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印象中的超級英雄電影大多都是像漫威的鋼鐵俠、美國隊長、雷神或者是DC的蝙蝠俠、超人等漫改電影,有著精緻酷炫的特效和宏大的宇宙觀。
也有一部分人愛看美國經典惡搞電影,如惡搞了索尼版《蜘蛛俠》的《蜻蜓俠》,堪稱超英電影惡搞大雜燴。
超人和超能力這種題材,在早期《超人》系列火爆全球之後一直是電影編劇創作的熱門。無論是「屌絲獲得超能力突然逆襲」的劇情套路,還是有更新穎的超能力設定,都在好萊塢電影中得到不錯的體現。
威爾史密斯的《全民超人漢考克》就塑造了一個不一樣的超人形象,整天酗酒搞破壞,被全城的人討厭,漢考克只能聽從經紀人的建議進了監獄試圖讓人民需要自己。
漢考克就是一個沒有經過系統教育的超人形象,在如今培訓學校遍地的情況下,職業培訓也成為了必要的項目,超人也不例外。
2005年迪士尼電影《超人高校》就設定了一個奇特的世界觀。有超能力的小孩都要進到專屬的超人高校裡進行系統的學習,學會如何更好地運用自己的超能力報答社會。
男主人公威爾更是一個超二代,父母都是當年叱吒風雲的超人夫婦,在學校每個老師都知道威爾父母的大名。
但不同的是,威爾從上學以來從未展現過任何能力,這讓父母很是苦惱,畢竟父親力大無窮,母親可以御氣飛行,可兒子是個普通人。
進校的第一天需要經過學校安排的能力測試,能力超群的諸如變成大力石頭人、可以噴腐蝕性口水、像魔形女一樣變身的這種能力都進入到了英雄組,但威爾和一眾資質平平的人只進了助手組。
這樣的結果讓父親也無法接受,但出於對兒子的愛,他鼓勵兒子也不要喪失對自己的信心,做不了世界的英雄,就做家人的英雄。
學校的英雄組一向瞧不起助手組,威爾更是經常被欺負,在一次校園欺凌中,他突然爆發了自己的潛能,繼承了父親力大無窮的超能力,把欺凌者暴揍一頓。
超人高校的內部也不平靜,總有奸人想要搞事情,迪士尼仍然沿用了小人物拯救世界的故事套路,最終還是威爾帶領助手組打敗了邪惡的人,在過程中,他竟然還激發了自己的飛行潛力,成為了同時繼承父母兩人超能力的孩子。
《超人高校》更像是一個童話故事,男主人公威爾就像是醜小鴨,資質平平,在超人扎堆的學校裡他顯得格外扎眼,但他就是秉承一顆善良之心,在保護自己保護朋友的同時,蛻變成了白天鵝,成為超人高校能力最強的人。
影片中的「英雄組」和「助手組」的設定也就像社會上各種各樣的標籤,「優等生」、「劣等生」、「成功者」、「失敗者」,現實生活中諸如此類的標籤形形色色,在《超人高校》中這樣的標籤化被視為不合理的產物,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變成了合理的分類。
迪士尼電影在講述充滿想像力的故事的同時,也會有更深刻意義的主題存在。《超人高校》不僅表達了能力與責任的關係,還教人們要秉持善良之心,同樣,還教會了人們永遠不要自卑。
就像超人高校的校車司機一樣,雖然他沒有任何超能力,但是他仍然可以自豪地說:「只有一個人夠格載超人英雄,就是校車司機朗恩維森,我就是朗恩維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