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看過不少關於喪屍的電影,今天和大家分享幾部相比較小眾的喪屍電影以十年作為一個跨度,大家可以感受下有哪些是你沒有看過的,大家應該都看過威爾史密斯的《我是傳奇》這是一部非常酷炫的電影,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電影是根據同名科幻小說改編而成的,而且《我是傳奇》並不是一個改編電影的版本
早在1964年就有一部電影把整個故事都搬上了大熒幕,這部電影就是《地球上最後一人》主角同樣是醫學博士羅伯特,但顯然更忠於原著,羅比特由於自己的工作特殊性他獲得了免疫力,並且在這場末日浩劫當中存活了下來,區別不同的是那些怪物在白天真的是一具具屍體
但是到了夜晚,他們會復活成沒有血色的怪物,吞噬一切生活,所以羅伯特必須在白天把暫時沒有威脅的喪屍銷毀,以此來換取夜晚的生存空間,作為早期的喪屍類型電影,它和七十年代一些同類型電影存在同樣的毛病,對於喪屍的定性不夠明確,觀眾無法看到恐怖的造型,沒有噁心的裝扮,沒有變異的身體結構,甚至都沒有腐爛,臉色煞白的群眾演員擔當起毀滅世界的元兇
對於處理和解決喪屍這種怪物的方法也沒有一個統一的定性,不像現在大家都知道要破壞大腦,而在當時導演只能借鑑更早的驅魔電影來安排,所以在電影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教堂或者聖水,所以對於現在的觀眾而言,這是一部非常乏味的恐怖電影,至於60年代的觀眾看完是不是也這樣,這就無法考證了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就是因為這部電影的推出,造就了後期震驚世界的《活死人之夜》同樣也為後續的喪屍電影開闢了新的道路,1971年《最後一個人》上映,這樣算的話那部《我是傳奇》只能算是第三個翻拍版本,這部電影在原著的基礎上進行了很大的改動,把末日的由來替換成了病毒的擴散,片中發生大規模的戰爭,由於使用生化武器病毒將全世界的人口消滅,只留下幾個倖存者,感覺還可以,騎馬還有很多生存者
但是這些傢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活著,這些生存者被病毒侵襲卻沒有死亡,身體發生變化,同樣懼怕陽光,更恐怖的是這些生存者還有自己的思維,他們團結在一起披上黑色的鬥篷,自認為是上帝的神選者,在每個漆黑的夜晚,他們會搜索那些正常人類,將整個世界清洗一遍,而羅伯特作為歷代都有抗體的倒黴鬼,這次將要面對成群結隊的黑色恐怖
這部電影把生存路線規劃明確,地球只剩羅伯特一個正常人他將要和幾百個變異的喪屍怪物周旋,而喪屍擁有集體行動能力,可以溝通還會互相配合,相比前作而言的話這部電影中的羅伯特更加危險,因為他不再是隨意躲進一個房間能能安穩的設定,而且電影中的羅伯特也不再是那種灑灑聖水的角色形象
在劇中故事中,他開始用武器反擊,火焰噴射器,冷兵器,整部電影比較上一個版本節奏都快了很多,驚悚氛圍也更加強烈,起碼可以讓觀眾一直看完,不得不說在80年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很多同類型的喪屍電影,比方說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活死人》系列還有《芝加哥打打鬼》系列《鬼玩人》系列,各種各樣的喪屍類型電影開始井噴
一直到1984年,一部《彗星之夜》在眾多同類型電影中脫穎而出,導演做了大膽的設定,並沒有在故事性上面下功夫,而是在電影的氛圍和節奏上做了較大的改動全片都格調都非常輕鬆,夾雜了大量的喜劇元素,並且燈光也運用得非常出彩,同樣是五顏六色,但並沒有太多驚悚感,作為末日題材,女主的表現也不再是負責尖叫她還可以戰鬥,所以這是一部非常有娛樂性的喪屍電影
這部喪屍片你都看過嗎,你都看過那些喪屍電影?