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件快件綠色包裝規範》正式發布 快遞紙箱有了新規範!

2020-12-19 中國紙業網

國家郵政局

關於印發《郵件快件綠色包裝規範》的通知 

國郵發〔2020〕4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局,國家局直屬各單位、機關各司室,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各主要快遞企業: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進郵件快件包裝綠色治理,促進資源節約利用,減少環境汙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快遞暫行條例》以及《郵政業寄遞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國家郵政局制定了《郵件快件綠色包裝規範》,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國家郵政局

2020年6月12日

郵件快件綠色包裝規範

第一條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進郵件快件包裝綠色治理,促進資源節約利用,減少環境汙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快遞暫行條例》以及《郵政業寄遞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規範。

第二條    郵件快件綠色包裝堅持標準化、減量化和可循環的工作目標,加強與上下遊協同,注意節約資源,杜絕過度包裝,避免浪費和汙染環境。

第三條    郵政企業、快遞企業、經營郵政通信業務的企業(以下統稱寄遞企業)應當按照規定建立健全企業內部制度,明確包裝管理機構和人員,在包裝採購、操作、用量統計、宣傳教育培訓、檢查考核獎懲等方面加強管理,切實履行企業主體責任,推進包裝綠色應用和規範操作。

跨省經營的品牌寄遞企業總部應當履行綠色包裝工作統一管理責任,採取有效措施推進本品牌、本網絡落實綠色包裝工作要求。各品牌寄遞企業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區域管理機構,負責督促區域內本品牌和網絡的經營單位落實綠色包裝工作要求。

第四條    寄遞企業應當建立實施郵件快件包裝統一採購制度,建立供應商名錄,加強綠色採購管理,逐步健全綠色採購供應體系。

寄遞企業依法採購使用不低於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包裝產品,採購使用包裝產品時要求供應商提供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的達標檢測報告。

第三方檢測機構應當具備相應的資質和條件。

第五條    寄遞企業應當按照規定使用環保包裝。在不影響郵件快件寄遞安全的前提下,應當優先選擇低克重高強度、可重複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裝。

鼓勵寄遞企業優先使用經過綠色認證的包裝產品。

第六條    寄遞企業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製定本企業郵件快件包裝操作規範,針對不同種類的內件細化包裝操作要領,確保可量化、可衡量並落實綠色包裝要求。 

跨省經營的品牌寄遞企業總部制修訂的本企業包裝操作規範,在實施之日起20日內向國家郵政局備案。跨省經營的品牌寄遞企業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區域管理機構和省內經營的寄遞企業,按照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局要求報送備案。

寄遞企業應當向社會公開本企業執行的標準和包裝操作規範相關信息。

第七條    寄遞企業應當建立實施郵件快件包裝物統計制度,包括但不限於各類包裝物使用的數量、重量、執行標準、綠色包裝使用率,推動提升符合標準要求的環保包裝使用率,減少單件郵件快件的平均包裝用量。

第八條    寄遞企業應當建立實施崗前培訓和在崗培訓制度,強化從業人員包裝操作知識與技能的培訓教育。

第九條    寄遞企業應當逐步完善內部考核和獎懲機制,對綠色包裝落實情況開展常態化自查。

第十條    寄遞企業按照郵件快件包裝基本要求等規定選用包裝材料和包裝操作。在滿足寄遞需要的前提下,防止包裝層數過多、空隙率過大。郵件快件包裝空隙率原則上不超過20%。

