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耙柑,春見有喜

2021-01-13 微時區

耙耙柑,春見有喜。

記憶中的年節時光

與家人圍坐暢聊談笑

隨手剝開可愛的柑橘

掰一半分享一瓣送入口中

清甜沁人心脾

還記得那個給你剝柑橘的人嗎

你又為誰剝過柑橘呢

春見耙(pá)耙柑

帶著喜氣、希望而來

黃澄澄的就像一盞點亮的「小桔燈」

予我們以溫暖心房的光芒

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相信你已經吃過無數品種的柑橘,但是唯有這種柑橘,比橙子清甜爽口,比橘肉飽滿多汁,還遺傳了青見橘橙和蘆柑【不上火的屬性】,集結了橘、柑、橙所有的優點。

它有一個「春見」這樣詩意的名字,也有一個「耙耙柑「這樣萌萌的暱稱,真的是「可鹽可甜」。

那好剝的外皮更像極了冬季之後,終能褪去昨日的酷寒,迎向春陽的燦爛灑落。

因為個大果肉飽滿,所以一口下去就會爆汁,瞬間果粒會在口腔裡分離,爆出甜絲絲的果汁,最後還會帶一點微酸的回味,清甜可口。

正宗的春見耙耙柑,水分超級足,甜度也是非常高,果肉飽滿細膩,吃起來很爽。

春見耙耙柑

個大、好剝、清甜、多汁

打開包裝盒,一眼看去就是驚喜啊,因為在紅彤彤、明亮亮外衣包裹下,看起來好喜慶,好像每一顆都在衝你微笑一樣,不自覺的也想笑。

褪去它的外衣,再看也是驚喜,與其它的柑橘比,它每顆的個頭還挺大的,拿在手上有整個手掌那麼大,很飽滿,橙黃的顏色真的好亮麗,表皮摸起來是光滑的,沒想到個大顏值還能這麼高。

形狀看上去就像小燈籠,帶著的樹葉子,新鮮的像是剛從樹上摘下來一樣,讓人瞬間感受到,來自大自然的親切問候。

因為它的外皮很柔軟,所以剝起來毫不費力,果皮和果肉一下就分開了。

剝的時候滿屋子都是陣陣清香,感覺放在家裡燻屋子也不錯。

剝完橙黃圓潤的果皮後,果肉還有這麼大。

掰開會露出小珠子一樣的果粒,拿一瓣放在嘴裡又是驚喜。入口汁水充滿整個口腔,吃貨尤講究的,就是口感,細嚼少渣無籽,飽滿多汁,有濃濃柑橘香,清甜中泛著微酸,恰好豐富了春見口感層次。

春見綿柔入口的的鮮嫩果肉令人著迷,它的果肉粒粒分明,充滿了自然氣息。而那入口的甜蜜,猶如雨露瓊漿,香氣縈繞著唇齒之間。

喜上加喜的是,吃它還不上火。

當吃完火鍋感到油膩時,吃個耙耙柑,清爽解膩;食欲不振時,來個耙耙柑,還能開胃,舒坦。

春見還富有大量的維C,有助免疫力提升,適合所有人。只需要2到3顆左右的春見,就可以榨出一杯500ml的春見果汁,清甜不易上火,還有滿滿的維C營養,細膩滑順潤喉解渴。

冬季乾燥,尤其需要多補充這樣的多汁水果,耙耙柑細膩香甜的口感,是一家老小都能暢享的美味,在即將到來的新春,萬家團聚的時候,無論是留在家裡吃還是送給親友,都合時宜。

春見這麼好看還好吃,

因為它是生長在四川的「混血兒」。

春見柑橘,誕生於1979年,是日本柑橘「清見」和椪柑雜交育成的品種,俗稱耙耙柑,因為在四川話裡,耙字,即軟的意思,也是春見給人的一個印象。

沿著北緯30°,山川怪異,奇觀絕景比比皆是。在這一緯度上,峨眉山腳下,藏著春見的故裡。這裡四季溫和,給予了春見栽培的溫床。

春見的生長周期很漫長,需時270天左右。當地果農們嚴格遵循大自然的規律,在果子成長的過程中,無催熟無打蠟,讓果子自然成熟,吸收純淨的滋養。

經過一年四季的風吹日曬,耙耙柑的營養自然也積累得特別多。

在自然環境良好的基礎上,春見柑橘為保證質量還堅持著一系列有機種植標準,使用獨立山泉水源、施用有機化肥,讓保證整個種植過程無汙染、無農藥,用套袋技術來防蟲害,使每棵柑橘樹都能自然生長。

