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作業系統的劃時代意義,搶佔物聯網先機

2020-12-18 電子發燒友

鴻蒙作業系統的劃時代意義,搶佔物聯網先機

舒允文 發表於 2020-12-17 16:45:34

12月16日,面向手機開發者的華為鴻蒙作業系統(HarmonyOS)Beta版本發布。華為又一次兌現科技創新的承諾,實現了三個月前在華為開發者大會HDC官宣的鴻蒙發展計劃。

支持各種終端設備的鴻蒙作業系統,正沿著華為規劃的節奏快速成長:9月10日起,華為陸續面向應用開發者發布大屏、手錶、車機的Beta版本;12月發布手機Beta版本,並提供SDK(軟體開發工具包)、開發文檔、開發工具和模擬器,供手機開發者鴻蒙創作手機應用;預計明年,華為的智慧型手機將會升級支持鴻蒙2.0。

鴻蒙作業系統的主要功臣,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總裁王成錄表示,鴻蒙作業系統是萬物互聯時代的作業系統,將為用戶帶來更多的應用服務入口,和顛覆性的智慧生活體驗,創造巨大的市場空間,實現廣泛的行業升級。

要理解鴻蒙作業系統的劃時代意義,不妨先回顧網絡時代的發展歷程。

早就誕生的物聯網,為何還沒有流行起來?

縱觀信息科技行業的發展歷史,總有一些公司站在了技術革命的風口浪尖。吳軍在其代表作《浪潮之巔》中說道,一旦站在浪尖,即便什麼也不做,也能隨著波浪順利地漂個十年甚至更久。無論是電話時代的AT&T,PC網際網路時代的英特爾、IBM、微軟,還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蘋果、谷歌、阿里巴巴、騰訊,都受益於信息技術的變革,成為幸運的時代弄潮兒,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PC主導的網際網路時代,和智慧型手機壟斷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在過去二十年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如今,萌芽已久的物聯網正蓄勢待發,成為下一波時代浪潮。

80年代,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幾個學生把宿舍門口的可樂販賣機連上網,這樣就可以足不出戶遠程查看有沒有可樂、可樂夠不夠冰,免得白跑一趟。就這樣,肥宅的快樂催生了物聯網雛形的誕生。

物聯網的概念被熱炒了許多年,卻一直雷聲大雨點小。有數據顯示,智能設備的聯網率不足20%,家居廠商APP安裝率不足10%,用戶對智能特性的使用率甚至不到1%。如今手機投屏都要大費周章,更別提萬物互聯了。

為什麼?

主要原因是通訊技術、硬體設備還無法支持大量連網的設備有效通信,人工智慧和大數據依然是物聯網的制約。但是近年來,隨著智慧型手機等硬體快速升級,5G、人工智慧的普及,物聯網正在逐漸走進現實。據華為全球行業展望報告預測,到2025年,個人智能終端數預計將達400億,全球聯接總數達到1000億,全球的智能手錶、眼鏡等可穿戴設備將達80億。Statista數據也顯示,從 2015年到2025 年,人均智能設備將大幅再增加,預計將從2臺增加至9臺。

然而,如此多的智能設備所構成的生態是十分碎片化的,無法相互協作,為用戶帶來良好的體驗。不同終端設備都有各自獨立的作業系統,溝通起來非常複雜。僅蘋果一家而言,就有N種作業系統:iOS(手機)、iPadOS(平板)、watchOS(手錶)、macOS(PC)等。至於那些智能冰箱、掃地機器人等家電,作業系統更是五花八門,無法相互通信。

此外,移動網際網路的應用創新仍然局限於單個作業系統。比如,手錶應用主要集中在運動健康、個性化錶盤等類別;電視應用主攻影音娛樂、教育等;車機應用幾乎都是地圖導航、影音等。隨著每個人的智能終端越來越多,單一終端的體驗往往無法滿足人們隨時隨地對智能體驗的需求。應用開發者需要為不同設備重複開發,不同屏幕的適配工作量很大。對於消費者來說,不同設備上同一應用的體驗經常不一致。例如很多手機遊戲在iOS和Android上版本更新的時間不同,體驗也不一致。隨著作業系統越來越多,用戶的學習成本也在增加。

但問題亦是機遇。如果有一款作業系統,能夠實現不同設備的互聯互通,就可以讓大多數企業站上物聯網的「浪潮之巔」,乘風而起。

搶佔物聯網先機,需要怎樣的作業系統?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具有先發優勢的蘋果和谷歌,牢牢把控著行動作業系統的霸主地位。即使是微軟、三星這樣的科技巨頭,作為後來者也破局失敗。2010年,微軟的Windows Phone橫空出世,具有可以與PC無縫銜接的特性,號稱「第三大手機系統」,結果市場份額始終未能突破兩位數。

