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們自己》科幻文學史上對外星人最好的描寫

2020-12-18 善書生

本文要為你解讀的是經典科幻小說《神們自己》。

「神們自己」這個書名,來自德國著名戲劇《聖女貞德》,裡邊兒有一句臺詞:「面對愚昧,神們自己也緘口不言」。意思就是人的愚昧讓神都沉默了。而這本書扉頁上也寫了一句話,原話是「希望人類和愚昧的戰爭最終有勝利的一天」。這本書通過探討人的愚昧、本能以及科技這三者的關係,告訴我們:人的愚昧來自本能,它在某種程度上會造成生存危機,但生存危機也可以反過來促進科技進步。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科幻巨頭艾薩克·阿西莫夫。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說領域中的地位,類似於金庸在武俠小說中的地位,那是絕對的大師。美國政府認為阿西莫夫拓展了全人類的想像力,還專門給了他一個稱號,叫作「國家的資源和大自然的奇蹟」。阿西莫夫一生寫了近500本書,《神們自己》這本書很特別,因為這是他本人最滿意的作品。

這本書的寫作背景很有意思,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王者歸來」。阿西莫夫少年成名,二十出頭就奠定了在科幻界的大師地位。但後來有整整15年他都沒寫過科幻小說,有人就開始對他在科幻小說界的地位產生了質疑。仿佛是為了回應這種質疑,在1972年,阿西莫夫50多歲的時候寫出了《神們自己》,並且接連獲得雨果獎、星雲獎、軌跡獎這三大科幻界最高獎項。他用這本書再次證明了:在科幻小說這個領域,他依然無人能敵。

這本書之所以這麼牛,主要在於它的第二章,這一章寫得特別好。阿西莫夫也在自傳裡說,第二章是他畢生創作的巔峰。小說一共三章,也是按《聖女貞德》那句臺詞來劃分的。第一章就叫「面對愚昧」,第二章叫「神們自己」,第三章叫「也緘口不言」。阿西莫夫在他的自傳中說過,《神們自己》的第二章貢獻了科幻文學史上最好的外星人描寫,是他畢生創作的巔峰。這還真不是自賣自誇,幾乎也是大家公認的評價。

我會把這本書分成三個部分為你解讀。既然這本書是以「面對愚昧,神們自己也緘口不言」這句經典臺詞作為寫作線索,那麼我們也扣住這句臺詞來解讀。

第一部分,我會為你分析「人類真正的愚昧是什麼?」

第二部分,我們來探討「面對人類的愚昧,神為什麼會保持沉默?」

第三部分,我們來討論一下,人類的愚昧會帶來什麼。

人類的愚昧是什麼?這還得從故事本身說起。故事的開端發生在22世紀的地球。有一天,一個科學家在實驗室裡發現了一種很奇怪的化學物質。奇怪在哪兒呢?正常的物質,中子數量和質子數量是有對應關係的,但這種物質它的中子數量和質子數量完全不匹配。按照化學規律,這種物質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後來科學家就發現,這種物質其實是來自另一個平行宇宙,是平行宇宙裡的外星人把他們宇宙的物質送到了我們宇宙。外星人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獲得能源。當他們宇宙的物質出現在我們的宇宙,就會衰變成我們宇宙的正常物質,這個過程中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通過這種方式,人類和外星人都能獲得無窮無盡的能源。

這個過程聽上去有點異想天開,但阿西莫夫用非常硬核的物理和化學推導把它解釋得天衣無縫。我打個簡單的比方,來解釋一下裡邊的原理。我們都知道:水是從高處往低處流的,一個優秀的科幻作家絕對不會去幻想水從低往高處流,因為這太違背常識了。但阿西莫夫這樣的頂尖科幻作家就會幻想:假如我們這個宇宙的低處,恰好是另一個宇宙的高處呢?如果用一種「通道」把這個宇宙的低處和另一個宇宙的高處連接起來,這樣不就能讓水往高處流了嗎?而且也不違反基本的科學常識。人類就是用類似這樣的技術獲得了無窮無盡的能源,並且把這種技術叫作「電子通道」。

