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巴東縣大支坪鎮發生一起命案,案發後,男子譚某潛逃躲進莽莽大山,在懸崖峭壁和複雜的山洞裡尋找棲身之地,警方發布懸賞通告。民警和村民組成200多人的隊伍,在一眼望不到頭的群山中,踏著積雪堅冰展開艱苦搜捕。
恩施警方啟用高科技紅外線無人機,高空航拍、三維還原、立體成像,發現了譚某藏身之處。隨即,民警形成包圍圈,通過無人機喊話,12月16日上午,譚某最終選擇走出深山自首。
犯罪嫌疑人躲進大山
無人機發現其蹤跡
12月10日早上
55歲的巴東縣大支坪鎮村民譚某
與妻子因家庭瑣事發生爭吵
氣頭上的譚某持刀將妻子殺害後潛逃
當地警方發布協查通報
最高獎勵5萬元抓捕兇手
大支坪鎮四周是莽莽大山,到處懸崖峭壁和神秘莫測的山洞,雪後的山頭已白茫茫一片。譚某靠著多年山裡生活的經驗,藏在山中隱匿不出。民警和當地村民組成了200多人的搜捕隊伍,在積雪的山裡展開地毯式排查,可山林茂密地形複雜,搜捕難度極大。
案發後
州、縣兩級公安機關聯合開展偵查
12月11日,三架高科技紅外線無人機,由技術專家攜帶趕赴大山,展開高空搜尋。面對山林綿延、溝壑縱橫、複雜的地理環境,專家組將無人機飛到400多米的高度,遙控器屏幕中,山林中的樹木及山體一覽無遺。
高科技紅外線無人機展開搜尋。
技術專家介紹,兩架多旋翼無人機升上400米高空,利用機身上的專業五鏡頭相機拍攝高解析度、帶真實紋理的實景三維模型,可真實還原山中現狀及周邊環境,在電腦前實現立體成像、數位化運算,令人「身臨其境」。另一架無人機根據指令,承擔空中搜尋任務。晚上8點多,嫌疑人蹤跡被系統發現並自動預警。
犯罪嫌疑人藏身懸崖
無人機喊話再立功
系統顯示
目標位置處於茂密的山林中
次日清早
追捕隊伍根據三維模型
科學布置警力
準備實施抓捕
追捕隊伍冒著大雪,穿過荊棘叢林,到達疑似目標地點,經過一番搜尋,民警在一處懸崖的石階上發現食物和衣物,卻未發現譚某。一眼望去,懸崖陡峭,絕壁上布滿青苔,凸出部分的石階上只能站下一個人,稍不注意踩空跌落,後果不堪設想,抓捕工作一時陷入僵局。
民警判斷
譚某沒有逃離包圍圈
也許是躲在隱秘地帶
做最後掙扎
根據無人機排查的範圍,搜捕隊伍繼續在山裡展開更細緻搜尋。無人機24小時巡邏,空中喊話,搜捕範圍也越來越小。16日,無路可逃且疲憊不堪的譚某終於從懸崖走出,向民警自首。
譚某從懸崖走出,向民警自首。
警方與企業精誠合作
信息化建設科技強警
「無人機對犯罪嫌疑人做到了精準定位。公安機關布下的多個紅外攝像頭和預警系統為此次抓捕立下大功,為此次研判、決策、抓捕提供有效技術支撐。」恩施州公安局相關人士介紹。近年來,恩施公安機關堅持改革強警、科技強警「雙輪驅動」,向科技要警力,要戰鬥力。在新一輪信息化建設中,恩施州公安局統一規劃建設了警用地理信息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和數據標準化等基礎系統,突破各警種、區域限制,將刑偵、治安、交警、督察等多個警種信息接入基礎系統。據了解,該局加強警企合作,與多家科技有限公司籤訂信息合作共享協議。當前,恩施公安科技信息化成果的紅利,正在發揮普惠作用。視頻探頭,實現了城市、鄉村重點部位、複雜場所全域覆蓋、實時可視;開辦「網上公安局」,辦身份證、駕駛證考試等業務,可以網上申請。
下一步,恩施州公安局將整合社會、行政資源,做到信息共享、設備共享,節約成本,拓寬科技信息運用領域,為公安機關決策提供支撐和方向。
全媒體記者胡軍 通訊員黃瓊
編輯|田 苗
審核|楊 階
籤發|張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