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詳細的手竿釣鰱鱅攻略,滿滿的細節,爆護如此簡單!

2020-12-17 不空釣魚

鰱鱅,是我國四大家魚之二,鰱指白鰱,鱅指鱅魚(花鰱、雄魚、大頭、胖頭、麻鰱都是這貨)。尤其是花鰱,一直以來都深受釣魚人和吃貨的喜愛,確實是太好吃了。有詩為證:湖庫有魚,其名為鱅,鱅之大,一鍋燉不下,一半剁椒魚頭,一半魚頭煮豆腐,幹了三碗大米飯……

開個玩笑,但是花鰱的確是非常美味,並且力氣非常大,而且生長迅速體型龐大,釣起來那真是十分過癮。尤其是它們不怕熱,讓釣魚人在其他魚不太愛開口的夏天找到了一絲慰藉,別的魚釣不了,那咱就抽鰱鱅!

海竿釣鰱鱅雖然高效且輕鬆,但畢竟等的時間居多,難免少了幾分樂趣,並且帶輪子的結構也讓我們無法切實的體會和鰱鱅搏鬥的刺激,所以咱們就不細說了,只說手竿釣鰱鱅。

裝備:

首先是魚竿的選擇,兩個要素,一個是長度一個是硬度。

長短方面取決於水深、釣場環境和魚的密度,如果魚的密度相當大,釣點結構也是岸邊垂直下底,並且面積不大的話,那麼長竿短竿都可以。用短竿更輕鬆,遛魚時也多了幾分刺激,畢竟短竿控魚方面還是不如長竿。用長竿的話控魚更加輕鬆,遛魚穩定不易跑魚,只是頻繁的拋投會比較考驗臂力。

硬度的話建議選擇稍微硬一點的魚竿,28調4H左右,或者19調。因為釣鰱鱅我們捏的餌團一般比較大,小則拇指大小,大如荔枝,再加上選用的浮漂吃鉛量也比較大,整體都是比較重的,竿子比較軟的話,拋起來很費力,使勁拋又容易把餌團拋掉,硬點的竿子只要輕輕抬竿蕩出去就行了。

另外用的竿子硬的話,線組記得也要加粗一點,否則碰到大個體的容易切線。釣鰱鱅並不怕線粗也不怕鉤子大,不用擔心什麼擋口的問題。

釣法:

釣鰱鱅通常是釣浮,因為浮漂不同、餌料的密度不同,所以沒有什麼具體的調幾釣幾之說。不空建議釣友們帶餌調漂,一邊調漂一邊抽窩子,增加我們作釣的效率。帶餌調到3目左右最好,釣太高的話餌料霧化漂不會動我們看不出變化,釣太低的話如果我們不小心搓了個稍大的餌團,浮漂就沉了,也影響我們作釣。

還有就是釣鰱鱅基本都是上鉤掛餌下鉤釣,因為鰱鱅進食是靠過濾水中的食物殘渣,上鉤的餌料霧化下落,鰱鱅上前吸食。所以釣鰱鱅的鉤距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鉤距要比平時釣魚大一些,需要10~15釐米,寧大勿小!

因為鉤距太小的話,魚在吸食的位置根本就沒有魚鉤,所以幾乎不可能釣到魚。鉤距正合適,那麼魚在吸食餌料的時候就很容易把魚鉤順帶吸入口中。如果掌握不好,那就寧願鉤距大一點,大不了把魚錨上來,也比老是有口打不到魚要好。

鉤距是手竿釣鰱鱅非常容易被忽略但又非常重要的一個地方,很多時候我們釣鰱鱅時反覆出現有口提竿卻不中魚就是因為鉤距太小導致的。

餌料:

釣鰱鱅的餌料,需要平衡霧化和附鉤性這兩個相反的特性,在保證霧化的同時,要有一定的附鉤性,保證餌團能儘可能的多在魚鉤上進行霧化。

不空最早用的是化氏大胖頭和天元至尊鰱鱅,這個配方附鉤性不太行,但那時候覺得釣得還不錯。後來看遊釣中國,買了金龍的酸酵鰱鱅和秒殺鰱鱅,還有狂道一號鰱,這兩款霧化效果和附鉤性又上了一個檔次,當時我是覺得撿到寶了。

再後來,我又用了老家這邊一個大師推薦的配方,天元浮釣鰱鱅加釣魚王瘋鰱鱅酸臭味,一包配一包,效果驚為天人,我願稱之為最強。這不是打廣告哈,這都是大廠家,也不缺咱這點。效果是真的好,不論是霧化還是附鉤性,都可謂做到了極致,誰用誰知道!

