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墓碑上的這幾個字,你知道是啥意思嗎?搞錯了,小心拜錯祖墳

2020-12-18 讀書文史

對中國人來說,清明,是一個特殊的時節。每到這個時候,人間一片哀悼。「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說的也不過如此。

清明掃墓,相信大家都曾在墓碑上看到過「故、顯、先、考、妣」這樣的字眼。那麼,這些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如果不熟悉這些字,可能會認錯祖墳、拜錯昔人,這不僅會被人笑話,還會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為此,理解其中的蘊意和講究就顯得非常有必要。

下面,我們具體來說說這幾個字的意義和用法。

一、「故」

「故」,在漢語詞典中,有「緣故」、「事故」等意思。除此之外,「故」還有表過去,表死亡的意思,如病故、父母早故等。

中國人比較忌諱「死」、「亡」這些詞,為了表達對逝者的尊重,人們往往會以「故」來取而代之「死亡」。因此,在墓碑上,我們看到的文字,往往是以「故」開頭,如「故先考夏公……

這裡的「故」,是一種靜雅與莊重的表達,也是一種修飾的表達。為此,有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墓碑開頭是沒有「故」字的,而是直接寫出內容,這裡便是直接省略了修飾詞「故」。

二、「顯」

「顯」,顧名思義,顯目、顯赫、彰顯的意思。自古以來,中國人一直崇尚孝順長輩、尊敬老人。在墓碑上,刻有「顯」字的墓主,一般都是家族的長者。

具體來說,大致滿足以下條件:

1.為家族中輩分高的年長者;2.年紀常在60歲以上,上無老人(父母等);3.下面有孫輩。古語說「德顯考、行顯著」,說的大體也是這意思。

三、「先」

除了「顯」字,「先」也常被用來作「顯」的替補。「先」與「顯」同音同位,兩字的用法意義基本相同,都是表達對逝者的一種尊稱,讚譽、褒揚長輩為有德之人。不過,「先」的用法條件限制相對要低一些,即不用滿足「顯」字所要求的條件也可用。

總的來說,可以將二字通俗地理解為,「先」即先人的意思,表示對逝者的尊重和懷念、哀悼。「顯」,即用來稱讚生前功德比較高,聲名遠揚的人。

四、「考」

考和老,在甲骨文其字形是一樣的,為同一個字,均像一個僂背老人舉著拐杖之形。先秦時期,「考」常用來作為對父親的稱呼之詞。

字體演變過程

結合「考」的字形、字義,我們可以大體概括出三個形象特徵:

1.年紀比較大2.腰已彎3.需要拄杖而行我們都知道,古人的壽命比較短,一般活到60-70歲的,已經算是非常長壽了。當父親年屆「考」齡時,腰已累彎,手腳已不再麻利,時常要拄杖出行,這時基本上就只能坐著曬太陽、頤養天年了。

為此,在古漢語中,「考」有表示為長壽、終年的意思,「考終年」,即享盡天年的意思。中國人認為,享盡天年,長壽而死為人生最圓滿的事情,所以,後來,「考」尤指逝去的父親。《禮記·曲禮》說:「生曰父,死曰考」,說的便是此意。

五、「妣」(bi,第三聲)

「妣」,代表女性,慈母的代名詞,古代社會用此來稱呼母親。後來,隨著歷史的發展演變,「妣」漸漸用來表示已逝世的母親。

陶淵明曾在《祭程氏妹文》中提到:「慈妣早世,我年二六,爾才九齡。」這裡所提到的「慈妣」指的便是母親,指陶淵明12歲喪母,留下他和妹妹二人。

六、「故、顯、先、考、妣」這幾個字的用法區別

顯考與顯妣:「考」指男性,「妣」指女性,顯考與顯妣,一般指60歲以上的男性、女性逝者。先考與先妣:一般指60歲以下的男性、女性逝者。還有一種說法是,「顯」用於達官貴族,權勢人家,而「先」則用於平常百姓人家。

故顯考與故顯妣:指逝世的父親、母親。「考、妣」前面加「故顯」前綴敬辭,更加表達了對親人的懷念和尊敬。

而若是皇族,則往往會加一個「皇」字。

另外,有些地方的習俗不同,其對「顯」和「先」的解釋也有所不同。有些地方認為,如果父母均已經過世,用「顯考」和「顯妣」;而如果是父母兩人當中的其中一人過世,則用「先考」或「先妣」。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為:子女給父母立碑用「先」,而孫輩給祖父母立碑則用「顯」。

考、妣合用:在生活中,偶爾能看到一個墓碑同時刻有考與妣兩個字。看到這裡,我們大體可以判斷出這是一座合墓,即同時埋葬了夫妻兩人。通常來說,這種合墓的碑文書寫一般都是按「男左女右」的順序來寫,即「考」在左,「妣」在右,這主要是受封建「男尊女卑」的思想影響,古代社會以「左」為尊。

