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扒溝的傳說-中國民間故事

2021-01-07 世界故事愛好者

在周山北部,北鎮縣大市鄉廟溝村西面,有一條幾丈深的大溝,人們都管它叫「龍扒溝」。它為啥要叫這麼個怪名呢?

傳說,很久以前,這裡有一個一千五百多年的穿山甲成了精,它成天興妖作怪,攪得人們不得安生。村裡人一心想除妖,捐了不少次錢,從外地請來不少和尚、老道念經,結果都不管事兒,那成了精的穿山甲越鬧越兇。那時,這一帶的人們誰也不敢輕易出門,不管白天黑夜,門窗總是關得緊緊的,很怕招來災禍。村子裡有個叫王青山的壯年漢子,他膽子大,每天還是照樣上山砍柴。

這一天,天剛麻麻亮,王青山就拿著扁擔繩子上山砍柴去了。到了山上,他正想砍柴,只覺得來了一陣大風,風裡夾沙帶土,還有一股腥味,颳得他睜不開眼睛,嗆得喘不上氣。過了一會兒,風住了,他睜開眼睛一看,眼前出現了一個怪物,頭大尾巴小,張著血盆大嘴向他撲來。王青山知道自己遇上了妖怪,想跑已經來不及了,只好掄起扁擔和妖怪硬拼起來。王青山哪裡是怪的對手,不一會兒工夫,眼看著青山就要被妖怪活吞了。突然從山上下來一個老頭,說也奇怪,那妖怪一看見老頭,丟下王青山就拚命地向山後跑去。

這時,王青山趕忙跪拜,謝老頭救命之恩。那老頭說;「不用謝,你趕快回家去吧!省得家裡人惦記。不過我有點事想求你,不知你能不能辦到?」王青山說:「你老是我的救命恩人,有什麼吩咐,我一定盡全力去辦。」老頭說:「你回家後,叫村裡的鄉親們都搬家,兩天之內不要回來。」王青山問;「這是為什麼?」老頭說:「不瞞你說,我是天上的一條巡天白龍,特為除妖而來,不過這個妖精道行很深,和它硬拼怕不行。」王青山一聽是天上的白龍下凡來降妖,馬上又跪在地上磕頭說:「多謝恩龍,不過請問,那個妖精是什麼怪物?」巡天白龍說:「它是穿山甲,修煉了一千五百多年變成妖怪。你回去以後,一定得叫大家全搬走,這裡要發大水了,不然這個怪物躲在地底下是不會出來的。」說完就不見了。

王青山挑著柴擔回家以後,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給村裡的男女老少。大夥說,只要能除妖,搬趟家算個啥!這一夜村裡人都沒睡,打點行李,收拾東西準備撒走。第二天,天剛放亮,鄉親們就各自投親靠友去了。過了一會兒,太陽出來了。晴空萬裡,一點也不像要下雨的樣子。

又過了一會兒,就見從西北方向刮來一片烏雲,呼呼做響,上下直翻,接著,雷聲陣陣。那烏雲翻卷到山頂時突然不走了,上下直打轉轉。接著颳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真是從來沒見過的大雨呀,一直下了小半天才漸漸停住了。這時,村子已經變成了汪洋大海,房屋、樹木都淹沒了。

從山頂上雲霧裡鑽出一條白龍,曲曲彎彎,飛舞盤旋,一頭扎進水裡。只聽水星響起了沉雷,擊起的水柱有好幾丈高。過了好大一會兒,才見自龍從水裡用爪子抓出一個怪物,那怪物筋酥骨軟,一動不動。白龍抓住妖怪朝西北方向飛走了。這時,天晴了,霧也散了,天空又變成瓦藍瓦藍的了,村裡的水也退淨了。兩天後,村裡的人們回來了,發現村子西面出現一條幾丈深的大溝。