微軟作為PC作業系統霸主,在移動端為何遭遇如此慘敗?首先是因為起步晚,錯失良機。2007年之前微軟還在沉迷於做鍵盤手機的作業系統,未能趕上觸屏智慧型手機瘋狂擴張期。其次,Windows Phone更新緩慢,Windows Mobile 6在2007年發布,而三年後,當安卓已經擴展到49個國家和地區,iPhone已經推出第三代時,微軟才發布Windows Mobile 7。而且系統功能不完善,很多語言不支持,到第8代發布時,老用戶還無法升級。此外,Windows Mobile沒有「蘋果命」,還一身「蘋果病」。本身起步就晚,還選擇閉源,且收費高昂。開發者不如轉向收費相對較低的蘋果和開源的安卓,導致Windows Mobile的應用十分稀缺。2010年Windows Mobile官方商城才僅有944個APP上架,而此時蘋果的應用商店已經有30多萬個應用了。

由此可見,想要把握物聯網的機遇,打破目前物聯網生態碎片化的局面,鴻蒙作業系統要做搶佔先機,快速發展生態。

鴻蒙作業系統是萬物互聯時代的作業系統,不但能用於智慧型手機上,也能用於電視、車機、穿戴產品等各種智能終端設備上,滿足從個性化應用升級到個性化設備的用戶需求。過去,功能手機時代,同一款手機的硬體和軟體永遠固定不變;智慧型手機時代,硬體依然固化,但用戶可以通過下載新應用獲得個性化體驗;現在,鴻蒙作業系統革命性的分布式技術不但讓軟體解耦,還讓硬體能力脫離物理實體的限制,讓多個物理上分離的終端融合成一個 「超級終端」,按需調用、組合不同設備最適合當下場景的軟硬體能力,為用戶帶來流暢的全場景智能生活體驗。鴻蒙OS讓人、設備、場景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以人為中心,以場景定義設備,帶來最優體驗。

舉例來說,當用戶用手機開始導航,上車後導航會自動同步到車機屏幕,下車後,導航有會自動切換至手錶,讓同一個應用在手機、車機和手錶上無縫銜接。搭載了鴻蒙作業系統的硬體也擁有了更高的服務附加值,人們僅需用手機「碰一碰」即可快速連接設備,原本無屏的家電秒變有屏,通過手機可以看到料理機的運行狀態,還能用手機上的烹飪菜譜一鍵設置料理參數,化身烹飪大師。家電還會主動與用戶溝通,提醒用戶自己的運行狀態有哪些問題,如油煙機油網需要清潔等,讓用戶做出相應的操作。

在鴻蒙作業系統的生態建設中,最難的就是得到硬體開發者和硬體廠商的支持。對於應用開發者來說,鴻蒙作業系統的分布式技術給他們帶來了全場景應用的創新空間,他們可以利用分布式能力開發更多跨終端的應用。華為開放的15000+API和新升級的開發工具DevEco Studio,能夠幫助開發者實現「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大大提升了開發效率。對硬體廠商來說,鴻蒙作業系統帶來了產業升級的機會。一個電水壺搭載鴻蒙作業系統後,便成了一款「看得見」、「會說話」的智能水壺,可以給消費者帶來更多差異化的智慧體驗,不僅能提升用戶粘性,還能賣出更高的價格。

目前鴻蒙作業系統尚處於起步階段,但已經吸引了包括京東、銀聯雲閃付、優酷、滴滴、百度地圖、WPS等在內的120多家應用廠商,還有美的、九陽、老闆電器等20多家家電廠商深度參與生態建設。

