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之大,
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
1935年「一二·九」運動
這句滿含血淚的話從無數青年口中喊出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責任
八十五年前
他們為捍衛民族利益和尊嚴而大聲吶喊
今天
「一二·九」運動八十五周年
勿忘當年之痛
一二九——不能遺忘的歷史
歷史背景
1931年
日軍佔領中國東北後,繼續向華北進發。同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
1933年
爆發長城抗戰,熱河被日軍佔領。11月,中國共產黨協助建立中華共和國
1935年
6 、7月間日本通過「秦土協定」控制察哈爾省,10月指使殷汝耕在河北省建立「 冀東防共自治政府」。李守信與德王籌備蒙古軍政府。國民政府遭壓迫下準備設立冀察政務委員會。
發生在北平的一個場景
一群大、中學生
正同使用水龍、警棍的反動軍警搏鬥
為了向國民黨當局請願
反對「華北自治」
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這場看似簡單的示威遊行激起了
全國的抗日救亡運動——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9日
在黃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共產黨員的組織和指揮下,參加抗日救國請願遊行的愛國學生湧上街頭
10日
北平各大中學校發表聯合宣言,宣布自即日起舉行總罷課
11日
天津、保定、太原、上海等大中城市先後爆發學生的愛國集會和示威遊行,許多大中學校及工會等組織,紛紛支持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
14日
北平報紙登載了國民黨當局定於12月16日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的消息。北平學聯即決定在這一天再次舉行示威遊行
16日
北平報紙登載了國民黨當局定於12月16日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的消息。北平學聯即決定在這一天再次舉行示威遊行
18日
中華全國總工會發表《為援助北平學生救國運動告工友書》,號召全國各業、各廠的男女工友起來召集群眾會議,發表宣言和通電,抗議漢奸賣國賊出賣華北與屠殺、逮捕愛國學生
21日
上海市總工會通電聲援
八十五年前,愛國有了新的註解
「一二九」運動中,青年學生衝破國民黨政府高壓政策,響亮喊出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口號,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新覺醒;這個運動使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呼聲;它打破了一度沉寂的政治局面,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
正如毛澤東所說:「一二九運動是動員全民族抗戰的運動,它準備了抗戰的思想,準備了抗戰的人心,準備了抗戰的幹部。」它具有同五四運動一樣偉大的意義。
八十五年前,國家危殆,民族危機,人民危險。
八十五年前,日寇橫行,漢奸當道,華北危矣,「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
八十五年前,餓殍遍野,內亂外戰,民族危矣,「國為待死之國,民為待死之民」!
八十五年前,那場聲勢浩大的愛國運動以古都北平為原點,以救亡圖存的理想為半徑,在神州大地上畫了一個圈。
青年學生發出了抗日救國、救亡圖存的時代強音,一批又一批先進青年,帶著對祖國、對民族、對人民的責任和擔當,懷揣著革命熱情和鬥爭理想湧向延安,從學校奔向革命前線,投身救亡圖存的革命運動。
魯迅曾說:「石在,火種是不會絕的」。青年就是那石,由他們相激相蕩而生的火種生生不息,跨過春夏秋冬,越過崇山峻岭,一往無前。
一場跨越85年的對話
我們常常尋覓微光
在歷史的潮流中 在時間的夾縫裡
光雖熹微 卻透露著希望
如萌芽 似春筍
破開黑暗 革除積弊
光雖熹微 卻綿延不絕
傳華夏 溯古今
秉先輩志 繼往開來
你曾無數次念誦「一二·九」這個日子
一遍遍凝望歷史泛黃的定格
在口號背後 在歲月背後
烽煙中那些鋪陳熱血與吶喊的瞬間
你可曾聽聞?
你在和平年代沐浴陽光自由成長
一場疫情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你適應線上教學與同窗相隔萬裡時
天涯另一端的奮戰
你是否銘記?
