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孩子處於換牙期時,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掉一顆乳牙,老一輩人就會說:「上牙埋土裡,下牙扔房頂」,否則牙齒就會反著長。
在很多人看來,這是老一輩人的迷信說法並不可信。
從小和奶奶生活的女孩,一直將「上牙埋土裡,下牙扔房頂」記在心底
鄰居家的寶寶月月6歲了,正處於換牙期,和奶奶在鄉下生活時,奶奶就告訴她,掉的牙齒不能隨便丟掉,必須「上牙埋土裡,下牙扔房頂」,若是把下牙齒扔到了地上,牙齒就會往下長。
月月掉的第一顆乳牙,就被奶奶用力扔到了老房子的屋頂上,月月也很聽話,以後每次掉了牙齒都按奶奶說得做,後來月月回到城市裡上學,每次掉了牙齒,她都會虔誠無比地收好,讓父母按奶奶的說法去做。
父母知道這樣的說話根本沒有科學道理,但為了讓女兒安心也會照做。
其實每個人的童年中,都會留有這樣的印象,孩子在掉第一顆牙齒時往往很害怕,當父母說把掉下的牙齒扔到房頂上時,絕對會毫不猶豫地照做而且會很安心。
這種看似迷信的說法卻口口相傳,就像立規矩一樣,由老一輩人傳給父母,又傳給下一代,但這個規矩立得住腳,就說明對孩子來說具有一定意義。
「上牙埋土裡,下牙扔房頂」?說白了,就是讓牙齒有個「合理歸屬」
1)給孩子一個信念
第一次掉牙的孩子肯定會害怕,「上牙埋土裡,下牙扔房頂」從根本意義上講,能讓牙齒有個「合理歸屬」,可以消除孩子內心的恐慌,安撫孩子的內心。
這句話的科學道理就在於,給了孩子一個信念,讓孩子在牙齒掉落時,可以保持理智,做到不慌不懼。
2)含有家長對孩子的祝福
孩子進入換牙期,乳牙開始脫落,恆牙開始長出,也意味著孩子即將邁入新的成長時期,家長都希望孩子平安、健康、快樂成長,而「上牙埋土裡,下牙扔房頂」的說法,就包含了家長對孩子健康成長的祝福和期盼。
這種看似迷信的說法,其本質含義就是對孩子牙齒健康的一種祝福,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又可以給予孩子心理上的安慰,這句話本身是有一定意義和道理的,家長不必全部予以否定。
冷知識:孩子的乳牙脫落,除了扔掉還能怎麼辦?正確處置是這樣
1、從脫落的乳牙中提取「治癒細胞」
英國有一項研究表明:孩子的乳牙脫落之後,可以採取正確的方式,將孩子的乳牙進行保存,而專業的醫生可以從脫落乳牙的基因序列中,提取「治癒細胞」,並用於治療孩子成年後的一些疑難疾病。
2、妥善保存日後或能派上大用途
乳牙脫落後可以在暫存在牛奶內,並於24小時送到實驗室進行保存,避免牙齒中的細胞受到汙染。將孩子脫落的乳牙進行保存,還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這顆牙齒必須是健康的乳牙,才能在將來發揮重大作用。
當孩子處於換牙期時,家長應該怎麼做?很多父母都忽略了第一步
一、幫助孩子消除內心的恐懼
孩子的年齡比較小,對牙齒脫落、換牙還未產生正確的認知,一旦發生掉牙的情況,孩子可能會陷入恐懼的情緒中而惴惴不安。
家長就要及時安慰孩子,多給孩子講一些關於換牙期的知識,讓孩子對換牙、掉牙都有正確的認知,心理上做好準備,避免產生恐懼心理。
在孩子還未進入換牙期時,家長就可以給孩子準備關於保護牙齒以及換牙的繪本,讓孩子能夠客觀地了解和認識換牙期,坦然面對換牙期的來臨。
二、平時要鍛鍊孩子的牙齒咀嚼能力
若是孩子平時吃的食物過於精細,牙齒缺少咀嚼鍛鍊,乳牙就會遲遲不掉。家長就要避免給孩子吃過於精細的食物,適當多給孩子吃一些稍硬的食物,比如讓孩子自己啃蘋果,讓孩子吃一些花生、五香蠶豆等,就可以鍛鍊孩子牙齒的咀嚼能力。在這些食物的刺激下,孩子到了換牙期,牙齒就會自然地脫落。
三、糾正孩子換牙期的一些不良習慣
當孩子處於換牙期時,若是牙齒發生鬆動,但是沒有掉落,一些孩子就會用舌頭去頂或舔。父母要及時制止孩子的這些不良習慣,否則不利於孩子恆牙的順利長出;還要監督孩子早晚刷牙,養成按時刷牙的好習慣,牙齒健康才能順利度過換牙期。
四、不要讓孩子吃太多甜食
在換牙期,家長不要讓孩子吃過甜的食物,以免長出齲齒,很多孩子小時候會長蛀牙,就是因為吃了太多比較甜的食物,而甜食很容易損害孩子的新牙,在孩子吃了甜食後,家長要及時讓孩子漱口或者刷牙,避免孩子長齲齒。
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的換牙期,關注到孩子牙齒生長的每一個細節和變化,做好孩子的牙齒護理,確保孩子擁有一口健康好牙。
討論話題:您家寶寶的乳牙是如何處理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大家分享您的觀點和看法
(文中配圖全部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