劃時代的作業系統,正讓物聯網的新浪潮乘風而起。

責任編輯:PSY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華為鴻蒙,劃時代的作業系統
    要理解鴻蒙作業系統的劃時代意義,不妨先回顧網絡時代的發展歷程。早就誕生的物聯網,為何還沒有流行起來?縱觀信息科技行業的發展歷史,總有一些公司站在了技術革命的風口浪尖。吳軍在其代表作《浪潮之巔》中說道,一旦站在浪尖,即便什麼也不做,也能隨著波浪順利地漂個十年甚至更久。
  • 鴻蒙系統抄襲安卓11?谷歌法務不吃素,華為有自己的考慮
    為了多年的心血付出付之一炬,華為發布了鴻蒙作業系統1.0版本,經過近一年的改善,華為於2020年12月16日發布了鴻蒙系統2.0 bate版本,供部分機型的用戶嘗鮮。鴻蒙作業系統開發者版本的發布,對華為、乃至國產手機廠商來說都有著劃時代的意義,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近兩日網上卻流傳出不少吐槽鴻蒙系統的聲音,因其與EMUI 11.0版本的外觀並沒有太大的改變,被人稱之為是「批了鴻蒙外衣的安卓11」,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筆者覺得,這一定是開玩笑!
  • 鴻蒙或讓華為走出困境:因為它不僅是手機作業系統,更是一個新的生態!
    提到鴻蒙系統,大家普遍會把它和手機聯繫在一起,認為這是一個國產的手機作業系統。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印象,是因為鴻蒙系統最早被大家所了解,是在谷歌對華為手機停用谷歌服務後,華為以「備胎」的方式推出鴻蒙。從此,什麼時候能夠真正見到鴻蒙並且用上鴻蒙,就成為了大家熱議的話題。那麼,鴻蒙系統的定位,真的只是國產手機作業系統這麼簡單嗎?
  • 華為鴻蒙出世,是換湯不換藥,還是國產作業系統春天將至?
    作業系統和晶片一樣,一直是國產短板。鴻蒙手機版本的推出意味著,華為將打破中國手機上的作業系統的空白。 華為宣布,明年華為所有產品都可以升級為鴻蒙系統,覆蓋設備可達1億臺以上。其消費者業務軟體部副總裁楊海松則表示:「既然我們已經做出了開發者Beta版,這說明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 對標鴻蒙 OS?下一代作業系統 Fuchsia 源碼公開!
    近日,Fuchsia 正式面向公眾開放了原始碼,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查看或下載原始碼並自行定製構建作業系統,Google 對此表示,希望通過開源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共建這款作業系統。 Fuchsia 一詞,引用 Google 自己的解釋是:Pink(粉紅)+Purple(紫色)=Fuchsia(燈籠海棠,一個新的作業系統)。
  • 物聯網2020十大關鍵詞:腳踏實地,開創2021新篇章
    2020即將接近尾聲,回首遠望,物聯網從最初的概念炒作逐漸冷卻,如今的物聯網產業不再是資本炒作的資本,物聯網企業也逐步認清現狀,不再繼續熱衷於「熱點」炒作,「務實」,可以說是當前物聯網企業最大的改變。然而在「務實」之下,卻是物聯網產業的歡樂與哀嚎——既有企業進入,又有企業退出。
  • 「鴻蒙」作業系統關鍵特性解讀
    這些都是鴻蒙OS相比傳統其他OS不同的地方,當然也是鴻蒙OS的賣點所在。 而這些也正是鴻蒙OS相比其他作業系統的不同或者說優勢所在。 為了更好地理解鴻蒙OS,我們將圍繞華為對鴻蒙OS四大技術特性的官方描述展開,來進一步理解其背後的IT邏輯關係和含義。
  • 華為鴻蒙系統2.0首發,超越安卓!
    成為僅次於安卓的全球第二大手機作業系統!巨量的手機基數意味著龐大的市場,開發者們絕對不可能錯過一個市場佔有率高達17.6%的鴻蒙ios,據悉,鴻蒙系統與安卓師出同門,其開放性將大大降低開發者將APP從安卓過度到鴻蒙系統。
  • 沈昌祥院士:鴻蒙開源很明智,作業系統開發要面向市場
    此前,國產作業系統的嘗試大多失敗,沈昌祥院士認為,主要原因在於投入不夠、沒有把握好需求以及硬體支撐的不足。未來,我國的科技創新應該更加面向市場,網絡安全的目標應當是「安全可信」。  作業系統要與硬體配合  新京報:鴻蒙作業系統的發布備受關注,作業系統為什麼重要?  沈昌祥:首先我們要認識作業系統是什麼。作業系統是資源的調度中心。
  • 當手機裝上鴻蒙,你家的遙控器就可以都扔了!
    二十年前智能家居被引進國內,隨著5G、物聯網科技的發展,智能化、自動化高新技術的驅動,智能家居已經不僅僅是一個電器的自動化,而是一整套智能家居生態的發展方向。智能化發展至今,如何優化用戶和智能家居的互動方式,打造一整套智能家居生態,是新時代智能家居引領者亟需解決的難題。
  • 搶佔信息科技制高點,巨頭瞄向系統加速物聯網落地