無窮無盡的能源意味著什麼呢?我們知道,人類社會的絕大多數問題,歸根到底都是能源問題。每一次關於能源的變革都意味著生產力的巨大進步,比如由使用人力、畜力變革為使用自然力,然後過渡到工業革命,再到核能的出現,都對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當人類獲得無窮無盡的能源之後,就徹底從勞動中解放了出來。所有人都不用工作了,還能吃好喝好。聽上去很美好對不對?但別忘了,凡事都是有代價的。

發現使用電子通道會付出代價的,是故事的男主角,名字叫做拉蒙特。拉蒙特是一個青年科學家,他的性格比較憤世嫉俗,說白了就是有點愣頭青。這裡多說一句,拉蒙特的性格塑造有一些作者自己的影子,阿西莫夫曾經被波士頓大學炒過魷魚,所以他筆下的男主角對學術圈的種種潛規則和人情世故也非常反感。但是男主角拉蒙特還是有真才實學的,他通過嚴格的數學推導證明了,使用電子通道會導致一個很嚴重的後果,那就是:太陽爆炸。

於是他就到處去跟人說這個嚴重後果,但是沒人相信他。他發現人們已經習慣了一種思維方式,那就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就是相信問題不存在。最後,好歹有人肯相信他了,而且還是個很有權力的人,是一個政府高官,叫作巴特議員。但遺憾的是,即使巴特議員相信拉蒙特的話,卻仍然無能為力。他告訴拉蒙特:你覺得我權力很大對吧,但我只有在符合公眾意願的情況下才擁有這麼大的權力,關閉電子通道,是不符合公眾意願的。接著巴特議員還給拉蒙特上了很深刻的一課,這堂課叫:什麼是真正的政治?這個問題非常重要,這本書的序章的名字就叫《真正的政治》。搞懂了什麼是真正的政治,也就搞懂了人類的愚昧是什麼。

什麼是真正的政治呢?用巴特議員的原話來回答就是:「讓我來給你上一堂真正的政治課,有人認為,公眾希望環境得以保護,人類的存續得以實現,還認為那些為了這類崇高目標而奮鬥的理想主義者會得到公眾的愛戴,這種想法都是錯的。實際上,公眾所期望的只有一件事:他們自己過上安逸舒適的生活。」

說到這兒不難看出,阿西莫夫認為,人類的愚昧在於不會以人類整體的利益作為出發點來考慮問題。法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曾經總結過群體的一般特徵,他認為相比於個體,「群體沒有能力做任何長遠的打算或思考。」群體表現出的行為往往誇張而單純,更接近於本能。人類的愚昧也是這樣,就算有個體發現和平行宇宙交換物質會引起嚴重後果,也沒辦法說服群體放棄安逸舒適的生活。所以著名哲學家保羅·薩特才會說出那句名言:「小知識分子警惕統治者,大知識分子警惕民眾」。阿西莫夫真是大知識分子,思考大問題。所謂大知識分子,就是既要維護民眾的利益,又要正視民眾的愚昧。當然我要強調一句,這裡說的民眾的愚昧不是單純指某個階層,而是指全人類。

在現實中,我們提倡為集體利益考慮,最多上升到國家、民族層面,但很少上升到全人類層面。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自我毀滅的能力變得越來越強。比如冷戰時期,全蘇聯的核武器的開關都握在一個人手裡,而那個人只是一個軍銜並不高的軍官。這事兒仔細想想還真挺可怕的。所以,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個體就越來越需要對整個文明負責。「以人類整體利益為出發點考慮問題」並不是阿西莫夫的杞人憂天,而是一種具有緊迫性的思維方式。

很遺憾,小說裡的人類並不具備這種思維方式。所以拉蒙特最終失敗了,他鬱鬱寡歡地度過了一生,而太陽爆炸的危險卻仍然沒有解除……第一章的故事到這裡也就結束了。

小說裡,人類的愚昧在於不會以人類整體的利益作為出發點考慮問題。這是由群體行為的一些特徵所決定的:群體行為誇張而單純,接近於本能,沒有能力做長遠的思考和打算。

剛剛我們已經回答了「人類的愚昧是什麼」的問題,現在來說說第二部分:面對人類的愚昧,神為什麼要保持沉默?

