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統籌整合各類資源,激發農村發展活力,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凝聚力、戰鬥力,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根據國家法律有關規定及中央、省、市有關文件精神,我縣於2020年4月至5月開展了新一輪村(社區)調整合併工作。本次村(社區)調整合併涉及188個村(社區),共減少93個村(社區);目前,除6個貧困村因脫貧攻堅任務工作需要、暫沒有履行實質合併程序外(待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後,再按規定履行實質合併程序,並適時對外公布),現裁減87個村(社區);全縣由原來的335個村(社區)(其中城市社區16個、農村社區189個、村130個)暫調整至248個村(社區)(其中城市社區16個、農村社區223個、村9個)。具體情況如下:
一、店埠鎮
1、將陂塘社區、楊王社區合併,組建為陂塘社區,成立陂塘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陂塘社區小鄧村民小組;
2、將合浦社區、趙崗社區合併,組建為趙崗社區,成立趙崗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趙崗社區三份村民小組;
3、將群力社區、大安社區合併,組建為群力社區,成立群力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群力社區中二村民小組;
4、將一心社區、桑園社區合併,組建為一心社區,成立一心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一心社區小梁村民小組;
5、將建設社區、昂集社區合併,組建為泉山社區,成立泉山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泉山社區郭崗村民小組;
6、將龍西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龍西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龍西社區胡堡村民小組;
7、將塘林回族滿族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塘林回族滿族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鎮北社區新莊村民小組;
8、將馬廠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馬廠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馬廠社區德英村民小組;
9、將安樂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安樂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安樂社區孫二村民小組;
10、將半店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半店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半店社區半店村民小組;
11、將西山驛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西山驛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西山驛社區西十村民小組;
12、將花灘民族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花灘民族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花灘民族社區阿李村民小組;
13、將楊壩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楊壩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楊壩社區鄒西村民小組;
14、保留定光、東紡、對河、古河、光大、和平、花園、排頭、青春、雙橋、唐楊、新城、鎮北、鎮南、鎮西、中心16個城市社區。
經本次社區調整合併後,店埠鎮轄陂塘、趙崗、群力、一心、泉山、龍西、塘林、馬廠、安樂、半店、西山驛、花灘、楊壩、定光、東紡、對河、古河、光大、和平、花園、排頭、青春、雙橋、唐楊、新城、鎮北、鎮南、鎮西、中心29個社區。
二、撮鎮鎮
1、將撮東社區、撮西社區合併,組建為撮城社區,成立撮城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撮城社區席小墩村民小組;
2、將瑤崗社區、河濱社區合併,組建為瑤崗社區,成立瑤崗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瑤崗社區瑤和家園;
3、將先鋒社區、李六村合併,組建為先鋒社區,成立先鋒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先鋒社區和諧家園;
4、將馬橋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馬橋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馬橋社區富馬莊園;
5、將大郭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大郭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大郭社區東二村民小組;
6、將龍塘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龍塘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龍塘社區小李村民小組;
7、將振興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振興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振興社區六房村民小組;
8、將長樂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長樂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長樂社區中街村民小組;
9、將旭光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旭光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旭光社區小賀村民小組;
10、將趙光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趙光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趙光社區上張一村民小組;
11、將華光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華光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華光社區東姚村民小組;
12、將新安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新安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新安社區蔡大郢村民小組;
13、將唐安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唐安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唐安社區項郢村民小組;
14、將大費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大費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大費社區費南村民小組;
15、將建華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建華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建華社區建華新村。
經本次村(社區)調整合併後,撮鎮鎮轄撮城、瑤崗、先鋒、馬橋、大郭、龍塘、振興、長樂、旭光、趙光、華光、新安、唐安、大費、建華15個社區。
三、梁園鎮
1、將魯崗村、鎮東社區合併,組建為鎮東社區,成立鎮東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鎮東社區二十三隊村民小組;
