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賜福#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這期繼續給大家分析《天官賜福》中的人物,他是全書中第三個副本「鬼市」中開啟的新人物,也許有小夥伴們不知他是誰,他就是太子殿下化身芳心國師時的徒弟,他就是泰華殿——郎千秋。故事情節相信看過原著的都有一些了解,那麼今天小玖換一個角度來談一下鎏金宴和郎千秋。
小玖將從以下這兩個方面來幫大家更快地了解郎千秋,以及鎏金宴會的始末,如果有哪位小夥們覺得不認同,那麼可以在評論區寫下您認為的觀點,大家友好交流一下哦!
鎏金宴始末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郎千秋的話,小玖會選擇用「孩子」。他是郎英的後人,永安國的太子殿下。謝憐因狹路相逢恰巧救了他,便成了他的師傅,而後又成了永安國的國師,即「芳心國師」。
原文中提到,在大鬧了青鬼戚容的洞府後,我們從謝憐口中得知了當年血-洗鎏金宴的真相,簡單簡述為,仙樂皇室遺民,被封為安樂王,但他一心想要復闢,計劃血-洗鎏金宴上的永安皇室,而後被謝憐發現。謝憐作為仙樂國人,親手殺了自己國家最後一個皇室血脈(為了和平)。可是永安國主已經不相信永安人能和仙樂舊民和平相處,決心要懲治(或者全滅)仙樂人,於是謝憐又將永安國主,即郎千秋的父親給殺了。最後被晚來的郎千秋逮了個正著,謝憐就被他繩之以法,一劍釘在了棺材底。
看到這裡是不是繞暈乎了呢?血-洗鎏金宴這個局,基本可以判定為是一個死局。試問大家還能有比這更好的解決辦法嗎?也就是不-死人,不-流血的辦法。
墨香銅臭在這段的「作者有話說」用到了「兵荒馬亂」來形容這一章節,大家可能會把重點放在如何想到一個辦法來完美解決這個問題,墨香說,設計這樣一個故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不了」,製造矛盾點,不存在完美不流血這回事。
小玖覺得作者這段設計很巧妙,大家設想一下,現實社會中,哪有那麼多的稱心如意呢?哪一次的安定,不適用犧牲作為代價換來的?放到文中就是,你能讓安樂王以及舊部們放棄復闢麼?文中謝憐卻是勸阻過,但無果。你能讓安樂國主將皇位拱手相讓嗎?誰都不會輕易低頭,只能打一架來一較高下。
而謝憐準確地把握了矛盾衝突激化的原點,剷除以後才得以平息。同時恰巧又是流血最少的方式,基本算是最好的方案了。
孩子氣
看過原著的小夥伴們對郎千秋說的這句「我絕對不會變成你這樣」表示很氣憤,認為郎千秋沒有經歷過謝憐的遭遇,不應該職責。一邊是自己的親人,一邊是朝夕相處教授武功和道理,自己最敬仰的師傅,如此年幼就見證了自己王朝的破滅,對於郎千秋來說,已經比大多數孩子經歷得多多了,自然感覺自己懂得很多,見識很多。
這世上還真難找得出一個人的經歷,能比得過謝憐的,同時他也不過是個孩子,有一點叛逆,一點義憤填膺,愛吹點小牛也是情理之中。畢竟是個孩子,也沒必要太過於苛責了。同時,善良單純,內心柔軟也是郎千秋的一大優點,在大戰君吾兩座巨大神像相鬥時,上天庭的那幫神官都在看熱鬧,只有郎千秋第一個衝上去幫忙,才有了後面陸陸續續加入幫忙的神官,再次印證了梅念卿(謝憐的師傅,仙樂國國師)說的那句「人和神,本質上來看沒有什麼不同,即神不存在的說法」。
其實小玖覺得墨香大大的用意,是要告訴讀者們,有時候用眼睛未必能看到真相,而你所持的正義,也未必能讓所有人都滿意,世上難有兩全之法。
好啦這期的分析就先到這裡,下期小玖會繼續給大家帶來《天官賜福》中其他的人物分析!再次重申,以上分析僅代表小玖個人觀點呢,如果您覺得哪裡不認同,那麼以您的為準哦!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會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