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今年的考研進入了全面複試和調劑的階段,不少學校公布了考研複試的結果和擬錄取名單,很多同學已經考研成功了,恭喜他們!
還有更多的同學在等待覆試,尤其是那些參加調劑的同學,在不同的學校之間奔波,他們在尋求更好更適合自己的調劑學校。
之所以參加調劑, 一些考生是因為沒能進入報考的第一志願院校的複試環節,或者雖然進入了,但不幸被刷掉了;另一些考生是因為報考的第一志願學校還沒有舉行複試,而自己的初試成績相對不是很高,因而做了兩手準備,參與了調劑。
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初試成績,無論是總分還是單科,都通過了國家線,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條件。
考研國家線真的很好考嗎?
我們知道,國家線是考研能否成功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只有初試過了國家線,才具備了基本的讀研資格,即便是沒能進入報考的第一志願的複試環節,或者雖然進入了,但沒有被錄取,也是可以通過調劑,尋求第二次讀研的機會的。沒有通過國家線,通常就意味著考研徹底失利了。
從每年的全國研究生招生的角度來看,能通過國家線的考生人數,相對於報考總數而言,比例並不太大,人數並不太多。
按照教育部劃定每年考研國家線的一個基本思路來看,是要求通過國家線的考生人數,大約是全國計劃總招生人數的120%左右。雖然在實際操作中,國家線的劃定,很難控制好這個上線人數,但大體而言,是基本遵循這個思路的。
從這個思路出發,就可以粗略估計到今年上了國家線的大致總人數。
2020年考研報考人數341萬,全國計劃從考研這個環節招收的全日制碩士的總人數大約80萬人(包括了今年擴招的18.9萬人),所以,今年通過國家線的總人數,大致在100萬人左右,沒有很多人想的那些多。
341萬人,只有大約100萬人能通過國家線,比例是3:1,也就是平均每3個考生,只有1個能通過國家線。
你覺得國家線好考嗎?數據表明,這個平均難度並不小。
其實,對於考研,我們固然可以看到一些人考了高分,遠遠超過國家線,也能看到很多過了國家線的人,要麼進入第一志願學校,要麼調劑成功,但其實我們更能看到許許多多考研失利的人,這其中,大部分都是考研沒有通過國家線的人。
如果要考研成功,通過國家線,是最基本的,當然,很多時候,僅僅通過這個線是不夠的,如果是想要進入還不錯的學校或專業的話。
雖然,不同的學科,通過國家線的難度有一定差異,但很明顯,能通過國家線的,都是付出了不少的努力才能獲得的成績。
所以,對於那些雖然考得不是很好,但依然有資格參與調劑的考生而言,他們是很不容易的,我們要多多理解和支持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