這裡說的神,其實就是指和人類交換物質的平行宇宙裡的外星人。說外星人是神,主要是因為他們的科技實在太先進了。比如它們可以直接把光作為食物,而且電子通道這種技術也是他們開發出來的,人類只是順便享受而已。是這些外星人給了人類無窮無盡的能源,所以對於人類來說他們就像是神一樣的存在。

在小說裡,拉蒙特知道沒辦法讓人類停止使用電子通道了,於是他打起了外星人的主意。既然電子通道是外星人發明的,那他們肯定有辦法關掉電子通道。拉蒙特就想辦法給外星人發了信息,請求他們關掉電子通道。外星人收到了信息,但他們選擇保持沉默。

說到這裡,我想提一個翻譯上的小花絮,這個花絮其實就能解釋神為什麼沉默。在這本書舊版本的翻譯裡,用的不是「緘口不言」這個詞,用的是「束手無策」。這兩個詞有什麼區別呢?束手無策表示神的立場是中立的、無辜的。而緘口不言就有些刻意使壞的味道了。所以這個翻譯改得挺好,它暗示了我們一個重要的信息:神是故意保持沉默的,他們想從人類的愚昧中獲得好處。具體是什麼好處,聽聽小說第二章的內容你就知道了。

小說第二章的故事全都發生在平行宇宙裡,寫的全是外星人的事兒。這個外星人的世界最奇特的地方是什麼呢?是性別,它們有三種性別。

地球上的生物,一般都是兩種性別,雄性和雌性,當然還有很少一部分動物雌雄同體。由三種性別組成的社會,人類真的很難去想像。但阿西莫夫卻把這樣一個社會描寫得十分真實,甚至能讓你產生一種錯覺,好像三性社會比正常的兩性社會還更合理一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呢,這就要說到一個很重要的社會學觀點,那就是:性別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社會分工。比如我們經常提到的男耕女織,其實就是最原始的按照性別展開的社會分工。社會分工最早是一個經濟學術語,為什麼要分工呢,因為分工可以提高效率。社會分工越細,這個社會就越發達。用社會分工的眼光去看待性別,外星人比我們多一種性別,所以社會分工的程度更細,文明也比我們更發達。

他們的性別具體怎麼分工的呢?很簡單,第一種性別叫情者,就是情感的情。顧名思義,這種性別的人情感非常豐富,行為也特別情緒化。但這種性別只有情感,完全沒有理智,基本不學習和思考。而第二種性別正好相反,完全沒有情感,只有理智,所以叫理者。理者非常善於學習,這種性別在種族中就是專門負責學習和思考的。除了情者和理者,他們還演化出了第三種性別,專門負責種族繁衍和撫育後代,這種性別就叫作撫育者。撫育者的天性就是喜歡孩子,一切都以後代為中心。三性社會其實就是把人類的情感和理智完全獨立出來,然後再加上一個專門負責撫養後代的性別。和人類社會對比一下,其實就能發現三性劃分是有優勢的,他們的優勢在於能夠最大程度地保證種族延續。

社會學上有一種觀點認為:人類的婚姻制度之所以產生,是為了提供一種穩定的撫養後代的機制。因為生育對個體是會產生損耗的,不管是時間、金錢還是身體都會有很大的損耗,所以有些個體會不想生育後代。但人的本能又決定了人類必須要繁衍下去,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論就把本能分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自我本能」的作用是保存個體,「性本能」的作用是保存種族。當自我本能和性本能產生了衝突,比如有些人只想保存個體,不想保存種族,人類就發明了婚姻制度來約束自己。但婚姻這種約束形式,依靠的是道德和法律,是不太穩定的。而外星人就比我們穩定多了,他們直接把繁衍後代的本能,用一種生物學的機制固定了下來。