在這個基礎上,一包浮釣鰱鱅和一包瘋鰱鱅,還可以加上三分之一包天元的千裡香(5塊1包的餌料,不是小藥),增加餌料在水中的穿透性。

一開始開餌的時候,五指張開讓餌料充分吸水攪拌均勻即可,別去揉打餌料,保證其霧化性。這時餌料的附鉤性可能會差點,但是沒關係,這是誘魚階段,高頻率的抽竿會讓水中形成一片霧化區域,能夠快速吸引鰱鱅進窩。

當我們感覺到窩子裡已經有魚了,就可以把餌料揉一揉,增加一些粘度,讓餌料能更多地停留在鉤上,霧化慢一點不要緊,給魚充足的時間把魚鉤吸進嘴裡。

魚層:

釣過鰱鱅的釣友都知道,找魚層很重要,釣深了老錨魚,釣淺了又容易有口打不到,當然如果魚密度非常大那當我沒說。

還有一點就是,魚層它不是固定的,隨時有可能發生變化。哪怕是一天之內的溫度變化,都有可能改變魚所在的水層。可能我們釣著釣著魚就起浮了,也可能釣著釣著魚去往更深層了。

表現特徵就是,可能開始我們釣得好好的,突然發現魚口變亂了。比如一開始都是很漂亮的大頓口,但是突然發現變成了陰漂、小頓口、浮漂反覆上下等等。這些情況大多是魚所在的水層出現了變化,導致蹭線、魚吸餌拉動浮漂的幅度變小,表現出來就是魚口亂了。

這時候我們一定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往深或往淺釣,這個沒有具體的說法,只能憑個人經驗去判斷,或者是去嘗試。

手竿釣鰱鱅,有的釣友認為很難,有的釣友認為是最簡單的,不論如何,其過癮程度絕對是數一數二的。以上這些細節,如果釣友們都能掌握,相信一定能體會到這種快樂的。

感謝大家的觀看,祝釣友們大鯽大鯉,天天爆護!

