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封閉執勤防控疫情開展以來,新建監獄入監集訓監區黨支部堅守崗位,嚴格落實防控制度,上下一心,眾志成城,讓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
李雲海是新建監獄入監集訓監區黨支部書記,經歷過「2003年非典疫情戰疫」的他,對疫情高度警覺,在大年初一,他就提前動員號召民警做好戰「疫」準備。在他的號召下,監區全體民警眾志成城,在監獄下發封閉執勤通知時,紛紛積極請戰:「無條件服從組織安排,時刻準備著,守初心,戰疫情!」。為了做好監區封閉執勤民警的後勤和安全保障工作,細心的他還提前聯絡採購一線物資,確保一線戰「疫」民警防疫物資充足,認真貫徹落實監獄關於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具體要求,並按照監區實際工作情況對防控工作進行再細化再部署,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
作為入監集訓監區的教導員,經歷過抗擊「非典」封閉執勤的李大軍深知疫情形式嚴峻,責任不容懈怠,他主動請纓,帶領6名同志第一批進入封閉執勤。他的妻子崔瑩瑩是一名醫護工作人員,已經在第一時間奔赴抗疫一線,二人把今年將要中考的女兒託給父母照顧。進入封閉執勤後,李大軍同志積極開展日常監管工作,嚴格執行消殺制度,他此前已患上的滑囊炎在層層壓力下日益加重,但李大軍堅持輕傷不下火線,每日架著拐杖指導民警開展日常工作,為抗擊疫情盡心盡力。
李寧的愛人姜卓芳是女子監獄民警,作為「雙警家庭」,他們更知職責所在。在接到疫情命令後,他們沒有半點猶豫,把年幼的女兒交給父母照顧後,便主動參加第一批封閉執勤任務中。最近他們年幼的女兒經常問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啊?」相信當你的父母勝利凱旋時,這將是他們講給你最動聽、最有意義的故事。
除夕剛值完班的夏遠昆在接到監區封閉執勤的通知後,便立即向黨支部書記李雲海申請了第一批進入封閉執勤。在和妻子短暫的商議之後,他的妻子曾對他說:「你選擇忠於職責使命,我選擇忠於你的決定!」家人的支持與鼓勵給了他義無反顧、忠誠堅守的動力。1月28日,他將不滿周歲的兒子交給妻子一個人照顧,毅然踏上了抗疫一線。
56歲的劉廣,在監獄一線工作了39年。1月27日值班時,接到需要封閉執勤的緊急通知,他主動要求加入第一批封閉期執勤。第二天,沒有來得及回家探望一眼他就和戰友們投入到封閉執勤防控疫情戰鬥中。臨行前,他和79歲高齡的老母親通了一通電話,母親叮囑他:「特殊時期,工作需要你,可以理解,但你年齡也大了,注意身體。」這聲叮囑讓劉廣同志眼含熱淚,心中五味雜陳。家屬的理解與支持,感染帶動著每一名民警迎戰疫情。
同樣也是56歲的王東,在監獄一線工作了38年。接到封閉執勤的命令後,主動向監區黨支部請戰,把84歲高齡的母親交給妹妹照顧後,便緊急趕到監獄集合報到。王東有高血壓病史,在封閉執勤期間,病情加重,血壓一度達到低壓140,高壓190,但他仍然堅守在戰疫一線,不曾離崗。他說:「我是黨員,我幹了一輩子的一線民警,這時候國家有難,我必須上。」
劉衝,自身身體不好,患有心臟病。在接到備勤命令時,他沒有猶豫,他知道他必須參加戰鬥,監獄的安全穩定需要他。他主動請戰,把女兒交給妻子照顧。妻子對他說:「前方有你,後方有我,放心工作,注意安全」。為了減輕監獄每日人工噴灑消毒工作量,劉衝還自費購買機動噴霧器2臺捐贈給監獄,用他自己的方式貢獻力量,衝鋒在前。
入監集訓監區民警楊清,得知監獄將封閉管理的消息時,楊清剛剛結束春節前的最後一個夜班回到家中,還沒有同家人待上完整的一天。接到任務的那一刻,便義無反顧立刻下定了返回單位值班的決心。作為監區黨支部發展對象的他,在此次封閉執勤任務中,舍小家、顧大家,堅持以集體利益為重,經受鍛鍊和考驗,已被黨組織接收為預備黨員。
歲月靜好,總要有人默默守護;重任在前,總要有人堅毅前行。戰「疫」前線,目前新的疫情防控形勢下,入監集訓監區黨支部將在監獄黨委的領導下,嚴格按照《疫情防控戰時「九字令」》的要求,以最嚴標準、最嚴要求、最大力度、最實作風開展好疫情防控工作,「將黨旗牢牢樹立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向黨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文、編、攝:張磊、魏爽、夏遠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