這可能也跟外星人的生育特點有關,他們種族的特點就是生完三種性別的孩子後就會死去,所以肯定有很多人不願意生,這就需要專門演化一種性別來保證種族的繁衍。撫育者就扮演這個角色,他們只為了後代而活,並且也會督促他的情者和理者伴侶生孩子。順便說一句,生完孩子就會死這個設定,是有根據的,自然界中有很多動物都是這樣,比如鮭魚,產完卵後就會死去。

聽到這裡,你可能想問一個問題:三種性別,他們怎麼發生性關係呢?你先別笑,這個問題絕對不是為了譁眾取寵。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它關係到整個外星人社會最大的秘密。

小說裡描寫過,三種性別任意兩種都可以交配,但這種交配是不完整的,只有三種性別同時參與交配才能產生後代。交配的過程主要由理者和撫育者完成,而情者起到的是類似催化劑的作用。情者是一種像煙霧一樣的生物,她會把理者和撫育者包裹起來。一場交配必須要有情者參與才是完美的,而完美的交配一般會持續好幾天,同時三個人都會失去意識。

回到小說的故事裡來,整個第二章的主角就是一個三性家庭。這個家庭的理者叫奧登,情者叫杜阿,撫育者叫崔特,其實這三個名字的發音就是俄語中的「一、二、三」的意思。其中情者杜阿很特殊,她和一般的情者不一樣。前面說了情者不學習也不思考,但杜阿很喜歡思考,而且都是思考一些關於世界本源之類的很終極的問題。她還喜歡偷偷跑到禁地裡面去,禁地就是放置電子通道設備的地方,一般人是絕對不能進去的,只有長老才可以自由進出。

這裡介紹一下長老這個概念。前面說的情者、理者和撫育者,他們都是這個世界的普通人,就是平民階層。這個世界還存在著另一種生物,就是長老。長老是整個社會的管理階層,整個種族的重大決策都是由長老做出的。

有一次,杜阿闖入禁地的時候,正好就收到了地球人,就是前面提到的男主角拉蒙特發過來的信息。她這才明白原來電子通道並沒有看上去那麼美好,可能會導致另一個宇宙的太陽爆炸,毀滅一個種族。她首先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她的伴侶,也就是理者奧登。結果奧登的反應是:哦。他們滅絕了和我們有啥關係呢?這裡也可以看出三性分立的壞處,理者只有理性,沒有情感,所以是極度自私的,只會為自己考慮。

但是杜阿是情者,還是很有同情心的,毀滅另一個種族這種事讓她很不安。她想要去找一個長老,那個長老名叫伊斯特伍德,伊斯特伍德是所有長老裡最厲害的,就是他發明了電子通道。杜阿想找到伊斯特伍德,讓他關掉電子通道。但伊斯特伍德就像一個傳說,神出鬼沒,沒幾個人見過。無論怎麼找,杜阿也找不到這個人。在第二章的最後,杜阿發現了一個令人震驚又悲哀的真相:其實,她自己就是伊斯特伍德。準確地說,杜阿是伊斯特伍德的一部分。

這就是外星人世界最大的秘密:長老是由情者、理者、撫育者三者融合形成的。情者、理者、撫育者在交配的那幾天,他們會失去意識,三種性別融合到一起,形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也就是長老。但這種融合是暫時的,等交配結束後,他們甦醒過來時,就會重新分裂成情者、理者、撫育者。而且這個過程情者、理者、撫育者自己是不知道的,他們只是感覺失去了意識,不會記得自己在成為長老這幾天經歷了什麼。而其他長老也不能把這個秘密告訴他們,因為一旦提前知道了這件事,就會干擾融合的過程。這就是為什麼杜阿從來沒見過伊斯特伍德的原因。

而當一個家庭生育完所有的孩子,他們就會進行一場終極交配,由暫時的融合變成永久的融合。三個人的身體和意識永久融合到一起,完全進化成長老,並且一直保持長老的形態。而進化成長老後他們才會明白整個過程是怎麼回事,原來前面說的「生完孩子就會死」並不是真的死,而是以另一種形式活著。