2、將管灣社區、雙棗村合併,組建為管灣社區,成立管灣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管灣社區中灣村民小組;
3、將劉巷村、永豐村合併,組建為烏龍社區,成立烏龍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烏龍社區小鄭村民小組;
4、將路口社區、新向陽村合併,組建為路口社區,成立路口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路口社區路口村民小組;
5、將俞廟村、南管村合併,組建為藍玉社區,成立藍玉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藍玉社區東風村民小組;
6、將蔣崗村、鄧崗村合併,組建為鎮南社區,成立鎮南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鎮南社區小鄧崗村民小組;
7、將聯盟村、黃祠村合併,組建為聯盟社區,成立聯盟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聯盟社區小陶村民小組;
8、將梁園社區、柯崗社區合併,組建為梁園社區,成立梁園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梁園社區童莊村民小組;
9、將梅橋社區、付店村合併,組建為梅橋社區,成立梅橋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梅橋社區河東村民小組;
10、將新河社區、漕河村合併,組建為新河社區,成立新河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新河社區陳崗村民小組;
11、將新合村更名為新合社區,成立新合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新合社區廟周村民小組;
12、將張圩村更名為張圩社區,成立張圩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張圩社區張東村民小組;
13、將西童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西童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西童社區桑戶村民小組;
14、將護城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護城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護城社區街東村民小組;
15、將老莊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老莊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老莊社區老莊村民小組;
16、將東武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東武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東武社區付戶村民小組;
17、將民主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民主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民主社區蔡小郢村民小組。
經本次村(社區)調整合併後,梁園鎮轄鎮東、管灣、烏龍、路口、藍玉、鎮南、聯盟、梁園、梅橋、新河、新合、張圩、西童、護城、老莊、東武、民主17個社區。
四、八鬥鎮
1、將衛星村、九店社區合併,組建為九店社區,成立九店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九店社區小李村民小組;
2、將大邵村、胡祠社區合併,組建為光明社區,成立光明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光明社區河東王村民小組;
3、將八鬥社區、小普社區合併,組建為八鬥社區,成立八鬥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八鬥社區二組、合相路東側;
4、將大謝村、萬宋村合併,組建為紅星社區,成立紅星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紅星社區小黃村民小組;
5、將薛戶村、上張村合併,組建為紅旗社區,成立紅旗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紅旗社區上伊村民小組;
6、將花張社區、寧崗村合併,組建為花張社區,成立花張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花張社區小盛村民小組;
7、將薛計村、趙東崗村合併,組建為新生社區,成立新生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新生社區趙東崗小組;
8、將富旺社區、小湯村合併,組建為富旺社區,成立富旺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富旺社區北三村民小組;
9、將盛崗村更名為盛崗社區,成立盛崗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盛崗社區小李村民小組;
10、將勝豐村更名為勝豐社區,成立勝豐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勝豐社區先合村民小組;
11、將大張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大張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大張社區張東村民小組;
12、將五星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五星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五星社區巷東村民小組;
13、將塅談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塅談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塅談社區塅談七組;
14、將王城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王城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王城社區一九村民小組;
15、將軍王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軍王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軍王社區王四村民小組;
16、暫保留南魯(貧困村)、邵橋、陸還(貧困村)、南鍾4個村。
經本次村(社區)調整合併後,八鬥鎮轄九店、光明、八鬥、紅星、紅旗、花張、新生、富旺、盛崗、勝豐、大張、五星、塅談、王城、軍王15個社區和南魯、邵橋、陸還、南鍾4個村。
五、白龍鎮
1、將白龍社區、王塘社區、後陳村合併,組建為白龍社區,成立白龍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白龍社區南張村民小組;
2、將鎮南社區、盧店村合併,組建為鎮南社區,成立鎮南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鎮南社區大陳村民小組;
3、將費集社區、清水社區合併,組建為費集社區,成立費集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費集社區中份村民小組;
4、將雙廟社區、三家村合併,組建為雙廟社區,成立雙廟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雙廟社區圩裡村民小組;
5、將青龍廠社區、明教社區合併,組建為青龍廠社區,成立青龍廠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青龍廠社區圩塘村民小組;
6、將快樂村、高圩村合併,組建為快樂社區,成立快樂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快樂社區齊心村民小組;
7、將團結村、寧廟社區合併,組建為鎮東社區,成立鎮東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鎮東社區後戶村民小組;
8、將板橋社區、徐莊圩村合併,組建為板橋社區,成立板橋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板橋社區板橋村民小組;
9、將廣場村更名為廣場社區,成立廣場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廣場社區中新村民小組;
