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劃分了三個文明等級,飛出銀河系需要達到哪種文明等級?

2020-12-07 科學新視界

看過《三體》的朋友,應該對黑暗森林法則有印象,劉慈欣把宇宙比喻成一個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遊走在裡面的獵人,面對競爭對手,它們會選擇將其消滅。文明之間的競爭從來都是火花四濺的,因為雙方擁有著完全不同的文明模式。關於宇宙中的文明,科學家早在上個世紀就開始探討了。

1950年,費米悖論橫空出世,科學界開啟了一場大辯論,地外文明到底在哪?1965年,前蘇聯科學家卡爾達肖夫建立了文明等級模型,當時他只劃分了三個等級。後來的科學家認為單純用能源利用類型,來劃分文明有點不嚴謹。又加上了一些依據,文明等級的劃分更加嚴謹,劃分依據也更多了。

這就是卡爾達肖夫指數,也可以叫文明發展水平指數。按照這一指數,我們目前的文明等級還不到一級文明。卡爾達肖夫認為一級文明可以利用母星上所有的可利用資源,我們現在的水平明顯達不到,不過有科學家說在本世紀末就可以達到了。二級文明將利用恆星的能源,我們利用的恆星就是太陽了。

科學家一直在想辦法模擬出太陽內部的核聚變,想辦法實現可控核聚變。這是一種擁有無限可能的新能源!只要我們掌握了它,能夠把飛行器的速度提升一大截,飛出太陽系是不成問題的。科學家戴森認為我們想提升文明等級,就得學會利用恆星的能源。

為此,他提出了戴森球模型,這是個大型核聚變反應堆。至於更高的三級文明,目前科學家也沒有給出太多解釋,這種等級的文明已經不是我們才猜測出來的了。有人說它就是神級文明,縱橫宇宙不是問題,還能夠利用空間結構,實現跨區域飛行。它們所擁有的能力,不是我們能想像到的,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敬畏之心。

那達到哪個級別才能夠飛出銀河系?銀河系的直徑超過了20萬光年,太陽系不過2光年,兩者可謂是天壤之別,問題在於我們想飛出太陽系還有點費勁,想飛出銀河系現在完全做不到。能進行星際航行的飛船,首先要配備新型材料,確保飛船不會老化,零件不會有毛病。至於飛船的核心動力,科學家有兩種觀點。

一個是離子推進技術,可能要用到粒子加速器。另一個是核聚變推進技術,發動機配備核聚變推進技術,有望實現亞光速飛行。不過這裡面還有許多難點沒有克服,保守估計也需要200年的時間,快一點的話可能本世紀末就可以實現了。

若是真的採用核聚變技術作為動力,我們就得制定出合理的飛行路線,需要經過恆星系,補充能源。這對飛船設備的壽命提出了要求,少說也要堅持一千年,理想狀態需要幾萬年。這麼長的時間不會發生意外嗎?這還真不好說。所以想單純的依靠飛船飛出銀河系,需要的時間太長了。

一級文明是做不到的,二級文明勉強能做到,就是時間太長了。唯有三級文明,可以飛出銀河系。根據科學家做出的假設,三級文明能夠合理利用空間結構,進行跨區域飛行。科幻小說裡提到的曲率飛行技術,就是利用了空間結構。不過到底該怎麼利用,彈性壓縮空間該如何實現,這些我們都不清楚。

有的科學家給出了一大堆公式,幾十頁說明,這些真的能實現嗎?恐怕他自己心裡都沒底。我們對空間的認知並沒有什麼突破性的進展,它真的太神秘了,這未免有些讓人沮喪。但科學就是這樣,在摸索中前進,希望科學家早日破解空間的奧秘。

