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要「滅香」

2021-01-08 華夏經緯網

  作者 靄琳(特約評論人) 

    號稱「最會溝通的政策」,卻以十分粗暴的手法,要求全臺灣宮廟十年內 「滅香」,以達到空汙減量的目標。事實上,全臺灣宮廟加總燃放的炮竹、香火與金紙所排放的空汙比重只約0.3%,民進黨為了「非核」這張神主牌,都能縱容燃油、燃煤電廠發電排放空汙,有什麼立場來管宮廟?

    宮廟減香、減爐、少燒紙錢,藉此改善空汙,這原本立意良善,在臺灣也推動很多年,但到了民進黨執政時。「環保署」日前到地方上開說明會,簡報上居然加碼宣示「十年終極目標」,希望全面不燒香、不燒紙錢,讓部分宮廟負責人聽了很刺耳。

    香火、紙錢是臺灣民間的傳統信仰,宗教力量並陪伴臺灣早年先民度過最艱困的時光。香火不僅作為人、神溝通媒介,更具有家族繁衍的意義;在傳統的華人文化裡,「滅香」猶如「滅族」,「香火不能斷」猶如「子孫不能絕」。 

     「減香」原本是立意良善的政策,民進黨下鄉到了地方,還未經過充份就貿然宣布 「滅香」,加上平時環保單位常到宮廟實測空汙預警,平時的小怨積成大怨,終於在周日發起「七二三眾神上凱道」遊行示威活動。

     然而,宮廟不僅只是民間信仰,更是選舉時刻的重要樁腳,任何政治人物一到選舉時刻一定要到宮廟上香祈福。宮廟發起「眾神上凱道」示威活動,讓蔡英文震怒痛罵「為何沒見到內政部長出來澄清」;隨口補上的一句「政府會被害死」,更凸顯小英面對一籮筐政策爭議,內心的焦躁與不安。

     後來經過民進黨內外緊急滅火,抗議「滅香」的活動也順勢改成「宗教嘉年華」活動,炮火雖然緩和,但信眾的憤怒仍在。

     其實,減香、減爐是立意良善,就像年金改革也是為了年金永續,不致破產導致債留子孫。但從年金改革,到「滅香」,民進黨當局都用了最蠻橫粗暴的手法,導致立意良善的政策最後都被汙名化,這個宣稱「最會溝通的政府」,根本沒有在溝通。

     而「神明上凱道」示威活動開始前,惹出本次最大紛爭的「環保署」,其「署長」李應元特別到臺北龍山寺「上香」,澄清臺當局沒有要「滅香」,只是要倡導「減香」,只是媒體「一字之差」,報導錯誤,造成民眾誤會。如果「滅」和「減」兩個字長太像,不如改成「少香」。

     李應元如此回答還真是「提油救火」,明明是「最會溝通的政府」沒有落實溝通,反而把責任推卸到媒體報導用字錯誤。臺灣媒體眾多,難道僅是一家媒體的報導錯誤,就能激起眾怒讓宮廟團體走上凱達格蘭大道?李應元真的太看得起媒體了。

    其實「滅香」只是一根導火線,早在「滅香」爭議之前,民進黨的「同婚」政策議題就已經惹得宗教團體不愉快了。而內政府最近又在研擬訂定 「宗教團體法」,擬立法管理宮廟等宗教團體的香油錢等捐款和人事。

    因此,「七二三眾神上凱道」的活動,表現上是為了維繫傳統文化而發聲,但實質上更是告訴民進黨當局,訂定規範民間信仰的相關法令與政策時,應廣邀民間信仰代表參與公開討論,取得共識後才得開始執行。

    另外,民進黨當局的政策意涵裡,民間信仰被視為空汙元兇。但相對為了達到 「非核家園」這個神主牌政策,民進黨當局大肆啟用燃煤、燃油電廠供電,政策豈非本末倒置,不管電廠煙囪,只管宮廟香火,如何讓人心服口服?

     滿街跑的機車,成為最嚴重的移動汙染源,但管了機車,大眾運轉系統建置不足,等於讓老百姓行動困難,管不了機車,只好來管宮廟燒香。民進黨政當局因為管不好汽機車、工廠、火力發電廠、焚化爐的廢氣,才會拿民眾的信仰開刀,偉大的政府豈能只管阿嬤燒香?