10、將洪橋村更名為洪橋社區,成立洪橋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洪橋社區潭小村民小組;
11、將三河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三河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三河社區小費村民小組;
12、將孫崗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孫崗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孫崗社區大郢村民小組;
13、將同心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同心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同心社區瓦東村民小組;
14、將向東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向東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向東社區大戶村民小組;
15、將肖鳳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肖鳳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肖鳳社區小莊村民小組;
16、將長王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長王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長王社區艾莊村民小組;
17、將鎮北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鎮北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鎮北社區吳小村民小組。
經本次村(社區)調整合併後,白龍鎮轄白龍、鎮南、費集、雙廟、青龍廠、快樂、鎮東、板橋、廣場、洪橋、三河、孫崗、同心、向東、肖鳳、長王、鎮北17個社區。
六、古城鎮
1、將楊塘社區、西莊村合併,組建為楊塘社區,成立楊塘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楊塘社區楊西村民小組;
2、將陳興社區、灣陳村合併,組建為陳興社區,成立陳興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陳興社區陳三村民小組;
3、將崗李村、雞鳴村合併,組建為雞鳴社區,成立雞鳴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雞鳴社區大巷村民小組;
4、將張鬥村、東莊村合併,組建為城東社區,成立城東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城東社區墩西村民小組;
5、將鄭元村、劉興社區合併,組建為龍山社區,成立龍山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龍山社區劉二村民小組;
6、將友誼村、左路社區合併,組建為古龍社區,成立古龍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古龍社區凡東村民小組;
7、將劉莊村、牛胡社區合併,組建為蔣集社區,成立蔣集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蔣集社區江南村民小組;
8、將岱山社區、郭陽社區合併,組建為岱山社區,成立岱山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岱山社區鄭西村民小組;
9、將大袁村更名為大袁社區,成立大袁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大袁社區小崗村民小組;
10、將範店村更名為範店社區,成立範店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範店社區小吳村民小組;
11、將黎明村更名為黎明社區,成立黎明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黎明社區天灣村民小組;
12、將新立村更名為新立社區,成立新立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新立社區小胡村民小組;
13、將古城社區更名為滁陽社區,成立滁陽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滁陽社區下午村民小組;
14、將廣興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廣興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廣興社區廣六村民小組;
15、將黃山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黃山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黃山社區壩院村民小組;
16、將江淮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江淮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江淮社區武中村民小組;
17、將松王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松王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松王社區小裴村民小組;
18、將塘莊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塘莊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塘莊社區程灣村民小組。
經本次村(社區)調整合併後,古城鎮轄楊塘、陳興、雞鳴、城東、龍山、古龍、蔣集、岱山、大袁、範店、黎明、新立、滁陽、廣興、黃山、江淮、松王、塘莊18個社區。
七、石塘鎮
1、將聯建村、大莊村合併,組建為浮槎社區,成立浮槎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浮槎社區十組村民小組;
2、將東明村、城北村合併,組建為大城墩社區,成立大城墩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大城墩社區大樹陳村民小組;
3、將四合村更名為四合社區,成立四合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四合社區草塘村民小組;
4、將新橋村更名為新橋社區,成立新橋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新橋社區橋庵村民小組;
5、將施集村更名為施集社區,成立施集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施集社區施集村民小組;
6、將石塘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石塘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石塘社區小郢村民小組;
7、將闞東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闞東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闞東社區郢東村民小組;
8、將富光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富光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富光社區西黃村民小組;
9、將紅光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紅光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紅光社區軍黃村民小組;
10、將塘西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塘西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塘西社區張半甲村民小組;
11、將龍城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龍城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龍城社區新東村民小組;