相關焦點

  • 宇宙文明等級被劃分,神級文明真的存在?科學家大膽猜測!
    在古代的時候,根本沒有機會看一看宇宙是何模樣,如今可以通過望遠鏡看到了百億光年外的宇宙,這些都是令人十分震驚的,目前人類的文明格外先進,很多科學家一直認為人類在地球上是極為孤獨的,畢竟人類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產物,也是最先進的文明。迄今為止還沒有文明能夠超越人類,這個說法提出之後,在科學界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宇宙文明等級被劃分,神級文明真的存在?科學家大膽猜測!
  • 宇宙的文明實力是如何劃分的?最高等級的文明實力會有多強大
    其實關於宇宙文明怎麼劃分,這個真是無人知曉的那是因為我們人類自己飛出地球去探索浩瀚的宇宙頂多也就是半個世紀左右,而現在的我們自己卻連太陽系還都沒有辦法飛出去,更別說去跟浩瀚的宇宙中那些真正的強大外星文明所接觸了,那麼我們人類自然也是沒有辦法了解這浩瀚的宇宙中各級文明劃分的標準了。
  • 人類文明的等級是幾級?什麼時候才能飛出銀河系?
    雖然人類自身飛不遠,但人類發射了5個能夠飛出太陽系的無人探測器——先驅者10、11號,旅行者1、2號,新地平線號,它們可以代替人類去往宇宙深處。儘管這五艘星際飛船可以離開太陽系,但半徑可達1光年的太陽系仍然非常大,星際飛船至少需要1.8萬年才能真正飛入星際空間中。然而,人類發射的五艘星際飛船都無法飛出銀河系。
  • 宇宙文明等級劃分,7級文明讓你目瞪口呆!
    對於宇宙文明的劃分,我們現階段一般採用尼古拉·卡戴舍夫(Nikolay Kardashev)提出的文明分類方法。這是一種衡量文明技術先進水平的方法,根據此方法模型,我們地球上的人類文明水平僅為0.75。
  • 宇宙等級該如何劃分?人類文明僅在0.76級,何時才能達到1級?
    宇宙中的文明等級可以劃分為7個等級,其中人類的文明是我們唯一能接觸到的,興許是人類文明太落後了,所以才無法和宇宙中的高等文明交流,可是在人類的眼中,顯然自己的文明也是很先進的,畢竟人類都可以窺探宇宙,將腳步邁入外太空了。
  • 文明要多少級才能飛出銀河系?科學家:方法已經寫在紙上了!
    各位熟悉的文明等級劃分方式是前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肖夫提出的用能用使用功率的方式,將宇宙文明劃分為三個等級,這種很黃很暴力的劃分方式其實蠻符合戰鬥民族的性格,但隨著科學與科技的發展,似乎很難完整表現一個文明的級別,所以在卡爾達肖夫指數上,又擴充了新加入的一些現代科學前景!
  • 人類還需要多久才可以飛出銀河系?科學家:答案都在紙上!
    甚至在上個世紀,很多科學家都紛紛表示,當人類進入到21世紀,人類甚至可以在銀河系中進行星際旅行。不過,如今已經是2020年了,我們都知道,人類仍然無法飛離地球,甚至就連想要重新登月,都變得非常的困難。那麼,人類需要多久才可以飛出銀河系呢?這裡,我們就需要先從上世紀60年代,前蘇聯的天文學家卡爾達肖夫提到的宇宙文明等級指數來說起了。
  • 宇宙文明是如何劃分的?共7個等級,人類連一級都沒達到!
    宇宙文明是如何劃分的?共7個等級,人類連一級都沒達到!提及宇宙,人類有一種異樣的情愫。宇宙無邊無際,浩瀚無垠,幾乎沒有盡頭。對人類而言,探索宇宙是一項永無止境的事情。曾經科技較為落後,人類對宇宙懷著一種敬畏的態度。
  • 宇宙的文明等級劃分:3級文明最強,只有0.75級的地球還很弱小!
    我們人類從未發現過除人類以外的第二個智慧文明,所以我們對於真實的外星文明是怎樣的是一無所知的。們所有的猜測和認知都是基於我們人類現有的知識儲備,真實的宇宙文明到底是什麼樣子,我們一天不看到,就一天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的預測。
  • 如果把宇宙文明按網絡小說的等級來劃分,會是什麼樣子
    你是否想過,如果把宇宙中的文明按照玄幻小說裡的等級來劃分,會是什麼樣子的?而我們人類,目前又是處於哪個等級?尼古拉·卡爾達肖夫他以一個文明所能掌控的能量的大小為標準,將整個宇宙的文明劃分成了三個等級:一級文明:
  • 宇宙文明的7個大等級劃分,為何說人類無法進化到最高等級?