跨越八十五載光陰
在歷史的變遷裡
何為青年擔當?
他們和他們橫渡時光長河
在這場跨越八十五年的對話中
講述兩代青年人的故事
改變的是歲月紀年
而不變的,又是什麼?
林楓、郭明秋、陸璀、李昌……
一個個熟悉的名字
共同開啟那段永不磨滅的記憶
前輩們在鏡頭前坐定
向另一群青年學生講起他們至親的故事
共同拼湊起
烽煙與熱血並存的時代全景
林楓:引燈去迷霧,舉旗救國危
聞知「一二·九」愛國遊行燎原之勢
林楓不顧舟車勞頓 由宣化輾轉至北平
集中精力領導北平學生運動
引導「一二·九」浪潮向深入發展
作為市委書記
林楓前輩態度鮮明 穩定人心
積極支持「一二·九」運動
明確黨的領導地位
及時把握運動方向
使這場運動產生了具有全國意義的
深遠的歷史影響
郭明秋:呼聲燃華夏,熱血鑄芳華
大雪至 凜風吹
彼時中國的處境也宛如這冰天雪地
等待著熊熊烈火的喚醒
號聲起 隊伍集
北平學聯主席郭明秋身先士卒
引領青年群體振起了救國大旗
一點星火 猶可燎原
全國人民奮起支持
共同撐起了民族的脊梁
陸璀:救亡颯爽姿,凜然巾幗志
緊閉的城門阻礙了熱血青年的腳步
但卻無法磨滅
他們內心救國存亡的火焰
簡陋的小凳 泛黃的紙筒
陸璀卻喊出了氣貫長虹的聲勢
縱使赤手空拳
也要以驚雷之聲振聾發聵
喚醒青年 喚醒大眾
喚醒沉睡的巨獅!
李昌:呼號破積弊,砥柱立洪流
當偌大的華北
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時
李昌挺身而出
與先遣隊隊員衝鋒前線
對抗軍警的封鎖阻攔
皮鞭 木棍 水槍
敵人的武裝鎮壓有多狠
青年的一腔熱血就越沸騰
這是一場跨越歷史的對話
也透露著先輩對新時代青年的期冀
微光透過歷史
在這個時代依舊照亮著前方的路
指引著青年不斷向前
單思思:臨危攻關 勇擔責任
疫情突襲
單思思仍堅守在科研攻關的第一戰線
傳細胞 點晶體 做實驗
時間在馬不停蹄的研究中悄然而過
國際期刊上的中國智慧
是新時代青年以學識構築起的抗疫長城
姜淞文:立足社會 以才報國
面對疫情突襲
姜淞文心繫社會 以才報國
為減輕醫護人員負擔 持之以恆鑽研
為解放白衣天使雙手 矢志不渝奮鬥
縱使疫情封京 他仍動身山東搭建測溫系統
小區 收費站 中小學 醫院
還有熟悉的清華園
都能看到「阿荼」熟悉的身影
程翼飛:肩負使命,厚植強基
身處疫情中心 父母奮戰前線
程翼飛勇敢挑起
高考複習與照顧家人的重擔
歷經風雨 砥礪前行
他自強不息 直面困境
肩負使命 厚植強基
這是新時代青年的寫照
「一二·九」運動 舉起了戰爭年代
青年人愛國的旗幟
抗疫行動 吹響了和平年代
青年人奮進的號角
時代在變 但青年人的勇氣不變
挑戰在變 但青年人的擔當不變
愛國之心尚在 報國之才猶存
八十五年 我們矢志未渝
紀念「一二·九」運動八十五周年
= 活動推介 =
「青春逐夢心向黨 砥礪奮進新徵程」——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主題線上知識競賽開始啦,團團準備了為大家準備了600張電影票,請你來看【12月的第一場電影】,快來挑戰吧~
中山人的童年記憶都有TA!12月來這裡,搭「時光機」找回童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