12、將同合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同合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同合社區馬站村民小組;
13、將新展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新展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新展社區推網村民小組;
14、將王鐵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王鐵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王鐵社區大姜村民小組;
15、將火龍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火龍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火龍社區周小郢村民小組;
16、將馬集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馬集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馬集社區馬三村民小組;
17、將新聯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新聯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新聯社區韋一村民小組。
經本次村(社區)調整合併後,石塘鎮轄浮槎、大城墩、四合、新橋、施集、石塘、闞東、富光、紅光、塘西、龍城、同合、新展、王鐵、火龍、馬集、新聯17個社區。
八、包公鎮
1、將文集社區、峴山社區合併,組建為包公社區,成立包公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包公社區萬一村民小組;
2、將淨住社區、楊宋社區合併,組建為淨住社區,成立淨住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淨住社區李上村民小組;
3、將大張社區、盤石社區合併,組建為棋盤石社區,成立棋盤石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棋盤石社區張東村民小組;
4、將大孟社區、竹塘社區合併,組建為竹塘社區,成立竹塘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竹塘社區孟一村民小組;
5、將闞集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闞集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闞集社區闞七村民小組;
6、將小包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小包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小包社區解集村民小組;
7、將赤楊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赤楊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赤楊社區劉保村民小組;
8、將柏齡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柏齡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柏齡社區田店村民小組;
9、將大許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大許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大許社區許八村民小組;
10、將高亮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高亮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高亮社區大韋村民小組;
11、將王集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王集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王集社區王東一村民小組;
12、將勝聯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勝聯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勝聯社區東小徐村民小組;
13、將新生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新生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新生社區油三村民小組;
14、將青春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青春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青春社區崗東村民小組;
15、將板橋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板橋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板橋社區板東村民小組。
經本次村(社區)調整合併後,包公鎮轄包公、淨住、棋盤石、竹塘、闞集、小包、赤楊、柏齡、大許、高亮、王集、勝聯、新生、青春、板橋15個社區。
九、橋頭集鎮
1、將山王集社區、小韓村合併,組建為山王集社區,成立山王集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山王集社區朝西韓村民小組;
2、將三站社區、梅山村合併,組建為梅山社區,成立梅山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梅山社區小劉村民小組;
3、將龍泉村、橋安村合併,組建為龍泉社區,成立龍泉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龍泉社區康集村民小組;
4、將橋頭集社區、桐山村合併,組建為橋頭集社區,成立橋頭集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橋頭集鎮龍泉大街;
5、將橋青社區、國光村合併,組建為國光社區,成立國光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國光社區大田埠村民小組 ;
6、將城山村、馬龍山村合併,組建為華光社區,成立華光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華光社區大樹丁村民小組 ;
7、將竹塘村、龍光社區合併,組建為竹塘社區,成立竹塘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竹塘社區合王村民小組;
8、將復興社區、仙壋村合併,組建為復興社區,成立復興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復興社區復興街;
9、將大韓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大韓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 大韓社區韓西村民小組;
10、將淝光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淝光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淝光社區大夏村民小組。
經本次村(社區)調整合併後,橋頭集鎮轄山王集、梅山、龍泉、橋頭集、國光、華光、竹塘、復興、大韓、淝光10個社區。
十、長臨河鎮
1、將長臨社區、星光社區合併,組建為長臨社區,成立長臨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臨湖北苑小區;
2、將湖濱社區、寶塔村合併,組建為六家畈社區,成立六家畈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六家畈大街;
3、將白馬村、永勝社區合併,組建為白馬社區,成立白馬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白馬社區塘橋村民小組;
4、將茶山村、迎霞村合併,組建為茶山社區,成立茶山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茶山社區大徐村民小組;
5、將青陽村、東光村合併,組建為東光社區,成立東光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東光社區劉家嘴村民小組;
