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研究》2020年總目錄

2020-12-04 騰訊網

《法學研究》2020年總目錄

1.人民法院改革取向的審視與思考

顧培東(1·3)

2.支持理論下民事訴訟當事人法律意識的實證研究

馮晶(1·27)

3.鄉村基層執法的空間制約與機制再造

陳柏峰(2·3)

4.中國行政訴訟中的府院互動

章志遠(3·3)

5.中國政法體制的規範性原理

黃文藝(4·3)

6.中國第一代馬克思主義法學家的理論開創

程夢婧(5·55)

7.人工智慧與事實認定

慄崢(1·117)

8.法學研究目標受眾選擇的大數據分析

周翔;劉東亮(1·171)

9.法理論:歷史形成、學科屬性及其中國化

雷磊(2·20)

10.司法人工智慧的重塑效應及其限度

馬長山(4·23)

11.法學研究新範式:計算法學的內涵、範疇與方法

申衛星;劉雲(5·3)

12.論權利之功能

張恆山(5·24)

13.法律漏洞填補的司法論證

黃澤敏(6·62)

14.司法審查中的濫用職權標準

——以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案例為觀察對象

周佑勇(1·52)

15.行政訴訟給付判決的構造與功能

黃鍇(1·67)

16.網絡平臺的公共性及其實現

——以電商平臺的法律規制為視角

劉權(2·42)

17.比例原則的適用範圍與限度

梅揚(2·57)

18.比例原則位階秩序的司法適用

蔣紅珍(4·41)

19.合憲性視角下的成片開發徵收及其標準認定

程雪陽(5·90)

20.基本權利保護範圍的界定

王鍇(5·105)

21.我國行政訴訟中的預防性保護

羅智敏(5·122)

22.法律規範合憲性解釋的方法論構造

劉召成(6·80)

23.功能主義視域下的行政協議

徐鍵(6·98)

24.混合共同擔保人相互間無追償權論

崔建遠(1·83)

25.法人依瑕疵決議所為行為之效力

徐銀波(2·149)

26.中國民法典總則與分則之間的統轄遵從關係

孫憲忠(3·20)

27.公章抗辯的類型與處理

陳甦(3·39)

28.增值稅中性原則與民事制度

班天可(4·109)

29.私法中善意認定的規則體系

石一峰(4·131)

30.託底型回購合同的風險轉嫁機理

王文勝(4·150)

31.成片開發與土地徵收

黃忠(5·72)

32.非法人組織與其他組織的關係困局及其破解

譚啟平(6·3)

33.民法典中的動產和權利擔保體系

龍俊(6·22)

34.收養法的社會化:從親子法轉向兒童法

鄧麗(6·43)

35.「對賭協議」的裁判路徑及政策選擇

——基於PE/VC與公司對賭場景的分析

劉燕(2·128)

36.股東會決議無效的公司法解釋

葉林(3·61)

37.公司決議瑕疵立法的範式轉換與體系重構

丁勇(3·82)

38.公司治理中的控股股東及其法律規制

趙旭東(4·92)

39.股東出資加速到期的理論證成

錢玉林(6·114)

40.欺詐市場理論反思

耿利航(6·128)

41.公私法協動視野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的理論構成

馮潔語(2·169)

42.平臺經濟從業者社會保險法律制度的構建

婁宇(2·190)

43.環境法體系中的自然保護地立法

吳凱傑(3·123)

44.勞動者社交媒體言論自由及其限制

謝增毅(4·170)

45.我國民事自認的非約束性及其修正

段文波(1·100)

46.裁判文書援引學說的基本原理與規則建構

金楓梁(1·190)

47.基層法院的執行生態與非均衡執行

於龍剛(3·102)

48.證明責任制度本質重述

胡學軍(5·139)

49.共犯人關係的再思考

張明楷(1·134)

50.故意傷害案件中賠償影響量刑的機制

高通(1·154)

51.組織體刑事責任論及其應用

黎宏(2·71)

52.以罪名為討論平臺的反思與糾正

丁勝明(3·143)

53.我國社區矯正法的歷史地位與立法特點

吳宗憲(4·55)

54.刑民交叉實體問題的解決路徑

——「法律效果論」之展開

陳少青(4·73)

55.專家參與刑事司法的多元功能及其體系化

陳如超(2·89)

56.我國刑事上訴制度多元化的建構路徑

——以認罪認罰案件為切入點

牟綠葉(2·108)

57.中國刑事專家輔助人向專家證人的角色轉變

張保生;董帥(3·160)

58.刑事訴訟法時間效力規則研究

聶友倫(3·176)

59.認罪認罰案件量刑建議研究

陳衛東(5·158)

