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巴渝最美巾幗奮鬥者」
最美故事徵集活動
正在火熱徵集中
活動啟動以來
得到了廣大網友熱烈響應
紛紛發來感人的巾幗事跡
她們舍小家為大家
在各條戰線上
各盡其能、抗擊疫情
是我們心中最美的奮鬥者
我們從徵集到的百份作品中
挑選出部分與大家分享
一起走進「她們的故事」
巾幗「領頭雁」幹勁足
「姐妹們,為確保大家在防控期間的安全,我需要就近聘用春播人員!」為保證蔬菜銷售和春季播種,近日,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婦女十二大代表、開州區婦聯兼職副主席、竹溪鎮春秋村婦聯主席、「趙家壩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任登秀,利用疫情防控走街串巷的宣傳當口,招募春播、採摘人員。
她帶領新僱傭的20多名農村貧困婦女,在確保防護安全的前提下,復工復產,在田間辛勤勞作,每天賣出蔬菜1萬斤。
聽說部分抗疫一線人員都在以方便麵充飢,任登秀很心疼,她說:「都是當媽的,想哈如果是自己的娃娃站在那裡,連一口熱飯都吃不到,心裡就很難過。」在開州區婦聯的協調下,2月14日,任大姐捐獻出2000斤蔬菜,分別送至區中醫院和關面鄉。區中醫院李青說:「大姐,關鍵時期,我就不跟你握手了,都說醫者仁心,你這位大姐也有一顆仁義的心,我代表一線醫務人員感謝你!」
作為一名「愛心媽媽」,任登秀在田間忙碌時,心裡總是惦記著她的「小女兒」。她常常在中午工人們吃飯的時間,帶著口罩和書本去看望這名困境女童,為她送去關愛與溫暖。
可敬可愛的物業戰疫者
涪陵區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物業管理協會會長、海源物業集團董事長張嵱,是涪陵區疫情防控戰略部署物業戰線的掛帥者、組織者、統領者和發動者,她在第一時間以最快速度調集了全區20000餘名物業人,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大年初一,涪陵區委、區政府啟動了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號令。張嵱放棄了與家人的春節歡聚,在第一時間成立了防疫指揮小組,號召起全城20000餘名物業人,參與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她積極配合區住建委等行業主管部門,及時構建起24小時暢通無阻的疫情溝通聯絡機制。每天晚上9點,她都以網絡辦公的形式,準時聽取和收集各大物業公司、各個物業防控點當天的疫情、數據,及時處理不斷出現的各種問題,並將相關情況匯總上報。
疫情期間,她投身一線,帶領物業人員對「武漢返涪人員」進行拉網式排查、對每個小區進出人員逐一進行體溫測試、對廣大業主進行防疫知識宣導、對公共區域進行清掃和消毒……在她的領導指揮下,涪陵區每個物業小區24小時有人站崗和守護,風雨無阻。為了保證居家抗疫市民正常的生活所需,她通過海源物業「海源匯」、金科物業「金科大社區」等線上採購平臺,為業主提供送貨上門服務,解決了業主的生活需求。
得知區內部分農民因為疫情積壓了幾十萬斤水果的情況後。她立即與農村電商聯繫,不到十天,就幫助這些果農賣掉了二十多萬元的水果,以及十幾萬元的蔬菜,並探索出了一條「物業+業主+農村電商+農戶」的助農脫貧新路徑。此外,她先後以個人名義向社會捐贈了3萬多元的善款,號召海源物業捐贈了13.5萬元的抗疫物資,與海怡天實業共同為武漢一線的方艙醫院捐贈了15萬元的水果和榨菜。
這就是戰疫期間的張嵱,一位新時代可敬的物業人,一個新時代有擔當的共產黨員。
衝在一線的「老鷹媽媽」
重醫附二院護理部主任甘秀妮是重慶市新冠防控救治專家顧問組唯一的護理專家,負責對全市新冠肺炎護理工作醫療救治、院感防控、科學研究等提供政策建議和技術性支持。她奔走於疫情防控一線,這是繼1985年大溪溝下水道爆炸、2008年汶川地震之後,她再一次直面危險!