人們明白了,巡天白龍就是從這裡把藏在地下的妖怪捉拿出來的。從此,人們就管這條大溝叫「龍扒溝」,一直叫到現在。

相關焦點

  • 杏壇民間龍傳說有這些
    民間傳說是一部解讀地方文化的簡約文本。因為,民間傳說與其說是一些捕風捉影的歷史片段或神話故事,不如說是一方民眾的美好願望,或是他們心中歷史與眼前現實的混合圖景。而且,無論多麼高遠深沉的文化,都要從一個地方的民間傳說講起。因為,一個沒有民間傳說的地方,不是一個豐潤的地方,至少,不是一個有傳承、有交待的地方。
  • 民間傳說中,龍是高貴的象徵,為何還會有鯉魚化龍的故事
    在古代中國,龍是高貴的象徵,代表著無上的權威和能力,後來更是成為皇家的專屬圖案,中國人幾千年來對龍一直都保持著虔誠的態度,雖然龍的來歷在各種傳說故事中並沒有具體的交代,但是其他物種卻可以通過特殊的機遇幻化為龍,比如我們經常聽說的「鯉魚躍空門」,這又為何會出現呢?
  • 民間那麼多的「墜龍」傳說是真的嗎?聽聽專家如何解釋的
    在了解墜龍事件之前,其實要清楚這是一個偽命題,也可以說是一種民間的傳說。但真要講到這種傳說的真實性,那唯一需要先確定的就是世上有沒有真正的龍存在。龍這種祥兆之物其實多少有一些迷信的色彩,但大家喜歡聽到關於龍的傳說,如果有一條真龍出現,哪怕是見一面也代表著吉利。
  • 從《山海鏡花》看中國古代民間傳說-黃龍篇
    2020-05-01 00:05:19 來源: 天才瘋子聊娛樂 舉報   從《山海鏡花》看中國古代民間傳說
  • 中國民間故事-紫荊山的傳說
    傳說,紫荊山下壓著一條「土龍」,這條土龍原是玉皇大帝天池裡的一條「泥鰍精」,因為它攪渾了天池水,又偷吃了紅毛鯉魚,違反了天條,被玉皇大帝打下天官,壓在紫荊山腳下。這條「士龍」有八條腿,伸向八方,龍尾在間山腳下,龍頭扎在西南的百股河裡。聽老輩人講,紫荊山有八面玲瓏。說是山頂上有一塊老大的白石頭,自石下邊蓋著一個洞。洞裡往外噴熱泉水。
  • 中國家喻戶曉的四大民間愛情故事
    《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是中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在民間流傳已有1700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
  • 關於十二生肖中龍的來歷和傳說故事
    中國神話之十二生肖龍的故事主要為你講述的是遠古的時代龍是沒有角的,但是龍是全能的也想當屬相取代老虎的地位,龍為給不讓玉帝小看自己就向公雞借了角,龍成為獸王當成屬相之後,就從初在人間消失了,朋友們知道為什麼世上沒有龍了.那麼關於龍的傳說,龍的神話是怎樣的呢?
  • 中國古代神仙鬼怪、神話傳說、民間精怪故事珍藏版古籍105本
    有人問為什麼中國的古代神話傳說沒人去整理是沒人整理,而是實在是無法整理,或直說實在整理不出一個公認的體系……中國神話更多的是一個個單獨的故事,夸父追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單獨拿出來可以,但很難湊成體系,這不是因為沒有體系,而是因為體系太雜,太亂了。
  • 我和萬盛之春上扒耙溝古寨
    陳勁扒耙溝古寨,位於關壩鎮雙壩村南天門山頂上。春回人間,大地歡歌。一個午後,我們一行5人坐車前去扒耙溝古寨探幽。途中好幾處坡陡路窄,我們不得不下車步行,繞過幾道山梁,便到了南天門山腳。原來,扒耙溝源頭在這裡。仰視山頂,瞬間明白扒耙溝之「扒」字原意,要手腳並用才能上得山頂,可見古寨地勢險峻。通往扒耙溝古寨的路越往上越陡,我們克服腿酸腳軟,一鼓作氣到了寨門外。一道方正寨門躍然眼前,上方繁體字「雲門」明晰可見,兩側門柱條石有凹凸狀鑿痕。我們一番測量,寨門長約5米、寬1.8米、高3米。
  • 中國民間傳說——郵票欣賞之《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是中國最有名的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其餘三個分別是《白蛇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中國人民最早關於星的故事。它是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發行的以中國四大愛情傳說之一為題材的《民間傳說——牛郎織女》特種郵票(2010--20),於2010年8月16日即農曆七月初七,也就是民間的「七夕節」期間在全國發行,此次發行的郵票一套四枚,分別是「盜衣結緣」、「男耕女織」、「擔子追妻」、「鵲橋相會」,四枚郵票面值均為1.20元。
  • 劉守華:把中國民間故事「點石成金」
    劉先生的童年正是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之中,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聽了很多有趣的民間傳說。    特別是老人們講故事,當地叫作講「古話」,劉先生常常聽得著迷,甚至有一次,他竟然忘記自己是站在板凳上,結果激動得手舞足蹈,從板凳上跌了下來。    鮮活的民間故事有著勸善懲惡的寓意,幼時的劉守華雖不甚了了,但這些故事創造出來的奇妙幻界,還是令他喜悅激動,驚奇入迷。
  • 二月二龍抬頭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龍抬頭是什麼意思