     燒香、燒金其實民間數百年來形成的文化與信仰,也用在祭典與宗教節慶上,應視為文化資產,予以保護的無形文化,更該受到政府重視。燒香燒金總量控管是有其必要,但不該嚴加禁止,否則恐有傷害傳統信仰之虞。

    此外,當傳統文化遇上環保問題,並非總是衝突而只能選擇其一。很多時候,燒香會產生空汙,那是因為劣質香品充斥市面,政策應該倡導民眾「燒好香」,點燃以天然原料製成的好香,如此才能兼顧傳統文化與環保,而不是一味的「滅香」,粗暴的消滅傳統文化。(作者系臺灣資深媒體人 華夏經緯網特約評論人)

    華夏經緯網專稿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黃楊

相關焦點

  • 封爐滅香"去中國化"? 民進黨被批"斬斷臺灣人的根"
    中國臺灣網7月2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減香、滅香議題近來在臺灣掀起討論,北港武德宮更為此在昨(23)日發起「眾神上凱道」的活動。臺灣教育產業總工會批評,民進黨別為了「去中國化」而「反本土化」,斬斷臺灣人信仰的根。
  • 臺當局「滅香」人神共憤
    綜合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施政,不僅民眾不滿,連「神靈」也要上街抗議。全臺各地廟宇組成「捍衛信仰守護香火大聯盟」,日前在臺北「總統府」前舉行「史上最大科,眾神上凱道」遊行,反對當局實施「滅香」政策。
  • 蔡當局"封爐滅香"怪大陸?這次背鍋的居然不是馬英九!
    網傳蔡當局要封爐滅香,引發宗教團體不中國臺灣網7月21日訊 臺當局「環保署」為減少空氣汙染,日前推動「宮廟減香」政策,近期流出蔡當局要「封爐滅香」的說法,引發爭議。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蔡英文19日在民進黨中常會上強調沒有要「滅香」,並質疑「內政部長」葉俊榮為何沒有對外澄清,還說臺當局「會被害死」。另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有知情官員透露,不排除「封爐滅香」的訊息是由假新聞公司生產、散布,且絕大多數這類網站都是大陸公司。看來,蔡當局找人背鍋的殺手鐧時不時就得拿出來曬曬。
  • 傳蔡英文將「封爐滅香」 國民黨:臺灣會被你玩死!
    蔡英文認為臺「內政部」會害死自己中國臺灣網7月21日訊 為減少汙染,臺灣「環保署」推動「宮廟減香」,卻遭傳蔡當局將「立法滅香」。對此,蔡英文不滿為何臺「內政部」未出面澄清,更在民進黨中常會上動怒:「當局會被害死。」
  • 賴清德否認「滅香」被市議員拿證據打臉:連神明也欺騙!
    臺灣當局推動「宮廟減香」政策,被宮廟質疑是行「滅香」或「封爐」之實。全臺多個宮廟23日發起「眾神上凱道」守護香火萬人遊行。(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針對臺南市長賴清德21日召開記者會否認「滅香」與「禁香」政策,臺南市議員洪玉鳳24日拿出市政府2年前發布賴清德在市政會議指示環保局及民政局朝紙錢「零燃燒」目標精進的新聞稿、對燃燒紙錢民眾開出5000元新臺幣罰單的存根,以及民政局函文慈濟宮要求撤掉香爐等事證,痛批賴清德「白賊」,連神明也欺騙。
  • 民進黨為何一定要「罷韓」?
    從臺媒報導來看,民進黨對「罷韓」一事,志在必得,已經達到不顧吃相、也不理會社會毀譽的地步。那麼民進黨為何一定要罷韓呢?綜合臺媒分析,「罷韓案」實質上是一場政治追殺,其負面影響非常深遠。大綠、小綠,齊心協力齊上陣,上自民進黨當局官員、民意代表,下到民間企業、附翼團體,無不全力動員、巧言煽動,為了「罷韓」,一些操作簡直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
  • "滅香封爐"引眾怒 臺"行政院"秒秀蔡英文參香照安撫
    臺「行政院」昨日出示蔡英文農曆年間的參香照片,澄清只是要減香。(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華夏經緯網7月2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抗議臺當局「滅香封爐」,臺灣宮廟發動周日抬轎赴凱道抗議的活動,蔡英文辦公室昨天再度強調,相關單位從來沒有這樣的要求,外界切勿以訛傳訛。臺灣「環保署署長」李應元也急著澄清自己「每天一炷香」,強調「環保署」從頭到尾沒有要「滅香」,要推動的是「減香」。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民進黨當局給改名了嗎?
    但最近,由於民進黨當局不斷在島內推進「臺獨」政策,臺北故宮博物院可能會面臨「改名以及降級」的風險,這令許多人士感到非常不滿。 民進黨當局推動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名 民進黨當局在臺灣島內公開推行「臺獨」政策已經不是秘密,而為了進一步推動「臺獨」政策和「臺獨」思潮在臺灣島內的發展
  • 大綠小綠貪汙面前一丘之貉,「時代力量」分崩離析要「團滅」?
    據臺媒報導,臺灣民意代表蘇震清、陳超明、廖國棟以及蘇震清辦公室主任餘學洋等4人至少要羈押兩個月。儘管臺灣地區領導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一直高喊反腐,曾三番五次勸誡黨內人員不要貪腐,然而前有陳明文的三百萬疑雲,現有蘇嘉全、蘇震清叔侄的貪汙弊案,中招的都是自己的「英系」親信,這讓蔡英文十分打臉。
  • 民進黨當局要管網媒 白色恐怖3.0