徐孺人,女性;周大公,男性

在這上面,往往還刻有兩人的生卒年以及子女名字等。通過其墓碑上的文字,我們大體可以窺視到墳墓主人的家族發展狀況。

點評

總而言之,死者為大,從古至今,立碑一直是件非常嚴謹、考究的事情。碑文,相當於逝者的身份證明,相當於逝者的個人簡歷,為此,其書寫記錄自然馬虎不得。

參考資料:

《據形說漢字》

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點讚是一種美德,喜歡就點個讚、轉發分享吧~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讀書文史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墓碑上常出現的五個字的意思嗎?不知道的話,快來學習!
    「當我辭別人世的時候,親愛的,當我離開人世,請別為我哀歌悲泣,墓上無需玫瑰的芳香,也不要松柏的茂密。就讓綠茵覆蓋我的軀體,帶著雨水和露珠的潤溼,如果你願意,就把我懷念,如果你願意,就把我忘記。這首美麗的詩表達的對於死亡的豁達態度。
  • 在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嗎?
    今年去掃墓的時候,研究生的堂哥,看到墓碑上文字時,竟然都不知道墓碑上文字是什麼意思,難怪之前被取笑不知道公鴨和母鴨區別。他每次回到農村,總是說農村很多東西是陋習,但是每次說起外國的東西,總是覺得特別好,自己國家的文化覺得是陋習,不斷的拋棄,但是卻不斷的學習西方國家的文化,而國內把中國文化保存最好的就是廣東。
  • 墓碑上的「故、先、顯、考、妣」什麼意思?可別搞錯,會鬧笑話
    每年清明時節進行掃墓時,如果對墓碑上的文字稍加注意,會發現大多墓碑上會出現「故、先、顯、考、妣」幾個字或者同時見到其中幾個字,墓碑上刻的字除了含義外,在其背後還體現著我國的深遠歷史文化。那麼墓碑上的「故、先、顯、考、妣」是什麼意思?可別搞錯,會鬧笑話。
  • 在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啥意思?有什麼區別嗎?
    題目當中所提到的這一「墓碑現象」,正是我國傳統喪葬文化的重要部分組成,但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這一喪葬文化現象正在逐漸消失,目前僅局限於文明較為落後的農村地區。 久而久之,伴隨著宗法制的發展,「地面堆土形成的墳」開始出現,以便更好地尋親訪祖、祭祀先人,墳墓出現的基礎上,繼而又出現了墓碑。現如今農村喪葬的普遍現象就是以「墳」的形式來埋葬故人,是否立碑還是要迎合不同人家的需求意願,並不是立墳就必須要立碑。
  • 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你可知這些字是什麼意思?
    引子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有一部分去過農村掃墓的人可能會發現,農村墓碑上面總是有一部分字是一定會有的,那麼在農村墓碑上面,「故、顯、考、妣」這些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並不單單只是農村而已,基本上只要有人去世了,在他的墓碑上面,基本上都有著這麼幾個字的存在,這也是我們中華的喪葬文化的一部分,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些文字所代表的意思吧。首先是「故」字,「故」字所代表的意思,就是故去了,跟過世是一個意思。只不過因為死亡在我們國家代表不吉利,因此才會用這個詞,而不是用死、斃等詞彙。
  • 墓碑上的「故、先、顯、考、妣」都是啥意思?炎黃子孫要知道
    這些活動可以視作葬禮的初級版本,有一就有二,後來的人們在基礎上擴大了葬禮的規模和層級,這點從王侯葬禮和平民葬禮的區別就能看出來。我們在鄉間的墓碑上經常能看到,故、先、顯、考、妣等詞語,那麼這些詞語是什麼意思呢?大家一定要看看,不然不懂那可就鬧笑話了。
  • 農村墓碑上雕刻的「先妣、先考」和「顯妣、顯考」是什麼意思?
    農村墓碑上「顯妣」、「顯考」是什麼意思?農村墓碑上的「顯妣」和「顯考」是存活在世的健在兒女對已經去世的父母的尊稱。農村墓碑上的稱謂是通過千百年文化的洗禮、沉澱而形成的晚輩即立碑人,對已經去世的長輩尊敬的稱謂。
  • 農村老人說:「碗邊飯吃不飽人」,你知道是啥意思嗎?說得太好了
    農村老人說:「碗邊飯吃不飽人」,你知道這話是啥意思嗎?說得太好了在農村人們聊天時,經常會說一些俗語老話,這些老話都是人們生活中經驗之談,對年輕人都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有的俗語一聽就明白是什麼意思,但有的俗語需要深入思考才能理解其中的含義。
  • 小麥又到穗黃時,農村說的「麥梢黃,女瞧娘」,你知道啥意思嗎?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小麥又到穗黃時,農村說的「麥梢黃,女瞧娘」,你知道啥意思嗎?時下,北方農村的小麥穗已經開始發黃,也就是快接近了成熟的季節,在農村流傳著「麥梢黃、女瞧娘」這樣一句老俗話,每當小麥長到發黃的時候,農村的父母就開始盼望著女兒走娘家了。那麼這麥梢黃和女兒走不走娘家,這其中有什麼關聯性嗎?你知道這是啥意思嗎?
  • 農村俗語:「一勺豬油,勝過十副藥」,你知道是啥意思嗎?