同一包裝內有多件物品時,應當按照重不壓輕、大不壓小的原則進行封裝。

對未做明確規定的,應當本著節約、環保的原則,合理確定包裝材料和包裝方式,優化物品包裝,避免過度包裝和隨意包裝。

第十一條    寄遞企業應當全面推廣使用電子運單,尤其是一聯式電子運單,電子運單設計和使用應當注意保護用戶信息安全。

第十二條    郵件快件塑料包裝袋中鉛、汞、鎘、鉻總量不得超過100毫克每千克,苯類溶劑殘留不得超過3毫克每平方米。

普通膠帶中鉛、汞、鎘、鉻總量不得超過100毫克每千克,汞、鎘均不得超過0.5 毫克每千克,鉛、鉻均不得超過50 毫克每千克。苯類溶劑殘留不得超過3毫克每平方米。

封套、包裝箱、填充物中的鉛、汞、鎘、鉻總量不得超過100毫克每千克。

郵件快件包裝中的重金屬和苯類溶劑殘留,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三條    寄遞企業應當遵守國家有關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的規定,不得使用重金屬、溶劑殘留等特定物質超標的劣質包裝袋。

鼓勵寄遞企業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全生物降解塑料包裝袋。

第十四條    寄遞企業使用包裝箱的,應當根據內裝物的最大質量和最大綜合內尺寸選用合適型號的包裝箱。包裝箱的型號、內裝物的最大質量和最大綜合內尺寸,按下列方式確定:

(一)1號包裝箱內裝物最大質量3千克,最大綜合內尺寸450毫米;

(二)2號包裝箱內裝物最大質量5千克,最大綜合內尺寸700毫米;

(三)3號包裝箱內裝物最大質量10千克,最大綜合內尺寸1000毫米;

(四)4號包裝箱內裝物最大質量20千克,最大綜合內尺寸1400毫米;

(五)5號包裝箱內裝物最大質量30千克,最大綜合內尺寸1750毫米;

(六)6號包裝箱內裝物最大質量40千克,最大綜合內尺寸2000毫米;

(七)7號包裝箱內裝物最大質量50千克,最大綜合內尺寸2500毫米;

內裝物質量超過30千克或者有特殊寄遞要求的,使用綑紮帶進行封扎。

第十五條    寄遞企業在包裝箱上使用膠帶應當遵循下列方式:

(一)1號和2號包裝箱採用「一」字型封裝方式,使用膠帶的長度不超過最大綜合內尺寸的1.5倍;

(二)3號、4號和5號包裝箱採用「十」字型封裝方式,使用膠帶的長度不超過最大綜合內尺寸的2.5倍;

(三) 6號和7號包裝箱採用「艹」字型封裝方式,使用膠帶的長度不超過最大綜合內尺寸的4倍。

鼓勵寄遞企業優先採購使用免膠帶包裝箱或者使用可降解基材膠帶替代普通膠帶。

不得在已有粘合功能設計的封套、包裝袋上使用膠帶。

第十六條    寄遞企業不得使用有毒物質、發泡聚苯乙烯等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有危害的物質作為填充材料。

寄遞企業使用填充物的,優先使用可降解材質的填充物。

第十七條    寄遞企業使用氣泡墊、氣泡膜、氣泡柱等填充物作為緩衝包裝的,儘量使用「即充即用」型的填充物。

寄遞企業積極推廣應用懸空緊固包裝,減少填充物使用。

第十八條    寄遞企業使用集裝袋對郵件快件進行集中包裝的,使用符合相應行業標準的滌綸纖維、滌棉、棉麻帆布等材質的可循環集裝袋,逐步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編織集裝袋。

可循環集裝袋循環使用次數不低於50次。

第十九條    封套、包裝箱、包裝袋等包裝產品避免滿版印刷,印刷面積不超過其表面總面積的50%。

第二十條    對內件形狀不規則的異形物或者使用大小尺寸超過規定範圍包裝箱的,寄遞企業在包裝時應當本著環保、節約的原則,合理確定包裝材料和包裝方式,確保寄遞安全,避免過度包裝。