    而針對不同探索能力文明,科學家們初步的將文明分成了7個大的等級。那你們知道人類文明正處於哪個等級上呢?第一級文明:行星文明這是最低等級的文明,我們人類文明正在這一個級別上攀登,目前應該正處於中級階段。在個體上,這個等級的文明應該能夠通過向體內植入計算晶片來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不然龐大的科學體系的基礎學習時間會無比漫長,可能會讓人終其一生也學不完一個最細科學分支。基本的已知疾病會被完全治癒,人類的平均壽命將會達到200歲。不僅如此,在跨恆星系探索時,還有一定的概率碰到外星文明並產生交集。
  • 宇宙文明等級是如何劃分的?人類有希望成為宇宙中最高的等級嗎?
    宇宙文明等級是如何劃分的?人類有希望成為宇宙中最高的等級嗎?就在上個世紀的60年代,一位來自前蘇聯的宇宙學家卡爾達舍夫,劃分了宇宙的文明等級,實際上有關於宇宙文明分級,也是一個既科學又科幻的概念,而有關於這個概念,最被大家認可的就是卡爾達舍夫指數。
  • 如果宇宙文明可劃分為七級,人類在哪一個等級?答案讓我們沉默
    在上世紀60年代初,前蘇聯宇宙學家卡爾達肖夫,根據文明可以掌握和利用的能源等級、總量,假設出了宇宙文明的三級模型。後來,又有科學家將這個三級模型延展到了七級,也就是宇宙文明的實力可劃分為七級。一級宇宙文明可以稱之為行星文明,也就是能夠利用母星上的所有能源和資源。我們知道,任何一個文明最初發展的地方都是在行星上,而作為一顆生命星球,必然是存在大量資源和能源的。
  • 宇宙文明等級跨度極大,人類卻僅有0.7級?那7級文明有多麼可怕?
    而科學家們為了衡量我們的文明水平,提出了宇宙文明分級這一說法。雖說這個分級方法不太現實,但是蘇聯的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肖夫也確確實實提出了這一理論,並且通過卡爾達肖夫指數來定義宇宙文明等級。卡爾大肖夫指數也就是通過衡量能源利用率來劃分文明等級的一個方法,並且尼古拉·卡爾達肖夫認為文明的進步會跟著能量的提升而提升。
  • 光速絕非宇宙的極限速度,人類無法超越光速,只因文明等級太低
    那我們還得等到什麼時候才能飛出太陽系?有人提出,只要我們的速度變得非常快,我們就可以從太陽系飛出去。舉例來說,飛出太陽系,首先要讓自己的速度超過第三宇宙速度16.7公裡,也就是每秒16.7公裡,這樣才能擺脫太陽的引力。現在,我們的新視野,旅行者,先驅者等系列飛出都有這樣的速度,但這個速度只是能逃出來,而不是最快的。
  • 宇宙文明等級劃分,三級文明讓你目瞪口呆!
    對於宇宙文明的劃分,我們現階段一般採用尼古拉·卡戴舍夫提出的文明分類方法,這是一種衡量文明技術先進水平的方法,根據此方法模型,我們地球上的人類文明水平僅為0.75級。一級文明又被稱為「行星文明」該文明具有開採所有行星資源的能力,控制一顆行星的天氣、地震,甚至可以摧毀一顆行星,可惜我們人類連一級文明都達不到。
  • 按照文明等級的劃分,《三體》中的各大文明分別處於哪一級水平?
    在《三體》中大劉並沒有對宇宙中的智慧文明做出明確的劃分,許多人在看完《三體》之後就會有這樣一個問題:遭到降維打擊時人類文明處於哪一級水平?掌握降維打擊這種超技術的「歌者」文明(《三體》中並未詳細介紹這一文明的具體情況,姑且這樣稱呼它)又達到了哪一級程度?
  • 如果將宇宙文明劃分下等級,人類應該算幾級?
    人類是地球的統治者,利用自己的頭腦發展出了非常發達的文明,人類造出各種各樣的機械以取代自己瘦弱的身軀;人類造出太空梭用來探索宇宙;發明了電腦、手機等電子科技來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生活!那麼,如果將宇宙文明等級劃分為五級,一級為最低,五級為最高,人類文明究竟能達到幾級呢?
  • 宇宙文明分7個等級,可人類為何連1級都不到?聽聽科學家咋說!
    從十八世紀60年代開始,隨著蒸汽機的發明和普及,標誌著人類正式脫離了手工時代,開始走上了工業發展的道路,而接下來,人類的發展速度越來越迅速,以至於如今更是直接飛出了地球,踏足浩瀚的宇宙!可能在很多人看來,人類能夠在短短幾百年的時間內達到這種成就,已經非常的了不起了,可實際上,與浩瀚的宇宙相比這點成就根本算不了什麼!
  • 人類有可能飛出銀河系嗎?
    想要飛出銀河系,速度是關鍵,準確點來說只有速度達到光速級別才有可能飛出銀河系,所以呢,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外乎能源供應問題、動力系統問題、生態模擬系統問題等等,當然關鍵之關鍵還在於提高飛行速度。只要是足夠接近光速,飛出銀河系只是一瞬間的事。有人說即使以光速飛行,飛出銀河系不還是需要至少2.4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