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耙柑,春見有喜。
記憶中的年節時光
與家人圍坐暢聊談笑
隨手剝開可愛的柑橘
掰一半分享一瓣送入口中
清甜沁人心脾
還記得那個給你剝柑橘的人嗎
你又為誰剝過柑橘呢
春見耙(pá)耙柑
帶著喜氣、希望而來
黃澄澄的就像一盞點亮的「小桔燈」
予我們以溫暖心房的光芒
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相信你已經吃過無數品種的柑橘,但是唯有這種柑橘,比橙子清甜爽口,比橘肉飽滿多汁,還遺傳了青見橘橙和蘆柑【不上火的屬性】,集結了橘、柑、橙所有的優點。
它有一個「春見」這樣詩意的名字,也有一個「耙耙柑「這樣萌萌的暱稱,真的是「可鹽可甜」。
那好剝的外皮更像極了冬季之後,終能褪去昨日的酷寒,迎向春陽的燦爛灑落。
因為個大果肉飽滿,所以一口下去就會爆汁,瞬間果粒會在口腔裡分離,爆出甜絲絲的果汁,最後還會帶一點微酸的回味,清甜可口。
正宗的春見耙耙柑,水分超級足,甜度也是非常高,果肉飽滿細膩,吃起來很爽。
春見耙耙柑
個大、好剝、清甜、多汁
打開包裝盒,一眼看去就是驚喜啊,因為在紅彤彤、明亮亮外衣包裹下,看起來好喜慶,好像每一顆都在衝你微笑一樣,不自覺的也想笑。
褪去它的外衣,再看也是驚喜,與其它的柑橘比,它每顆的個頭還挺大的,拿在手上有整個手掌那麼大,很飽滿,橙黃的顏色真的好亮麗,表皮摸起來是光滑的,沒想到個大顏值還能這麼高。
形狀看上去就像小燈籠,帶著的樹葉子,新鮮的像是剛從樹上摘下來一樣,讓人瞬間感受到,來自大自然的親切問候。
因為它的外皮很柔軟,所以剝起來毫不費力,果皮和果肉一下就分開了。
剝的時候滿屋子都是陣陣清香,感覺放在家裡燻屋子也不錯。
剝完橙黃圓潤的果皮後,果肉還有這麼大。
掰開會露出小珠子一樣的果粒,拿一瓣放在嘴裡又是驚喜。入口汁水充滿整個口腔,吃貨尤講究的,就是口感,細嚼少渣無籽,飽滿多汁,有濃濃柑橘香,清甜中泛著微酸,恰好豐富了春見口感層次。
春見綿柔入口的的鮮嫩果肉令人著迷,它的果肉粒粒分明,充滿了自然氣息。而那入口的甜蜜,猶如雨露瓊漿,香氣縈繞著唇齒之間。
喜上加喜的是,吃它還不上火。
當吃完火鍋感到油膩時,吃個耙耙柑,清爽解膩;食欲不振時,來個耙耙柑,還能開胃,舒坦。
春見還富有大量的維C,有助免疫力提升,適合所有人。只需要2到3顆左右的春見,就可以榨出一杯500ml的春見果汁,清甜不易上火,還有滿滿的維C營養,細膩滑順潤喉解渴。
冬季乾燥,尤其需要多補充這樣的多汁水果,耙耙柑細膩香甜的口感,是一家老小都能暢享的美味,在即將到來的新春,萬家團聚的時候,無論是留在家裡吃還是送給親友,都合時宜。
春見這麼好看還好吃,
因為它是生長在四川的「混血兒」。
春見柑橘,誕生於1979年,是日本柑橘「清見」和椪柑雜交育成的品種,俗稱耙耙柑,因為在四川話裡,耙字,即軟的意思,也是春見給人的一個印象。
沿著北緯30°,山川怪異,奇觀絕景比比皆是。在這一緯度上,峨眉山腳下,藏著春見的故裡。這裡四季溫和,給予了春見栽培的溫床。
春見的生長周期很漫長,需時270天左右。當地果農們嚴格遵循大自然的規律,在果子成長的過程中,無催熟無打蠟,讓果子自然成熟,吸收純淨的滋養。
經過一年四季的風吹日曬,耙耙柑的營養自然也積累得特別多。
在自然環境良好的基礎上,春見柑橘為保證質量還堅持著一系列有機種植標準,使用獨立山泉水源、施用有機化肥,讓保證整個種植過程無汙染、無農藥,用套袋技術來防蟲害,使每棵柑橘樹都能自然生長。
汗水結晶而成的春見,都是果農們人工採摘得來。每一顆果子都經過嚴格的篩選,正是這種匠人精神,才讓你拿到手的每一顆春見都稱心如意。
這裡長出來的春見耙耙柑,金黃飽滿,皮薄肉厚,水分足,甜度達到14-16度。
和同類柑橘產品不同的是,耙耙柑的成熟期在隆冬季節,在每年1、2月——春初和大家相見,耙耙柑一年只有一季,想要嘗鮮的抓緊啦。
與春見一同迎接新春的到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