    對民進黨來說,「國家安全」這頂大帽子何其好用!把反對立場的媒體一律扣上紅帽子,現在又要對網絡媒體進行「國家安全」審查,那豈不是為「白色恐怖三.○」取得合法依據?  過去民進黨以追求自由的姿態示人,掩飾其真正的本性,那就是「終極臺獨」。凡是妨礙這個目標的因素,都必須徹底排除。
  • 臺北故宮要閉館三年?民進黨為了選舉胡搞瞎搞!
    在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與民進黨嘉義縣長候選人翁章梁等人聯手下,臺北故宮將在2020年執行「新故宮」計劃。規劃北院(在臺北)將閉館3年,部分重要文物移至南院(嘉義)展出。博物館界人士直言,臺北故宮此舉有政治目的,一方面是要稀釋其作為「中華國寶之地」的意義,另一方面是「想靠『國寶』救選舉」。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改名降級?民進黨自斷中華文化根脈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改名降級?(圖片來源:網絡)  民進黨當局最近因為獨斷專行進口瘦肉精豬肉一事,激起島內民意全面反彈,搞到焦頭爛額。但即使這樣,也沒阻止民進黨當局繼續「反中」政治操作。  據臺媒報導,在民進黨當局推動「行政組織改造」的過程中,臺北故宮博物院將不但會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而且還將會遭到降級處理,從原先直屬臺灣行政主管部門,降格改為隸屬文化主管部門,由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此舉被視為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又一重大部署。  消息傳出,輿論譁然,臺當局文化主管部門和臺北故宮博物院連忙出來「滅火」,表示沒有定案。
  • 蔡英文封爐滅香「去中國」? 全臺宮廟眾神上凱道
    蔡英文封爐滅香「去中國」?臺「環保署」推動「宮廟減香」,被宮廟質疑是行「滅香」或「封爐」之實;全臺多個宮廟23日發起「眾神上凱道」守護香火萬人遊行,各個陣頭集結從自由廣場出發到凱道。(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據報導,此次來自各地陣頭及信眾約5萬人,於下午2點整隊從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出發前往凱道,沿途依各廟宇習俗跳八家將、敲鑼打鼓。警方則估計,人數約一萬人。
  • 民進黨要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下黑手了
    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疾呼要三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關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爭議,經常圍繞在文物歸屬以及文物背後象徵的意義。這次有心人卻從組織改造下手,傳出將改隸臺文化部門,並更名「華夏博物館」,由隸屬臺行政機構的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且不論主事者背後的論述及思維為何,但想法之幼稚及不專業,形同兒戲,卻馬上被人看穿。
  • 前「綠委」挺藍營臺中市長盧秀燕 還斷言「民進黨要贏很難」
    前民進黨"立委"李俊毅表示,民進黨萊豬之戰,打盧秀燕、醫師蘇偉碩,反萊豬之火會更大,這一戰民進黨要贏很難了,甚至說民進黨不要再火上加油。前民進黨「立委」沈富雄聽完直言:你沒官可做了啦,你完蛋了!李俊毅在政論節目《少康戰情室》中表示,反萊劑這一戰,大概民進黨要贏很難了,如今在臺灣已經燒成這個樣子,像民進黨這樣子去打盧秀燕、蘇醫師,恐怕會讓這個火更大。
  • 民進黨力推「罷韓」!蔡英文這是要將國民黨「趕盡殺絕」?
    在新冠疫情洶湧之下,民進黨當局卻不顧防疫風險堅持強推 「罷韓」,這種只顧政治追殺不顧民眾生命安全的做法,在島內引發不小爭議。在蔡英文今年初選舉連任成功後,民進黨士氣大振,想要一舉罷免國民黨籍的高雄市長韓國瑜,收復綠營在高雄市執政了二十年的「失土」。
  • 民進黨卡管秀政治下限 「藍委」要祭七道金牌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李彥秀上午表示,民進黨卡管已秀出政治下限,毫無道理的卡管,簡直把臺大校長一職當成禁臠,非我族類不能當,國民黨將持續邀「教育部長」來「立院」對此議題做討論,也會針對「教育部」有無瀆職之處做研議。
  • 民進黨議員王浩宇稱「年輕人好騙」,時力:這代表民進黨的觀點?
    @銳看臺灣報導 針對民進黨桃園市議員王浩宇,在22日參加直播節目錄影時稱「年輕人很好騙」的言論,時代力量智庫執行長李兆立在臉書列出3點回應,並批評,難道只有無條件支持民進黨的年輕人才是好青年?王浩宇對年輕人的獨立思考毫無基本尊重,是雙重標準,請王浩宇道歉。
  • 家族政治不止民進黨有?蔡正元解讀臺灣政治家族化的利與弊
    蔡正元:其實客觀來講,臺灣的政治家族化的現象是其來有自,它不是一天兩天,也不完全是民進黨的狀況才會有,國民黨以前也經常發生。只不過因為最近民進黨當權,它的家族化現象會比較凸顯。在臺灣社會裡面,早就形成這種很特殊的家族政治文化,那是自然生成的,那不是刻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