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君主和肱骨勳貴們,共患難之後能否共富貴?取決於時間

2020-12-12 熊貓補刀

漫長的中國歷史有一個有趣的問題:開國君主和肱骨勳貴們,共患難之後能否共富貴?

劉邦、朱元璋殺功臣;嬴政、劉秀李、李世民不殺,關鍵在哪裡?

這個話題屬於中國歷史上永恆的爭論。

基本所有歷史愛好者都會遇到它。我也經常和朋友們談起這個話題,自認為了解其中的門道,之前也寫過一篇文章。

但是日常交流中,還是經常碰到它。今天就特意寫一篇文字,把它重新整理一下,算是和朋友們交流心得。

開國君主大都是雄才大略的人物,這種人順應歷史大趨勢而生,身邊會雲集一幫能人、賢人、狠人,從而建立一番赫赫功業。

那麼功成名就之後,這些雄才大略的開國君王們,如何與幫助他打天下的肱骨之臣相處?殺戮還是共享榮華?就成了大歷史天空下一道絢麗的風景。

01 殺戮與否?

開國君主與功臣的故事填滿24史,前後橫跨數千年,看似非常複雜。但仔細研究之後,就會發現很簡單。他們的關係大致如下:

第一種情況,殺功勳;代表人物劉邦、朱元璋。

劉邦殺韓信、殺英布、殺彭越,殺得歷史上留下一個「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典故;逼得張良趕緊退隱。

但劉邦好歹沒殺文臣,蕭何、曹岑、陳平等都得以善終。

到朱元璋那裡更嚴重了,殺藍玉、馮勝、傅友德等武將,也殺李善長、楊憲、胡惟庸等文臣。

劉伯溫想學張良歸隱?沒門!

第二種情況,共富貴。代表人物嬴政、李世民;劉秀、趙匡胤。

不論是文臣武將,都不殺。但處理方式完全不同。嬴政和李世民,文臣武將都繼續用

嬴政讓蒙恬帶大軍在北方修長城,抵禦匈奴;讓屠睢、趙佗南徵百越之地。

李世民讓李靖北徵突厥,出將入相。

而且把大將軍李勣留給自己的兒子,繼續東徵西討,打下赫赫大唐江山。

劉秀和趙匡胤,基本上是用文臣不用武將。

劉秀做得相對比較隱晦,通過「高秩厚禮,允荅元功」,去實踐「偃幹戈,修文德」、「去甲兵,敦儒學」。

於是武將們紛紛解甲歸田,包括歷史上流傳的「雲臺二十八將」。

其實就是實控人(開國君主)通過高官厚祿買斷創業者(功臣肱骨)的股份。

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也是一樣,高官厚祿買開國元勳的權力。只不過他幹得更著急,沒有拿下燕雲十六州就收權。

開國君主與勳貴背後的關係,大致就這幾種情況。

那麼那些雄才大略的君主們,如此選擇的背後邏輯是什麼?

千百年來,這些問題一直比較吸引大眾的眼球。

畢竟都是共患難出來的,如果不能共富貴,確實很刺眼。

02 如何共富貴

是否共富貴,關鍵原因在哪裡?對於這種情況,江湖上流傳著不同的解釋。

解釋一:性格不同。

劉邦、朱元璋來自社會底層,看了太多人性醜陋,容易猜忌,所以成功之後,容易開殺戒,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

嬴政、李世民這種,出身比較高,有貴族氣質,所以成功之後對肱骨之臣容易信任,可共富貴。

——這種解釋呢,不能說沒有道理,其實很牽強。

劉秀,其實出身也不高貴,反而各方面平衡得都比較好。

嬴政早年的際遇其實很不好,最終也沒有過於猜忌。另外還有成吉思汗,其實和嬴政一樣,也沒殺任何功臣。

解釋二:格局不同,缺乏共享思維。

劉邦,搞什麼「白馬盟誓」,只封劉姓王;先前封了幾個異姓王,最後都想辦法弄倒了。

朱元璋,乾脆只封自己的兒子去各地當王爺,而且把子子孫孫的待遇福利搞得很好,以至於明朝末年,數量龐大吃皇糧的朱家子孫嚴重拖累了明朝財政。

——這種解釋呢,其實也牽強。

還有其他很多種解讀方法,就不再一一列舉,但大致都沒說透。那麼本質是什麼?有兩把鑰匙:

歷史鑰匙;君王鑰匙。

03 歷史鑰匙

如果仔細讀歷史,就能發現其中關鍵的歷史鑰匙。

對於開國君主來說,不論是哪個階層出身,能走到開國君主那個位置上,都經歷過最殘酷的考驗。

他們早已超越了出身的階級,進階到食物鏈最頂層,他們是那個時代最傑出的政治家,都有海納百川的胸襟。

那個層面的人物,他們自身的一些習慣,當然也會影響他們的某些決定,但那都是小的層面。當他們做戰略性質的決策時,主要看戰略大趨勢,很少會被細節影響。

戰略層面上,這些人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吸納天下英才為「我家」所用。劉邦晚年的《大風歌》,其實是所有最高領導的心聲。「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其實就是找人給咱家守護家產的意思。

理解了這些,就很容易明白,殺功臣還是不殺功臣,關鍵要看這些功臣——時代俊傑——是否威脅到皇權?

肱骨功臣是否威脅王權的評判標準有兩條:

標準之一,歷史經驗

中國人善於總結歷史經驗,二十四史其實就是歷史經驗大總結。開國君主,會以史為鑑,總結哪些因素對皇權構成威脅。

嬴政時代,他的政治理想氣吞天下。統一六國之後,他還想繼續開疆擴土。那種情況下,人才太少。

所以文臣武將都要繼續發揮作用,所以功高蓋世的王翦也能善終,所以聲名顯赫的蒙恬、李斯等人都能繼續風光。

劉邦不同,他經歷了秦末大起義和楚漢戰爭,深知傑出將帥的破壞力,所以選擇殺韓信等人。同時他又需要搞建設,所以把能臣幹吏都留了下來。

從歷史進程上來看,武將並沒有辜負西漢。

諸呂威脅劉家皇權,太尉周勃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七王之亂,又是周亞夫力挽狂瀾。

在漢武帝時代,衛青、霍去病開疆擴土。

最後篡西漢皇位的王莽,也不是武將。

這種情況下,東漢開國者劉秀,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時,自然沒必要效仿劉邦去殺武將。如此劉秀和他的雲臺二十八將,反而在青史上落得好名聲。

李世民在凌煙閣刻24功臣圖,其實就是效法劉秀,同樣也落下好名聲。

然而東漢和唐帝國,最終都亡於軍閥,這是血淋淋的教訓。

所以到趙匡胤開創宋之後,再次總結歷史經驗。加上趙匡胤他自己是軍人造反起家,還沒等拿下燕雲十六州,就急匆匆杯酒釋兵權,導致宋朝先天缺陷。

到南宋趙構,竟然連嶽飛都殺了

宋重用文人,最終被遊牧民族徵服。對漢文化底蘊深厚的南方而言,那是奇恥大辱。所以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對文人官吏集團前所未有地苛刻。

在大一統王朝歷史上,明是對文官最為苛刻的王朝,開國便屠戮文官集團,撤銷宰相制度,非常罕見,但也是對歷史總結的結果。

光憑歷史經驗,無法解釋所有問題。

——如果都是學前人,朱元璋就應該吸取劉邦封「劉姓王」太多,最終導致七王之亂的情形。實際上朱元璋給自己兒子封王,比劉邦還狠。

——隨著歷史的延伸,文官和武將都有過誤國的時刻,不可能全部都靠殺戮解決。

那就是第二把鑰匙,君王本身

04 君王鑰匙

實際上吧,開國功勳能否威脅到皇權,和開國君主本身有很大關係。

如果勳貴們比皇帝年齡大,死在皇帝前面,自然就無法威脅皇權。常遇春死得早,避開了朱元璋的屠刀。

看看不殺功臣的開國創業君主:

嬴政,20多歲親政,30多歲統一中國,比李斯年輕得多,和蒙恬歲數差不多大。

李世民,比凌煙閣24功臣都年輕。

成吉思汗也是,起家時很年輕。

——起家年輕的開國創業者,文臣武將都能繼續使用。尤其是建國之後還非常年輕的李世民,也能把文臣武將的價值最大化。

劉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和二十八將中的主要功臣年歲相當。

趙匡胤(927年-976年),和主要將領石守信、高懷德等人年歲相當。

——和肱骨之臣年歲相當的開國創業者,大致能和諧相處,但武將會失去用武之地。所以東漢和北宋的開國武將都早早功成身退。

再看看殺功臣的開國君主:

劉邦比嬴政小3歲,比韓信大20多歲。韓信死時,才35歲。要知道劉邦在35歲時,還在市井中逍遙快活呢。所以劉邦無論如何不敢留一個年富力強的韓信在身後。

也就是說劉邦臨死之前才殺掉他們,就是擔心幾位威脅到自己老婆孩子的生命和財產。看了這個時間點就明白,劉邦並非是亂殺,而是到了那個點,不得不做選擇。

再看朱元璋殺的藍玉、馮勝、傅友德,時間點也類似。

在1392年之前,朱元璋並沒有殺武將。

常遇春死於1369年,病死。

李文忠死於1384年,病死。

徐達死於1385年,病死。其中徐達、常遇春和朱元璋算同代人。藍玉、馮勝、傅友德就比朱元璋年輕許多。

1392年,太子朱標死了,朱元璋選擇年幼的朱允炆為皇太孫。如果朱標還在,藍玉、馮勝、傅友德都不用死。

因為朱標跟著朱元璋打天下,在明朝建立過程中積累了足夠的威望,能震住那幫淮西勳貴悍將。

朱允炆乳臭未乾,所以朱元璋只能選擇在1393年殺藍玉,1394年殺傅友德,1395年殺馮勝。朱元璋本人死於1398年。

也就是說,朱元璋殺掉最後一批能徵慣戰的將領,也是風燭殘年了。

朱元璋這時候怎麼沒有考慮留下一兩個武將輔助朱允炆,防止出現漢朝老劉家王爺造反的那般局面?也許在他心中,朱家人造反,江山還是朱家的,但無論如何也要把所有外人造反的可能性滅掉。