從大年三十開始,甘秀妮就在醫院旁安了家,迅速投身疫情前線,發熱門診,隔離病區,協調人力物資、統籌布置病區、審訂流程方案、深入隔離留觀病區現場指導,哪裡有任務哪裡就有甘秀妮的身影。
2月17日,萬州片區一例危重病患危在旦夕。時間就是生命,甘秀妮連夜指派ECMO護理技術團隊,於凌晨5:00成功完成了重慶市首例體外膜肺氧和(ECMO)技術在新冠肺炎危重患者中的救治。
△甘秀妮(右四)
在這場戰疫中,她是全院護士的「老鷹媽媽」。有她在,全體護士有溫情,也有戰鬥力。護士們常說她是 「定心丸」。有她在,全院2000多名護士有了主心骨。2月2日,重醫附二院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整裝出發,其中7名是來自重症醫學科和RICU的護士,甘秀妮親自為每一位隊員整理行囊,打包防護物資。在出發前一小時,她拿出象徵平安與吉祥的紅繩,為他們一一系在背包上,看著隊員們離開的背影,她淚眼模糊,按捺不住的心疼,唯有期盼他們平安歸來。現在,甘秀妮每天都要與支援湖北的「戰士」連線遠程參與護理交班,了解他們的身體和工作狀況,梳理工作風險點,並提出建議。常常到凌晨她都還在遠程指導為患者做好俯臥位通氣、皮膚管理和肺康復等。
2月16日凌晨,甘秀妮獨自在江南院區等待她的另一批隊員——重醫附二院一科室密切接觸確診病例的醫護人員凌晨12點集中醫學觀察解除隔離。這十幾天來她一直揪著心。「結果或許誰也無法改變,我只能盡力驅散她們的不安。」當姑娘們都有驚無險,踏出集中醫學隔離區時,她深深的向她們鞠了一躬,親手將每一個人交回到他們家人手上。
重慶疫情防控工作已見成效,醫院又將集結20餘名護理人員奔赴湖北。甘秀妮主動請纓把她的名字放在這批隊員的第一個,希望自己守住了重慶,還能再戰湖北!
社區民警詮釋忠誠擔當
「現階段大家還是要繼續做好各項防控措施,特別是要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千萬不能掉以輕心!」重慶市公安局萬盛經開區分局萬盛派出所社區民警王令囡在入戶走訪排查時,耐心地向轄區居民宣傳科學防疫措施。
從大年三十晚上返崗以來,她充分發揮社區民警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工作優勢,同街道、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投入到緊張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這一幹就是40餘天。
疫情防控初期,王令囡按照「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的要求,堅持每天入戶走訪工作時間不少於7個小時,組織網格員僅僅6天就完成了轄區2500多家住的成拉網式地毯式排查,共排查出轄區重點疫區返渝人員30餘人,協助衛生健康部門對12名重點人員採取居家隔離觀察措施,做到了「逐戶走訪、逐人核查、逐一見面」。
面對部分防控意識不強的老年人,王令囡通過微信群、張貼通告、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方式開展防疫宣傳工作,並聯合社區、物業在老人聚集較多的地方拉橫幅,自編防疫「三字經」, 發動5名治安積極分子作為防疫志願者利用小喇叭走街串巷,最大限度降低聚集的可能性,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實施封閉式小區管理期間,轄區居民梁某不戴口罩外出,對守卡工作人員的勸阻置之不理,並且情緒激動,與工作人員發生口角,準備強行闖卡。王令囡得知這個消息後,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將梁某傳喚至派出所接受調查。了解到梁某是因無口罩才出門買口罩的情況後,王令囡主動向所領導匯報情況,對梁某進行了嚴肅批評教育,多方想辦法幫助梁某找到了購買口罩的渠道,解決了他的實際難題。