汗水結晶而成的春見,都是果農們人工採摘得來。每一顆果子都經過嚴格的篩選,正是這種匠人精神,才讓你拿到手的每一顆春見都稱心如意。

這裡長出來的春見耙耙柑,金黃飽滿,皮薄肉厚,水分足,甜度達到14-16度。

和同類柑橘產品不同的是,耙耙柑的成熟期在隆冬季節,在每年1、2月——春初和大家相見,耙耙柑一年只有一季,想要嘗鮮的抓緊啦。

與春見一同迎接新春的到來吧。

相關焦點

  • 林芝耙耙柑上市了
    西藏林芝察隅縣試種的耙耙柑上市了!而且,第一批2000多斤耙耙柑,每斤10元的價格,3月2日在當地就銷售一空!  「在西藏試種耙耙柑,今年是第一次大面積掛果,產量不多,只有2000多斤,沒想到這些產的耙耙柑,品相和口感都比四川強,成熟時間也提前不少,在樹上的時候,很多朋友就來訂購了。」負責種植耙耙柑的察隅縣興農獼猴桃有限公司負責人鄭天成欣喜地告訴記者。
  • 耙耙柑從何而來?爆紅的原因是什麼?一起探索耙耙柑的奧秘
    近一兩年來,耙耙柑從眾多的柑橘品種中脫穎而出。在市面上,耙耙柑的價格也從5-6元漲到了18元,那麼耙耙柑從何處而來,爆紅的原因是市面呢?讓我們一探究竟。 耙耙柑爆紅的原因是由於醜八怪已經得到大批顧客的喜愛,是一種正在熱賣的水果,而粑粑柑外形酷似醜八怪,部分消費者誤將粑粑柑當成醜八怪買了,結果喜歡上了粑粑柑。
  • 這種橘子為什麼叫耙耙柑?
    皮薄易剝、輕咬體驗爆珠口感有意思的是富有詩意「國際混血兒」春見,到了咱們四川它的稱呼就改成了十分接地氣的耙耙柑。耙耙柑中的「耙」字在四川當地是「軟」的意思。注意是耙(pá)耙柑,不是粑粑柑。耙耙柑,真的是被名字耽誤了的人間美味啊~網上就有它很火的一種吃法:直接剝開吃果肉粒。柑橘類的水果可是富含大量天然維C,常吃可以讓氣色變得很好。
  • 吃貨必知的四川耙耙柑的知識及功效
    耙耙柑,學名春見柑橘,是產自於四川蒲江地區的一種柑中極品,集柑、橘、橙的優點於一身。春見之名源於日本,意為「春天才能來相見」。1979年日本國靜岡縣果樹試驗場以享有「柑橘皇后」之美譽的清見桔橙和F-2432椪柑雜交育成的最新品種,是目前日本最優良的雜柑品種之一。其果實大,皮薄有光澤,飽滿無核,橘味濃鬱,果皮比「醜八怪」更薄更軟,更好剝皮,咬下去汁水豐盈、輕軟香甜,故此在日本暢銷數十年不衰。
  • 武鳴沃柑好吃還是耙耙柑好吃
    武鳴沃柑吃過,確實是不錯的水果,耙耙柑這類水果沒有吃過,所以沒法說哪個好吃,哪個不好吃,其實對於這樣的比較是最討厭的,要知道每個水果都有每個水果自己的特點和優勢的,為什麼非要做這樣的比較呢?武鳴沃柑跟耙耙柑這樣的水果,他們本身就沒有做過比較,耙耙柑,又叫春見,全稱春見橘橙,即興津44號,於1979年由日本國靜岡縣果樹試驗場以享有「柑橘皇后」之美譽的清見桔橙和F-2432椪柑雜交育成的最新品種。
  • 產地直達四川蒲江「耙耙柑」 就在家樂福
    新年伊始,家樂福各地門店內,色澤鮮亮、脆嫩多汁、果味濃鬱、營養豐富的柑橘類產品紛紛上架,其中9.9元一斤的耙耙柑更是憑藉醜萌的造型、超甜的口感、超高性價比徵服了大眾的味蕾,得到消費者的追捧。據了解,四川蒲江縣的亞熱帶溼潤氣候、肥沃土壤、晝夜溫差大等獨特的自然條件為耙耙柑提供了極佳的生長環境,這也讓蒲江耙耙柑成為了國內耙耙柑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之一。
  • 四川人為什麼那麼喜歡吃耙耙柑er?