60.被追訴人認罪認罰的撤回

汪海燕(5·175)

61.合意式刑事訴訟論

王新清(6·149)

62.秦及漢初逃亡犯罪的刑罰適用和處理程序

張傳璽(3·192)

63.「御史監察」的歷史構造與運轉實效

明輝(4·186)

64.近代中國刑事上訴制度的生成及展開

胡震(5·194)

65.全球金融治理的合法性困局及其應對

廖凡(5·37)

66.WTO《多方臨時上訴仲裁安排》:基於仲裁的上訴替代

石靜霞(6·167)

67.涉外代理關係準據法的確定

林強(6·186)

《法學研究》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法學研究所主辦的法律學術刊物。《法學研究》堅持學術性、理論性的辦刊宗旨,堅持精品意識,實行「雙百方針」,重視基本理論的研究,致力於反映我國法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高學術水平,建立、完善和更新我國法學各學科的理論體系。提倡研究方法的創新,鼓勵實證研究,扶持弱勢學科、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培養和扶持年輕作者,開展學術批評,倡導學術規範。《法學研究》1999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首屆優秀期刊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首屆中國期刊獎提名獎、第二屆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獎,2002年和2006年,再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期刊獎。

-END-

責任編輯 | 吳珊

審核人員 | 張文碩

相關焦點

  • 《北方法學》2020年總目錄
    《北方法學》2020年總目錄 ·歐亞經濟聯盟法制研究專題· 1.歐亞經濟聯盟的多重一體化目標及其法治困境 楊昌宇(1.05)
  • 侯猛:法學方法論閱讀書單(2020年)
    這份書單大體分為四個部分:德國法學傳統的文獻、非德國法學傳統的文獻、司法實務|裁判方法文獻、哲學社會科學文獻。編者按:書單中標藍的書目為2019年至2020年出版的新書。按語:「法學方法論」源於德國且主要是民法學上的概念。
  • 河北省法學會民商法學、訴訟法學、刑法學研究會 2020年年會暨學術...
    民主與法制網河北訊(記者焦新波 張君)11月14日至15日,河北省法學會民商法學、訴訟法學、刑法學研究會2020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在石家莊召開,河北省委政法委委員、河北政法職業學院黨委書記李鳳奇出席會議並致辭,省委政法委副書記、省法學會常務副會長劉永志出席會議並講話。
  • 《東方法學》2020年第3期目錄
    原創 上海市法學會 上海市法學會《東方法學》是由上海市法學會和上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高端法學理論專業期刊。《東方法學》是CSSCI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知網CI值排序Q1區法學期刊。2020年成為CLSCI來源期刊。
  • 區塊鏈法學期刊論文目錄
    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20年待出); 【4】 鄭飛主編:《中國網際網路法院法治發展報告(2017-2019)》,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20年待出)。[2] 以2009-2019年為時間跨度,截止2020年1月31日,通過對中國知網的核心期刊(包括SCI、EI來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CSCD)進行「區塊鏈」關鍵詞和全文檢索,共有155篇與區塊鏈法學相關文獻。其中,最早可查的區塊鏈法學研究論文為楊東、潘曌東發表於《中國金融》2016年第8期《區塊鏈帶來金融與法律優化》一文。
  • 湖北仙桃法學研究會成功舉辦2020年會,多名長江學者參加
    12月20日,湖北仙桃法學研究會2020年年會暨第二屆仙桃法學論壇在仙桃市舉行,年會的主題是學習貫徹法治思想,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來自省內外各地檢、法、司等實務部門以及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三峽大學、長江大學等高校的300多名嘉賓代表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參加了本次會議。
  • 《中外法學》2020年第6期要目
    《中外法學》2020年第6期要目 【專題:國家治理與法治的實踐自覺】 1.國家的刑法與社會的民法 ——禮法分野的法律經濟學解釋
  • 高校學報及社科類綜合刊2020年第4期法學要目彙編
    編者按:北大法律信息網(北大法寶)陸續推出2020年法學專刊、高校學報(法學文章)及社科類綜合刊(法學文章)月度目錄盤點。核心範圍參考CLSCI、CSSCI(含擴展版)及北大中文核心評價標準。本期推送高校學報及社科類綜合刊共17家期刊2020年第4期法學要目。
  • 「法學知識的性質與譜系」學術研討會在鄭舉行 助力提升我國法學...
    共探法學理論界構建「當代中國法學知識體系」的理論共識。「此次研討會的舉辦,是加強法學教育、法學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實踐工作者之間交流的務實舉措,希望各位專家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指導和推動我校法學教育和研究邁上新的臺階。」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黨委書記楊宏志說。
