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博物館主館的化石剖面牆(8月10日攝)。(新華網 張翼鵬 攝)
8月10日,位於雲南省澄江市寒武紀小鎮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面向公眾開放。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建于澄江動物群古生物國家地質公園內,投資6.3億元,佔地面積190畝,建築面積4.2萬平方米。博物館以「生命大爆發、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樣性」為主要脈絡,包含博物館主館、球幕影院和遊客接待中心、科研中心、研學中心、文化創意中心等。
據介紹,博物館收藏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稀古生物化石標本和現生動物標本6萬餘件。在展陳上使用低反射玻璃展櫃、恆溫恆溼系統等技術設備對展品進行保護。同時,博物館採用柔性屏、透明屏、高清LED球型屏、VR、智能體感互動等前沿科技手段,配合200多個多媒體視頻,展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生動場景以及地球生命演化的壯麗和神奇。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館長陳泰敏介紹,從昆明魚到人,從撫仙湖蟲到現生昆蟲,每一個生命演化故事的背後,都隱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開館後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將作為開展生命科學教育、自然教育、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陣地,打造科考研學體驗場所和文化旅遊精品目的地。
據了解,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是中國首個、亞洲唯一的化石類世界遺產,是保存澄江生物群化石的核心區域,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重要實證,是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重要遺址,被譽為「20世紀最驚人的科學發現之一」。
澄江生物群自1984年7月1日被侯先光教授發現以來,已發現了20個門類、280餘種的寒武紀珍稀動植物化石,被國際科學界譽為「古生物聖地」「世界級的化石寶庫」。在2012年召開的第36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澄江化石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完)(張翼鵬)
澄江古生物群發現場景(8月10日攝)。(新華網 張翼鵬 攝)
寒武紀海底隧道(8月10日攝)。(新華網 張翼鵬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