相關焦點

  • 野釣筆記實戰篇手竿如何釣鰱鱅
    隨著溫度不斷升高,已經開始進入夏天節奏了,白天溫度達到了30℃夜晚也達到20℃左右了,現在我們已經可以開始垂釣鰱鱅了,鰱鱅是我比較喜歡垂釣魚種之一,因為它個體比較大而且衝勁比較強,特別手竿垂釣,手感很棒這也是大多數人喜歡原因之一。那我們手竿該如何垂釣鰱鱅呢?
  • 野釣鰱鱅絕殺技巧:兩張圖,看懂釣鰱鱅核心招數,手竿拋竿都適用
    隨著氣溫的升高,魚是越來越難釣了,此時「堅強」的鰱鱅成為很多釣友的選擇。鰱鱅耐高溫,就連無風的夏日中午也能釣得到。無其他魚可釣的時段,選擇鰱鱅也是一種好選擇,至少比拉白條更有挑戰性。隨著釣魚技術的發展,對於釣鰱鱅的招數釣友是用共識的,不管釣法如何變化,但是原理、核心技巧,都是這些招數。一、兩大核心技巧以手竿釣鰱鱅為例,聊聊釣鰱鱅的兩大訣竅,其他釣法最後也會介紹下,估計您也會發現,原理基本就是一樣的。
  • 夏季手竿釣鰱鱅,關鍵是子線的選擇,科學搭配子線,漁獲翻幾倍!
    有很多釣友說,手竿釣鰱鱅,只要方法得當,鰱鱅絕對是最好釣的大魚,而且沒有之一。鰱鱅嘴饞,進食量大,進窩後只要窩點有食物,仍磚頭下去鰱鱅都未必離窩。只所以說鰱鱅好釣,跟不離窩有關係,不過主要還是釣法的問題,不得法門的釣不到,了解法門的連竿上。
  • 手竿釣鰱鱅,想要花鰱多白鰱少,篩選餌料最重要
    鰱鱅也叫白鰱和花鰱,養殖基本都是混養,白鰱多花鰱少,自然水域也一樣。平常作釣時,漁獲也是白鰱多於花鰱,基本上碰到什麼是什麼。花鰱不單味美肉細,而且由於其口比白鰱大,作釣難度也相對要容易些。但眾多的白鰱混雜其中,想要多上些花鰱,沒有針對性的釣法,幾乎不太可能。
  • 夜釣,手竿擼翹嘴,結果招來了大鰱鱅
    青梢一般生活在水的中下層,有小魚小蝦的地方就有它出沒的身影,釣青梢和翹嘴一樣,選擇面向大水面的陡峭深水點作釣,同時兼顧鰱鱅,鯽魚。時間:2020年7月9日晚7點——11點。地點:窯坑西岸,面向東南。前幾天剛下過雨,水位上升了點,多半年了,水位一直在下降,記得去年在這裡4.5米手竿釣底,浮漂直接擼到距離竿稍50公分處,差多不水位下降了2米,難怪今年魚不好釣。騎電二輪來的,支架、馬扎和頭燈都忘了帶,還好蚊香沒忘,這裡的蚊子真兇,受不了!
  • 長江以南夏季漲水野釣鰱鱅怎麼作釣上魚率會更高?
    近年來野釣鰱鱅的朋友越來多,野生水域的鰱鱅相對其他魚種應該是被捕撈釣獲的比較少,資源在各大河流湖泊較為豐富。喜歡野釣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今天也就野釣鰱鱅方法跟各位分享一下!我常用釣鰱魚的線組有兩種底釣和浮釣,釣組是我自行改良的在長沙地區也比較流行。1、底釣底釣鰱鱅線組組成:三角板長腳線軟線鉤(自製:15號千又、3.5釐米腳線、三角板、泡沫條)、鰱鱅餅料、瓶底餌料、鉛墜、太空豆。底釣鰱鱅線組就是以上部分,現在我跟你們詳細介紹一下其中原理。
  • 手竿浮釣鰱鱅漂相問題的一些經驗和理解
    昨天小雨,出門野釣凍成狗了,也沒釣到多少魚。還是懷念夏天釣鰱鱅的手感啊!哪怕一天就釣個一條兩條的也很爽。釣鰱鱅就這樣,季節性很強。深秋、冬天也不是不能釣,只是溫度低的時候鰱鱅少吃少動,很難釣…上圖是人生的第一條鰱鱅,當時也沒稱,目測七八斤吧。當時也比較菜,5米4桿,溜了十多分鐘才上來,還是請人家做農事的阿姨幫忙抄上岸的。
  • 釣鯽鯉有藍鯽,釣鰱鱅用什麼餌料?這6款鰱鱅餌十分經典
    夏季溫度高、魚活躍,可釣的魚種也多,所以大家就不再僅僅滿足於鯽鯉了,應該都想去拉幾條「大物」過過手癮,於是鰱鱅就成了夏季垂釣的主要目標。鯽魚鯉魚習性有相通之處,大部分人都用一包藍鯽搞定,如果搞不定就加一包918和一包速攻;鰱魚和鱅魚的習性更相近,那麼該用什麼餌料作釣呢?換言之釣鰱鱅有哪些經典的商品餌呢?
  • 仲夏手竿釣鰱鱅,這麼做就對了!一上午釣幾百斤,學會只需2分鐘
    當然,垂釣鰱鱅時僅僅做到餌料這一項是完全不夠的,我們可以從以下4點調整我們的作釣方案,這樣可以在短時間內釣個幾百斤的鰱鱅魚完全不成問題。 三、在實際作釣時如何尋找魚群。 四、魚餌的狀態及味型。 一、垂釣鰱鱅的釣組選擇。
  • 手竿釣鰱鱅,如何才可以提高正口率,這個方法很容易掌握
