是成語題,文言文的實詞、虛詞題中也是常有出現的。所謂「望文生義」,就是根據成語的字面意思理解成語,而有些成語的字面意思和實際含義往往相差懸殊,所以自然就容易失分。
  • 從一個成語看一個國家的衰落滅亡,最早的意思還真不是罵人
    成語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已經定型的詞,成語有很多,但幾乎每一個成語都有一個典故,有些甚至關係到一個國家的興盛衰亡,比如「莫須有」。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成語所指的意思也會發生或多或少的變化,小部分意思則完全發生了變化,如「相濡以沫」。
  • 佛說:情人、夫妻、兒女的因緣,都逃不過這四種關係
    佛家說,緣起則聚,緣滅則散,身在紅塵中的人,沒有一個不為「緣」所左右。我們常說的愛情,就是一種緣分,人一生要認識八萬多人,但是能夠走進彼此內心的,不過寥寥數人,最後能陪伴一生的,僅有一位。曾經的人隨緣而來,緣盡而走,成為了生命中的過客,留存一點回憶。緣分不散的,才結成了夫妻,組成了家庭。
  • 胸有成竹這個成語都聽過,但講的是什麼故事?在哪發生的知道麼
    中國的語言博大精深,產生了很多耳熟能詳的成語和諺語,這些共同匯聚成燦爛的中華文化和文明。但有些成語,比如望梅止渴、胸有成竹講的是什麼故事?又在哪發生的?知道麼?其實,提起胸有成竹這個成語,那還真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胸有成竹這句成語出自陝西漢中洋縣。
  • 天乩琉璃暮白首結婚海報:夫妻同心,舉案齊眉,紅色是最美的顏色
    奈何再厲害的人也會動情,不過動情既是他的劫,也是他的機緣,正因為他愛上了白夭夭,最終他才能夠修成正果,還天下太平,在劇中兩人在房間,不顧世人的看法,結為夫妻
  • 那些最不像成語的成語,看完之後讓你難以置信!
    就單單成語來說,我可能就學到了一點點。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我們在日常生活與人交流的過程中常常用到,但是可能我們大部分都不知道它的由來,每一個成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但是成語中也有著一些「奇葩」的存在,乍一聽、乍一看仿佛像是隨口編造的,但的的確確是有跡可循的真實的成語。
  • 成語「勞燕分飛」中2種鳥,一種是燕子,另一種鳥兒是什麼?
    說到「勞燕分飛」這個成語,估計大家都知道什麼意思,說的是兩種不同的鳥兒各自飛向不同的方向,日常生活中我們更多的是用「勞燕分飛」這個成語來形容情侶或夫妻的分離別離。其實在「勞燕分飛」這個成語中有兩種鳥兒,大家知道是哪兩種鳥兒嗎?今天小編就來簡單給大家介紹介紹。
  • 俗語「無仇不成父子,無怨不成夫妻」,老祖宗為何這麼說
    俗語「無仇不成父子,無怨不成夫妻」,究竟啥意思?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因為彼此在前世有了仇恨,所以在今生我們結為了父子;因為前世的我們有了怨恨,所以今生便結為了夫妻,這樣的說法顯然沒有什麼科學根據。一、無仇不成父子「無仇不成父子」說的是父子之間總是會存在很多矛盾,甚至是「仇恨」,如果沒有仇恨的話就不是父子。都說父愛如山,為何民間有「無仇不成父子」的說法呢?這樣的說法又有沒有道理呢?
  • 成語「五大三粗」是有說法的,你知道是哪「五大」哪「三粗」嗎?
    卻完全不同,五大三粗這個成語就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現在說到這個成語,多是貶義,就像趙本山的那個相聲裡說的一句:「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夥夫。」但是在古代呢?這個成語可是毫無疑問的褒義詞,多用來形容男子外形出眾,長相毫無挑剔。五大三粗也並不只是一個籠統的概括和形容,而是真的有所指向的,那「五大三粗」到底指的是哪「五大」和哪「三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