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種感覺,當我們越想努力做好一件事情時,結果卻適得其反。
為什麼?
記得在高中的最後一個學期,所有的同學仿佛都是複習機器,頂著巨大的壓力,半夜熬到凌晨,明明已經熄了燈,可寢室像是天亮了般,你不睡,我也不睡,因為不想讓任何人比下去;這麼努力,原因只有一個,考出一個能讓自己滿意,讓家長安心的成績!
考試成績下來,結果卻讓人大失所望,這不是自己正常發揮時的實力。
就像是一根繩子打了結,你不找到方法去解開,只會越扯越緊。
心理學裡有一種現象叫做「耶克森.多德森」定律,很好的詮釋了以上這種情況:就是當你對一件事情太過執著,動機過強,其學習或工作效率就會極低。當你的動機強度,你的期望值,處於適中水平時,更有利於學習或工作。
很多同學都會出現這種不好的現象,你越是努力想要取得高分,心中的期盼值越高,希望得到比平時更多的回報,最終反饋到自己這裡的結果達不到自己所期望的高度時,心中難免產生落差,這就是你為什麼明明很努力,但總是做不好,達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那同學們在平時學習中,應該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呢?
首先我們需要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要過於急功近利,定一個自己能達到的最高的目標就好;其次,不要去糾結一定要達到怎樣的結果,而是朝著自己的目標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用力過猛只會讓繩子繃斷!
最後,要不斷充實自己,這不僅限於課本上的知識,多讀讀課外書籍,那會讓你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