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訓傳承 | 老父脾氣不好能否減少贍養費?法官:不能

2020-12-24 澎湃新聞

家訓傳承 | 老父脾氣不好能否減少贍養費?法官:不能

2020-12-12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老爸 老爸 我們去哪裡呀

有我在就天不怕地不怕

寶貝 寶貝 我是你的大樹

一生陪你看日出

爸爸是孩子小時候的大樹,孩子是父母晚年的依靠。然而,有一位古稀老人卻拖著蹣跚的腳步來到坎市人民法庭,向兩個兒子主張贍養費。近日,永定法院坎市人民法庭法官巧用家訓調解一起贍養費糾紛案件,父子三人握手言和。

父子失和溝通少,老父索要贍養費

原告盧老伯今年72歲,身患多種疾病,早年妻子離家,長子已逝世,現有兩兒一女。盧老伯與兩個兒子關係惡劣,父子之間經常吵架。

這是盧老伯第三次來到坎市法庭,他曾於2012年、2017年兩次來到坎市法庭向他兩個兒子盧二、盧三主張贍養費並得到了支持。盧老伯這次來法庭請求判令提高贍養費額度。

盧二盧三表示,他們願意支付贍養費,承擔起贍養老人的義務。他們也解釋父子三人之所以關係惡劣,是因為盧老伯對家人惡言惡語還伴有家暴行為,還曾撥110誣告盧二盧三毆打他。再加上母親離開、盧三和妻子離婚等一系列變故,父子三人一直以來無法正常溝通,連贍養費都是通過法院轉交給盧老伯的。

家訓調解化心牆,案結事了父子和

周法官認為要想「治標又治本」解決這個案件,不能一味裁判,不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贍養費又會不夠,盧老伯有四進法庭、五進法庭的可能。家庭矛盾宜解不宜結,還是應該給當事人釋理說法,修復他們父子親情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為了化解雙方矛盾,周法官採取面對面的調解方式,對父子三人從人情到法律規定進行釋理說法。

法官進行圓桌調解

盧二、盧三,你們之前給的贍養費不夠支撐你們父親生活醫療所需,根據法律規定需要你們提高贍養費額度。

法官

盧二

我們父親不是一個好父親,整日咒罵我們,還報假警誣陷我們,我們之間沒什麼親情可言。以前給贍養費已經夠多了,我們不想再增加贍養費。

父子哪能真的有什麼深仇大恨,法律上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盧氏家訓提到,要敦孝悌以重人倫。你們父親給了你們生命,撫養你們長大,即使他脾氣不好,我們為人子女的不管怎麼說,還是要扛起肩上的擔子。

法官

盧二

我們一定會按時支付撫養費,照顧好父親,盡到為人子的義務。

做通盧二、盧三的思想工作以後,周法官開始跟盧老伯釋理說法。

您的兒子還是很樂意贍養您,但是您平時亂發脾氣,咒罵家人,讓他們很傷心,所以才有點情緒。

法官

盧老伯

他們是我的兒子,老子罵兒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我罵罵他們是應該的。

家和才能萬事興。盧氏家訓也說,父之所貴者,慈也。雖然子女有贍養您的義務,但是如果您不收斂自己的脾氣,也會傷了孩子們的心,傷害到你們父子之情。

法官

盧老伯

我以前的確有些偏執的行為,但是以後我會盡力做一個好父親。

看著老父親的改變,盧二和盧三放下了心中對父親的心結,表示以後會多關心老人,父子三人握手言和,保證今後會和睦相處。一堵橫在父子三人心中多年的心牆開始慢慢倒塌。

盧老伯送來錦旗感謝周法官的傾心調解

法官有話說

家和萬事興,家庭成員之間有磕碰矛盾是很正常的,父母與子女都應從維護家庭和睦的角度出發處理好糾紛。作為父母,應該多體諒子女的難處;作為子女,應該為父母提供必要的物資條件和精神慰藉,盡到為人子女的責任和義務,確保父母能安享晚年。