6、將羅店社區、星二社區合併,組建為羅店社區,成立羅店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羅店社區奚東村民小組;
7、將東紅村、洪葛村合併,組建為團結社區,成立團結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臨湖南苑小區29棟;
8、將全勝村、羅洪村合併,組建為羅洪社區,成立羅洪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羅洪社區王西村民小組;
9、將施口村、姚埠村合併,組建為施口社區,成立施口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臨湖南苑小區27棟;
10、將虹光村更名為虹光社區,成立虹光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虹光社區上塘堰村民小組;
11、將四頂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四頂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四頂社區小歐村民小組。
經本次村(社區)調整合併後,長臨河鎮轄長臨、六家畈、白馬、茶山、東光、羅店、團結、羅洪、施口、虹光、四頂11個社區。
十一、元疃鎮
1、將元疃社區、曙光村合併,組建為元疃社區,成立元疃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元疃社區大寺村民小組;
2、將楊祠村、明星村合併,組建為楊祠社區,成立楊祠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楊祠社區洪塘村民小組;
3、將義和村更名為義和社區,成立義和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義和社區楊小村民小組;
4、將塘西村更名為塘西社區,成立塘西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塘西社區劉崗村民小組;
5、將汪郢村更名為汪郢社區,成立汪郢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汪郢社區汪前村民小組;
6、將馬皇村更名為馬皇社區,成立馬皇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馬皇社區黃圩村民小組;
7、將三合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三合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三合社區新村村民小組;
8、將路集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路集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路集社區新街村民小組。
經本次村(社區)調整合併後,元疃鎮轄元疃、楊祠、義和、塘西、汪郢、馬皇、三合、路集8個社區。
十二、陳集鎮
1、將竹灘社區大竹、小竹、小高、石塘、克塘、周壽、老張、北小關、塘趙9個村民小組與陳集社區合併,組建為陳集社區,成立陳集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陳集社區陳五村民小組;
2、將竹灘社區李三、北莊、小關、小邵4個村民小組與稻香民族社區合併,組建為稻香民族社區,成立稻香民族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稻香民族社區西莊村民小組;
3、將大魏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大魏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大魏社區大魏村民小組;
4、將肖圩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肖圩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肖圩社區肖圩村民小組;
5、將山頭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山頭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山頭社區王老村民小組;
6、將前後張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前後張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前後張社區前張村民小組;
7、暫保留吳集、秦湖(貧困社區)2個社區。
經本次社區調整合併後,陳集鎮轄陳集、稻香民族、大魏、肖圩、山頭、前後張、吳集、秦湖8個社區。
十三、牌坊回族滿族鄉
1、將曙光村、趙坊民族社區合併,組建為魏武民族社區,成立魏武民族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魏武民族社區汪郢村民小組;
2、將張崗村、草廟社區合併(不包括東崗東、東崗西、小東崗、小郢、祠東、祠西、祠中、祠興8個村民小組),組建為草廟社區,成立草廟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草廟社區草一村民小組;
3、將草廟社區東崗東、東崗西、小東崗、小郢、祠東、祠西、祠中、祠興8個村民小組與尖廟村合併,組建為東廟社區,成立東廟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東廟社區油坊村民小組;
4、將民新民族村更名為民新民族社區,成立民新民族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民新民族社區程院村民小組;
5、將興一民族村更名為興一民族社區,成立興一民族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興一民族社區大興莊村民小組;
6、將興廟村更名為興廟社區,成立興廟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興廟社區周小店村民小組;
7、將三王民族村更名為三王民族社區,成立三王民族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三王民族社區李後村民小組;
8、將牌坊民族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牌坊民族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牌坊民族社區和春村民小組;
9、將高塘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高塘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高塘社區朱黃郢村民小組;
10、將許井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許井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許井社區周崗村民小組;
11、將新豐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新豐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新豐社區豐崗村民小組。
經本次村(社區)調整合併後,牌坊回族滿族鄉轄魏武民族、草廟、東廟、民新民族、興一民族、興廟、三王民族、牌坊民族、高塘、許井、新豐11個社區。
十四、響導鄉
1、將唐井社區、龔集村合併,組建為唐井社區,成立唐井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唐井社區唐東村民小組;
2、將響導社區、南王社區合併,組建為響導社區,成立響導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響導社區響中村民小組;
3、將蔣祠村更名為蔣祠社區,成立蔣祠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蔣祠社區蔣二村民小組;
4、將竹林村更名為竹林社區,成立竹林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竹林社區西戶村民小組;
5、將馬王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馬王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馬王社區馬二村民小組;
