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何在的《悟空傳》裡有一句經典語錄:
我若成佛,天下無魔,
我若成魔,佛奈我何?
19年前讀到它,一腔熱血沸騰,萬心激情澎湃,誓要用這一條小命拼出個「你魔我佛」。
19年來,拼了,鬥了,傷了,愛了,嘆了,也笑了。
回過頭,似乎更認同這一句:
我若成佛,許你成魔,
我若成魔,助你成佛。
02
從「天下無魔」到「許你成魔」,從「佛奈魔何」到「魔助成佛」,這到底是「老了鬥不動了」,還是「悟了放下了」,真不好說。
還是說部電影吧,這樣簡單,就——《白蛇緣起》。
2016,《大魚海棠》,豆瓣6.7;
2017,《大護法》,豆瓣7.8;
2018,《風語咒》,豆瓣6.9;
2019,《白蛇緣起》,豆瓣8.0。
就國漫來說,《白蛇緣起》的成績算是不俗了,但網上罵聲依舊一片,罵的是——編劇。
庸俗的愛情故事,老套的情節設置,開篇就是一個被全世界編劇用到爛透的梗——失憶。
可就是這「失憶」,拿來談談「對佛魔的定義」,倒可達意。
03
因為「失憶」,白蛇忘了自己被蛇母指派去幹掉國師,卻被國師打下山崖,更忘了自己曾經是一個「蛇妖」。
化作人形的她,走在為國師捕蛇修煉為生的村子裡,想弄清楚自己是誰,而捕蛇村的人們也想弄清楚她是誰。
我們都是「失憶」的,不是嗎?
被扔到這地球上來,一出生只會哭,誰也搞不清楚自己是誰。
人的一生平均27393天(以75歲來算),其實只幹了1件事:弄清楚自己是誰。
27393天搞清楚1件事,按理說實在不難,可問題是:我們都指望在別人的眼睛裡發現自己是誰。
於是,正如這「失憶」的白蛇:
露出尾巴前:她是捕蛇村人人眼裡的「大美女」,是年輕男人們都想親近的對象;
露出尾巴後:她是捕蛇村人人眼裡的「妖魔」,是人人喊打人人要滅的對象;
找回記憶前:她覺得自己也是個「人」,與別人沒什麼不同,甚至比別人還美些;
找回記憶後:她覺得自己是個「妖魔」,是與「人」誓不兩立的,必須世世代代拼個「你死我活」。
04
唯有一人,不用「相」去看她,不用「記憶」去看她,只看她的「心」。
這個人就是男主——許宣。
「人間多的是長著兩條腿的惡人,長了個尾巴又怎樣?」
「人妖兩途天地無情,但你我之間有——情。」
這就是許宣心裡的「她」:沒有定義,沒有對立。
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嗔是地獄,愚痴是畜生。
《六祖壇經》裡的這段話,早破了一切「相」,只是你我執著,不如許宣。
你當然可以說:許宣這可不是高明,這是「被愛情衝昏了頭腦」,所以妖都是西施。
可是「愛」就是來「破相」的,不是嗎?
作為人類最高的情感,「愛」我們唯一通達「直心」的路徑;是我們唯一破除「障礙」的力量; 是我們唯一認出「你我一體」的智慧。
許宣給白蛇的,是「真愛」。
給得起「真愛」的,是佛。
05
你若成「佛」,允不允許別人是「妖魔」呢?
還是:你若成「佛」,便要消滅一切「妖魔」呢?
許宣沒想「消滅」白蛇,許宣只想「愛」白蛇,而且是平等、正等地愛白蛇,絕不是「因為可憐她便愛她」,更不是「因為自己是個好人,所以該去愛她」。
這裡有天壤之別。
「因為可憐她便愛她」,那是自許自己高人一等,看別人低一等;
「因為自己是個好人,所以該去愛她」,那是拿別人證明自己是聖人。
可惜啊,越證明,越虛偽。
「許你成魔」,是不對你下定義、不對你做評判,於是「我」也就沒了定義,沒了評判。
「我是不是佛」,不是靠「你是不是魔」對比出來的。
「我」不需要定義,才真正存在。
06
許宣愛白蛇,但白蛇自己過不了自己這關:
「你是人,跟我在一起,只會害了你。」
那許宣如何救她?