素材來源:坎市人民法庭

文編:藍秀華 張金蘭

原標題:《家訓傳承 | 老父脾氣不好能否減少贍養費?法官:不能》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懷疑老母親偏心,兒子拒不支付贍養費?
    方阿婆無奈將一雙兒女告上法庭,要求林明補付護理費11000元,每月支付贍養費、保姆費4000元,林妹每月支付贍養費、保姆費1000元。庭審中,林明辯稱,其將原住房賣後另買房,因與方阿婆及林妹關係不好,就沒告訴她們。2015年底,自己得了癌症,治療花費巨大,故未能支付護理費。現退休金僅4000餘元,且患病後需繼續治療,沒有能力支付贍養費。
  • 傳承良好家訓 培育優良家風
    如今,傳統意義上的大家族已然式微,但處在「小家庭時代」的中國,良好的家風家訓文化並未過時。家訓是經多年沉澱而形成的具有鮮明家族特徵的家庭文化,是家族最寶貴的財產,是每個家族成員的精神源泉。它是融化在人們血液中的氣質,是沉澱在人們骨髓裡的品格,是人們立世做人、工作生活的格調。
  • 鷹眼傑瑞米雷納的收入疫情受到影響:現在沒錢付贍養費了
    因為該死的新冠肺炎,他在法院懇求法官,能夠降低他的離婚贍養費──因為他快要沒工作了!該死的新冠肺炎,一口氣阻斷了好萊塢大亨的數條生路:他的亞馬遜小店生意理應會比蕭條的實體店面來得好,但是問題是,憑藉鷹眼的運動員形象而成立的「傑瑞米雷納小店」,賣的大多是戶外休閒用品或露營用品。
  • 老人買保健品成癮起訴兒女要贍養費 法院調解喚親情
    「我年紀很大了,我老伴兒上個月去世了,沒有勞動能力沒有收入,兒女又不給我贍養費...」12月14日,平桂法院調解了一起看似普通卻不一般的贍養案件,買保健品成癮的八旬老太謝阿姨,將兒女告上法庭,要求支付贍養費。
  • 弘揚好家風 傳遞正能量——天宮廟幼兒園傳承良好「家風家訓」系列...
    第二章:「家風·家訓」手抄報展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身處良好的家庭氛圍中,潛移默化中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道德觀。  因此,本次「家風·家訓」手抄報活動得到了家長們的大力支持,通過親子共同繪製,將一幅幅簡單精美的手抄報呈現出來,這一教育過程如春雨,潤物無聲,強化了孩子們的感恩與責任意識。弘揚了傳統美德,傳承了良好家風。
  • 法學苑|法官解讀《安家》如何捍衛婚姻家庭中的權利
    房子只是「家」的承載物,牽絆著的卻是剪不斷理還亂的婚姻家庭關係,3月16日,北京朝陽法院雙橋法庭法官助理周欣月解讀如何用法律捍衛婚姻家庭中的權利。為買房子「假離婚」——莫因小失大劇中,徐姑姑和張乘乘「假離婚」來規避購買二套房的高首付並減少稅費支出,將名下房產過戶至妻子名下,不料發現妻子出軌他人,說好的「假離婚」卻落得個人財兩空。
  • 巡迴| 兄妹七人不養老 法官巡迴「曬家風」
    巡迴 | 兄妹七人不養老 法官巡迴「曬家風」 2020-11-06 16: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蔡法院:八旬老人為贍養發愁 法官用心調解解心憂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馬彬 通訊員 李徵光)近日,新蔡縣人民法院成功解決了戴某起訴五個子女的贍養糾紛案件,法官用心調解,促使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解決了戴某的贍養問題。戴某現年86歲,共有三個兒子和兩個女兒,丈夫已去世,因年齡關係,身體不好,需要照顧,為了子女能全部履行贍養義務,故起訴要求五個子女輪流照顧戴某(若不照顧每月支付贍養費2000元)。
  • 培育好家風 傳承好家訓 鬥門鎮鬥門社區舉辦親子互動活動
    為推動家風建設、融洽親子關係,11月28日,在鬥門區鬥門鎮鬥門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指導下,鬥門社區居民委員會攜手珠海市瑞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在該社區開展了主題為「培育好家風·傳承好家訓」的親子互動活動。鬥門社區親子互動現場。
  • 法官善意執行彰顯文明,妹妹大義為兄還款