第二十一條    鼓勵寄遞企業使用可循環包裝,建設使用循環包裝信息系統和回收設施設備,積極探索完善運行模式,提升循環使用效率。

鼓勵寄遞企業之間、寄遞企業與第三方機構等按照共建共享、互利共贏的原則建立可循環包裝共享平臺,健全共享機制,逐步擴大可循環包裝應用範圍。

對報廢的可循環包裝,寄遞企業應當妥善處理,避免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處理情況存檔備查。

第二十二條    寄遞企業應當積極回收包裝物。鼓勵寄遞企業在營業場所、分撥中心配備符合規定的包裝回收容器,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和業務流程,推進包裝物回收再利用。

對外形完好、質量達標的包裝箱、填充物等包裝,寄遞企業回收使用。對無法回收使用的包裝物,按有關規定妥善處理。

第二十三條    寄遞企業加強與用戶的溝通,引導用戶配合實施郵件快件綠色包裝,規範包裝操作,減少包裝用量。

鼓勵寄遞企業與其他行業的經營主體加強協同,積極向用戶建議使用簡約包裝、定製化包裝,推進源頭減量,避免二次包裝和過度包裝。

第二十四條    用戶自帶包裝應當滿足寄遞安全需要和郵件快件包裝綠色治理要求。

協議用戶提供郵件快件封裝用品和膠帶的,寄遞企業應當向其書面告知,所提供的封裝用品和膠帶應當符合國家規定。

協議用戶提供的包裝不符合要求的,寄遞企業建議更換,用戶拒不配合的,寄遞企業依法不予收寄。

第二十五條    寄遞企業應當規範操作、文明作業,避免郵件快件著地、拋扔等違規行為,防止造成機械損傷和其他原因導致的汙損。

第二十六條    寄遞企業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加大科研投入,不斷提升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第二十七條    寄遞企業與包裝生產企業、科研單位、高等院校以及環保組織加強協作,強化產學研銜接,推進綠色包裝研發、設計和生產,聚焦包裝問題深化探索創新,推進綠色產品、技術和模式應用。

第二十八條    寄遞企業加強綠色宣傳,主動公開企業在綠色包裝方面的做法和成效,充分聽取用戶、媒體和社會組織等方面意見建議,提升綠色包裝工作成效。

第二十九條    本規範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國家郵政局於2018年12月14日以國郵發〔2018〕121號文件發布的《快遞業綠色包裝指南(試行)》同時廢止。