    但是我們都知道,農村養的豬吃肉都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還是為了保障一年做飯的用油。因為在以前農村很少有清油,每家每戶做飯用的都是豬油,用豬油不但可以讓飯有香味,更主要的它還有保健作用,俗話說「一勺豬油,勝過十副藥」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那麼這句話到底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 汽車方向盤上的SET、RES和CNL,到底啥意思?知道少吃虧
    導讀:汽車方向盤上的SET、RES和CNL,到底啥意思?知道少吃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汽車方向盤上的SET、RES和CNL,到底啥意思?
  • 夢露墓碑上的幾個字令人奇怪,在我國可能有褻瀆的含義!
    瑪麗蓮夢露的墓碑上刻著的幾個字,生動地體現了「美麗無腦」!在1962年的8月5號早上的這一天,瑪麗蓮夢露被當地的警察發現死在自己的家中,即便是一直到了今天,瑪麗蓮夢露到底是怎麼死的?被什麼人所害,也仍然是人們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
  • 農村俗語『正月莫撿雞,臘月莫撿魚』,啥意思,有道理嗎?
    每年到了臘月期間,農村老人就開始坐在一起,用地道的方言討論當前的熱點話題,如村裡誰家的姑娘多醜都有人娶,多帥的小夥子找不到媳婦,誰家外出打工賺多少錢等等,有時會說做人啊千萬別貪小便宜,尤其這年關,更要注意,老話說的好『正月莫撿雞,臘月莫撿魚』,這又是啥意思?
  • 農村俗語「大口吃小口,家破財散走」,這話啥意思呢?有啥說法嗎
    要說現在的農村發展的也是特別的快,這幾年我國對於農村的建設也是從未停歇過,畢竟農村是最近幾年大力發展的地方,讓農民過上好日子才是實現大家奔小康的目的,這時至年底了,部分返鄉的農民可能手裡積攢點錢,像農民賺點錢是真的不容易,像種地為生的農民一年到頭也是賺不了幾個錢,所以農民攢錢就顯得比較艱難了,可以說是錢都是省吃儉用攢下來的。
  • 說文解字: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啥意思?
    眾所眾知,在中華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喪葬文化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死者為大,一切可以從簡,唯獨葬禮不可等閒視之,這其中包括遺囑文化、殯儀習俗、喪儀文化、祭祀文化等等。今天我們探討一下墓碑文化,這些墓碑上的刻字講究很多,格式相對固定,茲事體大,千萬馬虎不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 「故」、「先」兩字釋義「故」字就是對死亡的委婉表達,這裡與歿、終、逝以及圓寂、涅槃、仙遊等一個意思,就是含蓄婉轉一些,這個字的表達並不是十分重要,現代很多墓碑已經忽略。
  • 農村墓碑上的「故、顯、考、妣」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墓碑習俗的發展演變在最初,人類的遺骸基本上都是棄之荒野,後來人們逐漸興起了墓葬文化,加上大地孕育著無數人類,等同於「大地是人類的母親」這種概念,所以人類將親屬的遺體放置於地下,寓意為「重回母親的懷抱」。就這好比有些常年生活在海邊的人類,他們會將親屬遺體安置在海中,其寓意也是同理。
  • 俗語:吃飯看灶頭,穿衣看袖頭,說的啥意思?農村生活過的才知道
    俗語:吃飯看灶頭,穿衣看袖頭,說的啥意思?農村生活過的才知道作為廣為流傳的俗語,雖然大多從表意來看很是粗俗,但所謂話粗理不粗,淺顯的原理在以前是一個含義,在如今又有著新的意義,能夠給予我們生活上的警示與啟發。
  • 農村老人說:「家裡出三癮,家敗人也亡」,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說:「家裡出三癮,家敗人也亡」啥意思,有道理嗎?農村老人的話不可不聽,在我年少的時候,總覺得自己有很大的本事,把農村老人的話當做耳旁風,但是在經歷過一些跟頭的時候才明白農村老人的一些話是很有道理的。
  • 農村老話「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作為一個從不相信運氣的人來說,小編很信奉的一句話就是「禍兮福所致 福兮禍所依」,任何時候都不能太得意忘形了,因為你不知道下一秒等待你的是悲還是喜。恰巧這兩天看到一句俗語「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下面分享給大家。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了賺金庫」啥意思?你知道嗎?
    過去農村外出打工的農民相對較少,過去也比較貧窮,吃上一頓豬肉也是要等到家裡來客或者逢年過節,所以那時的農村家家戶戶都會捉一兩頭豬養,待豬到中秋時節就會殺一頭來賣,另一頭一般作為年豬繼續飼養到年底過年再殺,吃不完就會用煙火燻成臘肉,或者製成臘腸,以待來年一整年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