讓自己成「佛」!
成了佛,就能救任何人,就能度化任何人,就像能力高的人就能幫助能力低的人,有錢的人就能幫助沒錢的人。
我們通常都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花費一生,努力讓自己變得更有能力、更有權勢、更有錢財,更有影響力,更有修為,更有神通,於是就能心想事成......
可真是這樣嗎?
電影中,許宣如何救她?
讓自己成「妖」!
是的,許宣捨棄了自己的「人之精」,換成為「最無能、最無術、最弱小的妖」。
而這「最無能、最無術、最弱小的妖」再次找到白蛇時,面對的一頭是法術無邊的國師,另一頭是妖術無邊的蛇母,就連所愛的白蛇,都成為了一條巨蟒。
這長著狗尾巴的小妖,能幹啥?
07
每一個人都想往上走,沒人肯回頭。
可是,如果成為「無上」就能救人,那克裡希那穆提當年為何不繼續當「明星社」公認的世界導師,讓萬人敬仰,為萬人說法?
為何克裡希那穆提要宣布解散「明星社」,成為一個無供養、無組織、無人跪拜的普通小人?
如果成為「無上」就能救人,那悉達多太子當年為何不乾脆去當國王,把自己的國家發展成「無上第一強國」,然後:施仁道,救天下?
為何悉達多太子偏偏放棄一切榮華富貴,放棄一切權勢地位,跑到森林裡面,成為一個「無下」的乞丐?
我們往往看到的,都是如今悉達多太子被公認為「釋迦牟尼佛」的這一刻,於是認為「成佛才強大」;
卻極少有人看到2500年前,當悉達多太子逃出皇宮,放棄母子,背叛父親乃至整個釋迦族對他的期待時,他被公認為「無情、無義、不忠、不孝、叛國」之人;
當悉達多出了家,他又背叛婆羅門師門,喝下牧羊女的羊奶背叛只吃素的誓言,成為了「破戒、破律、叛教、叛道」之人。
出家前的悉達多
出家後苦行中的悉達多
這樣一個人如果當時就在你我身邊,你我怎麼看他?
離遠點吧傻子,滾開點吧瘋子,一個人下地獄吧,別扯著我......
這才是心裡話。
然而,對於悉達多來說,恰恰就在所有人都比他「高大上」時,正是他破除「身見、我見」的一刻。
這一刻,才是他走向涅槃的真正起點。
08
你若成「魔」,助不助別人成「佛」呢?
還是:你若成「魔」,便見不得人好,別說助人了,恨不能人比你更下一層地獄呢?
這長著狗尾巴的許宣來到村民面前,說了句:
「我是變成妖怪了,但我是回來救你們的,相信我,快逃吧。」
這長著狗尾巴的許宣又來到巨蟒面前,說了句:
「我雖然是個最弱最小的妖,但我會拼盡全力保護你。」
他這麼說了,也這麼做了,拼盡全力,成就他人。
小又怎樣,弱又怎樣,小和弱都是人心的定義,而「人心死,法身活」;
法術又怎樣,妖術又怎樣,真正的「道」既不是「法術」,也不是「妖術」,而恰在那最低處,在那屎溺間。
《六祖壇經》早有曰:
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舍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
最弱最小的妖站在國師、蛇母、巨蟒之間,看著這些高人拼個你死我活,然後全部倒下。
最弱最小的妖站在最低處只管去「愛」時,所有的人、妖最終望向了他。
我若成佛,許你成魔,
因為「無上=無下,無下=無上」。
我若成魔,助你成佛,
因為「我=你,你=我」。
關注我們,你的每一次參與都是一份力量!
禪說電影
不一樣的角度看電影
讓我們一起:
【看】他人的電影,
【觀】自己的生活,
【導】自己的人生。
本文作者:素說
圖片來源:網絡,若有不妥,請及時聯繫定會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