責任編輯:任九

相關焦點

  • 郵件快件綠色包裝規範徵意見 擬細化封裝操作要領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3月11日電 據國家郵政局網站消息,國家郵政局近日就《郵件快件綠色包裝規範(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寄遞企業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製定本企業郵件快件包裝操作規範,針對不同種類的內件細化封裝操作要領,落實綠色包裝要求,避免膠帶纏繞過多、填充物使用過多、快遞封裝用品使用過多等過度包裝現象。徵求意見稿明確,郵件快件綠色包裝堅持標準化、減量化和可循環的工作目標,加強與上下遊協同,逐步實現包裝材料的減量化和再利用。
  • 國家郵政局:郵件快件綠色包裝規範徵意見 擬細化封裝操作要領
    據國家郵政局網站消息,國家郵政局近日就《郵件快件綠色包裝規範(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寄遞企業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製定本企業郵件快件包裝操作規範,針對不同種類的內件細化封裝操作要領,落實綠色包裝要求,避免膠帶纏繞過多、填充物使用過多、快遞封裝用品使用過多等過度包裝現象。資料圖:快遞企業員工分揀包裹。
  • 您收到的快遞包裝將「綠色轉型」!未來有這些新變化→
    到2025年,快遞包裝領域全面建立與綠色理念相適應的法律、標準和政策體系,形成貫穿快遞包裝生產、使用、回收、處置全鏈條的治理長效機制;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1000萬個,包裝減量和綠色循環的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快遞包裝基本實現綠色轉型。完善快遞包裝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健全法律法規體系。
  • 綠色轉型加速 快遞包裝開啟循環回收新模式
    快遞包裝領域將迎來一場「綠色革命」。據中國政府網12月14日消息,國家發改委、國家郵政局等八部門發布《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強化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加強電商和快遞規範管理,增加綠色產品供給,培育循環包裝新型模式,加快建立與綠色理念相適應的法律、標準和政策體系,推進快遞包裝「綠色革命」。
  • 快遞包裝要「綠色轉型」了
    《意見》提出,要規範快遞包裝廢棄物回收和處置,鼓勵在校園、社區等場所的快遞網點開展快遞包裝紙箱集中回收,適度提升復用比例;推動已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的城市在住宅小區、商業和辦公場所合理設置分類收集設施,規範居民分類投放行為,保障快遞包裝廢棄物及時得到清運。
  • 快遞紙箱循環使用真環保
    以前我都是把快遞抱回家拆,家裡放不下只能扔垃圾箱,有的紙箱還很完整,丟了確實可惜。現在有了回收箱,這些紙箱也可以發揮它的『餘熱』了。」王女士高興地說。記者日前在河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華夏營業點,看到了綠色的快遞迴收箱,回收箱分為紙製品回收區和塑料回收區,市民可根據快遞箱不同的材質放進不同的回收箱。
  • 快遞包裝也要「持證上崗」 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制度正式落地
    數據顯示,11月1日—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39.65億件,其中11月11日當天共處理快件6.75億件,同比增長26.16%。  與此同時,快遞包裝也在迅速增長。那麼,如何有效合理地回收快遞包裝?
  • 「雙11」快遞包裝去哪了?收廢品大媽一天收800斤紙箱
    但在各地都開展垃圾分類的背景下,該如何處理快遞垃圾呢?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7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曾指出,我國快遞業包裝主要集中在快遞運單、編織袋、塑膠袋、封套、包裝箱(瓦楞紙箱)、膠帶以及內部緩衝物(填充物)七大類,其實這其中多數可以回收。
  •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
    以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驅動快遞包裝綠色轉型,開發應用新技術、新產品,培育發展快遞包裝新業態。以標準化和規範化為主線,優化快遞包裝產品供給結構,推動產業鏈、供應鏈轉型升級。——堅持協同共治。到2022年,快遞包裝領域法律法規體系進一步健全,基本形成快遞包裝治理的激勵約束機制;制定實施快遞包裝材料無害化強制性國家標準,全面建立統一規範、約束有力的快遞綠色包裝標準體系;電商和快遞規範管理普遍推行,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達到85%,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700萬個,快遞包裝標準化、綠色化、循環化水平明顯提升。
  • 國家八部門發文: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 減少一次性塑料泡沫箱...