    法官善意執行彰顯文明,妹妹大義為兄還款 2020-12-16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古代20大家規家訓,持家、旺家、傳家
    ——梁燾《家庭談訓》 能夠傳承祖業,世代不熄的家族,必定是積善之家。梁燾一生為官正直,心憂君王,愛憐百姓,盡到為官的責任。雖然最終因為捲入『元祐朋黨之爭』而招致貶謫,而且一貶再貶,最終死於貶謫途中,但是梁氏家訓卻讓這位不幸的大臣流芳百世。梁燾用其生命書寫了一部忠臣賢相的悲劇史。
  • 南安眉山鄉小眉村欲樹碑鐫刻石氏家訓
    ▶85歲老人石禮周向記者介紹石氏家訓。­  在南安眉山鄉有一個叫小眉村的村莊,這裡有3000多名村人,他們都姓石,有著共同的家譜家訓,經過了上百年的傳承延續至今,使小眉村形成了鄰裡友善、民風淳樸的村莊。
  • 《朱子家訓》解讀一:古人對生活習慣有哪些要求?今人該注意什麼
    為什麼要解讀一本流傳了三百多年的家訓呢?因為這篇家訓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很多優秀特點,從現在社會的一些現狀來看,很多優秀內容正在慢慢地遺失。所以,今天我們先來解讀一下古人對生活習慣有哪些要求,現在的我們遺失了什麼?又該繼承哪些優良傳統,該摒棄什麼?
  • 聆聽家風家訓 傳承中華美德
    家庭教育基地是以「家風、家訓」為主題的教育展館,主要通過閔子騫「蘆衣順母」的故事,倡導人們家庭要以和為貴,以孝為先;還有人們身邊的孝親模範郭欣欣、科學教子呼秀珍等家庭,通過弘揚這些最美家庭的生動故事來傳家風、易舊俗、樹新風。
  • 陶氏家訓:特色在於以「賢」和「廉」為精髓
    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慄。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大意是,他這幾個孩子,老大懶惰,老二厭學,老三老四都十三歲了,還不識數,老五馬上就九歲了,整天就知道玩梨和慄。陶淵明的《責子》詩,不無戲謔成份。
  • 別說你脾氣不好。情願在現實中慢慢磨礪,還不如趁早改好
    脾氣就是一個駐紮在心裡隨時衝動隱患,它隨時會衝破心的防線,如何提高內心的承受能力,從心裡控制壞脾氣呢?人不是天生就是壞脾氣的,很多人的壞脾氣是在他的生活環境中養成的,由於身邊人的過度寬容,自己的過度放縱,抑或是從小的溺愛,不知道節制和反思,逐步導致了脾氣的放任。
  • 古代帝王家訓,既教子也勸民
    他們對皇子皇孫從小就注重教育和培養,而運用家訓教育和培養後代是歷朝歷代的傳統做法之一。家訓作為帝王思想的組成部分,它的影響是當時任何人的家訓所無法比擬的,剔除其封建思想的糟粕,也是我們今天了解和借鑑古代家訓文化的重要資料。傳承儒家思想雖然歷代帝王均不乏家訓,但是以文字形式流傳下來的卻不是很多。
  • 【學習強國】寶應法院:女法官牽手「二妹子」紅色基因星火傳承
    7月31日寶應法院一則消息《女法官牽手「二妹子」紅色基因星火傳承》在「學習強國」平臺發布一起來看看吧~可向下滑動查看全文寶應法院:女法官牽手「二妹子」 紅色基因星火傳承7月28日,在「八一」建軍節到來之際,寶應縣人民法院「豔陽天」女法官維權團與「柳堡二妹子」民兵連正式結對共建。
  • 好家教、好家風、好家訓在唐桂社區落地生根
    好家教、好家風、好家訓在唐桂社區落地生根為進一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家庭傳統美德,傳承良好的家訓家風。2020年12月18日下午,重慶市家風家教創新實踐基地唐桂社區聯合巾幗志願者以「傳承家風家訓 弘揚家庭美德」為主題,在市民活動中心黨建區開展「百姓互助教育志願服務隊進社區」活動。社區的最美家庭和綠色家庭代表們積極參與。
  • 湖北竹溪:廉潔家規家訓家風進萬家
    竹谿縣供電公司退休幹部丁永祥用言行給兒孫做表率,傳承清廉家風,教導他們認認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不是自己的東西堅決不拿。丁永祥兒子在該縣南部山區一鄉鎮供電所工作期間,為鄉親們做好事解難題,純樸的村民就給他送去雞蛋和臘肉,「盛情難卻」之下只好拎著東西回家。丁永祥沒有喜出望外,而是嚴厲批評,硬是讓兒子按市場價把錢送到了老鄉家裡,而成就一段傳揚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