    有一種柑橘叫春見,它在四川還有個更通俗的名字:耙耙柑。大家看仔細了,是耙耙,不是粑粑!「耙」在四川話裡是軟的意思,耙耙柑捏起來軟軟的,皮肉分離,非常好剝。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四川朋友表示她家一天就要幹掉5斤……
  • 四川耙耙柑,爆汁實力派,好吃不上火
    很多人分不清醜柑和耙耙柑,其實耙耙柑和醜柑是失散的親兄弟。 許多年前,在日本,由特羅維塔甜橙與溫州蜜柑雜交而成的新品種—清見(耙耙柑和醜柑的母親),因為其清爽的口感很快就廣為流傳。
  • 耙耙柑&醜柑&青見丨區別避雷指南
    01起因最近在推薦柑橘,發現網上平臺對耙耙柑、醜柑有意模糊不分。賣的耙耙柑,標題裡加醜柑字眼,反之在醜柑標題寫耙耙柑,商家有意增加商品搜索流量,平臺的縱容讓客戶對耙耙柑和醜柑混淆不清。02柑桔橘橙簡介應該大部分小夥伴對耙耙柑、醜柑分不清,甚至還沒機會嘗過。其實近幾年新出現在消費者眼裡的柑橘還有椪柑、青柑、沃柑、茂谷柑等。
  • 蒲江耙耙柑換了時髦新賣法
    春回大地,蒲江縣耙耙柑也到了一年中最甜蜜的季節。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的耙耙柑被「堵」在了樹上。但是,這邊樹上的耙耙柑熟了要採,那邊城裡千家萬戶等著吃新鮮水果,怎麼辦?
  • 耙耙柑價格開始下跌,果農切莫惜售,該出手就出手
    就在三月上旬耙耙柑鮮果量不到10%,冷庫囤貨已經飽和,市場的出貨速度也非常不理想,許多商家都已經開始暫停收果。由於鮮果成交量大幅度下降,入庫以後的耙耙柑因為品質不同和時間不同,導致大部分的柑橘價格在三塊八1斤到四塊五1斤之間徘徊不定。
  • 西藏地區首批試種耙耙柑成功上市,售價10元/斤
    據了解,西藏林芝察隅縣試種的耙耙柑迎來上市期。目前,第一批上市的2000多斤耙耙柑,以每斤10元的價格在當天就一售而空。 據西藏耙耙柑種植戶表示,西藏地區晝夜溫差大,陽光充足,水果甜度相對要高,口感更佳美味。再加上這些水、土壤和空氣純淨無汙染,所以耙耙柑根本不需要套袋。
  • 非常時期,顧全大「橘」:30萬斤好吃不上火的耙耙柑,成熟了!
    非常時期,顧全大「橘」:30萬斤好吃不上火的耙耙柑,成熟了!援引《封面新聞》報導:我是嘉陵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陶剛,我們有30萬斤耙耙柑成熟了!」2月17日,四川南充嘉陵區一片果園裡,區農業農村局局局長陶剛,對著鏡頭侃侃而談,為全區30萬斤耙耙柑網上找銷路。何為耙耙柑?耙耙柑,學名春見,是一種2月份晚熟的柑橘類,因其果皮鬆軟易剝,捏起來軟耙耙,俗稱耙耙柑。在我國四川南充嘉陵區是耙耙柑的主要產地!
  • 老池鎮芋禾村的耙耙柑熟了
    1月11日,記者在遂寧市船山區老池鎮芋禾村鑫瑞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耙耙柑基地看到,一顆顆果樹被即將成熟的累累碩果壓彎了腰。金燦燦的耙耙柑猶如一個個「金元寶」,讓人看著就口舌生津。船山區鑫瑞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波介紹說,目前合作社有兩個柑橘品種,一個是剛剛賣完的愛媛38號,還有一個是即將成熟的春見耙耙柑,甜度已經達到了14度以上,肉質細膩,汁水較多,非常可口。
