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話: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和逢壬數九是啥意思?老農給你說

2020-12-22 豫南鄉農

俗話說:「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今天是12月20號,農曆冬月初六,明天也就是冬月初七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第22個節氣冬至了。

民間還有一個俗話:「長不過五月,短不過十月」。

01.吃過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①長不過五月:意思是說一年當中白天最長的天氣就是農曆五月間。那時候的早上5點左右天就亮了,晚上看《新聞聯播》的時候天還沒有黑,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天長夜短。

②短不過十月:也就是說一年當中天氣最短的就數農曆十月間,這個時候早上6點40左右天才放亮,看《新聞聯播》的時候天已經黑得透透的了,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天短夜長。

古時候沒有天文望遠鏡觀察天體的變化,古人經過日積月累的經驗,就根據北鬥星尾巴的變化來分辯節氣的,然後又劃分為春夏秋冬四個節氣。在實踐觀察中人們發現北鬥星是循環旋轉的,它和太陽一樣旋轉一周剛好是一年。當它的尾巴指向東方的時候天氣就逐漸的變暖,也就是春天;當尾巴指向南方的時候天氣就會變得炎熱就是夏天;當尾巴指向西方的時候,天氣就變得秋高氣爽,大地上的穀物陸續成熟;當尾巴指向北方的時候地上草木開始枯萎,並有天寒地凍的雨雪天氣,被稱為冬天。

後來,人們根據北鬥星旋轉一周的四季變化,就發明了二十四節氣。把太陽旋轉的軌跡稱為黃經,然後把這個軌跡的圓周平均分成二十四個等分,每個節氣的夾角就為15度。人們把春分當做二十四節氣的起點,也就是把太陽的黃經為零度時當做起點,這個時候太陽的光線垂直照曬在赤道上,太陽光與赤道的夾角為零度,太陽順時針每轉動15度的夾角就是一個節氣。當太陽運行到春分也就是黃經零度時,正好運了一周360度紀為一年。

為了便於紀年人們就把立春當做一年的歲首節氣,把春分當做太陽黃經的起始節氣。把立春當做一年的始點,大寒當做一年的終點。當太陽運行到黃經270度時就是冬至節氣了。

我國位於北半球,冬至這一天是太陽南移的轉折點。冬至過後太陽又重新往北回歸移動,太陽光的直射點也會隨著向北照射,北半球的白晝也會因此而慢慢的變長,將會持續到第二年的五月間。這也是人們常說的「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的原因。

02.逢壬數九

九也是冬季的一個氣候特徵,表示氣溫由最冷轉向氣溫回升的起、始點,人們把這個過程稱之為進九,九分為九個階段,一個階段的九為9天。即一九二九三九……直到九九八十一天才算出九。它和夏天進伏是一樣的道理,伏是代表夏季最炎熱的氣候特徵。那麼進九,即頭九的第一天,是怎麼算出來的呢。古時候人們通過對天象的觀測,採用天幹地支紀元法,即10個天幹和12個地支。

①.10個天幹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而進九是從冬至這一天開始順著這10個天幹日依次往後數,數到壬日時就是開始進九的第一天。

②12個地支為子、醜、寅、卯、辰、巳、戊、未、申、酉、戌、亥。這也是我們每個人常用的12生肖,從子時開始每間隔2個小時為一個時辰。

③逢壬數九:比如,2020年冬至後的第一個壬日是12月31日,也就是農曆冬月17日。民間數九有兩種方式:一是按照逢壬數九的方式,也就是冬至過後第一個壬日為進九日;二是冬至那一天如果是農曆單日,那麼,那一天就是進九的第一天。因此,今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農曆冬月初七,也就是說冬至那一天已經進九了。