    「二月二龍抬頭」的由來  農曆二月初二,我國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的諺語,表示春季來臨,萬物復甦,蟄龍開始活動,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
  • 二月二龍抬頭的由來簡短介紹 二月二龍抬頭傳說故事
    二月二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龍抬頭,龍抬頭在民間也被人們稱為是春龍節,但很多人對龍抬頭並不是很了解,那麼二月二龍抬頭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是什麼呢?在二月初二這一天東方地平線上升起了龍角星,所以稱為龍抬頭。民間又傳說這一天龍神會從睡眠中醒來,於是人們在那時就會焚香禱告,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一天也稱為「龍頭節」。  二月二龍抬頭的傳說一  傳說龍抬頭起源於三皇之首伏羲氏時期。伏羲氏「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二這天,「皇娘送飯,御駕親耕」,自理一畝三分地。
  • 赤城民間故事——馬家嵯的故事
    每天一個赤城民間美麗傳說馬家嵯的故事陳敬孝龍關四周環山,只有在東南方,三岔口與上虎村的交界處有一個山口,名叫「龍虎口」。這裡還流傳著一段故事:說的是很久很久以前一年的秋天,為辣辣的太陽,把人脊背都曬出了油,把地烤的冒了煙兒,有個名收吳成的愣後生,在西山坡上耕地。天近後晌,一陣大風颳的天昏地暗,後生連眼都睜不開,風剛過後,只見從西邊來了一個胡白鬢的老漢,拉一匹渾身雪白的高頭大馬,馱著一馱白花花的石頭。
  • 科學家為什麼不相信龍的存在?民間傳說怎麼解釋?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也是最具有爭議性的存在。普遍認為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身體長,有鱗,有角,有腳,能走,能飛,能遊泳,能興雲降雨。角似鹿、頭似牛、眼似蝦、嘴似驢、腹似蛇、鱗似魚、足似鳳、須似人、耳似象。這是21世紀得到認可較多的說法。
  • 寒風民間故事:山哈族始祖龍犬和三公主的傳說
    不同民族、地區的民間故事傳說,各有各的特色、特點,歡迎關注、評論。坐落在潮州城北的鳳凰山,是傳說中山哈族(今畲族)始祖龍犬居住的地方。那裡的山哈族村落,每逢吉慶大典的時候,都會捧出一幅{龍犬圖}來,全村人唱歌慶祝,頂禮膜拜。而{龍犬圖}就是一幅描繪了傳說中山哈始祖龍犬一生事跡的畫卷。
  • 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中國民間四大傳說
    中國歷史悠久,民間有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其中,有名要算是《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中公教育來對這四個傳說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傳說玉皇大帝的女兒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織彩霞來裝點美麗的天空。
  • 「中國經典民間故事」存量出版資源整理基本完成
    記者近日從中國版本圖書館獲悉,中國經典民間故事出版工程之「中國經典民間故事」存量出版資源整理項目基本完成。根據對中國版本圖書館1949年至2019年存量資源(圖書、電子、音像出版物)進行整理,我國已出版的中國民間故事出版物10208種。其中兒童文學1766種,民間文學8442種。
  • 中國四大系列之中國古代民間四大傳說,各個廣為流傳,影響深遠
    中國古代民間傳說是口頭敘事文學,由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及地方風物有關的故事組成,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和本土民間文化的精華。中國古代民間傳說不僅極具藝術魅力,而且具有獨特的社會功能和文化意義,很多民間傳說流傳至今,並為現代人廣為流傳,其中《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和《白蛇傳》流傳最廣,影響最大。NO1、梁山伯與祝英臺梁山伯與祝英臺是我國古代四大愛情故事之一,故事始自東晉,已經流傳了一千多年,可謂家喻戶曉,是我國最具魅力的民間傳說故事之一,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世界各地的龍的傳說!龍居然還是玉米之神?
    在世界各地都流傳著有關龍形生物的神秘故事,它們總是在各種神話體系與史詩傳說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印度,人們對於一種名叫「那伽」的生物十分尊崇。那伽在佛教傳入中國後,由於那伽與中國傳統的龍形象有許多相似之處,加之為了使佛教故事儘快融入中國,擴大佛教影響力,在翻譯佛教典籍時,僧侶將那家翻譯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