  • 耙耙柑、醜柑、茂谷柑等晚熟柑橘競爭激烈,哪種更有市場?
    沃柑、耙耙柑、醜柑、茂谷柑、馬水桔、夏橙等都在應市。市場頗為熱鬧,競爭也很激烈。 砂糖橘「釘子戶」難出手 據農財網柑桔通報導,各產區沙糖橘基本結束銷售,剩餘貨源多為品質一般的二刀果或硬度較高的好果,二刀果價格在0.5-1.0元/斤不等,好果叫價較高,有果園沙糖橘開價3元/斤,但並無客商籤單。
  • 繼大漲大跌後,耙耙柑收購價小幅回升,但走貨依然緩慢
    作為現階段的熱門晚熟柑橘,耙耙柑就表現出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曲折行情。 // 大漲大跌後,耙耙柑鮮果收購價小幅回升 據了解,剛進入2月份時,蒲江地區的耙耙柑收購價在3.0-3.8元/斤之間,而到了2月21日,收購價漲到4.5-5.1元/斤。
  • 四川蒲江的耙耙柑就是甜
    我家特愛吃耙耙柑,常在某品牌水果店裡買,挺好吃就是貴,在淘寶上嘗試了好幾家了,這家最贊。 他家的其它水果也很好,吃過的有蜜瓜,獼猴桃和鳳梨,家人很喜歡。還是蠻甜的,就是有一個壞的給家人買的,非常滿意,完全改變了對耙耙柑的認識,口感真的非常好,過段下單兩單,給親戚分享不太好吃,不甜,水份也不多個人觀點,味道不咋的除了不甜其它都還好......
  • 耙耙柑市場怪相,明明價格還不錯,卻陷入有價無市怪圈
    愛媛、耙耙柑和不知火等柑橘品種,地頭收購價大幅度下跌。從那以後,四川柑橘的暴富局面結束。所幸,如今的四川柑橘行業開始逐漸回暖。這兩年,許多柑橘品種的價格都在慢慢的理性回歸,但是價格並沒有再回到當初他們的巔峰期。從2020年開始,以耙耙柑為首的柑橘品類卻呈現了價格爆炸式上漲的局面。有人說今年四川的果農是大賺特賺了。18年的時候,四川的柑橘產業迎來了一波機會。
  • 四川有一種水果叫「耙耙柑」,顆粒飽滿,果肉脆嫩,好吃不上火
    耙耙柑其實有自己的學名,叫「春見」,春見柑橘就是它。它原產於日本靜岡縣,是由清見橘橙和椪柑(即蘆柑)雜交而成。橘橙、柑都是不上火的柑橘品種,耙耙柑的性味基因,遺傳了它們不上火的屬性。耙耙柑不僅不上火,還富含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等各種營養素。愛吃柑橘又擔心上火的人,這下可以放心吃耙耙柑了。耙耙柑還以清甜聞名,爆出的果汁清潤甘甜,十分爽口。很多人容易把醜柑和耙耙柑混為一談,但他們不是同一品種。耙耙柑的外皮薄、軟、光滑,醜柑厚、硬、凹凸不平;口感方面,醜柑酸甜,而耙耙柑則是細嫩清甜。
  • 受疫情影響的耙耙柑怎麼樣了?線上銷售為主,價格與往年持平
    封面新聞記者 秦怡一年之際在於春,春天也是蒲江耙耙柑最甜的季節。這個春節,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蒲江耙耙柑的採摘和銷售情況如何?吃貨們足不出戶又該怎樣享受春天的美味呢?「往年大年十五一過,樹上的耙耙柑就所剩無幾了。」蒲江縣兩河村兩河村村長倪懷松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耙耙柑的銷售時間拖長了,全村約9000噸產量,以往在大年十五左右就能被訂走,今年還有部分掛在樹上。不過幸運的是,耙耙柑的銷售價格沒有受到影響,與往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