6、將紅石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紅石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紅石社區小崗村民小組;
7、將許集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許集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許集社區小街村民小組;
8、將黃湖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黃湖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黃湖社區小任村民小組;
9、暫保留趙集社區和宋盛村(貧困村)。
經本次村(社區)調整合併後,響導鄉轄唐井、響導、蔣祠、竹林、馬王、紅石、許集、黃湖、趙集9個社區和宋盛1個村。
十五、楊店鄉
1、將楊店社區、許崗村合併,組建為楊店社區,成立楊店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楊店社區劉武集村民小組;
2、將崗嶺村、麻朱村合併,組建為嶺興社區,成立嶺興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嶺興社區崗嶺村民小組;
3、將紅堂村、路塘村合併,組建為東紅社區,成立東紅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東紅社區街南村民小組;
4、將黃慄民族村更名為黃慄民族社區,成立黃慄民族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黃慄民族社區朱東村民小組;
5、將姚崗村更名為姚崗社區,成立姚崗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姚崗社區韓崗村民小組;
6、將向陽村更名為向陽社區,成立向陽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向陽社區管中村民小組;
7、將大李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大李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大李社區南潘村民小組;
8、將勝利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勝利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勝利社區小廟村民小組;
9、將躍進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躍進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躍進社區小殷村民小組。
10、暫保留大夏(貧困村)、劉興集2個村。
經本次村(社區)調整合併後,楊店鄉轄楊店、嶺興、東紅、黃慄民族、姚崗、向陽、大李、勝利、躍進9個社區和大夏、劉興集2個村。
十六、眾興鄉
1、將眾興社區、大高村合併,組建為眾興社區,成立眾興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眾興社區東風村民小組;
2、將花燈社區、謝崗村合併,組建為花燈社區,成立花燈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花燈社區井店村民小組;
3、將華光社區、範崗村合併,組建為華光社區,成立華光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華光社區華前村民小組;
4、將霞光村更名為霞光社區,成立霞光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霞光社區鄭東村民小組;
5、將聯合村更名為聯合社區,成立聯合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聯合社區鄭小河村民小組;
6、將永安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永安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永安社區興旺村民小組。
經本次村(社區)調整合併後,眾興鄉轄眾興、花燈、華光、霞光、聯合、永安6個社區。
十七、張集鄉
1、將新華村、袁李社區合併,組建為新袁社區,成立新袁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新袁社區小陳村民小組;
2、將張集社區、合意村、河灣村合併,組建為張集社區,成立張集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張集社區西崗村民小組;
3、將黃疃社區、趙山村合併,組建為黃疃社區,成立黃疃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黃疃社區北頭村民小組;
4、將劉橋村更名為劉橋社區,成立劉橋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劉橋社區陳大戶西北村民小組;
5、將胡巷村更名為胡巷社區,成立胡巷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胡巷社區戈南村民小組;
6、將薛集村更名為薛集社區,成立薛集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薛集社區薛南村民小組;
7、將薛橋社區居民委會變更為薛橋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薛橋社區龍東村民小組。
8、暫保留新聯合(貧困村)、民兵2個村。
經本次村(社區)調整合併後,張集鄉轄新袁、張集、黃疃、劉橋、胡巷、薛集、薛橋7個社區和新聯合、民兵2個村。
十八、馬湖鄉
1、將金趙村、興橋村合併,組建為興趙社區,成立興趙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興趙社區北拐村民小組;
2、將三官社區、塘東村合併,組建為三官社區,成立三官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三官社區三官村民小組;
3、將沙河村、小陶社區合併,組建為乾合社區,成立乾合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乾合社區沙河新農村;
4、將馬湖社區的崗程組、竹範組併入王溝社區,成立王溝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王溝社區王溝新農村;
5、將創業村更名為創業社區,成立創業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創業社區吳林村民小組;
6、將大王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大王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大王社區大王村民小組;
7、將馬湖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馬湖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馬湖社區馬湖村民小組。
經本次村(社區)調整合併後,馬湖鄉轄興趙、三官、乾合、王溝、創業、大王、馬湖7個社區。
十九、肥東經濟開發區
保留燎原、墩塘、北瑤崗、三十埠、陳大郢5個農村社區。
二十、合肥循環經濟示範園
1、將太平社區、紅光社區合併,組建為泰和社區,成立泰和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泰和家園31號樓四樓;
2、將義和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義和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義和家園商業街;
3、將劉集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劉集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泰和家園31號樓五樓;
4、將仙臨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仙臨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泰和家園31號樓四樓;
5、將龍集社區居民委員會變更為龍集社區村民委員會,辦公駐地:龍集社區灣秦組。
經本次社區調整合併後,合肥循環經濟示範園轄泰和、義和、劉集、龍集、仙臨5個社區。
特此公告。
肥東縣民政局
2020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