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地處西北戈壁灘的甘肅,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地理位置偏僻,黃沙漫天,煙霧瀰漫夕陽西下。每一個地方都透露出只有這個地方才有的荒涼惡劣的自然社會環境。幾乎沒有人願意在這片艱苦的土地上生活。然而,河西走廊的存在,不僅將廣袤的新疆大地與中原地區聯繫在了一起,也促進了原本蕭條的當地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今天甘肅的乾旱氣候雖然不能與大多數內陸地區相提並論,但與古代相比,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如果你對歷史感興趣,那麼你就會清楚地知道中國古代史上的金戈鐵馬時期在甘肅這一地區。漢代是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記載甘肅的時期,因為那一時期漢朝與匈奴之間爆發了一系列激烈的戰爭。漢匈兩大帝國的爭霸之爭,不僅對雙方未來的歷史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而且間接地造就了一個影響至今的有趣現象,那就是坐落於此的「羅馬村」。
這個「羅馬村」位於甘肅省永昌縣,本名「柘來村」。外人之所以稱這裡為「羅馬村落」,主要與當地居民奇特的外貌有關。雖然這裡的村民身份證上標著漢,說著和大家一樣的漢語,但黃頭髮,藍眼睛的怪相,讓外人以為只是以為他們是歐洲人。那麼為什麼不叫它們「歐洲村」呢?這與當地考古發掘和學術調查的成果密切相關。
村容村貌和建築造型與甘肅省其他農村相同。他們之間沒有什麼區別。不過,村莊附近考古工作的巨大進展,讓這裡慢慢揭開了秘密。考古人員發掘的墓葬都是西漢時期的,而根據判斷,這些墓葬的主人都是明顯高於中國居民的外國男性,由此說明這裡村民的祖先,也就是這些墓葬的主人,可能不是中國居民。
後來,大家通過查閱相關史書,終於揭開了關於村莊的秘密。原來,西漢時期,在一場看似平淡無奇的漢匈之戰中,匈奴派羅馬軍團流亡當地,但不可一世的羅馬軍團並沒有打敗漢軍。相反,漢朝還俘虜了不少羅馬士兵。接著是漢朝安置了這些來自西方世界的俘虜後,又在當地設立了一個縣城。隨著兩千多年風雲的消散,這座縣城的遺址早已被掩埋在沙漠中,但這些羅馬人的後代卻在那裡生活過,如今已是中華兒女的一部分。
您怎麼看待這段史實?歡迎在下面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