在第二章的結尾,奧登、杜阿、崔特三個人在終極交配中永久融合在一起,徹底變成了長老伊斯特伍德。而伊斯特伍德是電子通道的發明者,也是整個種族的領袖,他不可能關掉電子通道。因為他們的種族是以光作為食物的,而他們的太陽在慢慢變冷,長期下去他們的種族就會滅絕。為了種族的延續,他必須使用電子通道來獲得能量。他甚至還想從人類的太陽爆炸中獲益,因為太陽爆炸也會提供巨大的能量。他的選擇並沒有錯,這是作為種族領袖的職責。但他的腦海裡還殘留著一點點杜阿的意識,所以他陷入了深深的悲哀之中。那個曾經充滿同情心的杜阿,最終變成了她最想反對的人。

著名文學評論家別林斯基曾經說過:「偶然性在悲劇中是沒有一席之地的。」《神們自己》的第二章之所以得到了很高的評價,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用特別精巧的結構,寫出了杜阿悲劇命運的必然性,這裡邊有無法反抗的宿命感。

我們總結一下本文第二部分的內容。面對人的愚昧,神為什麼要沉默?因為神們自己也面臨著種族生存的危機,為了延續種族,神只能對人類的愚昧保持沉默。這就是弗洛伊德的本能論殘酷的地方。延續種族是生物的本能,當延續種族和其他東西相矛盾的時候,只能選擇延續種族,這是不可抗拒的。

回到故事裡,人類已經命懸一線了,眼看太陽就要爆炸,真的沒有辦法可以解決嗎?現在,我們進入書中的第三部分,看看人類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阿西莫夫在書裡打了比方,說人類的天性就是:如果你告訴他吸菸有害,他想到的不是戒菸,而是能不能發明一種無害的香菸呢?電子通道這種技術也是這樣,在小說的第三部分,全人類都已經知道電子通道會導致太陽爆炸。但沒辦法,就像抽菸上癮一樣,已經戒不掉了。那怎麼辦呢?人們就想,能不能發明一種無害的電子通道呢?

你還別說,最後還真搞出來了。這一段的設定特別有意思,阿西莫夫不僅詳細地解釋了其中的技術原理,還順手用這個原理解釋了「宇宙大爆炸」。首先,人類搞清楚了太陽會爆炸的原因,是因為電子通道連接的兩個宇宙的強相互作用力不一樣。強相互作用力是自然界的基本作用力之一,它是原子核之間的作用力,那麼核反應自然會受到強相互作用力的影響。而太陽本身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核反應堆,使用電子通道會改變我們宇宙的強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所以太陽的核反應就會加劇,太陽會變得越來越熱,最後因為過熱而爆炸。相反,外星人的太陽則會越來越冷。

搞清楚原理就好辦了,人類的解決方案非常瘋狂,那就是:再開一條電子通道。外星人宇宙的強相互作用力比我們小,那只要找到一個強相互作用力比我們大的宇宙,和這個宇宙開電子通道,那麼兩種不良反應就會相互抵消,相當於負負得正了。

但我們怎麼能恰好找到一個強相互作用力比我們大的宇宙呢?人類的科學家發現,平行宇宙是無窮多的,那麼必然有一個宇宙的強相互作用力是無窮大的。無窮大肯定比我們大啊,就找它了。強相互作用力無窮大的宇宙非常神奇,整個宇宙就只有一顆恆星,相當於整個宇宙被一顆太陽填滿了。這樣的宇宙當然沒有生命,所以也不擔心讓別人種族滅絕。人類的電子通道會讓這個只有一顆太陽的宇宙越來越熱,最後炸掉。這不就是現實中的「宇宙大爆炸」嗎?說不定我們的宇宙就是被某種外星人用這種方式炸出來的。是不是很神奇?這是科幻作家最喜歡用的藝術手法:把熟悉的東西陌生化,再把陌生的東西熟悉化。這樣的藝術手法,很容易給讀者創造出恍然大悟的閱讀快感。