——開國君主屠殺功臣與否,關鍵就在於它:時間。

任何朝代,開國創業君主年富力強時,都不會屠戮功臣。

如果功臣比開國創業君主年輕太多,如韓信比劉邦年輕20多歲,那就危險了。

這裡的危險,也有兩層解讀。比方說藍玉,如果朱標不死,藍玉還能保住命;換成年少的朱允炆,就活不成了。湯和,比朱元璋年紀大,快掛了,就能保命。

理解了這些之後,就可以揭開很多歷史謎團。

其實歷史上很多所謂的謎團,抽絲剝繭之後,都會發現其因果並不複雜,而且可以從中吸取經驗教訓為我所用。

而研究歷史的本質,就是要把這些看似複雜的東西簡單化。

相關焦點

  • 「共患難易,同富貴難」,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為什麼不殺手下功臣?
    共患難易,同富貴難。不過,劉秀與他的兄弟,倒是既做到了共患難,又做到了同富貴。打下天下後,劉秀手下的功臣們,終身富貴,而且,富貴爵祿還延續到了他們的後人。劉秀是怎麼做到的呢?長達30年的調整窗口開國皇帝最擔心的,還是後人壓不住這些老兄弟。英布造反時,曾說:韓信、彭越死了,劉邦年紀大了不會親自來,別人我都不怕!所以,如果開國皇帝時日不多,那就只能痛下殺手。
  • 只可和他共患難,不宜與他同安樂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任用大夫文仲、範蠡整頓國政,經過十年的忍辱負重和勵精圖治,使國家轉弱為強,終於擊敗吳國,洗雪國恥。越王勾踐滅了吳國,在吳宮歡宴群臣時,發覺範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邊找到了範蠡的外衣,大家都以為範蠡投湖自殺了。
  • 人類歷史絕無僅有的君主,既是一國開國君主,也是另一國亡國君主
    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有些君主的身份是很特殊的,身兼開國君主和亡國君主的兩個身份,比如中國東魏王朝的孝靜帝元善見,他不僅是東魏王朝的開國皇帝,也是東魏王朝的亡國皇帝,換言之東魏王朝的開國皇帝和亡國皇帝是同一個人。
  • 未來7天,一見傾心,摯愛出現,3星座攜手愛情,同患難共甘苦
    想要很好的經營一段感情就要懂得彼此之間保留一些神秘感,讓對方能夠有自由感和空間感,不讓彼此感到很累,隨之而來的就會有爭吵有隔閡,這些問題的出現也就證明了彼此之間感情並不牢固,所以,要信賴自己的愛人是很重要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未來7天,一見傾心,摯愛出現,3星座攜手愛情,同患難共甘苦。
  • 《大道朝天》井九選先入為主趙臘月還是共患難白早呢?
    貓膩這部《大道朝天》呢,出現了兩位疑似井九的命中注定——趙臘月和白早,按照貓膩的套路,井九的女主人也應該是在這裡面選吧。這兩位美女自然是容貌也出類拔萃,境界也是飛速提升,在同輩弟子中是武藝超群,一切都符合女主人的設定。目前在大道朝天的朝天大陸,關注井九的「粉絲們」也分成了兩派,青山宗的弟子們不用說了,支持的當然是井九和趙臘月這對CP;而中州派的弟子則認為井九和白早在一起。
  • 舉國悲痛:少共國際師,最後的開國將軍楊思祿去世,享年104歲!
    少共國際生誕生於1933年,肖華上將曾任少共國際師師長,」是由一群平均年齡不到18歲的青少年組成的一支紅軍部隊。這支部隊雖然年齡小,但是卻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衝勁,在反圍剿鬥爭中展現出了令人驚嘆的表現。1935年2月10日,由於減員嚴重,少共國際師撤編。
  • 魏晉南北朝開國君主皆為卓越之人,為何其諡號都含有「武」字?
    古代在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國家和地區都使用諡號。諡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曾短暫的廢除了諡號這一制度,但秦朝滅亡後漢朝時又恢復了諡號制度。諡號的評法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大動蕩的一個時期,時間跨度數百年。
  • 他是少共國際師走出來的開國將軍,104歲健在,他是誰?
    8月5日,少共國際師即第1軍團第15師在江西省博生縣(今寧都縣)成立,第1軍團第15師由一群平均年齡不到18歲的青少年組成的武裝部隊,少共國際師的前後四任師長都是20幾歲年紀,1935年遵義會議後不久,2月10日,第1軍團第15師分別編入紅軍第1、第2師」。至此,「少共國際師」也就成了歷史名詞。
  • 死亡擱淺製作人加盟騰訊,曾製作合金裝備,還和小島秀夫共患難