所以,明天就是一九的第一天了。

相關焦點

  • 今年啥時候是冬至和數九?按照農村的說法,2021年是盲春年?
    導讀:今年啥時候是冬至和數九?按照農村的說法,2021年是盲春年? 隨著大雪節氣的來到,冬至的腳步也就越來越近了,冬至是全年日照最短的一天,也是氣溫降低到最低點的開端。在冬至這一天,北方地區的習俗就是吃餃子。老人會跟孩子說,這一天如果你要不吃餃子,耳朵就會被凍掉。
  • 今年什麼時候開始數九?提冬數九和冬至逢壬數九哪個說法更準確?
    這個月的21號就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入冬後的第四個節氣,冬至節氣的到來,也意味著寒冷冬季的到來,在民間有冬至後開始數九計算寒冷天氣的說法,但是關於數九有兩種不同的說法,分別是「提冬數九」和「冬至逢壬數九」,這兩個說法哪個更準確呢?
  • 民族小學 | 二十四節氣——冬至逢壬數九
    早在春秋時期,只有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個節氣,經過勞動人民不斷的觀察、總結,在秦漢年間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節氣,並一直沿用至今。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12月21日是冬至節氣,伴隨民族小學胡晨陽同學的朗讀,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與冬至有關的常識和民俗吧。
  • 農村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啥意思?
    天氣寒冷,農村老人常說「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是什麼意思?冬至是我國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之一,同時它也是我國人們稱為的「小年」。在民間常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由此可見冬至也是一年四季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到來,我們南方地區農村會通過祭祀先祖來喜迎豐收,同時也祈福來年能夠獲得更大的豐收。
  • 農村俗語「三九不冷看六九,六九不冷倒春寒」,今冬啥時候冷?
    冬至這一天北方地區的習俗是:吃餃子,餃子是冬至的必備食物,餃子的形狀很像是人的耳朵,所有農村老人說冬至這一天吃了餃子的話,整個冬天就不會凍耳朵,雖然明知道這是一種說法而已,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並未改變。什麼時候開始數九,民間也有不同的說法,一種是較為熟知的:立冬數九,也就是冬至當天即開始數九,還有一種說法是: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意思是夏至過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進入三伏天,而冬至之後的壬日則開始數九,其實這句老話的含義並非是冬至之後遇到壬日才開始數九,而是一種對於春天的期盼寄語,壬也是寓意著妊娠,預示著冬至的到來,立春節氣也就不遠了
  • 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啥意思?在理嗎?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至。也是嚴寒的開啟,冬至這一天也是全年白晝最短的一天。今天日頭會早早地落山,但冬至之後白晝將會一天天的拉長,也叫做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的說法。冬至也是數九連天的開啟,從今天開始也就正式的步入了數九寒天,直到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數九才算過完。其中最為寒冷的是三九和四九期間。北方地區滴水成冰江河封凍,一派嚴寒氣象。
  • 農村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是啥意思?今年啥時候最冷?
    寒指的是寒冷,小寒是指天氣已經變得寒冷,但是還沒有到達極點的意思。在農村中關於小寒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小寒不算冷,大寒三九天」,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今年什麼時候最冷?眾所周知,冬至是北半球白天時間最短,夜晚時間最長的一天,從冬至節氣後,白天時間會慢慢加長,夜晚時間會慢慢縮短,按常理來說,冬至後白天光照時間增加,氣溫也會逐漸升高,所以冬至應該是全年最冷的節氣,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冬至天氣並不是最冷的時候,而是在小寒和大寒兩個節氣之間。
  • 今年冬天啥時開始數九?為啥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盲春年」?
    在農村有「熱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說法,意思是一年之中三伏天最熱,三九天最冷。三九是數九後的第三個九天,那麼今年什麼時候開始數九呢?儘管距離2021年還有2個多月的時間,但是人們已經開始關注2021年的事情,很多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盲春年」,何為盲春年?
  • 過冬至都那些傳統,過了冬至一天長一線又是什麼意思呢?
    冬至那天全國吃的早餐都不太一樣,北方有吃餃子指的是麵食,而南方浙江一帶有吃的是湯圓。我江西一帶有吃年糕吃米粉這些都是江西的特色,湯圓、年糕、米粉都是南方的米食了。我村還有一個獨特的傳統,每年過冬至每戶人家都要請客年齡過60歲以上的老人吃飯,大概有一十五六桌左右全村有150來戶,輪到下一年就要等到150來年後這樣算下來,對於每戶而言不算很吃力,又添加了過節的氣氛有孝敬了老人,我為我們村的人點讚。在鄉村過冬至還有一些俗語,那就是根據冬至這一天的天氣變化來判斷今年是個冷冬,還是暖冬?今年冬天下不下雪?