在小說的結局,人類在月球上建造了另一條電子通道。人類最終也因為第二條電子通道帶來的「負負得正」效應,倖存了下來。如果人類真的一開始就關掉了電子通道,也就沒有後面那麼多神奇的科學發現了。說起來正是人類的愚昧,導致了巨大的生存危機,而生存危機,反過來促進了技術進步。

從阿西莫夫在書裡給人類設計的結局,我們也可以看出阿西莫夫本人對愚昧的態度。這種愚昧,阿西莫夫其實並不完全是批判的,可以說是溫和地調侃,甚至無奈地縱容。阿西莫夫用這本書說清了,愚昧、本能和科技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愚昧來自本能,而本能無法克服。正是因為本能無法克服,人類才會拼命發展技術以避免毀滅。這樣說起來,愚昧也不是一件壞事。《神們自己》這本書給了我們一種安慰,讓我們能用一種更寬容、更理性的態度來看待人類自身的缺陷。

這本書的精華內容就講到這裡,最後總結一下本文的主要內容。

第一,「神們自己」這本書是阿西莫夫本人最偏愛的作品,被譽為科幻文學史上最好的外星人描寫。

第二,阿西莫夫認為,人類的愚昧在於:不會以人類整體的利益作為出發點來考慮問題。按照大眾心理學家勒龐的觀點,這是因為群體行為往往誇張而單純,更接近於本能,沒有辦法做長遠的打算和思考。

第三,阿西莫夫在小說中描寫了一個具有三種性別的社會,外星人產生更多的性別,是為了更細的社會分工,以及最大限度地保證種族繁衍。按照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論,將本能分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本能的最終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保存個體與種族。