    今泉健一郎是一位同樣資歷深厚的遊戲製作人,當然他沒有小島秀夫那麼出名,不過其本身也是死亡擱淺乃至於合金裝備的遊戲製作人,曾經在科樂美工作時擔任了合金裝備多部作品的製作,而在小島秀夫和科樂美鬧翻之後 ,今泉健一郎也選擇和小島秀夫共患難一起離開,並且成立了小島秀夫工作室,也就是說它是小島秀夫的創始人之一。
  • 前博納總裁夫人:與夫共患難遭棄,「小三」生子,自己慘遭免職
    這個社會上有太多只可共患難,但是不可同富貴的例子。臧黎璐與於冬就是如此。臧黎璐的父親是南京電影公司的發行經理,於冬因為在中影集團做發行工作,所以在業務上與南京電影公司有往來。於冬出生於工人家庭,當時僅是中影集團的小科員,臧黎璐的家庭情況和他有天淵之別,不過臧黎璐看上了他的書生氣和上進心,認為他只是暫時的窮困,未來他是潛力股。剛結婚的時候,臧黎璐與於冬住在60平米的房子裡,房子由臧黎璐貸款所購。
  • 龍珠:特蘭克斯的「兩女友」,一個共患難,一個氣壞貝吉塔
    直到後來她與特蘭克斯一同出現,才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在《龍珠超》裡,小舞和特蘭克斯之間有段感情戲除了小舞之外,還有一人的呼聲也是蠻高的,所以說特蘭克斯也算是有「兩女友」的人,一個可以與他共患難,一個卻氣壞了貝吉塔,那到底是誰有這本事呢?
  • 龍珠:特蘭克斯的「兩女友」,一個共患難,一個氣壞貝吉塔
    直到後來她與特蘭克斯一同出現,才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在《龍珠超》裡,小舞和特蘭克斯之間有段感情戲除了小舞之外,還有一人的呼聲也是蠻高的,所以說特蘭克斯也算是有「兩女友」的人,一個可以與他共患難,一個卻氣壞了貝吉塔,那到底是誰有這本事呢?
  • 一個女人可不可靠,取決於「態度」
    男人若是遇人不淑,遇到一個「假愛」自己的女人,男人痴心錯付,最後常會感到遺憾,不僅浪費了時間,還消耗了感情,內心難免會感到難熬。具體來講,一個女人可不可靠,取決於「態度」,別不了解。會不會忠誠於你,為你收斂自己的行為。一個女人在和你交往過程中,以一種「遊戲愛情」的態度和你談情說愛,她會輕易和你說「我愛你」,也會輕易對你說「我不愛你了,分手吧」。
  • the king:永遠的君主什麼時候播 永遠的君主韓劇預告上映時間
    《The King:永遠的君主》是由白尚勳執導、金恩淑編劇,由李敏鎬、金高銀主演的電視劇。於2020年4月17日,在韓國SBS電視臺播出。該劇以平行世界為背景,講述了想要關閉次元之門的理科型大韓帝國皇帝李袞,和想要守護朋友及愛情的文科型大韓民國刑警鄭太乙,兩人輾轉於兩個世界互相幫助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 口袋之旅君主蛇怎麼配置 君主蛇搭配推薦一覽
    口袋之旅君主蛇怎麼配置,君主蛇搭配推薦一覽。口袋之旅h5一款還原口袋妖怪原作的回合制策略html5遊戲。遊戲內的口袋妖怪和原作一樣共分為17種不同屬性,例如火、水、草、電、冰、蟲、飛行、地面、巖石等等。小編今天帶給大家的是君主蛇隊伍配置的推薦,還不知道君主蛇怎麼搭配的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吧!
  • 球員曾跟天海共患難,如今俱樂部卻脅迫放棄倆月工資!
    日前,天海解散之後大部分球員都已經踏上了尋找新東家之路。如今中國足球整體就業環境並不容樂觀,除了少數天海主力能成為中超搶手貨,迅速找到新東家之外,其餘球員想要找到一份合適的新工作,已經是非常難的事情。正當這部分天海球員為找不到新東家發愁時,他們還收到了一個雪上加霜的壞消息。
  • 《封神榜》封了365位正神,姬昌作為開國君主,為何榜上無名?
    而令大家沒有想到的是,西周的開國君主周文王姬昌,卻不在封神榜上。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首先,封神榜上的人大多都是應劫而死,而姬昌卻是壽終正寢。之所以會出現封神榜這麼個東西,是因為闡教元始天尊門下十二弟子犯了紅塵之厄,殺罰臨身。同時,昊天上帝又命十二仙首稱臣。十二仙首不樂意,元始天尊便出面幹預。
  • 除了宋末二帝外,宋朝共16位君主,竟有6人無親生兒子繼承皇位?
    善言而不能行,言行不一,這大概是自古以來不少社會精英們的普遍狀態《趙宋:十八帝王的家國天下與真實人生》,遊彪著,天地出版社出版不知為什麼,我們的歷史研究對人物和事件的評價似乎易停留在兩個極端學術界的這類現象並不罕見,有些人道德學問並無過人之處,甚或一無是處,卻能在某些人的提攜和暗箱操作之下成為學術「帶頭人」。善言而不能行,言行不一,這大概是自古以來不少社會精英們的普遍狀態,直至今日,似乎並無太大變化,這不能不說是學術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