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歲踏入社會,三十歲成家立業,當你不再是一個人,身後都背負著一個家庭的使命。一個家的幸福,興旺,和睦都是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標。
經過人們長久以來的觀察分析,我們發現許多興旺發達的,家庭或家族,是否興旺,發達,和諧幸福,都有著四個特徵有關係。
也就是俗語說的:「家有四樣,不富也旺」。到底是哪四樣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第一樣,和氣
俗話說,和氣生財。人生的是非成敗轉頭空,難能可貴的是與人和睦相處。
和,一種處世哲學。爭論強弱只是一時,以和為貴方能長久。和,是一種做事智慧。遇事計較則心煩意亂,與人交惡則滋生事端。
和顏悅色地對待家人,商量地解決問題,才能聚合人氣,攏合財氣。一家人同心同德,和和睦睦,家庭才能日益興盛,逐漸發達。
這句話不只是用在做生意上,一家人之間也要和氣,說話不要咄咄逼人,和和氣氣才能順順利利,福氣也是要內外兼修的。
第二樣,寬容
俗話說: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一個家庭肯定不能是一個人,幾個人共同組成一個家,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習慣,長期在一起生活就會暴露這些習慣,如果每個人都我行我素,都沒有一顆寬容的心,那你到哪裡都會一事無成,處處受人排擠。
家庭和睦是一個家興旺發達的前提,也是動力。目標一致的家庭更容易獲得成功,因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擰成一股繩。
第三樣,孝心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父母不僅給了我們生命,還撫養我們長大成人,孝敬父母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一個家族想要興旺發達,靠的肯定不僅僅是老一輩人,還需要年輕人的繼承和發揚,子女孝順了父母才能沒有後顧之憂,全心全意支持年輕人工作。家庭中父母慈祥,子女孝順,子孫自然就會滿堂,整個家族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好了。
第四樣,悌心
悌本指敬重鄉中長輩,古時當時鄉中皆是同族 ,後指敬愛兄長。悌心是指在家族中,兄弟姐妹之間要團結和睦。《弟子規》中說:「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意思是說:「兄長對待弟弟應該友愛,弟弟對待兄長應該恭敬,兄弟和睦相處,就是在盡孝。」
除了父母,兄弟姐妹就是我們最親近的人。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有凝聚力的家庭,才能成就一番大事業。所謂家和萬事興,家庭和睦了,做事也會一帆風順,興旺發達。
古人認為,所說的「四樣」裡,哪怕只在一方面佔到優勢,對個人來說也是很大的助力了,所以才有了這句「人有四樣,不福也旺」。
俗語是古時候代代相傳的,是人與人之間最質樸的智慧,包含著無數人的祝福和愛意。這樣的句子應該被後代所銘記,其中包含的精神更加要被學習。
不可否認的是俗語作為民間文化,在這片華夏大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豐富了人民群眾的認知,給大家帶來了借鑑。
時代在進步,人類也在進步,很多俗語已經跟不上時代的進步,我們也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俗語為後世添光加彩。
古人還有很多俗語,例如「老瀉殘精,人窮壽盡」、「|東西有四不借,借了家敗亡"、」人窮不碰三生意,沒錢不做三買賣「、「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等等。
而這些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俗語都收錄在這本《老人言》中,從古至今,句句精闢,是一本非常不錯的讀物,相信聰明的你讀完了之後,對你做人大有好處,可以少走彎路。
在這本《老人言》裡,幾乎涵蓋了我們今天經常使用的大部分俗語,其內容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而又語句通順,平實易懂。
這本《老人言》和現在越來越多的心靈雞湯文章不同,裡面有很多對世態炎涼的描述,是能讓我們一邊哈哈大笑還能一邊學到很多智慧的書籍!
讀《老人言》就像是在和一位長者對話,他會教給你他的畢生所學,幫你指引人生航向,讓你更快適應社會,教會你立身處世的法則。
想要讀的朋友們是不是有個擔心,那就是害怕文言文看不懂,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白話文的《老人言》,不僅將原版內容完整收錄,還有詳細的翻譯和注釋,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讓你看了哈哈大笑,還能學到智慧。
一本才49塊錢,比書店便宜太多了,正版書籍也就一頓外賣錢,卻能讓你和家人受益一生,快點讀讀吧。
快點擊這裡購買 ↓
《老人言》這本書,裡面的內容淺顯易懂,不是通篇泛泛而談的大理論,而是通過一個個真實而精彩的小故事來闡述。書中經典的道理,經過歷練和總結,也不再只是老祖宗的智慧,通過不斷的流傳,已經成為普世智慧和精神財富,就看我們怎麼去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