第四,《神們自己》探討了愚昧、本能與科技三者的關係。愚昧來自本能,它在某種程度上會造成生存危機,但生存危機也可以反過來促進科技進步。

撰稿:八光分文化 田興海

相關焦點

  • 若阿西莫夫的《神們自己》拍成電影,外星人的三性世界應相當奇幻
    電影中的外星人形象,總以醜陋的居多,哪怕是文明已高過地球無數個等級,可展示給我們的依然是那種乏善可陳的模樣,更有甚者要披著人皮來掩蓋昆蟲、章魚、異形這樣的內在。我就不明白了,人家科技的發達,並不意味著是以犧牲審美為代價的。
  • 這部科幻文學史上的傳奇《沙丘》,卻讓大衛·林奇票房撲街
    這部科幻文學史上的傳奇《沙丘》,卻讓大衛·林奇票房撲街 電影版《沙丘》是大導演們眼中「噩夢」般的存在。佐杜洛夫斯基、雷德利·斯科特、大衛·林奇,無數天才曾在它面前折戟。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 2天破7億,這個外星人為何如此瘋狂?——《瘋狂的外星人》
    表面上看,種子選手們都穩得一匹。但各年齡、各地區褒貶不一的觀眾評價,隨時有可能把一部熱門電影,毆打成一級傷殘。不過,對於寧浩作品《瘋狂的外星人》,小編卻是放心的很。>一個喜劇導演,無需接觸最成功的科幻題材說到沒有感情和野心,巴賽君不相信更重要的是,寧浩在涉獵科幻的同時,也保留著喜劇電影的內核打開仿佛老化俠義某位大師,從好萊塢科幻的元素抽吸星大法,又糅合到自己的身體,雙方對於平民來說之一追書一樣,我幻想的想法,即使是同樣的日程的硬科幻流浪地球相比也不遜色
  • 豆瓣8.2科幻小說神作,從未見過如此悲慘的外星人
    這是科幻電影史上第一次採用偽紀錄片的手法,其目的是使看似虛假的科幻小說呈現出真實的質感。同時,我們還採訪了威庫斯,他的父母和妻子,各種專家學者,甚至路人,使感受到材料荒誕而悽涼。一部科幻電影成為當年的「黑馬」,投資3000萬美元,獲得2.1億美元的票房。
  • 為什麼科幻電影裡的外星人長得像人類?
    自從《異形》系列誕生以來,科幻作家和好萊塢藝術家引領著人們對外星人的幻想。他們絞盡腦汁試圖別出心裁,但觀眾似乎發現,想像出來的外星生物身上總有地球生物的影子。《異形》系列中的外星人看起來像恐龍或爬行動物;《降臨》、《星際覺醒》裡的外星人就像章魚怪;《異星戰場》中的外星人像蜘蛛精;而以《E.T》為代表的一大批影視作品中,外星人直接就是以人類為原型的嘛。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科幻作家是在偷懶,還是想像力用完了呢?其實不然。「科幻」不是「魔幻「,所以科幻作家的想像必須受到科學規律的制約。
  • 豆瓣8.2的科幻神作,從來沒見過混得這麼慘的外星人
    最後無路可逃的他只能選擇逃到第九區,由此遇到了外星人領袖。外星人領袖告訴他,只要他們能駕駛飛船到達懸浮於約翰尼斯堡上空的母艦,就能用母艦上的醫療裝置治好他。為此,男主開始與外星人並肩作戰,並在合作的過程中,逐漸感受到了外星人的有情有義,由一開始的厭惡外星人,到後來主動掩護其撤退。
  • 《外星人E.T.》到《降臨》,科幻新片《無限接近》可否承續路人緣
    說的是一名年輕的電腦工程師在某天扛著自己的相機出門踏青,遇到外星人飛船失事墜落到地球。小夥子遇見外星人,卻被外星下打昏。同事們對小夥子很擔心,這傢伙曠工了一星期,回來編了一堆不靠譜的理由,還患上了幻想症:兄弟,藥不能停,我們這裡可是航天局。小夥子把發現外星人的真相告知身邊的人,但發現沒人相信他。小夥子一生氣就把外星人影像直接上傳到網上,結果招來了國家有關機構的關注。於是小夥子被秘密拘押治療了。
  • 外星人入侵,最震撼的科幻電影盤點!
    1,《異形》系列科幻恐怖片的鼻祖,這個系列公認的偉大之處,在於其完全重新定義了科幻恐怖片這以類型,並引領了之後的恐怖風潮,影響了眾多的影片。異形生物是恐怖,但真正的恐怖來源於內心,你永遠無法知道危險從何而來,何時而來,為何而來。
  • 為什麼說《e.t》是最好的外星人電影
    說起外星人就不得不說外星片的開山代表之作——《e.t》隨著1977年喬治盧卡斯原創的《星球大戰》電影的上映(後來改名為《星球大戰:第四集:一個新的希望》)和斯蒂文史匹柏的《第三次近距離接觸》,科幻電影的體裁被重新融入主流。
  • 科幻迷們有福了!全新珍藏版《2001太空漫遊》上市
