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趙毅波)首鋼處置旗下資產的動作仍在繼續。12月26日,新京報記者自北交所看到的預披露信息顯示,首鋼擬掛牌出售煙臺首鋼東星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星集團)35%股權。目前,掛牌價格尚未披露。
東星集團歷史悠久。據官網介紹,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東星集團在吉林省磐石縣的大山深處開山建廠,原為兵器工業部直屬「三線」軍工企業,專業生產小口徑高炮炮彈引信,時稱「國營第三二四廠」。1988年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工廠整體劃歸首鋼集團。1993年,工廠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依靠自力更生,完成全廠7000多人隔海跨省整體大搬遷,在煙臺開始二次創業。
目前,東星集團總佔地面積達80萬平方米,分別在煙臺開發區、福山區、北京市密雲開發區、廣州市番禺區投資建廠,所下轄的14個經營實體和8家合資企業,合計員工總數四千餘人。
作為中國頂級鋼鐵巨頭和北京最大國企之一的首鋼,自從搬遷完成後,就開始實施大幅度的業務轉型。對於公司戰略,首鋼在官網中稱,通過打造全新的資本運營平臺,實現鋼鐵和城市綜合服務商兩大主導產業並重和協同發展。
今年8月,首鋼官網發文指出,將通過股權運作、有序進退,推動從實物管理向價值管理轉變,從業務活動控制向財務控制轉變,從鋼鐵產業為重心向多產業發展轉變。
近期以來,首鋼集團資產轉讓動作不斷。
今年11月,首鋼集團旗下的北京首鋼礦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將安徽首礦大昌金屬材料有限公司51%股權掛牌出讓,轉讓底價17.7億元。
今年12月,首鋼旗下的東方鋼鐵投資有限公司將東鋼集團有限公司40%股權及8.34億元債權掛牌出售,作價8.6億元。後者是首鋼第一個在海外投資建廠項目。
據此,11月以來的以上兩大項目掛牌轉讓價超26億元。不過,首礦大昌、東鋼集團和東星集團三大轉讓項目的資產質量大不相同。
首礦大昌主要負責霍邱鐵礦項目。據新京報11月27日報導,由於項目本身及其民營股東安徽大昌礦業集團有限公司捲入到以倪發科為首的安徽官場窩案,首礦大昌項目持續停擺。2016年至今,首礦大昌未產生收入,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為零。截至2017年6月底,資產總計46.9億元,負債總計17.75億元,所有者權益29.18億元。
東鋼集團也不樂觀。據北交所信息,東鋼集團處於停產狀態。北交所掛牌項目顯示,截至評估報告日工程沒有竣工決算。由於沒有竣工決算,東鋼房產證均沒有辦理。東鋼集團2016年營業收入為零,淨利潤虧損23654萬元。
東星集團業績較佳。據北交所披露,2017年前10個月,東星集團營業收入4.7億元,淨利潤8072萬元。資產總計12.95億元,負債總計10億元,所有者權益2.9億元。
據官網介紹,當前,東星集團已在車用空調、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車用粉末冶金零部件、工程機械零部件、冶金生產配套裝備、衝壓產品、高低壓電氣設備等多個領域憑藉產品優異的品質樹立起東星品牌,並匯集了卡特彼勒、GE、豐田、本田、索尼、松下、安川、貝洱、法雷奧、現代、三星、LG、鬥山機械、東洋機電,中國一汽集團、上汽集團、廣汽集團、北汽福田以及首鋼集團、寶鋼、鞍鋼、包鋼等一大批高端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