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歷史的酒,不是好酒;沒有質量的酒,是沒人喝的酒。這是中國白酒顛覆不破的真理。」日前,菏澤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統釀酒技藝」傳承人李維合告訴記者,他的半輩子都投身給了白酒事業。而李維合家4代傳承釀酒技藝的故事,還要從他的爺爺講起。
李維合是牡丹區丹陽街道辦事處肖樓社區人。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李維合的爺爺在村裡開家庭作坊,用缸做器具,手工釀酒。
李維合回憶道:「爺爺的技藝也是祖上傳下來的,他在原菏澤地區酒廠做過釀酒師,當時的工作很辛苦,但是能喝上一兩酒解解乏,就是很大的幸福了。」
雖然當時釀酒規模有限,但釀酒秘方在李維合爺爺和叔叔的堅守下,一代代傳承了下來。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李維合於1993年開始,創辦了菏澤地區天香酒廠。隨後,他先後開發了「李氏原漿」「老泥池」酒等系列產品。產品一經推出,在菏澤引起很大轟動,深得消費者青睞。
2012年,李維合決定將老窖泥移至新廠繼續培養、釀酒。現廠區佔地面積20000餘平方米,員工120人,年產優質白酒800餘噸,其中釀酒、調酒、品酒等行業精英30多名。
在釀酒車間,李維合自豪地向記者展示,老泥池酒最與眾不同的特點就是「黃僵泥」窖藏工藝。所謂黃僵泥,指的是經趙王河多年衝積而具有粘性的泥,根據傳統配方加入合理的營養成分:氮、磷、鉀、腐植質及多種微量元素。
現有老泥池原漿酒窖池源於晚清時期,養池已有150餘年歷史,李氏先輩李存義傳承傳統釀酒工藝,這才形成了老泥池酒獨一無二的特色。從選糧、制麯、蒸餾、發酵……一壇酒釀成需要60天,可這條路走下來,李維合卻用了幾十年。
李維合認為,老祖宗的東西不能丟,他希望這項技藝能繼續傳承下去。如今,李維合已經把釀酒技藝傳承給了年輕的兒子、侄子,他們也逐步掌握了傳統釀造老工藝,積極投身於老泥池酒宣揚傳承及酒文化的建設。
「做實在本分李氏人」是李維合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是他把企業做大做強的根源所在。在27年的職業生涯裡,他幾經嘗試、屢屢創新,不斷提高酒的質量品質,只為傳承古法老工藝,釀出一杯純糧好酒。文/圖 記者 孫 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