    這是臺釣鰱鱅的技術底層理論。這些對於釣過鰱鱅的釣友來說,也許也有第一次聽說的。今天我想說一下,這個作釣過程中比較容易發生的,也是可以避免的,錨鰱鱅魚的問題。通過基礎理論不難看出,可能是魚吃餌的漂相判斷不準確導致,這和我們釣鯽魚一樣,也會經常錨到一樣。其實問題的關鍵不在判斷浮漂信號上,我們能釣鰱鱅魚,基本都不是釣魚新手,所以在判斷浮漂信號上,不會有太大問題,即便偶爾幾次判斷不準確,也許是技術問題,但如果是經常錨到呢?
  • 冬季如何釣起鰱鱅?乾貨解讀:低溫釣鰱鱅的2大核心3個基礎
    如果你想在冬季試著釣鰱鱅,務必要了解2大核心3個基礎,即基礎一:水域大小和魚的數量基礎二:天氣與時間段的選擇基礎三:結合水深來確定釣位冬釣鰱鱅核心思路一:浮漂的選擇與調釣方法冬釣鰱鱅核心思路二:餌料的選擇與調整不是我打擊各位釣友,冬天釣鰱鱅真不是一件易事,真想釣的話三個基礎條件你可看仔細了,否則必然是十釣十空
  • 釣大頭魚並不難,搞懂這幾個方法釣大魚原來這麼簡單!
    這幾天天氣有點悶,適合釣大頭魚!大頭魚是鰱鱅的一種地方說法,又名花鰱、鰱魚,在水產養殖中屬於一種工作魚種。魚身多刺,魚頭肥美,手竿釣大頭,手感也不錯!這種悶熱的天氣,吃上一份剁椒魚頭,那真的是一大享受啊!很多人都記得鰱鱅味型喜歡酸臭,在選擇釣料上就會有經驗了。
  • 真沒想到釣大頭魚(鰱鱅)用這幾樣東西,在哪裡都好釣!
    天氣溫度逐漸上升,水溫也在隨著上升,鰱鱅魚也開始活躍起來了,那麼你們釣取鰱鱅有什麼好的餌料呢?下面給大家介紹一款自製鰱鱅餌配方,希望這部分內容能幫到有需要的釣友!首先要了解鰱鱅魚的生活習性,鰱鱅又稱大頭魚,主要活躍在中上層水域。
  • 手竿釣鰱鱅的幾個小技巧,輕鬆掌握竿竿上魚
    夏季是個釣鰱鱅的好時節,一般釣友們都會採用手竿的方式來釣鰱鱅,但是用手竿釣鰱鱅也是要講究技巧的,下面為大家介紹幾個手竿釣鰱鱅的小方法。|||— —|||注意好釣組的搭配首先設置的浮漂一定要做到很惹眼,它的漂尾要長,吃鉛量也要大。這是因為釣鰱鱅的餌料設置的大,它的餌料就比較重。
  • 拋竿釣鰱鱅的兩種釣組,野釣大鰱鱅,除了「水怪」,還有這種釣組
    到了夏季,氣溫開始升高,此時喜歡高溫的魚類變得更加好釣一些,鰱鱅就是其中之一。釣鰱鱅主要就是臺釣釣浮和拋竿釣浮兩種比較常見的釣法,鰱鱅是眾生層魚類,習性特點導致了釣浮比釣底更好釣,正口也會更多一些。不過想要釣比較大的鰱鱅,拋竿遠投是比較好的方法。
  • 手竿釣翹嘴,掌握兩點就好了!目的就是要釣大一點的
    一位粉絲給我私信,讓寫一篇手竿釣翹嘴的文章,我就應下來了,我也確實經常釣到翹嘴,心得體會還是有一些的,但還是覺得心裡忐忑不安,怕寫的不好,辜負了這位粉絲的信任,構思了一個晚上,現在凌晨2點多了,也沒整出讓我自己滿意的理論框架,索性不管這些了,就實打實的介紹一下我自己都是怎麼釣的吧,這樣也才沒違背我一貫的觀點:野釣還是簡單一點好!
  • 這幾種釣法會有意外驚喜哦,不耽誤釣手竿!
    事實上蓑笠哥自己每年還是會玩幾次路亞,但都是釣釣翹嘴、慈鯛、黑魚,但是不管我多麼努力,每次漁獲都不是很多,比起手竿來要差很多。不過為了不讓路亞竿閒置,這幾年琢磨出了好幾種路亞竿的「另類玩法」,這幾種玩法要比單純的路亞容易中魚。最重要的是不佔用你釣手竿的時間,你完全放在旁邊,等魚吃死口之後再拉。在資源不太好的地方中魚率比單純路亞要高很多,況且不累。
  • 本汀神鶴超高性價比,釣魚最合適之選!
    那選擇上有哪些細節需要注意?個人建議在不懂的情況下,選竿可以從這幾點入手,選擇最合適自己的竿一、魚竿的種類以及特點在選擇合適的魚竿前,我們要對魚竿有大概的了解,認識不同類型的魚竿以及特點,劃定範圍了,再針對進行篩選就非常合適。如果根據魚竿的用途來區分的話,可以分為三類:手竿、海竿、磯竿。
  • 手竿釣翹嘴怎樣才能釣得好?做好這幾點,翹嘴追著魚餌咬
    翹嘴是我國主要的路亞魚種,當然也可手竿垂釣,一年四季均可釣獲。在夏季翹嘴活性高,掠食性強的時候手竿日夜均可施釣,夏季主要垂釣中上層水域為主。而冬季翹嘴活性相對較低,因溫度低天氣冷,這個時候的翹嘴更喜歡待在水底覓食,所以冬季釣翹嘴多以底釣為主。由於翹嘴易於驚擾,所以近岸臺釣中獲多以中小型翹嘴為主,大翹嘴相對難以中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