    故此,萬物互聯時代,晶片和作業系統不像PC和移動互聯那樣固定,需要適用於各細分領域、各種智能設備的晶片和系統,這是物聯網應用落地關鍵所在。整體來說,每一次信息科技發展,軟硬體生態都將重構。特別是萬物互聯很難像移動網際網路那樣由智慧型手機作為核心,所以各廠商積極推出適用於各種智能設備的作業系統,谷歌推出包括手錶和物聯網等多種系統,以此支持更多物聯網設備。亞馬遜AWS雲服務也推出一款FreeRTOS作業系統,可以輕鬆地對低功耗的小型邊緣設備進行編程、部署、安全保護、連接和管理。
  • 華為鴻蒙Harmony OS對手來了,谷歌宣布開放全新Fuchsia系統源碼
    12月16日,華為鴻蒙手機系統將發布。這一消息也讓國人對國內自主的OS作業系統充滿期望,畢竟目前的情況下,國內大部分的手機系統都是基於谷歌安卓為內核而打造的手機系統,而華為鴻蒙OS或許是真正意義上的國產手機作業系統了。
  • 華為推出鴻蒙OS,安卓還能存活多久?
    自2012年,華為開始規劃自有作業系統「鴻蒙」。歷經8年,於12月16日,華為召開鴻蒙OS手機開發者Beta版發布會。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總裁王成錄表示,今年已有美的、九陽、老闆電器、海雀科技搭載鴻蒙OS,2021年的目標是覆蓋40 + 主流品牌 1 億臺以上設備。
  • 剛剛 華為官宣鴻蒙手機版 P40搭載演示曝光!高管...
    作業系統(HarmonyOS)迎來新的進展。如果不出意外,鴻蒙將正式挑戰安卓和iOS,成為全球第三大行動作業系統。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鴻蒙OS一開始瞄準的是物聯網、跨終端,是一款戰略性產品。它真正對標的不是安卓,而更像谷歌最新研發的作業系統Fuchsia。
  • 華為推出deepinos作業系統筆記本,真實意思為鴻蒙系統探路
    2019年5月華為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在被制裁後,華為憑藉自身技術實力推出了各種補救,比如備胎計劃,鴻蒙作業系統等。而對於誕生不久的華為筆記本業務,也開始測試一旦windows作業系統無法預裝後的應對方法,在2019年下半年,華為推出榮耀筆記本MagicBook Pro 科技嘗鮮版第三方Linux系統,預裝深度作業系統,這應該也是為鴻蒙系統在做試探,畢竟鴻蒙系統其實也是以linux為內核研發而成。
  • 五問「鴻蒙」,在5G時代下,它將有何用武之地?
    &nbsp&nbsp&nbsp&nbsp南方日報2019年8月12日訊 8月9日,在松山湖舉行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自主研發的鴻蒙作業系統正式亮相。據公司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介紹,與安卓和iOS這兩個基於手機開發的系統不同,鴻蒙立足物聯網,面向未來,最大的特點就是極強的安全性及超低時延。
  • 如何看待華為將在2020年12月16日發布鴻蒙系統?
    這應該是針對開發者的版本,鴻蒙手機系統面向消費者端會做UX(用戶體驗)。根據目前公開資料可以得知,搭載HarmonyOS2.0 的手機設備可以與智能手錶、智慧屏、智能家電等進行聯動。而最初的鴻蒙系統鴻蒙系統並不是為了手機作業系統而設計的,它更像是專門為物聯網設計的,一個跨場景、跨平臺的作業系統。
  • 谷歌率先發布新系統,意在截胡華為鴻蒙?
    而華為真的做到了,當華為手機無法使用谷歌系統的時候,華為的鴻蒙系統開始高光亮相了,鴻蒙承載了我們希望,在一次次的完善中,已然如同任正非所說的,世界上第三種系統。鴻蒙系統的應用領域非常的廣泛,將用於物聯網、車聯網、智能設備、手錶等等,並且鴻蒙系統最大的特點就是低時延,與蘋果IOS以及谷歌的安卓系統是不一樣的。
  • 再過9天,華為鴻蒙系統即將登場,37款手機未來優先升級
    結合華為官方公布的信息,再過9天,華為鴻蒙手機系統就將登場。屆時,華為將徹底擺脫谷歌安卓系統框架限制,打造出自己的應用生態。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鴻蒙的推出時間是在12月16號,但官方也強調不會有手機在本月進行升級。畢竟,系統測試也需要一些時間。
  • 華為歐洲註冊Harmony商標或是鴻蒙系統官方譯名 中文:和諧融洽
    既然該商標與作業系統有關,由此網間傳言,華為此次在歐洲註冊的Harmony商標,很可能是鴻蒙在部分國外地區的官方名稱或是鴻蒙在國際市場上的最終代號。眾所周知,華為在2019年6月曾經為鴻蒙系統申請了多個商標,包括「HongMeng OS」、「HMOS」(鴻蒙的拼音首字母)和「Ark OS」。「鴻蒙」則有可能只是這款作業系統在國內的專用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