疫情防控進入關鍵階段,王令囡在吃透《市公安局服務疫情期間企業復工復產37條措施》等復工復產相關政策文件精神的基礎上,把自己長期在社區工作中摸索出的「網絡化+鐵腳板」「信息化+土辦法」的社區警務管理模式,運用到幫助轄區企業復工復產工作中,實現疫情防控和服務發展兼顧。在線上,她充分利用前期自建的轄區商戶微信群,第一時間將企業復工復產注意事項及備案要求發到微信群中讓商戶及時知曉,並及時收集待覆工復產企業人員信息,提高企業員工信息核查效率,縮短響應時間。線下,她積極配合街道、社區對轄區已復工復產企業及個體的防疫工作進行監督、指導,對重點企業開展安全檢查和矛盾糾紛排查工作,切實保障疫情期間轄區企業復工復產順利推進。
王令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滿腔熱血、勇往直前,用真誠和行動詮釋了女警的忠誠擔當。
陽光乘務長傳幫帶共抗疫
新年伊始,疫情襲來,國航重慶分公司乘務長、全國巾幗文明崗陽光乘務組班組長陳婷義無反顧「躬身入局」。
陽光乘務組的組員從70後到95後,主動請纓參與「戰鬥」。陳婷作為班組長,必須承擔保護他們安全的責任:她帶領組員們領好防疫物資,手把手教會她們正確使用;她認真老同志請教,學習他們在抗擊非典時的經驗,融會貫通後把如何應急處置,如何與旅客高效溝通等重要問題傳授給組員們;她還帶領大家複習應急處置和服務規範以及防疫要點,在休息時間找組員談心,盡力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用溫暖真情把大家擰成一股繩。
在帶好組員的同時,陳婷以實際行動起好表率作用,主動加入黨員先鋒突擊隊。作為乘務長,她在疫情期間圓滿完成了各項航班任務。她自豪地說:「空中運輸不能停,我們是在和國旗一起飛行!」
抗疫陣前,陳婷用柔肩扛起責任,以堅韌詮釋擔當,以勇敢體現價值。她常說:「作為員工我要做好服務工作,作為前輩我應做好傳幫帶工作,在薪火相傳中為國家和人民貢獻力量。」
維護婦女兒童權益的好法官
△劉芯妍(左一)
重慶市潼南區人民法院民一庭員額法官劉芯妍,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虐,時刻牢記職責使命,成為全市法院系統的典範。
2020年2月3日,劉芯妍接到某村便民聯絡員電話,稱法院之前查找的徐某現在回潼南老家了。徐某是一起撫養費糾紛的被告,原告是一名年僅3歲的幼兒妞妞,她的媽媽王某與妞妞爸爸徐某離婚後,一邊打臨工一邊獨自撫養妞妞,徐某下落不明。王某無奈只能帶著女兒通過司法援助起訴到法院。劉芯妍接到該案後,曾多次聯繫徐某,但都未能聯繫上,該案只能依法律程序公告開庭。徐某的突然現身,給了劉芯妍很大的驚喜,該案不用等到漫長公告期滿,如果能及時解決,妞妞就能早點拿到撫養費。
劉芯妍迅速戴上口罩準備去單位,她的母親和兒子都勸阻她說:「你身體虛弱,外面跑容易感染」。責任在肩,她耐心做通了家人的工作,來到辦公室,通過村委會幫助聯繫到了徐某,但徐某的態度卻很牴觸,原來徐某「傳宗接代」的封建思想嚴重,因為妞妞是女兒,徐某不願承擔妞妞的撫養費,該案只能開庭處理。
但當時正處於防控疫情的關鍵時期,當事人面對面開庭風險太大,「怎麼辦呢?如果不能及時開庭處理,徐某很可能又不見蹤影,妞妞眼看要上幼兒園了,王某一人的收入根本無法負擔母女倆的開支。有什麼方法可以讓當事人不來法院把庭開了?」經過一番思考,最後劉芯妍通過QQ群聊在網際網路上進行了一場「零接觸式」的隔空庭審,並在庭審完後立即撰寫判決書,判決徐某按月支付妞妞撫養費800元,其他大額開支憑票據支付一半。第二天通過電子送達的方式將判決書送到了當事人手上。有了該案的啟發,很多原本因為疫情延期開庭的案件都在疫情期間順利開庭並結案,實現了戰「疫」進行時,審判「不停滯」。
劉芯妍經常說,不要看很多家事案件標的不大,但家事案件的處理可能影響當事人的一生,所以家事無小事,越是艱難的情況,越要擔得起法官的責任。
點點滴滴的巾幗奮進之力
匯聚起堅不可摧的堡壘
萬眾一心,沒有翻不過的山
同舟共濟,沒有跨不過的坎
守望相助的星火必能戰勝無情的病毒
-To be continued-
出品:重慶市婦聯網絡宣傳中心
編輯:莫海舟
美編:嚴莉
責編:楊強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