    談到再版的初衷,讀客文化總編輯許姍姍透露:「讓更多的讀者喜歡上科幻,甚至像劉慈欣那樣走上科幻創作的道路。」《瘋狂的外星人》用其影版配樂說到《2001:太空漫遊》,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同名電影,1968年這部電影推出後在美國拿下了當年的票房最佳,並在次年奧斯卡上獲得最佳視覺效果獎,以及三項提名,時至今日,不管在任何國家,提到科幻電影,就不能越過《2001:太空漫遊》,它早已成為影史公認的最偉大的科幻電影。
  • 苦瓜臉的布魯斯·威利斯:機械骨骼迎戰外星人,5部經典科幻不重樣
    布魯斯·威利斯科幻新片《外星罪孽》發布劇照,機械骨骼的戰鬥服金屬質感非常強烈,但這也無法掩蓋65歲的光頭硬漢被歲月侵蝕的痕跡,老態非常明顯。年齡如此之大,還要迎戰外星人拯救人類,也難怪布魯斯·威利斯的「苦瓜臉」揮之不去。
  • 《關公大戰外星人》,兼談港臺電影中的科學鬥鬼(上)
    《關公大戰外星人》,兼談港臺電影中的科學鬥鬼(上)《關公大戰外星人》預告片荒誕組合:科幻VS神明以今日之角度,「關公」一片可謂故事荒誕,特效落後,其唯一可觀之處恐怕只有「關公大戰外星人」這一雷人創意。影片的故事概念來自製片人傅清華,當時太子影業準備針對暑期市場製作一部兒童娛樂電影,參考之前發行特攝影片的經驗,為尋求新意,傅清華提出在科幻特攝電影中引入中國傳統神明元素,來個科幻神話大糅合,最終成果便是後來這部「中國影壇有史以來耗資千萬,第一部特技神怪災難電影」。
  • 外星人入侵地球該怎麼辦?這七部好萊塢科幻電影大片教你怎麼做
    今年歐美新片《降臨》是關於外星人來到地球的故事,海報上那些黑色的漂浮在地面上的東西就是他們的飛船。艾米·亞當斯和傑瑞米·雷納飾演的角色想要一探究竟看外星人是什麼樣的以及想要什麼,於是打算對這些奇怪形狀的飛行器進行一番研究,而世界各地的政客和將軍們卻想粗暴的通過按下「紅色按鈕(意指核彈按鈕)」來解決所有的問題。
  • 這五部外星人電影,每一部都能拯救喜愛科幻且劇荒的你
    科幻電影題材一直是比較火的電影題材,每年都會有很多的科幻電影上映。隨著3D技術的更新換代,不斷地出現新的技術突破,越來越多的科幻電影流入電影市場。科幻電影有很多的題材,其中外星人題材一直都是個很熱門的題材。
  • 瘋狂的外星人:科幻喜劇片,黃渤本色出演智鬥外星人
    耿昊屬於世上萬物都可以馴服的事實,而大飛則屬於世上萬物都可以浸透的事實,而電影中沒有能量的外星人只能由猴子來扮演,但這個外星人卻在心裡鄙視人類。他是被派去與地球建立外交關係的,所以我個人認為他是一個外星高官,瘋狂的外星人,這其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文化藐視鏈。
  • 民間流傳的神與外星人有關?專家發現神秘圖騰,疑似有貓膩!
    民間流傳的神與外星人有關?專家發現神秘圖騰,疑似有貓膩!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擁有豐富的想像力,產生天馬行空的想法。面對未知事物時,總懷著一顆濃厚的好奇心。正因為有了好奇心,才有探索下去的動力,在努力下將不可能變成現實。
  • 以《瘋狂的外星人》為例,漫談科幻喜劇片的魅力與主題呈現方式
    前言:《瘋狂的外星人》改編自劉慈欣的科幻小說《鄉村教師》,上映於2019年2月5日,是一部科幻喜劇片,由導演寧浩執導,黃渤,沈騰,湯姆·派福瑞主演。片名《瘋狂的外星人》依舊保持著寧浩導演一貫的特色,從《瘋狂的石頭》到《瘋狂的賽車》再到《瘋狂的外星人》,都離不開「瘋狂」二字。
  • 動畫電影推薦:《外星人狙擊戰》,硬核法國科幻作品
    今天要推薦的動畫電影是《外星人狙擊戰》,這是一部法國的科幻動畫電影,講述了生活在 美國貧民區的安傑利諾發現自己是外星人的後代,和夥伴文斯為了繼續生活下去,與早就和外星人沆瀣一氣的政府部門戰鬥到底的故事。
  • 動畫電影推薦:《外星人狙擊戰》,硬核法國科幻作品
    今天要推薦的動畫電影是《外星人狙擊戰》,這是一部法國的科幻動畫電影,講述了生活在 美國貧民區的安傑利諾發現自己是外星人的後代,和夥伴文斯為了繼續生活下去,與早就和外星人沆瀣一氣的政府部門戰鬥到底的故事。
  • 防範外星人?警戒中國飛船返回艙的戰士用上雷射槍,外形科幻十足
    ▲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著陸細心的觀眾關注新聞報導不難發現,從火箭升空到返回艙順利落地,守衛返回艙的衛士們沒有配發使用重型武器裝備,而是清一色的國產CS/OW1型雷射槍。如此重大的任務,既然是警戒為啥不用95式自動步槍,反而用這種新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