    以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驅動快遞包裝綠色轉型,開發應用新技術、新產品,培育發展快遞包裝新業態。以標準化和規範化為主線,優化快遞包裝產品供給結構,推動產業鏈、供應鏈轉型升級。 ——堅持協同共治。
  • 湖北推動快遞包裝綠色革命:瘦身膠帶封裝比例超95%
    湖北推動快遞包裝綠色革命:瘦身膠帶封裝比例超95%湖北推動快遞包裝「綠色革命」「瘦身膠帶」封裝比例超95% 循環中轉袋使用率超90%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左晨 通訊員 喬楊 程雲快遞綠色包裝,事關國家「汙染防治攻堅戰」。
  • 「雙11」讓廢品站爆倉 全國郵政快遞處理近40億快件
    但在各地都開展垃圾分類的背景下,該如何處理快遞垃圾呢?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7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曾指出,我國快遞業包裝主要集中在快遞運單、編織袋、塑膠袋、封套、包裝箱(瓦楞紙箱)、膠帶以及內部緩衝物(填充物)七大類,其實這其中多數可以回收。
  • 八成未能直接回收 快遞綠色化還有幾步走?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全國快遞年業務量今年將突破800億件。但是,快遞過度包裝、紙箱未被回收、塑料包裝袋產生垃圾過多等現象依然存在。有關部門一直在致力於推進快遞包裝的綠色轉型。  八成快遞包裝未被直接回收  目前我國快遞包裝物中,瓦楞紙箱佔比較大,塑料包裝袋次之。
  • 國家郵政局:明確未來五年快遞包裝綠色治理路線圖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趙文君)記者16日從國家郵政局獲悉,國家郵政局將制定出臺郵政業綠色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明確未來五年快遞包裝綠色治理的目標任務和路線圖。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管愛光介紹,塑料汙染治理是快遞包裝綠色治理的突出任務。目前快遞包裝綠色治理仍然面臨不少問題:針對快遞包裝綠色應用的扶持和優惠政策供給不足、個別企業總部在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上存在虛化弱化等問題、電商經營者隨意包裝和過度包裝問題較為突出、針對行業生態環保領域的科技研發相對滯後。
  • 八部門聯手重磅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 萬億級市場CR10不到5%亟待破局
    同時備受關注的是,《意見》明確,到2022年電商和快遞規範管理普遍推行,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達到85%,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700萬個,快遞包裝標準化、綠色化、循環化水平明顯提升。一面是電商、快遞物流業的蓬勃發展,一面是電商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等綠色物流發展的必行之路。
  • 不再二次包裝比例2022年達85% 電商快件「綠色包裝」需加碼投入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賈麗日前八部門發布《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下稱《意見》),強化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加強電商和快遞規範管理,增加綠色產品供給,培育循環包裝新型模式,加快建立與綠色理念相適應的法律、標準和政策體系,推進快遞包裝「綠色革命」。
  • 城事|快遞箱減重、膠帶「瘦身」……國家8部門推動「綠色快遞」再...
    一卷50cm寬、55米長的普通簡裝打包泡沫要30元,一個中號三層普通紙箱也得0.5元,從成本考慮,在顧客取件時會儘量多地回收顧客相對完好的紙箱,在打包時也會儘量少用膠帶。在開福區開福寺路的一個百世快遞站內,同樣擺著一個由湖南省快遞行業協會投放的便捷式組裝型快件包裝廢棄物回收箱,包裝廢棄物按指示投入紙製品、塑料兩個空間內。
  • 紙箱回收、源頭減塑、膠帶「瘦身」——全年超800億件快遞包裝...
    紙箱回收、源頭減塑、膠帶「瘦身」——全年超800億件快遞包裝 如何「綠」起來記者 訾謙 陳晨39.65億件,這是今年11月1日至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總共處理的快件數量,其中僅11日當天快件數量就達到6.75億件,同比增長26.16%,再創歷史新高
  • 「白色泡沫藏鮮餚,哪管後人品惡果」,全國低碳日,邀您為改善快遞...
    各個小區門口的快遞集中分發點每日可見一片片的白色泡沫箱。箱子裡各色嶺南鮮果,荔枝、龍眼、海南小西瓜,當然還少不了海鮮。使用泡沫箱加紙箱包裝遞送生鮮農產品已經是快遞業的通常做法。大約5斤的荔枝,包裝需要一個泡沫箱、一個紙箱和一個大塑膠袋,外加兩到三包蓄冷劑。我們在品嘗這些時鮮果蔬果之餘,包裝只能一扔了之。
  • 買買買、收收收、拆拆拆——狂歡「拆籤」後 快遞垃圾「圍城」怎麼...
    撕掉長膠帶,割開層層包裝,拆開紙箱,剝離一堆泡沫板取出商品,然後將大堆的包裝物一併扔進垃圾桶,這是很多網購者接收快遞的習慣性操作。伴隨龐大快遞量而來的,是快遞包裝垃圾的暴增。那麼,這些被丟棄的快遞包裝去了哪兒?當快遞垃圾遇到垃圾分類時,我們又該如何處理呢?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