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題:蟹奴和鐵線蟲,一個控制螃蟹爬高,一個控制螳螂下水
愛吃螃蟹的你,曾經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現象呢:
逮到一隻螃蟹,在它的腹部發現一個淡黃色的東西,以為這是蟹黃,然後心裡巨爽,煮了還挺好吃,就是感覺肉肉似乎比其它螃蟹少一點,然後還慶幸「估計是蟹黃太多了」。
事實上,這隻螃蟹腹部的那個「小軟軟」並不是什麼外溢的蟹黃,而是一種能夠控制螃蟹行為的硬核寄生物:蟹奴。
★「奴蟹」的蟹奴
對於一般的生物,我們一般會首先講解它的外觀、分布和特性,但蟹奴的技能過於bug,一旦螃蟹被蟹奴寄生,整個後續的「蟹生」都將成為蟹奴的工具,所以必須先講講它「奴蟹」的本事。
蟹奴的受精卵在海水中發育成幼體,雌性幼體遇到公螃蟹後,就在它的腿關節處進行一次脫殼,然後進入公螃蟹體內。 接著,長出樹枝一樣的細管寄生在螃蟹體內,除了吸取營養以外,蟹奴還會通過影響激素分泌來操縱公螃蟹的生長,最終使得公螃蟹的腹部被拉伸得和母螃蟹差不多。
除了外觀的改變外,公螃蟹還會和母螃蟹一樣,不自覺的用鉗子將自己的卵(蟹奴)攪散。
隨後,螃蟹體內的營養逐漸被蟹奴吸乾,蟹奴的完全將螃蟹控制,此時的螃蟹喪失了自我意識,成了被蟹奴奴役的「傀儡」。
★支配螃蟹爬高高,最精彩的部分終於來了。
吸得美滋滋的雌性蟹奴發育完全後,會與雄性蟹奴交配,然後支配螃蟹「爬高高」,比如爬到石頭上、漂浮物上等,為的就是讓雌性蟹奴產卵,此時,已經習慣性「攪卵」的螃蟹就會習慣性的在腹部揮舞著它的鉗子,當然,它攪的是蟹奴的卵,這個「鬼畫符」的場面像極了被「傀儡術」奪了魂的小人兒。
一旦被蟹奴寄生,螃蟹空殼的過程是很快的,而且波及範圍很廣,所以養殖戶們發現苗頭不對時就會立即行動,比如隔離飼養、把養殖水體的鹽度調低、用硫酸鋅浸洗病蟹等。
最後我們縱觀蟹奴的整個寄生過程可以發現,蟹奴與寄生在螳螂體內的鐵線蟲非常相似卻又正好相反:鐵線蟲發育時也會將螳螂的內臟逐漸吃掉,但最終會支配螳螂從陸地跳入水中。
所以與共生狀態相比,蟹奴和鐵線蟲堪稱「水陸雙蠱」,能夠徹底控制寄主的身體和行為。
★蟹奴其實也是一種藤壺。
好了,硬核的部分講完了,我們最後再來看看蟹奴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吧!
蟹奴其實也是一種藤壺,但這句話我們得這樣來理解:從廣義上來說,藤壺是目下所有物種的總稱,但從狹義上來說,藤壺則是單指藤壺科下的具體物種,所以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雖然它倆被歸類在同一目,但蟹奴是蟹奴,藤壺是藤壺」。
雖然都可以寄生,蟹奴與藤壺在外觀和特點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比如藤壺有堅硬的外殼和觸手,而蟹奴在螃蟹體內是一種淡黃色橢圓型囊狀的「小軟軟」。
★那麼問題來了,被誤認為是蟹黃外溢的蟹奴到底能不能吃呢?
對不起,我也不知道,因為我早就知道那玩意不是蟹黃外溢而是寄生蟲……當然,更多的人並不知道,並且還美滋滋的吃了下去……好消息是目前並無因吃蟹奴而發生不適的報導,但相信在看過靈語園長的這篇文章後,大家以後遇到了應該也不會再主動吃它了吧……
本文為「靈語園長」原創授權發布,歡迎大家留言關注!
作者:靈語園長
部分資料來源:螃蟹養殖、百科、自然探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