  • 「數九」天從哪一天開始
    說到數九寒冬,說明真正的寒冬是從數九天開始的,而對於「數九」,民間有「冬至數九」的說法,也就是說,數九天與冬至節氣是分不開的,那麼搞清楚數九,就先要知道冬至節氣是什麼時候。冬至是什麼時候?對於怎麼樣樹九的問題,有幾個說法,有說「冬至逢壬數九」,也就是說冬至數九是從冬至後第一個壬日開始算起,第一個九天,就是「一九」,第二個九天就是「二九」,這樣依次類推,到第九個九天即「九九」。
  • 2020年冬至逢壬,你的梅花九九消寒圖冬至就可以畫了!
    第四,他說彼時荊楚人民以冬至日作為九九開頭,也許是當時實錄,也許不盡實錄。 因為我們現在民間通用的入九方法,是冬至後的壬日,才算進九的第一天。
  • 冬至到,「冬至三日雪,柴米堆得滿地剩」啥意思?明年是豐年嗎?
    導讀:今日冬至,「冬至三日雪,柴米堆得滿地剩」,啥意思?有道理嗎? 據說,今年冬至節氣交節時間是在12月21號早上6點21分,而今天太陽日出時間是在早上7點11分,也就是冬至日交節在清晨太陽沒有出來之前就來了。 冬至節氣,是夜最長,晝最短的一天,有意思的事情,今天日出時間是7點11分,而日落時間在17點23分,滿打滿算白天只有10個小時12分鐘,而一天24小時剩下的13個小時48分鐘都是黑夜了,這個漫長的夜,真是一種福利。
  • 數九寒天的數九是什麼意思 數九寒天的意思是什麼螞蟻莊園[多圖]
    數九寒天是指的冬天很冷的日子,其中數九的含義是什麼?從什麼節氣開始?螞蟻莊園12月21日問題就是關於節氣的,面對數九寒天很多人都有點不知道這就究竟是啥,想要了解數九寒天中數九的小夥伴,可以通過下方遊戲鳥小編帶來的攻略,了解這次問題的真正答案。
  • 冬至俗語:「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啥意思?
    如今已經到了12月中了,沒有多久就到了一年一度的冬至節氣了。冬至人們又叫小年,冬至同時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人們常說「冬至大如年」,有的地方過冬至就猶如過年一樣隆重。而在冬至這天,農村老人常說「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冬在尾,凍死鬼」,這是啥意思?冬至作為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同時也是我國重要傳統節日。在北方冬至這天人們有吃餃子的習俗,寓意「消寒」。而在我們南方地區,冬至的時候就會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製作年糕以及釀製冬至酒以備春節招待遠方而來的客人。
  • 農村俗語「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冬至節氣已至,開始進入數九,真正的寒冷已經拉開了序幕。今年的冬至的具體時間是在12月21日早晨6點21分就開始了,農村裡,人們一大早就告別暖和的被窩,開始了一天的忙碌,仿佛是在珍惜這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
  • 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明日冬至,又是一年數九與寫九消寒的開始
    數九的起源宋代《歲時廣記》:晉魏間,宮中以紅線量日影。冬至後,日添一線。宋代《歲時廣記》當中記載,魏晉時期,宮廷當中測量日影,在冬至節氣之後每天加一條線。數九到底從哪一天開始數?那麼數九從哪一天開始數?目前主要有三種數法。第一種是從冬至當天開始數,從前被稱為」連冬起九「。剛才說到的《荊楚歲時記》便是如此。現在沿用的也正是這種數法。
  • 「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是什麼意思?農村農民講俗語
    冬至已過去兩天,按照冬至開始數九的習俗,今天為一九的第三天。季節進入數九寒天,氣溫會越來越低,降雪也會越來越多。可是如今並沒有下雪,讓許多人空有期待,而直到今天,冬至過後都三天了,連續的晴朗天,降雪依然遙遙無期。
  • 冬至將至,農諺「數九就屬暖,數伏就屬寒」是啥意思?今冬冷嗎?
    時間過得真快,後天就到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是進入冬季後的第4個節氣,儘管立冬節氣代表著冬季的開始,但是地表中尚有餘熱,所以寒冷的冬天是從冬至節氣開始。在農村有「提冬數九」的說法,意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便開始進入到數九寒冬。
  • 農村俗語「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啥年?有倒春寒嗎?
    導讀:農村俗語「寡婦年,倒春寒」,2021年是啥年?有倒春寒嗎?隨著冬至節氣的臨近,立春也就不遠,關於立冬有句老話叫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這裡指的是夏季入伏的時間以及數九的開啟。而對於數九這裡所說的逢壬,其實指的並不是逢壬日才進入數九,數九是冬至當天開始數九,這裡所說的壬指的是妊娠的寓意,所描述的是冬至孕育著立春,所以也有冬乃春之母的說法。冬至開始了數九寒天,在這寒冷的天氣之中也孕育著春的到來,所以說冬至一到,立春也就不遠了。
  • 冬至將至,農村俗語「幹晴冬至邋遢年」是啥意思?冬至晴天好嗎?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距離冬至節氣還有5天的時間。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在過去冬至是冬季很重要的節日,在民間還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南方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北方則有冬至吃餃子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