  • 《河北法學》2021年第2期要目
    《河北法學》2021年第2期要目 【專論】 1.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內涵、特徵、優勢 馮玉軍
  • 中國政法大學2020各專業(研究方向)複試分數
    中國政法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211大學,學校以法學為特色和優勢,兼有文學、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等全國重點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學校是中國最著名的法學、政治學院校,被譽為」中國法學的最高學府「,中國政法大學的法學為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在全國與人大排名前列第一都是A+級學科,政治學為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在全國排名第八。
  • 福建高院與中國政法大學共建法學教育實踐基地
    福建高院與中國政法大學共建法學教育實踐基地 2020-12-20 14: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格林兄弟:因童話而海外聞名的法學教授
    他們的父親是 1796 年病死的,兄弟倆的生活立即受到影響,但這更堅定了母親讓他們長大學法學的決心。1802 年、1803 年,格林兄弟倆先後進人馬爾堡大學。那時大學都是袖珍型的,小得可愛,許多學校指頭掰來掰去只數到二百多名學生。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學校儘管小,但也有專業的設置。法學專業成為吸引格林兄弟的所在。
  • 成人高考漢語言文學與法學專業好不好?
    成人高考漢語言文學與法學專業好不好?我國成考院校很多,而且這些院校都是為考生提供了很多熱門專業,給考生更多的選擇,那麼,報名成考哪些專業比較好呢,其中有漢語言文學和法學專業嗎?一、管理類的專業:成人高考可以選擇行政管理類的專業,它的就業範圍很廣。比如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電子商務、公共管理。
  • 大學十大天坑專業介紹:畢業就失業,法學、生物均上榜!
    據《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繪畫、音樂表演、化學、法學、應用心理學均為紅牌專業,紅牌專業指失業率較高,就業率、畢業薪酬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低的專業。4、應用物理學應用物理學的就業環境與薪資確實不太好,大型企業更需要擅長研究,具備紮實物理基礎的研究人才。本科階段的應用物理學更側重於理論知識研究,並不符合企業招聘的實際要求和標準,應用物理學的本科畢業生不太容易找到工作。
  • 武漢大學2020年就業質量報告:去華為的最多,法學就業率慘遭墊底
    這不,就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武漢大學帶著它的《2020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跨年啦!根據這份報告,我們來大概分析一下這所大學的就業情況如何!根據報考顯示該校2020年需要就業的畢業生共計13561人,其中本科畢業生佔6666人。該校畢業生總體的就業率為90.69%,本科生就業率為86.27%。
  • 法學專業是熱門專業嗎?名校招生情況怎麼樣?
    超九成院校法學專業錄取位次上升下圖展示了2019-2020年院校法學專業兩年間的最低錄取位次變動,其中91%的院校法學專業的錄取位次高於上一年度,28%的院校法學專業錄取位次上升幅度大於10%。可以看出浙江考生對於法學專業的青睞度提高,各層次院校的法學專業報考競爭程度上升,法學專業熱度持續增加。
  • 這所大學「法學」就業率高,實力強卻很低調,敲開法學「寒冰期」
    「法學」又稱法律學,是一門學科,指專門研究法律的科學,在各種電視劇電影中,律師成為一個聚光體,是很多人的理想職業,有多少初高中生在看完影視劇後對法學產生了莫名的心情,外表光鮮,工作環境好。法學專業主要是培養掌握各種法律知識,能在國家機關與企業,社會團體等地方從事法律事業的高級人才,需要學習各種關於法學的知識,熟知我國的法律,政策等。法學下面還有6個學科,分別是:政治學類、民族學類、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法學類、社會學類與公安學類。
  • 2020熱門專業解讀:「法學」是紅牌專業?那還值得報嗎?
    什麼是法學? 在中國,法學思想最早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法家哲學思想,法學一詞,在中國先秦時代被稱為「刑名之學」,從漢代開始有「律學」的名稱。 專業介紹 法學 法學是研究法、法的現象以及與法相關問題的專門學問,是關於法律問題的知識和理論體系,是社會科學的一門重要學科。
  • 用無罪推理「拽回14條人命」的法學教授
    受訪者供圖  他一生坎坷,曾自嘲「20年讀書、20年勞改、20年做學問」,他將一生都奉獻給了所鍾愛的法學教育和研究事業。他是當代中國最早探索人權問題的法學家之一,是國內對人權問題進行憲法學和法理學研究的先驅,也是最早公開提出並論證法律權威的學者之一。他在憲法規範和規律等方面都有精深研究,他是新時代法理學的構築者,武漢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法學家、法學教育家李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